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阐述了儿科各系统的一些常见疾病,不仅介绍了一般的治疗方法,还介绍了一些西医的治疗方法,旨在实用,使读者能根据疾病选择方剂,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常见的儿科疾病有哪些?
最常见的婴儿疾病如下:肺炎哮喘(婴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气短、鼻激越。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病,占儿科门诊的70% ~ 80%。6个月至3岁是发病高峰期,90%以上的患者感染了病原微生物,一般会引起3天左右的反复发热,尤其是夜间。孩子不仅吃药困难,还要输液,父母身心双重折磨。腹泻(腹泻)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和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不振的症状。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患者一般症状较少,即长时间不思饮食,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他们有嗳气、恶心、腹胀、大便不规则等。或伴有面色苍白、体瘦、口干、嗜酒等。但他们仍然精神饱满,像往常一样活跃。少数儿童是由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肺结核、慢性便秘、缺锌等。大多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良的饮食环境以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儿科常见疾病如何诊断?
孩子感冒时,鼻塞、流鼻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婴儿感冒时,往往会高烧不退,有的孩子甚至会抽搐。同样感冒的孩子可能比大人重。由于儿童抵抗力较弱,感冒后炎症容易扩散到下呼吸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另外,孩子感冒时,有时心肌炎、肾炎会危及生命。在儿童时期,有许多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这些疾病在早期也有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但由于孩子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清楚地解释自己得了什么病,甚至不会说话的婴儿也表达不出来,孩子的病情发展变化很快。所以,孩子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要仔细观察。
儿科常见病处方
轻度感冒(打喷嚏、流鼻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猪苓猴枣散、小儿保泰康(风热感冒)、小儿感冒颗粒、复肝林口口服液、小儿金丹。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欣)、牛磺酸颗粒、保婴丹。感冒咳嗽:百乐、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猴枣牛黄散、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止咳糖浆(露)、清宣止咳糖浆。止咳化痰: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小儿小荠止咳口服液、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鼻塞严重,流脓性鼻涕:鼻渊舒,进餐及0.5%麻黄碱滴鼻液(鼻必净禁用)。发热:泰诺,美林,陈公仔新,小儿发热贴。发热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延边颗粒。舌苔厚,内火:王宝赤丸,小儿七星茶,小儿齐针丹。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小儿健脾散(小儿苏)、醒脾颗粒、脾可欣、小儿七星茶。积食(牛奶营养不良)、厌食消化不良:四磨汤、小儿化石丸、小儿七星茶、王氏保赤丸、导赤丸、小儿健脾散。腹泻:Mami艾、金、思密达、乳酸菌、丽珠长乐。非感染性腹泻:匹克欣、健脾养儿、小儿健脾散、思密达、合生元。受惊吓,夜哭:牛黄抱龙丸,朱婆猴枣散,珍珠粉,保婴丸,婴幼儿配方奶粉,小儿至宝丸(含朱砂,慎用)。躁动: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儿药丸,猴枣粉,醒脾养儿。湿疹:优得乐,绿药膏,乳液,烟灰,炉甘石乳液,紫草油。擦外伤:万华油,好快速喷雾,完美芦荟胶。烫伤:景万红。常用抗病毒药物:板蓝根(中)、诺和灵(西)。
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肺炎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起病急,发热、咳嗽、气短。体征有鼻翼瓣、三凹征、嘴唇发绀、鼻唇沟和脚尖。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呼吸音变粗或略低,然后可听到固定的中细湿罗音。重症患者常伴有其他全身体征或症状,如呕吐、腹泻、抽搐、心音迟钝、心率快等。常见的并发症有肺气肿或肺不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中毒性脑病。辅助检查(1)血象和细菌培养有助于病因诊断。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多数升高,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正常或降低。(2)胸部X线片可见非特异性斑片状肺实质浸润影,中、内带较多,少数可融合成大片浸润影,可伴有肺不张或肺气肿。并发气胸、肺大疱时可见到相应的变化。诊断:急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一般不发热或仅低热,肺部有粗糙呼吸音或不规则干湿罗音。婴幼儿全身症状严重,容易因气管狭窄导致呼吸困难。有时候,和肺炎不容易区分,应该按肺炎处理。胸片有助于诊断。
儿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每周消毒一次空气;遵医嘱进行分级护理和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孩子皮肤、口腔的清洁和床单位的清洁,修剪指甲;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做好孩子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集中一切检查、治疗、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孩子仰躺,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给孩子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吃的给鼻饲或静脉营养。遵医嘱吸氧、憋气或窒息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吸痰;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密切观察药物反应;高热者应立即降温,以防惊厥。密切观察惊厥的类型、时间、次数,防止咬舌、坠床。如有异常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降低颅内压。对意识障碍、反复呕吐、持续惊厥、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的患儿,遵医嘱给予脱水治疗。使用脱水剂时,按要求和速度输入,防止外渗。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