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生婴儿因为器官和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宝宝皮肤上出现红斑。那么,宝宝皮肤的红斑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宝宝红斑怎么样?
新生儿皮肤细腻,皮下血管丰富,皮肤表面角质层尚未完全形成,真皮较薄,纤维组织较少,毛细血管网发达。胎儿从母体中娩出时,羊水浸泡在干燥的环境中。一些轻微的刺激,如衣服、药物等,常使宝宝皮肤充血,表现为大小不一、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这是新生儿红斑,是新生婴儿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反应。
所以新生儿产品要柔软,干净,刺激性小。洗衣服时,一定要用化学洗涤剂漂洗。用中性浴液洗澡比较合适。没必要用清水洗澡。没必要每次都用浴液。有些沐浴液还会刺激新生儿娇嫩的皮肤。
新生儿身上的红斑红斑多出现在面部、四肢和躯干,可单独出现或合并成一片,数小时后消退,也可不断出现新的皮疹。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正常,无发热,护理无变化,不需要特殊治疗。多见于出生2 ~ 3天的新生儿,5天后减少。红斑消失后,常出现短暂的皮肤脱皮。
婴儿皮肤红斑的原因
新生儿脸上有小红点和小红斑,俗称新生儿红斑。新生儿红斑是新生儿的常见现象,又称过敏性新生儿红斑,原名中毒性新生儿红斑,发病率为30% ~ 70%。多见于足月新生儿,较少见于早产儿。
到目前为止,新生儿红斑的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新生儿通过乳汁吸收了一些过敏原,或者是母亲的内分泌激素导致了新生儿红斑;二、新生儿皮肤娇嫩,皮下血管丰富,角质层不成熟。当宝宝从浸泡在羊水中的子宫来到干燥的环境中,受到外界刺激,皮肤上可能会出现红斑。
对于这两种解释,很多人认为两者都有。妈妈可以把新生儿红斑看成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而且临床上也证明了大部分新生儿红斑不需要特殊治疗。
当然,专家说婴儿脸上的红斑也可能是湿疹引起的。
由于湿疹的病因复杂,湿疹的表现因儿童年龄不同、皮损部位不同、生活季节不同而多样,可分为脂溢型、渗出型、干燥型三种。湿疹因为痒而难以忍受。搔抓后可引起糜烂、渗出、结痂。严重时可影响头皮、全脸甚至全身。继发感染后可见紫癜,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对皮肤伤害很大,最好积极去医院治疗。
婴儿红斑是什么病?
宝宝皮肤出现红斑也可能是血管瘤。血管瘤在以下方面很常见:
这是一个橙色的斑点。出生后斑块大小不一,呈橙红色或淡红色,不高于皮肤表面,轻压时消退,哭闹时加深。橙点多见于前额、上眼睑和枕部,通常在出生后几个月内自行消退,无需治疗。
二是红斑。也被称为酒渍。出生后为淡红色或暗红色色斑,按压后不褪色,不高于皮肤表面。它位于真皮层,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出生后,红斑痣随着身体的生长成比例增长,但范围不再扩大。红斑痣不能自行消失。红斑痣除了影响美观外,一般没有其他危害,必要时可采用冷冻疗法。
这是三重毛细血管肿瘤。多见于皮肤,以枕部、头面部、四肢、背部为最多,且多长于唇、舌。毛细血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占据大半个脸或者四肢,小的只有几毫米,略高于皮肤。毛细血管瘤一般出生后就存在,6个月内生长迅速,一两岁后逐渐停止生长。影响美观。家长应密切关注破损后出血的危险。如果血管瘤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且不在外露部分,停止生长后可消退。如果血管瘤生长快,严重影响美观,应立即治疗,可采用同位素敷贴。
是海绵状血管瘤。它可以发生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脏和肾脏。外观紫红色,周围有曲折隆起的小静脉,柔软有弹性,挤压时收缩,去压后恢复。这种血管瘤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有时会长得很大很深,严重损害外观和正常组织。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硬化剂注射或手术切除。
是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四肢,体表及周围有许多树枝状扩张血管,呈蜿蜒卷须状,局部皮肤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有时,你可以感觉到血管的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对于这种血管瘤,应尽早手术,或者用弹力绷带捆绑四肢,缓解四肢酸痛等症状。
宝宝红斑怎么办?
当宝宝皮肤出现红斑时,家长分不清是属于哪种红斑。最好去医院治疗,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才能对症下药。如果确诊为血管瘤,也要看看是什么样的血管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如果医生判断是新生儿红斑,那么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家长要加强对宝宝的护理,看给宝宝穿的衣服是否柔软舒适,如果有刺激性,要马上换衣服。一般柔软舒适的衣服应该是纯棉的。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带着他们家宝宝以前和亲戚朋友一起穿的衣服。一般这种衣服会比较舒服。
二、爸爸妈妈平时不要给宝宝过多的包装,因为容易造成宝宝皮肤血管扩张,从而引起宝宝皮肤出现红斑。
第三,家长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少用沐浴露之类的。他们要及时给宝宝使用无刺激、温和的中性沐浴露,这也可能是对宝宝娇嫩皮肤的一种刺激,所以最好少用或不用。
简而言之,如果宝宝皮肤上的红斑就是新生儿皮肤上的红斑,那么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心。宝宝来的时候这种红斑挺正常的。只要你平时多加注意,一般都会自行消失。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