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虽然锌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但是婴儿缺锌也需要科学的补充,尤其是应该注意补充多少。婴儿补锌过量是指父母在给婴儿补锌时,不注意按照剂量标准进行补充,对婴儿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或者效果不理想。婴儿过量补锌可能引起呕吐、腹泻、惊厥等症状,还可能影响大脑发育。
过量补锌对婴儿意味着什么?
婴儿补锌过量,顾名思义,就是父母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剂量给孩子补锌。不同年龄的宝宝对锌的需求不同,但很多家长对这些微量元素的认识不够,一味地去补,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给婴儿过量补锌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还会影响婴儿的健康发育。
许多家长对婴儿补锌知识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多补充这些元素也有利于身体健康。事实上并非如此。过量补充任何一种营养素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有些家长在发现宝宝缺锌后,盲目给宝宝缺锌,且持续时间过长。事实上,婴儿可能不再需要补充它。有些家长认为不放心宝宝饮食中的锌足够,或者通过给宝宝服用各种锌剂来补充。希望宝宝快点长大,通过服用补锌剂来补充锌,但是发现过量补钙直接导致宝宝不适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实补钙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需要来补充,不是越多越好!家长要注意了!
婴儿过量补锌的表现
缺锌可能会导致宝宝厌食、多动、生长缓慢,但过量补锌也会给宝宝带来不适。锌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很重要,但其实宝宝生长发育每天对锌的需求量并不大。对于没有明显缺锌的宝宝来说,额外添加甚至过多都不是一件好事。婴儿补锌过量有哪些表现?
一般来说,如果摄入过多的锌,宝宝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外,宝宝体内锌过量还会引起发烧、贫血、生长迟缓、关节出血、骨骼分解等疾病。这些行为看似平常,但实际上会对宝宝的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经常出现上述症状,所以很多妈妈可能会轻视,认为没什么大问题,忽视这些症状很可能是补锌过量造成的。因此,在补锌的过程中,妈妈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看宝宝是否有异常表现和明显的不适症状。如果有,停止补锌。
婴儿过量补锌的危害
虽然锌有“生命的火花”、“智力的源泉”之称,但其实作为微量元素,人体每天的需求量并不大。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只需要吃锌,但实际上只要母乳喂养的婴儿或饮食均衡的婴儿都不太可能缺锌。对于不缺锌的宝宝来说,额外补充可能会导致体内锌过量,从而导致代谢紊乱,出现呕吐、头痛、腹泻、抽搐等症状,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黄疸性肝炎等。婴儿过量补锌的危害不容忽视。如果补锌过量严重,可能会损伤脑神经元,导致记忆力下降。
另外,宝宝年龄还太小,肠胃功能还不健全,过量的锌很难排出体外。体内锌含量过高还会抑制人体对铁、铜、钙等元素和维生素C的吸收,引起缺铁性贫血。锌过量还会影响钙的吸收,降低宝宝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因此,家长要明确过量补锌会导致锌中毒,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要确定科学的补锌剂量,确保安全可靠。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锌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婴儿补锌过量怎么办?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宝宝补锌过多,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婴儿补锌过量怎么办?首先,家长这个时候不要太着急。一旦发现补锌过量,应立即停止。一般来说,停止补锌后,宝宝的一些不适症状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婴儿补锌过量程度严重,不良症状可能难以消除,显然无法自行解决。这时候就要及时送医了。
另外,想知道给宝宝补锌是否过量,主要还是要看家长在喂养时是否盲目补锌。如果缺锌的情况不严重,最好通过辅食的方式给宝宝补充,这样也比较安全,因为食物中的锌含量比较低。只有被诊断为明显缺锌的婴儿,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硫酸锌糖浆或葡萄糖酸锌等制剂。一般应限制用药不超过2-4个月,正常复查后应及时停药。锌的有效剂量从毒性剂量来说是很小的,所以一旦家长对宝宝有任何不当使用锌的行为,都容易导致过量,从而诱发缺铁、缺铜、贫血等一系列疾病。
婴儿补锌剂量标准
婴儿补锌过量危害如此之大,家长在给婴儿补锌时,一定要提前了解婴儿补锌的剂量标准。一般来说,补锌的剂量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缺锌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吸收不良或缺锌的婴儿,可先口服1mg/kg硫酸锌、葡萄糖酸锌、醋酸锌,并密切监测血浆锌含量。为了便于吸收,应在饭前1至2小时口服锌。补锌的同时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以更快的改善缺锌。
6个月以下的宝宝每天需要3毫克左右的锌,7-12个月每天需要5毫克,1-10岁每天需要10毫克。儿童每日补锌量为0.6~1.5毫克/公斤体重。成长中的宝宝除了要注意补锌的剂量和时间,最重要的是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即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土豆,常吃牛奶、豆类及其制品。应该提醒父母,锌也是一种性兴奋剂。如果盲目服用,容易导致孩子性发育过早。所以补锌一定不能过量,一定要科学。如果家长朋友不能掌握补锌的量,不知道自己的宝宝是否缺锌,那么可以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锌。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