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由产伤和出生时缺氧引起的脑损伤。对于新父母和有新生儿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当宝宝出现一些疑似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时,一定不能大意,要立即就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症状和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怎么样?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如下:
1.产伤。由于产妇的骨盆较窄,会出现头盆不平衡、胎头过大、产道过小等问题。会导致新生儿出生时头部受到挤压,或者受到一些助产方法的影响,会撕裂婴儿颅内血管,进而导致颅内出血。
2.缺氧和缺血。缺氧缺血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多发生在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缺氧缺血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如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液溢出,出血量不大但出血范围广。
3.其他人。颅内血管畸形,或先天性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达降低,均可引起颅内出血或加重。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高渗液输注、血压波动过大、机械通气不当、吸气峰压过高或呼气末正压等医源性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需要注意,那么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有颅内出血呢?一般情况下,医生的检查是可以发现的,新妈妈也可以根据以下症状知道自己的宝宝是否有颅内出血,从而及时得到诊疗方案。
1.早期常见症状有:颅内压增高,如额角隆起、颅缝增宽、头围增大;思想变化,易受刺激,兴奋过度,烦躁不安,抽搐等。眼球在眼睛上转动会有困难;肌肉张力早期增加等。
2.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意识障碍,对外界感知缓慢,可表现为淡漠、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会伴有苍白或发蓝,前囟门饱满或膨出,瞳孔大小不等或光反射消失、散射;上呼吸节律由增到缓、不规则或呼吸暂停等。
3.其他:贫血和原因不明的黄疸。
新生儿颅内出血严重吗?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1.硬膜下出血。这种情况下出血量会很大,几分钟或几小时内神经系统症状会明显恶化。严重者会呼吸停止,出现死亡。亚急性病例在出生后24小时出现症状,主要为惊厥,部分患儿可出现偏瘫、斜视等。有些孩子在新生儿期并不明显,出生几个月后出现慢性硬膜下积液,表现为惊厥、发育迟缓、贫血等。
2、幕上出血。首先表现为烦躁、脑尖叫、凝视痉挛等兴奋状态。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抑制、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阵发性呼吸暂停甚至呼吸停止、肌张力低下。
3.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情况多见于早产儿,常有窒息史,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脑室内出血或硬膜下出血时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症状为出生后第二天惊厥,间歇期良好,多数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因粘连而出现脑积水后遗症。少量出血无症状,或只是烦躁,肌张力低,一般一周内恢复。出血多的患者症状明显,有抽搐,但抽搐时意识清醒。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易压迫脑干,所以预后较好。但严重出血也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短期死亡。主要后遗症是交通或梗阻性脑积水。
4.脑实质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如脑干出血部位、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早期可能出现。前囟门张力可能不高,主要后遗症是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由于支配下肢的神经传导束与侧脑室相邻,躯干、上肢、面神经的传导束依次向外,因此下肢运动障碍较为常见。出血部位会液化形成囊肿。如果囊肿与脑室相通,称为脑穿通性囊肿。
5.脑室周围和脑室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和出生时有窒息史者,多在出生后3天内发病,严重程度不一。最常见的有莫罗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淡漠、呼吸暂停,严重者可急剧加重,还有昏迷、惊厥、四肢肌张力低下、前囟门充盈、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暂停等。几分钟或几小时后,大量出血者贫血,血压不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新生儿颅内出血有很大作用。再加上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孩子早日康复。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过度焦虑而出现护理失误,这样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1.休息。孩子所在的卧室一定要保持安静,室温要保持在22-24。尽量避免移动和刺激孩子,以免加重颅内出血。
2.观察病情。时刻关注孩子的体征、精神状态、疼痛的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诊断治疗。
3.注意体温的变化。当孩子体温高于38.5时,应尽快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注意保持头部的正确位置,以免压迫颈动脉造成意外。
4.合理喂养。对于不能进食的孩子,要进行鼻饲,保证营养和热量的供应。
5.合理用药。根据医生的指示,孩子要合理服用一些药物控制颅内出血,贫血患者可以适当输血。
6.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物体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新生儿颅内出血有后遗症吗?
新生儿颅内出血可以说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是否有后遗症以及后遗症的程度取决于出血的多少和部位。所以,家长需要重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后遗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智力迟钝
颅内出血会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即使经过治疗和康复,孩子的智商也会比普通孩子差。有运动行为迟缓、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的儿童,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水平。如果是重度精神障碍,治疗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
2.癫痫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癫痫的主要原因。颅内出血患儿治疗后颅内淤血未及时清除,会形成病灶,导致新生儿癫痫反复发作。
3.大脑性麻痹
颅内出血引起的脑细胞损伤可导致小儿脑瘫,表现为痉挛性脑瘫。随着新生儿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胎头、坐位困难的现象。少数孩子不会走路或走路呈“剪刀状”。这种脑瘫通常伴有智力低下,智力低下与瘫痪程度成正比。
可见,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如何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
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势在必行,那么应该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呢?
第一,定期体检。当发现胎位不正或头盆不平衡时,要重点监护;患有糖尿病的孕妈妈要积极治疗,防止发生巨大儿或低血糖引起的抽筋,可能导致胎儿脑损伤。
其次,妊娠末期要避免过度劳累和腹部外伤,预防早产儿。
再次,分娩时要防止胎儿缺氧,尽量不要使用催产素或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药物。最后,对早产儿、术中和分娩时有窒息的新生儿应给予特殊护理和维生素K的肌肉注射,以防止颅内出血。
另外,如果预测到孕妇有难产的可能,也要注意适当放宽剖腹产的指征,防止产伤。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