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产伤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机械因素造成的胎儿或新生儿的任何部位、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新生儿产伤的原因
新生儿产伤的原因很多。了解原因,有助于准妈妈提前预防产伤的发生。Mama.com为你总结了以下原因。请仔细观看。
1.巨大儿:这是导致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大小的胎儿通过母亲的骨盆出生。但由于巨大儿胎头大而硬,常“搁浅”在骨盆入口处。此外,如果胎儿超重或肩部脂肪过多,同时发生肩难产,会更加困难,往往需要剖宫产。
2.早产儿: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以下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不到2500克。早产儿死亡率高,因为早产儿的器官和系统都不成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3、臀位难产:臀位是最常见的胎位异常。臀位的主要原因是胎儿在官腔内活动过于自由,如腹壁松弛、羊水过多或胎儿小。
4.头位难产:头位难产是指不在枕前位的胎头,因其在盆腔内旋转受阻而变为持续性后枕位和侧枕位,或因胎头畸形而使胎头不同程度地伸直,从而先露面部、先露前额、先露顶部等。这种难产是由于胎头最大径线不符合骨产道径线造成的。
新生儿产伤的类型
其实新生儿产伤是可以治疗的,准妈妈们不要对此过于担心。那么,新生儿产伤的临床类型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然后对症下药。
一.头皮产伤
头皮产伤包括肿瘤发生、头皮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1.肿瘤发生:通常在头位自然发生。浅表部位出血性水肿是头皮外伤造成的。它的位置不限于颅骨缝,临床上不做任何治疗,一般3天就消失了。
2.头皮血肿:发生原因不明,多发生于产钳分娩的婴儿。它可以发生在颅骨的任何部位,但仅限于单骨缝,不会超出颅骨中线。大部分血肿会在几周内自然消失,少数会有钙化。
3.腱膜下出血:原因是胎头通过盆腔时外力的压迫和拖拽。可能合并大出血,导致休克死亡。触诊时有波动感,临床需注意大量失血、黄疸等并发症。
第二,颅骨骨折
包括线形骨折、凹形骨折和枕骨分离的颅骨骨折。
1.线形骨折:最常见的颅骨骨折,由分娩时颅骨受压引起。大多数单纯线形骨折不会合并其他损伤,除非合并颅内出血。大多数简单的线形骨折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愈合。
2.凹陷性颅骨骨折:由头部膜性骨凹陷引起,又称乒乓球骨折。原因可能是产道挤压异常、产钳使用不当、产后头部外伤等。治疗以保守观察、负压吸引和手术矫正为主。
新生儿产伤的治疗
新生儿产伤要对症下药,因为有的产伤只要注意护理就能治愈,有的产伤必须手术才能治愈。Mama.com总结了几种常见的产伤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1.臂丛神经麻痹
用夹板将上肢固定在前臂外展、外旋、屈肘位置,2周内不能活动。后期可以做按摩理疗,有肌肉萎缩的可以考虑骨科手术。
2.面瘫
轻度患者几周后可自行恢复,也可采用针灸、理疗、口服B族维生素等综合治疗促进其恢复。对眼睑不能闭合的患儿应注意保护角膜,但对个别面神经撕裂损伤、症状持续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锁骨骨折
不完全性骨折一般不需要治疗,而完全性骨折需要在腋下垫一个棉垫,用绷带将患肢固定在胸壁上,一般2周左右愈合。
4.颅骨血肿
一般不需要治疗。血肿可以自行吸收,不留痕迹。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不宜穿刺抽血,以免继发感染。如脓肿复杂,应切开引流,同时给予抗生素。因血肿较大而出现贫血或高胆红素血症者,应进行相应治疗。
5.肿瘤产生
1-4天后自吸收。
预防新生儿产伤
一些新生儿产伤是可以预防的。如果能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妈妈和宝宝都是好事。下面介绍几个预防产伤的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及时纠正胎位异常,重视产前巨大儿的诊断,减少肩难产。
2.正确掌握引导臀位分娩的指征及分娩机制。
3.对未成熟儿、难产儿、手术分娩和已发生缺氧的高危新生儿,加强护理,延迟开奶,保持安静,肌注维生素K,防止颅内出血。
4.如果产检时发现胎儿过大或有早产迹象,可以避免自然分娩,最好选择剖腹产。自然分娩发生难产时,为了保证母婴安全,也应选择剖腹产,这样既能减轻孕妇的痛苦,又能有效防止新生儿产伤。
自然分娩会有产伤吗?
顺产是一种自然的分娩方式,是指胎儿通过产道自然分娩,但胎儿的分娩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旅程”,不仅要自己“奋斗”,还需要母亲的“帮助”,所以难免会出现各种产伤。
一般来说,颅骨骨折和血肿是常见的。只要胎儿的头部能出来,身体的分娩就不是问题,所以头部在通过产道时压力最大,在产道停留的时间也最长。新生儿的头型,说白了就是“七歪八歪”,不整齐,头的第一部分是尖的。在这种情况下,颅骨骨折和头部血肿是不可避免的。
颅骨血肿的特点是血肿范围不超出颅骨范围。例如,如果颅骨血肿在顶部,血肿不超过顶骨的范围。有时候颅骨拍x光可以发现颅骨有骨折。反之,如果有颅骨骨折,就一定有血肿。造成血肿的原因除了外界压力外,还有新生儿脆弱的血管,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损伤。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