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深秋将至,天气越来越冷。家里有婴儿的父母害怕婴儿着凉。棉衣、裤子等各种厚衣服轮番上阵,晚上睡觉也会给宝宝盖厚被子。殊不知,虽然不能这样冷冻宝宝,但可能会出现更可怕的热综合症。如果已经出现了热证,就要及时处理,防止宝宝出现严重后果。那么,究竟什么是热证呢?热证怎么处理?
热证怎么处理?
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家长发现宝宝出汗、高烧、呼吸困难。如果其他疾病排出,宝宝盖的太多,很可能是热证引起的。出现发热综合征时不要慌张,冷静处理,尽快给宝宝降温。
1.补水:发热综合征会引起宝宝体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以要及时补水,必要时给宝宝补充一点盐溶液,既能补水又能增加热量。
2.降温:降温是应对热证的关键。必须迅速有效地采取降温措施。对于鲍晓,最好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解开衣服,用温水洗澡。但不要用风扇或空调对着宝宝吹冷气,以免宝宝因降温过快而休克。
3.供氧:简单降温治疗后,应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进行供氧治疗。氧气治疗包括提高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必要时可采用高压氧治疗,避免长时间缺氧造成脑损伤。
什么是热证?
婴儿处于成长阶段,身体抵抗力明显低于成人。因此,各种疾病如感冒、手足口病等。可能发生,都是病毒攻击造成的。但是有一种病,是大人护理不当引起的,这就是捂热综合征。
覆盖综合征又称闷热综合征、闷被综合征,主要是父母给宝宝盖太多被子,热量不能及时释放造成的。宝宝的体温比成人高,但散热功能不成熟。如果穿得太暖和或者被子很厚,身体机能会处于高烧状态,宝宝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此时身体会自动开启保护机制,通过皮肤大量出汗、呼吸加快来加速散热,所以宝宝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发热综合征多发生在一岁以下的婴儿身上,尤其是一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因为这个时候的婴儿无法表达语言,身体无法灵活旋转,即使不舒服或过热也无法抵抗,所以一岁以下的婴儿出现发热综合征并不少见。
热证的成因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无可厚非。但是,他们要注意爱的方式方法,不要一味溺爱。这样可能不仅保护不好孩子,还会伤害孩子。热证常见于秋冬季节,从名字就能看出是过热过度引起的。
秋冬季节,父母带着宝宝出门,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因为怕宝宝着凉,给宝宝裹紧被子,导致感冒。短时间盖太多问题不大,但时间太长,被子里的温度会迅速升高,让宝宝的体温随时升高。同时,由于包裹过紧,热量散发不出来,宝宝的体温一直处于高烧状态。
高烧会让宝宝的身体自动开启自我保护机制,皮肤内的毛细血管会发生代偿性扩张,使身体大量出汗,赶走热量,降低体温。同时身体的耗氧量增加。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新鲜空气,婴儿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降低,导致大脑缺氧。持续缺氧会造成脑损伤,代谢紊乱,功能衰竭。
热证的危害
热证是临床上的急症。一旦发生,要及时处理。如果延误治疗,孩子的大脑可能会因为长期高烧缺氧而受到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另外,给宝宝盖太多会导致其他不良后果。
1.增加新生儿猝死的概率:新生儿出生后,其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和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此时,如果家长给宝宝盖得太多,会导致宝宝出现高烧、低体温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2.降低免疫力:人体有抗体,抗体的多少取决于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所以宝宝虽然小,但是还是要适当的和外界接触。如果盖的太多,会影响宝宝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从而降低宝宝的抵抗力。
3.限制宝宝的活动:平时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会限制他们的日常活动,宝宝会觉得受到约束和束缚。久而久之,会让他们变懒,运动变少。同时,还会使宝宝因闷热而产生烦躁、哭闹等不良情绪。
如何预防闷热综合征?
平时父母对宝宝无微不至,时时处处关注,以防宝宝生病或出什么事。热证也需要家长做好预防工作。俗话说“要孩子平安,就得饥寒交迫。”适当的衣服保暖无可厚非,但一定不能盖太多。
1.室内温度要适宜:如果家里有宝宝,室内温度一定要调节好,不能太冷,避免过热。夏天一般26度左右,冬天20度左右。经常给房间通风,保持新鲜空气流通。在干燥的季节,可以使用加湿器来保持室内湿度。
2.随时观察宝宝:平时宝宝调皮,精力旺盛。如果宝宝烦躁哭闹,及时观察询问。如果宝宝的脸发红,出汗,可能是因为过度穿着而被热覆盖了。要及时给宝宝减少衣服,开窗通风。
3.穿着舒适:给宝宝选择衣服时,尽量买纯棉的,这样可以及时吸汗、排湿,同时要柔软宽松,避免宝宝绑得太紧,排汗不畅。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