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缺锌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都不是好事。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锌的孩子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经常生病。父母在照顾孩子时,要多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当孩子出现一些症状时,要警惕孩子是否缺锌。那么,孩子缺锌的症状有哪些呢?孩子缺锌怎么办?
儿童缺锌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一旦缺锌,身体会出现一些征兆,缺锌的程度不同,表现也不同。但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应该知道缺锌的症状是什么。当孩子出现以下五种症状时,孩子可能缺锌。
第一,口味降低。
缺锌后,舌黏膜功能会不正常,味觉会下降。如果味道不好,孩子会厌食,食欲不振。
第二,增长缓慢
与锌中8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酶的活性是儿童细胞代谢的关键。当孩子缺锌时,体内的代谢功能会出现异常,导致生长缓慢。
第三,皮肤问题。
缺锌的孩子还容易患一些皮肤病,如口腔溃疡、舌苔上蛇粘膜脱落等。大一点的孩子也可能长痘痘。
第四,免疫力弱。
缺锌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身体容易被病菌感染。缺锌后,换季时孩子容易呼吸道感染。
第五,智力低下。
锌能促进儿童脑细胞蛋白质和DHA的合成。孩子缺锌,智力会比一般孩子低。
孩子缺锌的原因有哪些?
家长都知道孩子缺锌对身体不好,容易导致发育迟缓。但家长也要注意,在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缺锌的原因。通常,儿童缺锌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第一,孩子早产。
婴儿在母亲体内储存锌的黄金时间是孕晚期的最后一个月。足月宝宝享受这种待遇,早产儿却错过了机会。
第二,不要吃母乳。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锌,尤其是初乳,比普通牛奶含锌量更高。没吃过母乳或母乳少的孩子容易缺锌。
第三,季节原因。
还有一些宝宝缺锌是因为季节原因,比如夏季是儿童缺锌高发的季节。夏天气温高,孩子食欲变差,体内的锌容易随着出汗排出,而补锌就少了。
第四,辅食添加不当。
4个月后,人工喂养的孩子需要开始添加一些含锌量高的食物。如果家长不知道这一点,不给孩子补充足够的锌也会导致缺锌。
孩子缺锌有什么危害?
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网络上,商家都在告诉家长,缺锌对孩子的危害很大。事实上,锌是促进儿童发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缺锌,孩子会有以下危害。
1.食欲不振,孩子不容易饿,没有主动吃饭的欲望;
2.不仅食量减少,还会挑食、偏食等。甚至喜欢吃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3.生长缓慢,体重和身高比同龄人更轻更矮,身高低3-6 cm,体重轻2-3kg;
4.免疫力减弱,经常感冒发烧,不同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时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5.指甲上可见白斑,手指上长出倒刺,或出现地图舌;
6.平时比较好动,反应慢,学习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
7、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如视力严重下降、夜视困难、近视、远视、散光等症状;
8.容易出现皮炎、顽固性湿疹等皮肤病。有外伤时,伤口愈合时间较长;
9.青春期性发育迟缓。
孩子缺锌怎么补才有效?
当发现孩子出现缺锌症状时,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给孩子补锌,越早越好,以免耽误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那么,孩子缺锌怎么补呢?
第一,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中的锌含量远高于普通牛奶,母乳中的锌更容易被儿童吸收,吸收率高达62%。母乳喂养至少要进行到孩子3个月大。
第二,注意饮食习惯。
无论是给幼儿添加辅食,还是给大一点的孩子准备食物,家长都需要保证食物中含有足够的锌。另外,不要让孩子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三,适当吃富含锌的食物。
给孩子吃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鸡蛋、鱼、核桃等。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的锌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但在给孩子吃富锌食物时,要坚持适量的原则。
第四,服用锌补充剂。
如果孩子严重缺锌,一般食疗效果差,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一些锌。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补锌,也不要随便相信电视广告里的补锌。
孩子缺锌应该吃什么?
现在给孩子补锌的方式多种多样,推荐给家长的时候大家都能说清楚。儿童营养专家说,给孩子补锌最好的方法是食疗,因为食疗更符合孩子新陈代谢的需要。锌的最佳食物来源是动物肝脏、鸡蛋、鱼、大白菜、萝卜、菠菜、芥蓝、大豆、扁豆、花生、苹果等。下面分享几个可以给孩子补锌的食谱。
补锌食谱1:西兰花炒牛肉
食材:西兰花、牛肉、蛋清、料酒、酱油、盐、油等。
制造方法:
1.牛柳切块,加入适量料酒和酱油腌制,打入一个蛋清搅拌均匀;
2、西兰花切块,可以切小点;
3.锅中倒入适量油,油热后将牛肉翻炒至六七分熟;
4.倒入西兰花和牛肉翻炒至西兰花熟;
5.加入调味料翻炒几下。
注意事项:西兰花和牛肉肉搭配得很好,含锌量高,适合缺锌儿童食用。
补锌食谱2:芹菜炒猪肝
配料:芹菜、猪肝、葱、姜、蒜、油、盐等。
制造方法:
1.猪肝洗净,切片,用料酒腌制10分钟左右;
2.芹菜洗净切段备用;
3.锅里放油,油热后放葱、姜、蒜翻炒几下;
4.倒入准备好的猪肝和芹菜翻炒至九成熟;
5.加入味精、盐等调料,最后翻炒几下。
注意事项:如果不买猪肝,可以用瘦肉、鸡心、鸡肝等动物内脏代替。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