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生儿产伤是指分娩过程中由于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损伤。近年来,由于产前检查的加强和产科技术的提高,产伤发生率明显下降,但仍是新生儿死亡和长期致残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产伤的症状
新生儿产伤的种类很多,但新生儿产伤的症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妈妈们可以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的宝宝有没有这些症状。
1.臂丛神经麻痹
I型:出生后肩部不能外伸,上肢内收、外旋、下垂不能旋出,前臂处于旋前位,伸展不受影响,但不能旋回,肱二头肌反射消失,患侧莫罗反射不能牵出,膈神经受损时出现膈肌麻痹。
前臂型:少见,是颈8、胸1神经根受损所致,主要是手部麻痹。若胸1神经根的交感神经纤维同时受损,可出现患侧眼睑下垂和瞳孔缩小(霍纳综合征)。
2.面瘫
可能与使用镊子有关,受伤的眼睛无法闭眼,患面无面部表情变化。
新生儿的产伤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会有新生儿产伤?首先要知道,新生儿产伤是由于分娩异常,产钳或负压吸引助产,身体受到过度挤压和牵拉,造成神经、骨骼、软组织损伤,导致产伤的出现。在这里,Mama.com将简要介绍几种产伤的原因。
1.肿瘤发生:通常在头位自然发生。头皮外伤引起的浅表部位出血性水肿,临床上不需要任何治疗,一般3天就会消失。
2.头皮血肿:产钳出生的婴儿更常见。大多数血肿会在几周内自然消失,少数情况下会出现钙化。
3.腱膜下出血:原因是胎头通过盆腔时,受外界压力和牵拉所致,临床上需注意大量失血和黄疸等并发症。
4.线形骨折:最常见的颅骨骨折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颅骨被压迫造成的。大多数简单的线形骨折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愈合。
5.凹陷性颅骨骨折:头部膜性骨凹陷可能是产道挤压异常、产钳使用不当、出生后头部外伤所致。治疗以保守观察、负压吸引和手术矫正为主。
6、枕骨分离:头部外伤,常合并后颅窝硬膜下血肿和颅内产伤。
如何诊断新生儿产伤?
因为婴儿还不会说话,即使感觉身体不适也说不出来,只能通过观察或医院检查来确诊。妈妈网百科将介绍几种产伤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1.软组织损伤:从外观上很容易诊断。无需特殊治疗,1周左右自行消退。
2.颅骨血肿
诊断:有相应的生育史;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合x光。
3.脊柱和脊髓损伤
诊断:有产伤史。受伤部位有脊柱变形,椎间隙变窄,详细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特别注意神经系统的详细检查。必要时可采用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
4.神经损伤
面神经损伤:轻度患儿数周后自行恢复。7 ~10天后仍无好转者,还可通过针灸、理疗、维生素B1、B12、地巴唑等促进。侧眼皮无法闭合的孩子要注意保护角膜。一般来说,预后良好。如果面神经本身撕裂,恢复起来非常困难,可能会有后遗症。试试针灸,必要时考虑手术。
臂丛神经损伤: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治疗主要集中在固定患肢和防止畸形。对于疑似神经断裂者,神经缝合手术可行,可采用针灸、按摩、热敷、理疗等方法。2 ~ 3个月后可以好转,还有一部分孩子2年后才能恢复,甚至不能。
隔神经损伤:患儿应侧卧患侧,吸氧,经胃管进食,防止肺部感染,给予神经营养药物,部分可逐渐恢复。隔神经麻痹通常在1-3月自然恢复,但很少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
5.破裂
颅骨骨折:如果凹陷深度小于0.5厘米,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可自行复位,无需治疗。一般治疗方法如下:卧床休息,头部保持适当高度;显示颅内出血;脑脊液流出的孩子不能堵住耳道或鼻孔,一般不适合做腰椎穿刺。对于脑神经麻痹患者,可使用维生素B1、B6、B12等药物,并可早期针灸。凹陷骨折面积大、凹陷人深或血管受损伴颅内血肿者,应争取早期复位,以根除压迫,预防癫痫。
新生儿产伤的影响
产伤会影响宝宝以后的发育吗?相信这是很多妈妈关心的问题。其实新生儿的产伤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医生能够对导致产伤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警惕,并对生产方式做出适当的规划,产伤的发生率应该可以降到最低。
其实妈妈们不用太担心。大部分产伤可以自行恢复。只有少数人需要手术或常规康复治疗。家长不要太紧张。我认为,应该给宝宝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持,配合医生的指导,定期随访,产伤应该都能恢复的很好。
新生儿产伤的预防措施
新生儿的产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就看准妈妈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Mom.com百科全书会告诉你如何预防它们。
(1)阴道助产前或会阴伸展性差时,应做切口,避免会阴过度撕裂。
(2)胎头吸引器助产时负压不宜过高,一般为300-400 mmhg;且吸引和拉扯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滑脱次数不得超过2次。有胎儿出血倾向者,如早产、IUGR者,不宜选用。
(3)中间产钳已被子宫分娩取代,现在只使用低位产钳。手术后,软产道各部位有裂伤者及时缝合。
(4)臀位阴道助产师应严格按照分娩机操作,避免产后胎头脱出困难,防止骨折、颅内损伤等新生儿产伤,术后常规检查软产道,及时缝合裂伤。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