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剖腹产是通过手术帮助女性分娩的一种分娩方式。通常在胎位不正、脐带绕经或产妇身体不能自然分娩时进行。剖腹产是手术,肯定会留下伤口,所以剖腹产的产后护理尤为重要。如果护理不当,伤口可能会发炎化脓。那么,剖腹产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打理?
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女性剖腹产结束,胎儿娩出后,无论是生活还是饮食都要多加注意,尤其是切口的情况,更要多加注意。一旦切口化脓,伤口感染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会让产妇忍受痛苦的折磨。那剖腹产后伤口怎么化脓呢?
1.什么是化脓性:化脓性感染最大的原因是化脓性链球菌。这时候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启动防御机制对抗病毒,伤口附近的组织和细胞就会在细菌的作用下溶解液化。所以通常伴有化脓性液体。简单来说就是伤口消毒不彻底,不严格,导致细菌入侵感染。
2.化脓原因:部分产妇剖腹产后不坚持对伤口进行消毒,会让细菌乘虚而入,尤其是夏季,天气湿热,细菌繁殖迅速,伤口会滋生大量细菌,造成感染。还有一些产妇在产后一个月不注意卫生。比如他们一个月不洗头不洗澡,也会在伤口滋生细菌,导致伤口感染化脓。
伤口化脓需要治疗吗?
有些孕妇拒绝顺产,害怕承受不了顺产的痛苦,于是选择剖腹产。其实剖腹产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产后,会有伤口。如果护理不当,会出现化脓性感染,使怕痛的产妇承受巨大的痛苦。因此,一旦伤口化脓,应及时处理,防止伤口感染面扩大造成溃烂、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1.轻度化脓:通常伤口化脓是由感染引起的。如果感染较轻,一般化脓不会很严重,产妇只会感到轻微的不适和疼痛,并伴有少量脓液。这个时候可以服用一些消炎抗菌的药物,但是新妈妈们正处于哺乳期,一定不能随意服药。他们应该去医院咨询医生,医生会给他们开处方。
2.化脓严重:感染初期如果不及时治疗,伤口会扩大化脓严重,吃消炎药基本没有效果,要尽早去医院。医生一般会把缝线拆开,然后在伤口化脓的部位放置引流条,这样可以快速及时的引流脓血。
促进伤口愈合的食品
生完宝宝后,产妇身体大量失血,导致元气大伤,所以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剖腹产的产妇,因为剖腹产也是一种手术,手术后会留下伤口,所以剖腹产产妇的饮食要更加细致,吃对了食物不仅可以帮助身体快速恢复,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伤口感染化脓。
你吃的食物应该主要是促进伤口愈合,其次是帮助恢复活力。所以要多吃富含蛋白质、胶质、维生素的食物。妈妈可以多吃鲈鱼、猪蹄等食物。这些食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还含有丰富的胶质和蛋白质,能加速细胞生长,修复结缔组织,因此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坐月子滋养身体的同时,产妇也要避免饮食不当。有些食物不仅对身体不好,还会刺激伤口,阻碍伤口愈合。不要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也要避免吃凉的食物,因为产妇体质较弱,寒凉的食物,如西瓜、苦瓜等,容易导致产妇腹泻或胀气,这两者都不利于伤口愈合。
如何防止伤口化脓?
剖腹产会让产妇有两个伤口,一个是腹部的伤口,一个是子宫的伤口,所以对产妇的创伤更大。所以剖腹产后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坐月子,用正确的方法调理身体。其实只要积极对待,正确预防,大部分产妇的伤口都会好的。
1.避免体力劳动:虽然为了防止伤口粘连和肌肉萎缩,产妇不应该一直躺在床上进行适度的运动,但避免体力劳动是必要的,更不要提手持重物,产后头几天尽量避免弯腰,以免伤口压力增大而导致开裂。所以,即使新手妈妈特别想抱宝宝,也要尽量克制,等伤口愈合了再抱。
2.保持伤口干燥:剖腹产后,医生会在伤口上贴医用胶带,然后用纱布覆盖,促进伤口愈合,七天左右就可以揭掉。所以妈妈出院回家后,要避免弄湿胶布,一周内不要撕掉,不要洗澡,尽量保持伤口干燥,但不要将伤口暴露在阳光下保持干燥。
伤口化脓的护理方法
如果剖腹产的伤口由于护理不当、细菌感染等原因出现化脓迹象,可以在家中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使伤口尽快愈合。比如使用高锰酸钾等消毒剂,用温水浸泡后清洗伤口,可以有效杀灭伤口附近的细菌,防止伤口继续溃烂。
如果伤口轻微红肿,可以每天涂医用碘伏。碘伏有很好的消炎杀菌作用。注意涂抹后伤口的干燥程度。如果伤口红肿疼痛,脓液溢出,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同时可口服抗炎、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经过简单护理后,伤口仍无愈合迹象,数周后仍未好转,伤口脓液溢出严重甚至溃烂,就要及时就医进行清创治疗。医生一般会根据伤口化脓的严重程度采取开线引流,即拆开刀口的缝线,通过放置引流装置等工具将伤口脓液引出来,也可能采取静脉注射抗生素等方式配合治疗,使脓液尽快排出,消炎抗病毒,加速伤口愈合。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