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若有阴虚阳亢、热毒过盛、食积等情况,则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阳亢热盛。
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可以预防高血压等疾病。黄芪具有保护肝脏和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功能,所以我们可以每天喝煮熟的黄芪水,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健康的身体。
黄芪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若有阴虚阳亢、热毒过盛、食积等情况,则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阳亢热盛。水煮黄芪可用于治疗自汗和外感气虚引起的表里虚弱。用于表虚多汗,如外感风寒出汗。黄芪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因此,黄芪泡水可健脾益气,补肺固表,增强免疫力,降血压,保肝消炎。
此外,黄芪适合虚胖的人,他们的腹部肌肉柔软。瘦壮者不宜多食。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黄芪泡水可治困倦乏力气短。取黄芪,加入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煎服,防治免疫力低下和反复感冒。
平时身体虚弱,容易疲劳,经常疲劳,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往往是“气血不足”。对于有以上症状的人,冬天吃点黄芪是有好处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熟黄芪怎么吃
黄芪是非常有名的中药,药性非常全面。黄芪也是中医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我们经常用它来泡水。
黄芪可用于治疗气虚虚弱、中气郁结、慢性腹泻、脱肛、崩漏出血、表虚自汗、痈难溃、慢性溃烂、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一般气虚的人也可以服用。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在于黄芪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促进利尿,有效的保护我们的肝脏,还可以抗衰老,抗高血压,所以黄芪的功效比较全面。
黄芪是人们经常食用的天然产物。黄芪泡水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保肝、抗衰老、杀菌消炎的作用。黄芪泡水具有多种功能和功效,其营养价值不容小觑。
天气变化时,有些人容易感冒。中医称之为“表里不固”。黄芪可用于固表。经常使用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感冒。有一个中医名方叫玉屏风散,里面有三种药,主药是黄芪,可以用来治疗感冒。身体虚弱或年老的人经常下肢浮肿。如果是“气虚”,也可以定期服用黄芪。患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有水肿。
熟黄芪怎么吃
成熟黄芪是最常用的保健抗衰老中药之一,历史悠久,历代本草中都有明确记载。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延长细胞寿命,增强血清和肝脏蛋白质代谢,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与丙种球蛋白相当。
1.黄芪30克,当归9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气血虚弱或失血后贫血
4.黄芪膏。黄芪1000g,水煎3次,合并滤液,用稳火煎,浓缩成膏(以不透纸为度),每克膏汁取炼蜜1g成膏,每剂15g,每日2次。经常服用益气补中,强身壮骨,补髓,凡是气虚体弱的老人都有很好的效果。
5.黄芪30克,冰糖30克,鸡肉1只。将鸡肠掏空,将药袋放入鸡肚中,加水炖,长期使用药袋可以益气补中,润肺健脾,起到延缓衰老,强身健体作用。
6.黄芪、党参各9 ~ 15g,水煎。健脾、利尿、消肿。用于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蛋白严重者。定期服用益气补中,提高体质。
熟黄芪的量
常用黄芪10~30g,大剂量可达120g。比如用补阳还五汤时,可根据治疗需要用黄芪120g。据悉,即使是500克也可以,但如果用量过大,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所以还是要适量,因为是药,有三毒。
黄芪可加重内热症状,止汗。故不宜用于外感、无汗、食积、阴虚阳亢、热毒内盛者。患者在服用黄芪时不能随意增加剂量,否则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所以黄芪泡茶要有一定的度。根据个人体质的差异,晚上吃熟黄芪的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不妨请中医给你一些建议。毕竟看了中医的脉,中医对每个人各自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妈妈百科建议你可以向中医咨询熟黄芪的具体用量。
熟悉黄芪的人要避免
熟黄芪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脸红、心烦、睡眠不好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可能加重或逆转病情。
临床上,普通人往往单独使用黄芪补药或一次性大量使用补药,这是一种发现疾病而不生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补药时,一般要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观察有无上火症状或身体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有无发紧或疼痛的感觉。一旦有,应停止使用或在使用前配药。如果疲劳、多汗或哮喘等症状得到缓解,精神和体力得到改善,且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剂量。
比较安全的办法是先用党参,等有效无副作用后再加或改用黄芪。在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渐加大剂量的方法,使身体能够耐受而不产生副作用。最安全的方法是使用公式。
肾病、阴虚、湿热、实热、有毒物质通常用黄芪有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阴虚患者服用黄芪可以助热,容易伤阴活血;但湿热、实热、有毒物质患者,容易邪郁,加重病情。如果一定要吃黄芪,一定要一起用。
阴虚表现为:手脚发热,口干咽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数。湿热的症状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过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其特征为面红、咽痛、咽干、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