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与河岸这篇故事的主题二到三个,小河流的故事

文章 3年前 (2021) admin
0

Q1:河水与河岸的寓言故事?

梦见河水和河岸一平的周公解梦:吉凶指数:99(由佛滔居士数理文化得出,仅供参考)梦里的河堤很高,你的潜意识里可能已经察觉了前方的困阻,预示将倒退或停步不前。梦中的河流,还象征人成长或自我完善中,必须要跨越的巨大障碍,或是生命里对你非常重要的事情。梦到河岸弯弯曲曲的,表示在你的工作及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曲折的奋斗事迹,在你努力过后也将会有成就。梦见河水和河岸一平,向来热情洋溢的你这两天象是错药似的,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的,而且也有点魂不守舍的样子,在团体中不再那么受人注目。面对大家关切的询问时,你也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此时让你独处一会吧,先别急着追问了。

Q2:小河与岸寓言故事作文

你好,我叫XXX。我今年13岁,出生于1998年3月1日。本人中等身材,身高1.63米,不胖。我有一头黑发,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大眼睛。我的成绩平平。我不喜欢在课堂上举手。我不知道如何好好学习。但是我每天都想复习,但是我就是不自觉的看电视。我周六周日都是电脑呆子,早上八点半玩到下午四点。我每天晚上只看电视,九点睡觉。我从来没有复习过。小学数学好,讨厌语文,现在觉得数学一点都不好!我也为我的老师头疼。我的字迹太潦草了,有时甚至看不清自己。我答应过老师几次要把我的字写好,可是一做作业就全忘了。我喜欢玩电脑。有时做完作业后,我会打开电脑,把我的QQ号放在上面,和同学聊天,有时还会玩小游戏。我最喜欢下棋。我会下很多棋,比如军棋、象棋、五子棋……我会。不要认为我没有优势。我最大的优点是脾气好。初中几天,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发过脾气。我遵循“小事化了,小事化了”的原则,所以我在课堂上的人际关系还算不错。是我,也许我永远不会改变,但我不觉得遗憾,虽然我会自嘲:我就是一个人!这是我

Q3:黄河边的战役和故事!!!!!

永远的丰碑》 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开篇语 80多年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鲜红的党旗上凝结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着先进模范的风采。他们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丰碑! 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教育人们缅怀先贤,不忘历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永远记取他们的英名和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他们不灭的精神。 永远的丰碑1: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 80多年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鲜红的党旗上凝结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着先进模范的风采。他们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丰碑!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本台从今天起推出《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教育人们缅怀先贤,不忘历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永远记取他们的英名和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他们不灭的神。 今天播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这里是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墓就安放在这里。 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影响着李大钊,1919年,他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成为了当时中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李大钊又一次成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发起、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敌人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李大钊倒下了!可是作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永远受到党和人民的人民的敬仰。 永远的丰碑2: 中国革命早期思想家--蔡和森 二十世纪初,学界名流杨昌济曾这样夸赞过他的两个弟子:"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这二子,一个指毛泽东,另一个则是蔡和森。 1918年,他与同校的毛泽东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后来,蔡和森在北京结识李大钊,参加了"五四"运动。1921年年底,蔡和森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主办中共机关刊物《向导》。 从中共"二大"至"六大",蔡和森都是中央委员,他的家庭也成为党内突出的革命之家。他同妻子向警予、妹妹蔡畅、妹夫李富春等人作为党的第一代开拓者,被载入共和国的史册。 1931年6月,由于叛徒顾顺章的出卖,港英当局将蔡和森引渡给广东军阀。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将四肢钉在墙上,用刀戳烂胸膛,悲壮就义,用生命和热血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共产主义凯歌。 永远的丰碑3: 开天辟地一代英杰--董必武 从南湖红船到中共十大,55年风雨历程,董必武用他对党的赤诚,以学识渊博、忠厚长者的风范,为缔造先进的政党和崭新的中国,倾注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1914年和1917年,董必武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法律,并秘密参加了中华革命党,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爆发后,董必武回到了祖国,并结识了同乡陈潭秋,一起在武汉组织成立了共产主义研究小组。1921年7月,董必武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这一年他35岁。 1934年董必武已近五十岁,他拖着体弱的身躯依然参加了艰苦的长征,他拉着马尾爬过雪山,拄着拐棍走过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派董必武重返武汉,担任长江局常委,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董必武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统战工作,广泛交友,以学识和风采感动各界。 1954年9月,董必武当选为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贡献了毕生精力。 永远的丰碑4: 可当大局的秀才--何叔衡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何叔衡被称为秀才,然而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他却英勇不屈,实践了生前"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时,他作为长沙小组代表出席了大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何叔衡从湖南转移到上海从事党的宣传工作。由于他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又不会说上海话,结果被敌人逮捕。审讯中,这位何秀才随机应变抑扬顿挫地讲起了孔夫子的《论语》,伪警察误认为抓了个"土学究",便把何叔衡放了。 1935年红军长征后,已达六旬高龄的何叔衡在福建上杭县小迳村一次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但他勇敢地与两个前来追捕的敌人英勇搏斗,直至壮烈牺牲。 1928年6月,何叔衡受党委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途径哈尔滨时,写过这样一首诗表达自己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永远的丰碑5: 无限忠诚党的事业的英烈--方志敏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无不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在皖南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知道方志敏是个"大官",以为他很有钱,但搜遍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国民党军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方志敏经常筹款数百万元,但一点一滴都用在革命事业上,自己从不动用一分一厘。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方志敏正气凛然,坚贞不屈,还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著作。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永远的丰碑6: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刘胡兰 58年前,时任中央纵队司令员的任弼时向正在转战陕北的毛泽东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为刘胡兰的事迹深深感动,含泪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刘胡兰出身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刘胡兰参加了村里儿童团,和她的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教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刘胡兰刚刚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队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当敌人残暴地将六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后,刘胡兰毫不畏惧地走向了敌人的铡刀。 永远的丰碑7: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提起马本斋,人们自然会想起抗日战争时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回民支队。"铁军"的威名,载入了抗战的史册,马本斋,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也永远记在了人们心中。 青年时的马本斋投身奉军,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29岁的马本斋在家乡组织起了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1938年马本斋率部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称为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出任司令员。勇猛善战的马本斋不畏强敌,身先士卒,从1937年至1944年,他指挥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万6千余人,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1941年9月,日寇抓捕了马本斋的母亲,企图让马母白文冠给儿子写劝降信,马母坚贞不屈,壮烈牺牲。马本斋强忍心头的悲愤,奋笔疾书:"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1938年10月,马本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年后,马本斋在山东莘县病逝,时年42岁。 永远的丰碑8: 以身殉国 浩气千古-左权将军 1942年5月侵华日军开始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为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率部抗敌,不幸在山西辽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仅37岁,这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军第一个在战场上殉国的高级指挥员。 左权,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醴陵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学时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军事理论,1930年回国后参加了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的作战;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参与指挥突破国民党4道封锁线、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展华北抗日战场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 左权以自己壮烈而无愧的人生证明了一个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无限忠诚. 永远的丰碑9: 一代名将--叶挺 每当人们朗读这首著名的"囚歌"时,就会想起它的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和新四军领导人叶挺将军。 南昌起义时,叶挺担任前敌总指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一道,指挥起义部队与敌激战3个小时,一举拿下了南昌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部队转战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将军临危不惧,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他自己在奉派与国民党交涉时被扣押。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4月8日,在由重庆赴延安出席全军整编会议时,因途中飞机失事遇难。 1946年3月15日,重庆《新华日报》曾刊登了一篇《叶挺同志说明入党志愿》的报导。叶挺说:"如果我能自由了,一定要继续牺牲了的同志们的精神,重新加入共产党,贡献我全部的力量,来为中国人民服务。" 永远的丰碑10: 抗日英雄--杨靖宇 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年,吉林省蒙江县被改为靖宇县,这是我党在东北地区第一次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命名的地方。 杨靖宇牺牲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早在1928年,就受党指派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在东北等地领导工人运动。他曾5次被敌人抓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季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5昼夜。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残忍的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杨靖宇就是凭着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顽强地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息。 永远的丰碑11:向警予 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9年她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21年底向警予回国,不久她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担任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她还为党中央妇女部起草了许多重要指导文件,撰写了大量论述妇女运动的文章,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大部分领导同志先后转移,向警予主动要求留在武汉,坚持地下斗争。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她不幸被捕。敌人三番五次对她审讯和毒打,但她坚贞不屈,对于党的秘密一字不供,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优秀品质。国民党反动派决定在5月1日,这个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节日里杀害她。向警予视死如归,沿途向广大群众进行讲演。敌人对此极端恐惧,宪兵们凶殴她,想使她不再说话,但她仍然滔滔地讲下去,因此他们在她嘴里塞着石头,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街上许多人看了都哭泣起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英勇牺牲。 永远的丰碑12: 中国农民运动的先导者--彭湃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这是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始人彭湃面对敌人的酷刑和逼供而作出的响亮回答。 在海陆丰建立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彭湃夫妇总是带头冲锋陷阵,他家有六口人先后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由于叛徒的出卖,这位革命先驱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被捕入狱,但他始终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他曾经坚定地说过:"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1929年8月30日,在赴刑场时,他砸翻狱警送来的所谓的"送终餐",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赠送给战友,并高唱《国际歌》,呼喊着"打倒帝国主义","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慷慨就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用自己33岁的宝贵生命,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谱写出壮丽的诗篇。 永远的丰碑1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 这是毛泽东同志1944年9月8日发表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从这一天开始,张思德的名字就伴随着无数的共产党人实践着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 张思德1915年生于四川省仪陇县,18岁他报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张思德担任了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带领全班承担起机要通信、站岗放哨、开荒生产和建窑烧炭等各项任务。1944年,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展起来,组织上派他当农场副队长,他带着战士们走进了安塞县的大山中烧木炭。虽然是副队长,可是他每次都争先钻进炭窑中作业。哪里累,哪里脏,哪里就有张思德。这一年的9月5日,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时年29岁。 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深情地讲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永远的丰碑14: 用先进理论唤起民众的共产党人--邓中夏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的赵家楼一把反对帝国主义的大火震撼了卖国贼,掀起了反帝国主义运动的高潮。它的主要组织者就是现代工人运动的开创者--邓中夏。 1920年10月,邓中夏协助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小组,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随后他投身工人运动,在北京长辛店、上海和广东省港罢工中威名远扬。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在上海法租界不幸被捕。在狱中,他给战友们上党课,讲马列主义,讲共产党的理想和气节。他请人转给党组织一句话是"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一位狱中的难友曾经回忆说,1933年9月21日黎明,邓中夏高唱着《国际歌》走过他的牢房,走向雨花台。难友们和着他的声音一同高唱《国际歌》,为这位英雄送行。邓中夏慷慨激昂地高呼:"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终究是我们的!" 永远的丰碑15: 学贯东西,才华出众的革命家--张太雷 广州起义--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作为广州起义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张太雷和这光辉的一页永载史册。 张太雷,江苏常州人,1898年6月生,1915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春赴莫斯科,成为我党最早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动家,回国后,为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27年,张太雷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12日,不幸遭到敌人袭击,壮烈牺牲,时年29岁,是我党在战斗中牺牲的第一个中央政治局成员。 张太雷学识渊博,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他撰写了大量宣传马列主义的文章,还曾将《国际歌》歌词译成中文。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称赞他:"学贯东西,才华出众。" 永远的丰碑16: 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 "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是一位共产党员用生命喊出的誓言,至今仍深深激励着人们。 董存瑞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在部队发起冲锋时,遭受敌人一个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但他毅然顽强坚持冲到桥下。由于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安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用自己19岁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1950年,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1951年朱德总司令为他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永远的丰碑17: 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瞿秋白 1935年6月18日,国民党军队士兵将枪口对准了又一个共产党员,在刑场上,他昂首挺胸,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他就是中国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 1921年,瞿秋白只身到莫斯科以记者的身份考察俄国革命实践。回国后负责主编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以及《向导》、《前锋》两个刊物。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机历史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在会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这一时期瞿秋白创办了国立苏维埃大学、高尔基戏剧学院等文化团体,在文化战线开辟了新局面。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如获至宝,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词拒绝。他对劝降者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他深信,"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就是国家前途的光明"。瞿秋白就义时年仅36岁。他生前大量的文章被收录进《瞿秋白文选》。 永远的丰碑18: 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 78年前,一位年仅26岁的共产党员,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在上海龙华从容就义,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者之一赵世炎。 1914年,赵世炎到北京求学,参加了"五四"运动,目睹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劳苦工人的苦难,赵世炎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他和周恩来同志一起组织并指挥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带领只有150支枪的工人纠察队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了反击,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7年7月,由于叛徒出卖,赵世炎被捕入狱,面对生死考验,他临危不惧,坚定地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赵世炎献出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永远的丰碑19: 群众领袖,人民英雄--刘志丹 1943年,刘志丹牺牲7周年时,毛泽东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 刘志丹,1903年生,陕西保安人。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党指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4月,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在陕甘边开展兵运工作。1931年10月,和谢子长等组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游击队,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此后,相继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红26军42师师长、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把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 1935年9月,任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劳山战役。后任北路军总指挥兼第28军军长、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刘志丹经常教育部队顾全大局,绝对服从中共中央的领导和调遣。在他的影响下,陕北红军与中央红军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周恩来说:"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二,很谦虚,最守纪律,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 1936年3月,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挺进晋西北,迭克敌军。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为纪念他,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永远的丰碑20: 在烈火中永生--邱少云 朝鲜,五圣山连绵不断,中朝两国人民永远铭记着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在这里的伟大战士邱少云烈士。 邱少云,1931年生,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联合国军"391高地的任务。11日夜晚,部队组织500名战士在敌人阵地前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点左右,美军发射的一枚燃烧弹落在了邱少云潜伏点的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立即蔓延到他的身上。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就可以在水沟里将火苗扑灭。然而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任务的完成,邱少云咬紧牙关,在烈火中坚持了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1953年,邱少云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被追记特等功和追授"一级英雄"称号。 永远的丰碑21: 甘洒热血写春秋--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夏明翰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夏明翰祖籍湖南衡阳县,1919年,他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1年经毛泽东、何淑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长沙参与领导人力车工人的罢工斗争。1926年2月,夏明翰被党调到武汉工作,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大革命失败后,夏明翰参与发动秋收起义并领导发动了平江农民暴动。1928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汉被敌逮捕。3月20日清晨,在汉口余记里刑场,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夏明翰在刑场上写下了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牺牲时年仅28岁。 永远的丰碑22: "蜡烛精神"写人生的肖楚女 今天的人们常谈起"蜡烛精神"。80年前也有人畅谈"蜡烛"--"做人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这就是我党的优秀党员肖楚女生前的格言。 肖楚女,1893年生于湖北汉阳,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创办重庆公学,成为《新蜀报》主笔和《中国青年》、《向导》的撰稿,他的文章笔锋犀利,矛头直指土酋军阀,贪官污吏,连反动派控制的报刊也不得不赞叹肖楚女的文章是"字夹风雷,声成金石。"1925年6月,戴季陶主义出笼后,肖楚女写下了《国民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批驳戴季陶对共产党的攻击和污蔑。 1927年4月15日,肖楚女在广州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4月22日在狱中被害,年仅34岁。"蜡烛精神"在共产党员中代代相传。 永远的丰碑23: 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

Q4:北京水故事五则

孔令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以科学小品的形式讲述了几个关于水的故事,说明了水在北京生死存亡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戏剧性的历史,一般涉及环境、观光、供水、航运、排水、消防等专业,供大家交流参考。长河之歌图1繁忙的长河游船是北京一条非常古老又非常年轻的河流。它北起颐和园昆明湖最南端的一休桥(南罗国桥),止于西直门外的高梁桥,全长10.8公里(图1)。说它老,是指它的下段,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条天然河道,曾是永定河(又称桑干河、卢沟河、武定河等)的一段。在古代),然后泥沙冲淤,河道改变,所以被永定河“抛弃”,成为一条老路,名叫高良河,其源头是聚集一些小泉水。我们说它年轻,是指它的上部,因为“高粱是至高无上的源泉”(李道元在《水经注》年间引用的一句谚语),1205年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金代开凿了一条3公里长的人工水道,从昆明湖(当时叫翁山公园)引水,帮助高梁河。水资源丰富的高良河系包括什刹海、中南海等以下海子。水环境好,金代曾在风景秀丽的琼花岛上建有离宫。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一下子就把新都址的中心定在了这里,取代了广安门地区被毁的金洞渡,从而为后人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不难看出,正是这条长河上短暂的年轻通道开启了新都800年的辉煌。至于长河的名字,则是在清干隆十四、十五年(1749 ~ 1750年)昆明湖改扩建后才有。自元代以来,长河成为连接城中皇宫与西北郊皇家园林的水路纽带。周围建有宫殿和码头,寺庙中点缀着道观。航道的形成带动了海峡两岸的民用建筑和园林绿化工程。根据记录,当元文宗逆水行舟时,他不得不动用300名能干的卫兵来拉动两岸的纤维。场面壮观。信奉明代“风水”理论,长河沿岸的“风水宝地”涌现出数十座宗教建筑。频繁的皇家盛大佛教活动经常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看,因此沿河地区空前繁荣。绿柳、蜿蜒的河流、清澈的小溪和数不清的鱼,首都的女士们都把它作为休闲度假的首选。据说当时高梁桥周围的情况堪比《清明上河图》。长河的鼎盛时期在清代。当时,圆明园和清漪园(今颐和园)都建在上游,皇室在那里度过了更多的夏天。甘龙的母亲常年住在长春园(清漪园东侧),甘龙看望母亲,经常游长河,留下许多赞美沿途风景的诗词。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北京长河史万寿寺史》本,记录了乾隆十年(1745年)至三十九年(1774年)间的28首旅行诗。这些仅存的帝王制,《长河之歌》,留下了许多关于水环境的美好而珍贵的记忆,让人唏嘘不已。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住在颐和园,喜欢走水路。她还提出了绿化要求(当然首先是为了自己讨喜):在长河两岸每隔两丈种两株胡杨树,中间种桃树。100多年过去了,如今,整治后的长河实现了“水清、水畅、岸绿、航畅”的期待。岸边的绿化带、人行道、交通线错落有致,宛如长长的五线谱,用众多现代建筑“音符”奏响新时代辉煌的3336万-30010万(图2)。图2今天在西太平洋长河秦雨峡岸边的展览馆有许多北京的景点,其中许多是以峡谷、山谷、峡谷和峡谷命名的
峡谷不长,只有60 ~ 70米远;溪流较小,水流最多约等于农田灌溉渠系最后一级渠道(茅渠)的流量。然而,这峡谷中泉水的潺潺声深深打动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觉得“竹外有泉声引来鹤”。声音仿佛来自琴弦,是水打玉造成的,于是她高兴地在纸上写下了“秦雨峡”的标题。为了严肃,她还加盖了自己的印章,防止伪造。位于墨宝的太后施乐现在被醒目地安装在峡谷出口的西部。散落在其周围的还有《春流不息》、《宋风》、《洛岳》、《仙道》等其他太后题字,大多还不厌其烦地添加防伪标识。可见太后对这峡的景色是既关心又喜爱的。图3孤独的秦雨峡一开始,康熙皇帝南巡,非常喜欢江苏无锡的惠山花园。他题写了花园的面积,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吉昌花园”。甘龙的生母也喜欢这个花园。甘龙当上皇帝后,她让儿子在北京“克隆”一个。于是,甘龙根据吉昌花园的图纸,在颐和园东北角修建了一座精致小巧、具有江南韵味的花园,甚至取名为惠山花园。造园工程顺利完工后,乾隆曾将3336万人评为“小齐一……一亭一径,充满和谐与情趣。”模拟到位,给出满分。从那以后,我一直很乐意写诗,多次回忆胜利。特别是宽5尺、长7-8尺的智雨桥(图4),包含了战国时期庄子、惠子在《秋水好》中关于鱼的快感之辩的典故,采取了“不如在桥上观赏欣赏,但凡事要以自知之明为代价”的哲学态度,独树一帜。与池塘和花园的大小相比,这座桥的大小应该叫做“桥”。它是用白石做的,在所有的绿树中脱颖而出,却突然把池塘东南的园艺项目中的一个“死角”变成了诱人的风景。难怪桥头石牌楼的“全身”都刻着乾隆的诗词,那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00多年过去了,也正是因为这座建筑沉稳质朴,不怕贼,不怕水不怕火,不会被虫子吃掉。千年难腐,成为整个公园唯一保存完好、弥足珍贵的原作。图4从仙人智宇桥到嘉庆时代,大修后,大殿和楼选相继改名,园林也改名为谐趣园。园子虽小,却是风景满满,曾说有八景。如果说它曾经是乾隆的文学别墅,那就有些真实了。比如东方是书房,陶侃和司马迁的精神总是激励着他。在北方,开放的玄关和走廊里列有3336万-3万件石刻,是学习书法、酝酿诗歌、触发灵感的地方。在南方,从水池中央凸出的大亭子,是一个比丝竹更能聆听水声,与水共赏休闲的好地方。西边,北楼高如山路,“俗云从楼而生”,南寨“水满平湖”全园尽收眼底。色的最佳位置。及至西太后成了园主的时候,她几乎又把所有的匾额、楹联重新撰写了一遍,并流传下来。面对这些斑驳的书法作品,意境高下暂且不论,仅就国人眼下沉湎手机、疏于习字的风尚来看,作为一个中国人,她的汉字写得还算对得起老祖宗。令人窃喜的是,这座真正优雅精致的园中园,深居“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里却不另收费。但是,如果因为玉琴峡失去了来自苏州街后湖的水源,使进水渠的闸与槽形同虚设;浇灌竹林改用招之即来的人工降雨,“吱吱”作响的喷水声取代了流水奏鸣玉琴的天籁之音——昔日风光不再:那真要让人扼腕叹息了!因火得水旧时,房屋建筑着了火,用井水去扑灭是很困难的。你想,先得摇动辘轳用桶(或栲栳)把水从井里提上来,一桶一桶装满水车以后,运到火场,再用唧筒喷向火苗,或一盆一盆传递给登在梯子上的人泼洒,费事不说,在一车一车来回运送水的过程中,无情的火焰可能早已吞噬焚毁了一切。早年的北京正是如此,火灾给这座有1200多眼水井的京城带来过惨重的损失。为此,1907年9月(清光绪三十三年八月)的某一天,慈禧太后问讯袁世凯,“防火有何善政?”袁回答“以自来水对。”此前,京城一些有识之士、工商业者也曾多次建议兴建京师自来水厂。于是,借此机会,半年后的1908年4月18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八日),农工商部3位大臣联名以“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最要”(还有办纺织厂一事)为由,向太后和皇帝递呈奏折(图5)。不到10天就获慈禧“谕允”。图5 请办自来水的奏折(片断)今天看来,像京城自来水这桩非常具体的工程项目,必得3位部长级干部联名直接上书太后和皇帝,真可谓郑重其事,小题大做啦。与此同时,最高领导人在1周左右工作日内就能批复同意,办事工作效率也算是很高的了。随后,费了许多心力,选定京郊水质甘甜的温榆河作为水源地,就近从孙河村取水(今天那里还是北京水源八厂加压站),在东直门老城墙外建起了水厂(2000年,厂址成了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大大小小水管通往街头。这年腊月和第二年正月,各个水龙头免费送水让大家品尝,每天来取水的人络绎不绝。正在一切按部就班、就要正式运营的时刻,冬季自来水释放的极微小的气泡险些误了大事。原来,这些小气泡使自来水看起来呈乳白色,于是有人怀疑水不干净,不敢贸然使用,甚至谣传是洋胰子(肥皂)水,新生事物遇到了严峻的考验。为了打消群众用水的顾虑,公司写了一篇名曰《告白》的科学小品,在不足1000字的行文里,耐心地解释气泡产生的原因和无碍使用,并说明水质的各项指标。那些主要指标之详细,具体量化的精密程度,一如今日之《国家标准》的规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篇100年前(五四运动之前)写就的小品,完全用谈话的形式,其通俗化、人性化、趣味化的特色,远胜过今天的许多深奥费解不堪卒读的科普文章,令人佩服!不仅如此,《告白》被印成单页宣传材料,共4万份,一方面随《爱国报》夹送到各订户,另一方面派人在前门、后门、东华门、西华门等的门洞内向过往行人散发,以广宣传,家喻户晓,可见公司对问题的重视和宣传的力度。最后当然是谣言不攻自破,科学和事实胜利。1910年3月11日(宣统二年二月初一)正式供水。经过100年的发展,强而有力的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已拥有18座水厂,供水管网总长度为7600多千米,服务面积达600多平方千米。因火得水,饮水思源,感慨万千:水,至清、至善、至柔、至刚,水是城市的灵魂。这也是玲珑而完整的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留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图6)。图6 巨大的阀门退休成了展品水关800年1990年,在北京大观园正南方500米远的地方,翠林小区居民住宅楼开挖基坑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神奇的古迹。挖呀挖,挖去上层的现代堆积物后,是近代的淤积,再下面渐次是清、明、元代淤积,待清除完金代的堆积后,距地面5~6米之下,赫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古代供河水流通的水道建筑物——涵洞。过水涵洞建在城墙下面,也是一道通道关口,所以称为“水关”。从此,小区里虽然减少了一两栋居民楼,却出土了一座距今840多年的稀世文物。那时,都城内水系的西南一支水流,即由此穿过城墙汇入护城河去。水关位置在金中都外城南三门的丰宜门与景凤门之间。这一发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年就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第二年市政府决定建造辽金城垣博物馆,予以保护和展览。1995年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对外开放(图7)。图7 水关遗址现场这座涵洞的“洞”真不算小。从清理出的现场平面形态看,遗址水道南北两端逐渐敞开,中间顺直狭窄,好像喉部对接起来的两个喇叭口,南北全长43.4米,过水涵洞长21.35米,宽7.7米;入水口(北)宽12.8米,出水口(南)宽11.4米。经过专家研究,这座水关是中国已发现的都城水关中体量最大的,而且它的建筑结构完全按照宋代的《营造法式》,做得非常规范,因此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水利设施的一个极好的实例。这座劳苦功高的水关,被人们遗忘了这么长时间,默默地等待,800年终于没有白过。如今,名著《红楼梦》影视热,海选演员,惊动全球,茶余饭后举国尽说林黛玉、秦可卿;经过反复“戏说”、“正说”的多年耳濡目染,明朝那些事儿人们已耳熟能详,至于清朝共有多少皇帝,皇帝有多少儿子妃子之类问题,不少成年人了如指掌,似乎也难不倒许多中学生“粉丝”。可是,中华民族在南宋“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时候,北京当时处于辽、金王朝的统治之下,称“南京”、“中都”,辽金时期的这段精彩的历史,太多的人感到一片茫然,好像不是自己国家的事,极少关注,不能不令人遗憾。如今,建在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上的辽金城垣博物馆(图8),它的历史陈列相当精彩,而且“言归正传”,有根有据,确确实实,正好能给我们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们形象生动地补上这一重要的缺课。图8日益受到关注的辽金城垣博物馆其实,在北京留存至今或新鲜出土的辽金文物数量也相当可观。比如,同属于全国重点文物的卢沟桥,就始建于金世宗二十九年(1189年),被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此外,戒台寺、云居寺、天宁寺、八大处、北海公园等地都有辽金遗存,只是没有像后代的一些文物那么炙手可热、受人青睐罢了。在2007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的时候,右安门街道科技周活动在水关南广场隆重启动,同时一个“水的故事”科普展览也适时地在昔日的水关之上举办,使800年的古迹焕发青春,洋溢着浓烈的节日气氛。在“水的故事”展览里,41块展板图文并茂,洋洋大观,全面系统地展示和解答了当今人类有关水的种种问题,别开生面,荟萃水的知识,趣味盎然。在京城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的形形色色展览里,这个展览特别新颖,十分珍贵,难得一见,果然参观者络绎不绝。赞水诗墙在名胜古迹,经常能见到歌功颂德或记载本事源流的碑碣题刻。著名的有山东泰山《纪泰山铭碑》、江苏镇江的《焦山碑林》、苏州的《虎丘摩崖题刻》、陕西的《西安碑林》以及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的刻石等。四川西昌的《地震碑林》,可算是珍贵的存史专业碑刻,很有实用价值。还有一类沿江河展开的,如广东英德沿北江的《南山摩崖石刻》,长江三峡的摩崖石刻,更显雄浑有力,壮观无比。当代的碑刻也不在少数。张家界的碑林就荟萃当代名人题刻碑石近30通。北京百望山公园里有赞颂植树造林的两处绿化专题碑林,这恐怕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景观了,可惜迄今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从对水的偏爱来说,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转河沿岸浩大的诗墙。改革开放以来,因整治河道,地处京城西北、毗邻北二环路的转河终于露出了清亮秀丽的一面,特别是平行于西直门北大街的那一段河道,更是大放异彩。一方面,在河道西岸交通干道路边,修起了长长的温馨的街心花园;拾级而下,临水的岸边,筑起了一条堪与江南周庄、甪直沿河街道媲美的走廊,墙壁上镶嵌着一幅幅北京水生植物精美的科普画片,供游人观赏,益智怡情。另一方面,在东岸,紧挨着远处林立的高楼车来人往的路边,临水的地方,用巨石砌出了一堵笔直的岸墙,却是一堵充满浪漫情怀的绝妙的诗墙。诗墙模仿摩崖石刻,散布着中国名人的25件书法作品题刻,各个相间十数米,一字排开,犹如在艺术殿堂里办展览。转河在这里转了一个“之”字形的大弯,岸墙有文字题刻的部分,占据这一河段顺直河岸的大部分,南北绵延足有200米,十分壮观(图9)。图9 气势恢宏的诗墙诗墙核心地段,有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娇”6个大字。望着大字,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胸中洋溢着志存高远的力量。依次往南是刘少奇的“劳动光荣”、周恩来的“力争上游”、朱德的“移山造海众志成城”、陈毅的“润我京华”等手书字迹,果然字如其人,各具特色,大概都是“人海战术”修建京郊十三陵水库时期的手笔,透着豪迈的意气和澎湃的激情。结尾是文学家、书法家郭沫若的诗文,开头一句以白话入诗:“官厅水库鱼三尺”,倒也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显示伟大天才的不拘一格。往北,乾隆皇帝享受着双份的荣耀,既有他手书的“行云流水”遒劲大字,还有他的《过清河》诗。再北,吴昌硕“鱼之乐”的字形最大,单字足有1.5米高。作品中,除王羲之、苏东坡等几位古人的书法外,主要是当代名家的书法杰作,如启功、苏适、钱绍武、黄苗子、沈鹏、李铎、朱乃正、刘炳森等,多数是写古人的诗文(图10)。图10 常忆轺车放雁时浏览诗墙真的是一次艺术美的享受和水文化的熏陶。这里,百花齐放,真、草、隶、篆兼备,风格各异,篇幅有短有长,但是主题无一不是由衷地赞颂水的恩惠和品德。诗文涉及环绕京城、滋润北京的清河、高梁河、桑干河、通惠河、卢沟桥、官厅水库等北京的水体和水工程,所以最北头吴作人的“水和北京”题词,恰好可以当做整个墙诗系列作品的总标题。总体上说,水和北京还算和谐,水环境日趋完善,居住更加宜人。但老天自有规律,人类顺应不好也会出些乱子。久旱不雨,庄稼照样减产歉收;降雨急了大了,下水道堵塞了,排水不畅也会成灾(图11);浪费和污染,都会加剧水资源的紧张,产生矛盾。从容对付这一切,除了管理者要有清醒的头脑之外,人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爱水惜水,视水为生命。图l1 一场暴雨过后二环路内胡同积水参考文献[1]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地下水.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31[2]紫竹院公园管理处.紫竹院公园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孔祥利.北京长河史万寿寺史.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6[4]陈文良,魏开肇,李学文.北京名园趣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Q5:18世纪普鲁士的尼堡城,有一条河穿过,河上有两个小岛,有七座桥把两个岛与河岸联系起来.

七桥问题

Q6:如图,l1表示草地的边界,l2表示小河的河岸.在草地与河岸之间有两个村庄A和B.山娃星期天从亲戚居住的A

作出点A关于l1的对称点E,点B适于l2的对称点F,连接EF,交于l1,l2于点C,点B,理由:根据对称性质,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1年10月24日 下午9:47。
转载请注明:河水与河岸这篇故事的主题二到三个,小河流的故事 | 热豆腐网址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