【导读】最近有新闻报道“男孩游泳回家后溺死在自己床上”,被称为干溺亡。其实溺水分两类,一类是干性溺水,一类是延迟性溺水。夏季是游泳溺水的高发期。家长要注意了。带宝宝游泳时,一定要做好防溺水工作。5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和父母一起游泳。在此期间,家长一定要盯紧,因为溺水可能发生的很快,很安静,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意外。
如何防止儿童溺水
儿童溺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很多时候,即使父母就在眼前,孩子也可能没有做好溺水的准备,因为有时候孩子即使溺水也不会大声呼救。可能是他们太紧张了,也可能是溺水前窒息了,如果你错过了这些小细节,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错误。
1.5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和父母一起游泳,而且一定要全程陪伴,时刻盯着孩子。父母也应该教导孩子不要独自或与朋友一起游泳。
2.无论是在室外,还是在操场的游泳池里,家长和孩子的距离一定要近,最好是触手可及。如果要接电话,最好站在孩子身边说话。
3.游泳前要热身,避免宝宝在水中玩耍时抽筋。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做热身运动。
4.选择合适的游泳池。游泳池必须有专门的救生员,完整的救生设备和医务室。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好不要带宝宝游泳。
5.患有心脏病的孩子不允许游泳,因为他们感觉不舒服。家长要在游泳日评估孩子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素质差,可以让孩子去浅水区玩。
6.教你的孩子游泳。孩子学会游泳后,胆子会更大,学会呼吸,可以降低溺水的风险。
7.游泳后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发烧或身体不适,最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避免延迟溺水和干溺水。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溺水?
有时候溺水可能来得又快又悄无声息,孩子还没等家长反应过来就已经淹死了。据专家介绍,溺水时人们通常不会挣扎或大声呼救,而是非常安静,甚至一动不动。家长一定要随意关注孩子的反应和动作。
既然溺水这么安静,家长一定要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一定要警惕!
1.呼吸困难、咳嗽、胸痛或呕吐。
2.呼吸浅而急促,呼吸时鼻孔扩张,肋间区明显增大,说明孩子呼吸困难。
3.孩子极度疲惫,可能是大脑缺氧。
4.孩子嘴唇发青,皮肤苍白。最好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有时,即使孩子溺水后出水,也有少量水进入肺部,可能导致几个小时到一天内逐渐缺氧。家长也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干性溺水。即使水没有进入肺部,也可能造成孩子喉咙或声带痉挛,呼吸道堵塞。所以,家长要观察宝宝游泳后的行为和表现。
孩子无声溺水怎么了?
无声溺水是指孩子溺水时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即使父母在他面前,也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溺水。事实上,如上所述,人在溺水时可能会表现得非常安静。当我们被淹没时,我们本能地屏住呼吸,大多数人在这种状态持续30到60秒后就会失去意识。
当然也不排除孩子可能是因为过度恐慌淹死的,因为他表现不出来。毕竟他可能在水里60秒就不省人事了。有的情况是孩子溺水后大脑失去知觉,然后出现“直立”溺水。溺水的时候可能扑腾了很多,但是因为时间太短,周围的人都没有察觉,孩子就“直立”溺水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长时间屏住呼吸,但是如果你误判了自己的能力,时间长了会导致大脑缺氧,从而昏迷不醒。虽然孩子一般不会这么做,但家长也要提醒。
如何对溺水儿童进行急救?
带孩子游泳是好事,但不能出差。爸爸妈妈不应该忙着和其他妈妈聊天而忘记照看自己的宝宝。如果发现小孩溺水,应该如何急救?
1.赶紧上岸,拨打120。父母应该尽快把孩子拉上岸。如果他们在深水区,可以从后面抬起孩子的头,然后拉起他的胸部,让孩子的脸露出水面。
2.清除口鼻的堵塞。让孩子脸朝下,撬开他的牙齿,清除他嘴里和鼻腔里的杂质,然后用手掌快速连续地击打孩子的背部。
3.人工呼吸。孩子吐出水后,做口对口呼吸。最好有两个人来做抢救工作,这样可以同时做人工呼吸和胸部按摩。如果只有一个人,两项任务要轮流进行,即每次人工呼吸都要进行三到五次的胸部按摩。
4.吸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溺水儿童吸氧或注射强心剂。呼吸兴奋剂,如芦竹碱和洛贝林可以立即注射。
5.喝点热茶。如果孩子的呼吸和心跳逐渐恢复,可以给孩子喂一些热茶或其他有营养的汤,让他躺着不动。
游泳圈能防止孩子溺水吗?
你以后可能会发现,游泳圈其实不是救生圈。家长给孩子买游泳圈要注意。如果是裤座圈,孩子可能会翻车。另外,如果游泳圈太大,孩子的腋下是抓不住的。下面就来盘点几款不靠谱的游泳圈。
裤座圈虽然孩子不会掉出来,但是如果浪大的话,那么座圈可能会侧翻,这个时候孩子的头就会掉进水里。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酝酿悲剧。
游泳圈太大了。除非孩子大一点,不然给宝宝带游泳圈也没用,因为圈太大了,卡在腋下。
半开放式游泳圈。半开放式的游泳圈看起来也很漂亮,但是对于不会游泳的孩子来说,用这个是无法把握平衡的,而且孩子入水后重心容易前移或者后移。
所以,就算给宝宝准备了游泳圈,如果不合适,也是坏事。家长不要太依赖你的游泳圈。
关注【Mama.com】微信,获取更多关于母婴的精彩资讯和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找到【Mama.com】或【妈妈_ cn】。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