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天啊!宝宝生病了!”这对第一次做妈妈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婴儿生病了,他必须吃药。他该拿什么?家里没有药品储备怎么办?婴儿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如果不做好功课,宝宝生病的时候肯定会很着急。所以家里有宝宝的家长一定要熟悉儿童用药指南。
近期发布的儿童用药指南。
为规范儿童用药,保障儿童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儿童用药相关指南。最新条例于2010年6月18日颁布,世卫组织发布了首个《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以下简称《处方集》),提供了240多种0-12岁儿童基本药物的使用信息。
如果宝宝生病了,就吃药,但是药不要乱用。
最新的儿童用药指南有哪些具体规定?本《处方集》基于世界上现有的最佳医学证据,提供相关药物的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和禁忌症等标准信息。例如,《处方集》指出,当布洛芬经常用于儿童时,如果与21种上市药物中的任何一种一起服用,都可能发生不良后果。此外,这种药必须随食物或饭后服用。
明确儿童用药的规则非常重要。2007年12月,世卫组织发起了一场为儿童定制药物的宣传运动,以提高决策者、药品制造商、研究人员、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公众的认识。随后,世卫组织发布了第《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号文件,确定了儿童用药。此次发布的《处方集》以《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为基础,提供处方指导,是世卫组织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量身定制的儿童药物宣传活动和更适宜儿童药物行动的一部分。同时,世卫组织将支持各国制定自己的国家儿童处方。
宝宝常用药需要储备什么?
宝宝身体机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难免容易生病。所以,给家里的宝宝准备一些常用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防疾病。宝宝稍有不适,没必要慌慌张张地赶到医院。下面,边肖为妈妈们列举了一些婴儿常见的疾病、相应的药物及其具体用法。
明确儿童用药的规则非常重要。
家庭常备药1:一念金胶囊
对症:用于停止婴儿的奶和食物,或腹胀、腹痛和便秘。
使用方法:一天一到两次,每次一粒,不到一岁。1-3岁,每次服2粒,每天1-2次。4-6岁,每天1-2次,每次3粒。
小贴士:也可以溶解在牛奶、果汁中给宝宝服用,口感更好。
家庭常备药2:朱婆猴枣散
对症:用于宝宝发热咳嗽痰多,腹胀不思饮食,烦躁易怒,夜间失眠。
用法:宝宝100天内每次服用1/3瓶,每天2-3次。1岁以下,每次服用1/2瓶,每天2-3次。1-4岁每次1瓶,每天2-3次。5岁以上,每次服用一瓶半到两瓶,每天2-3次。
小贴士:为了安全起见,每周服用一到两次。这种药也可以溶解在牛奶、果汁和粥里。
家庭常备药3:醒脾杨二颗粒
对症: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的作用,用于婴儿厌食、贫血、慢性腹泻、遗尿、夜啼。
用法:1岁以下儿童每日两次,每次一袋。1-2岁,每次服2袋,每天2次。6岁,每次服2袋,每天3次。7-14岁,每次服用3-4袋,每天两次。
温馨提示:温开水冲服,感冒咳嗽发烧的宝宝不宜服用。
家庭常备药4:小儿小荠止咳口服液
对症:用于积食引起的咳嗽、咽部有痰、腹胀、纳差、口酸臭。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5ml,一日三次。1-2岁,每次服用10ml,一日三次。2-4岁,每次服用15ml,一日三次。5岁以上,每次服20ml,一日三次。
家庭常备药5:匹克欣婴儿健脾颗粒
症状:用于婴儿非感染性腹泻,面色苍白,大便次数增多,便溏,有臭味,含难消化食物,或有时有蛋花汤,伴有腹胀,睡眠不安。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1g,一日三次。1-3岁,每次服用4g,一天两次。4-7岁每次8g,一天两次。
家庭常备药6:小儿化石丸
对症:可用于宝宝贪食受寒,引起腹胀、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舌苔黄厚、大便干结。
用法:1岁以下儿童每日两次,每次一粒。大于1岁时,每天两次,每次2粒。
小贴士:最好在开水中溶解后服用。
家庭常备药7:儿康宁糖浆
对症:用于宝宝身体瘦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用法:每次服用10ml,一日三次。
家庭常备药8:四磨汤口服液
对症:用于积食引起的腹胀、呕吐、啼哭、纳差、厌食、便秘。
用法:新生儿每次服用3-5ml,每日3次,疗程2天。
当然,家长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药物。家里准备的药,只能在宝宝病情较轻时使用。一旦病情发生变化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解决各种疾病的儿童常用药
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家庭常备药并不是都能买到,或者说都适合每个宝宝的疾病,边肖针对各种疾病给妈妈们介绍一些相应的儿童药,仅供家长参考。
婴幼儿禁用的药物
如果宝宝生病了,应该吃药,但是不能乱用药,尤其是婴幼儿,有些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弱。对他们来说,有以下几种药物是禁用或慎用的:
对药物使用了解的越多,宝宝的健康就越有保障。
1、易引起新生儿溶血或黄疸的药物。
抗生素:新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青霉素;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抗疟药、伯氨喹、抗疟药奎宁、奎宁;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氯丙嗪、奋乃静、苯巴比妥、水合氯醛、乙醇等。
其他:如二巯基丙醇、(西地兰)、天花粉蛋白K、甲苯磺丁脲等。
2.可能导致新生儿变性血红蛋白病的药物
亚甲蓝、苯佐卡因及其他局部麻醉剂、次硝酸铋及其他硝酸盐。
3.可引起胎儿和新生儿中枢抑制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药物。
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哌替啶);安定(地西泮)类药物氯丙嗪、地西泮和乙胺嘧啶;
和麻醉催眠药:乙醚、氯仿、氯烷、一氧化二氮、三溴乙醇、多聚甲醛、水合氯醛;巴比妥类药物;
降压药:利血平。
婴幼儿用药的四大原则
对于婴幼儿,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对药物使用了解的越多,宝宝的健康就越有保障。
原则1:科学使用婴儿药物
在药品说明书中,会明确注明儿童用药剂量和儿童使用方法。在给宝宝用药前,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用药的时间、次数、频率和剂量。一旦超过剂量,容易引起中毒,而剂量过小,则不容易达到疗效。对于1岁前的婴幼儿,最好以液体药物为主,不仅剂量准确,宝宝也更容易接受。
原则2:医生或专家确认药物安全。
虽然说明书里有具体的说明,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还是让医生或者专家看一下给宝宝吃的药,保证其安全性,尽量减少对宝宝身体的影响。
原则三:避免混合用药。
每一种药都是经过医生确认安全的,所以有些家长用的很安心。有时候对于甲、乙、丙类疾病,家长把甲、乙、丙类药物混用,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有些药物与乳制品合用会降低药效,所以不建议在牛奶中添加药物。另外,柚子汁会使药物的用量相对较高,也建议避免一起使用。
温馨提示:服药前5项检查
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家长在给宝宝用药时,应遵循以下五项检查,确保药品安全。
(1)药品种类是否正确。
(2)是否标注了特殊注意事项。
(3)是否还在保质期内。
(4)剂量是否正确。
(5)大人的手是否干净。
儿童用药的六大误区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有一个小药箱,以防一些突发疾病。但对于这种现象,医生有话说:“目前家长对孩子用药存在一些误区,导致病情加重,延误治疗。希望家长能多了解一些关于儿童用药的误区,避免用药不当。”为此,边肖总结了6个常见误区,供家长参考:
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用药的一些误区,避免误用药物。
儿童用药误区一:预防性习惯用药
“把用药当成习惯”是近年来家长对用药的普遍误解。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一些家长过于相信广告和药品价格优惠的误导,盲目用药来预防孩子。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市面上还没有确切的可以提高免疫力的预防药物,盲目服用药物预防儿童疾病,对儿童免疫系统也不一定是好事。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每一次生病都是对孩子免疫力提高的一次助推。
儿童用药误区二:擅自使用抗生素
对于孩子来说,过早或过量使用抗生素,在身体受到病菌攻击时会无效,还会损伤婴儿的肝脏、肾脏等身体部位。
儿童用药误区三:滥用退烧药
因为家长缺乏医学知识,孩子一发烧就随意吃退烧药。事实上,在孩子发烧的温度不高的情况下,使用退烧药是不合适的。谢教授说,适当的升温其实是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的,小儿肛垢在38.5以下不一定要退烧。
儿童用药误区四:滥用止泻药
宝宝经常拉肚子吗?妈妈遇到这种情况会很焦虑,想着给宝宝吃各种止泻药。但是,止泻药不能乱吃。小儿腹泻的治疗应根据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适当给予液体治疗、饮食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目前秋季腹泻的孩子很多。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孩子属于哪种腹泻。
儿童用药误区五:使用成人药物
成人和儿童在身体机能和抵抗力上是不一样的,吃的药也不一样。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开一些大人用的抗生素,感冒之类的。虽然剂量减半,但不合适。
儿童用药误区6:随意改变剂型。
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的剂型和剂量都有规定。如果家长经常将成人用的胶囊内容物倒出喂给儿童,或者将注射剂改为口服液给儿童服用,会改变药物原有的剂型,使药物的作用减弱,对宝宝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