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婴儿因为各种原因早产。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和身体素质都比足月儿差很多。所以,父母在照顾早产儿的过程中,要付出比其他父母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为早产儿在妈妈的肚子里还没有完成完整的生长发育,很多身体器官的发育都不是很成熟,所以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很不放心。很多人不了解早产儿,所以在护理上被绑在背后。可能有人会疑惑,早产儿体重多少才算正常?
早产儿体重
早产儿往往体重较轻。一般来说,早产儿的体重大多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体重超过2500g、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比足月儿差的早产儿,仍应给予特殊照顾。
由于胎盘功能不全等因素,出生体重低于胎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或低于平均值两个标准差的婴儿称为小于胎龄儿(小尺寸儿、未成熟儿)。还有,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影响早产儿体重的因素
1.初产妇年龄:初产妇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31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2.孕妇健康状况:孕妇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病,其新生儿出生体重低。如果感染了病毒或其他微生物,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3.孕妇爱好:孕妇吸烟会导致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
4.孕周:胎儿在母亲体内的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孕35 ~ 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周数增加而明显增加:孕40 ~ 43周,体重缓慢增加;怀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了。
5.生育次数和多胎:与第一胎相比,第二胎和第五胎的出生体重在增加,多胎体重普遍较低。
6.营养状况: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导致出生体重低。
如何增加早产儿的体重
因为早产儿身体发育不太好,吸吮吞咽能力差,容易呕吐,新生婴儿的体重增加就是对新妈妈的虐待。怎样才能提高早产儿的体重?
1.早产儿更需要母乳。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会保护婴儿免受许多早产儿更容易患的感染。母乳更容易消化,不会像奶粉一样给宝宝脆弱的肠胃带来额外的负担。宝宝母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率远高于奶粉。而且对于早产儿来说,母乳比奶粉更省力,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比奶粉喂养的早产儿生长更好,呼吸暂停(窒息)现象明显减少。
2.把握好喂食的量和频率。早产儿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但每天需要的热能不会少,只能分阶段喂养。例如,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应每2小时喂养一次,起始量为4毫升。如果喂食后反应较好,可以每次增加2 ml,但每天最多增加16 ml。体重1500克以上的早产儿应每3小时喂一次,适当增减。白天,两次哺乳之间要喂少量葡萄糖水。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奶后,最好让宝宝侧卧,避免吐奶时呛奶。
3.早产儿食量的计算公式:早产儿出生10天内的日泌乳量(mL)=(满产10天)体重(10010天后的日泌乳量(mL)=1/5 ~ 1/4体重(g)
4.及时补充营养。早期早产儿也要补充维生素e,半个月后每天可以用5滴浓缩维生素A和D制剂。
5.如果早产儿没有自己吸吮的能力,可以使用滴管喂养。即用滴管吸完奶或奶后,沿小儿舌根慢慢滴入。但是滴奶的时候不要剧烈地往喉咙里灌,以免呛到气管。另外,牛奶的温度要合适,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热。一般以将牛奶滴在手背上,感觉不冷不热为宜。
6.添加辅食时,要从少到多适应。虽然是早产,但是添加辅食的时间要按照出生日期来算。而且添加的时候一定要一点一点的尝试,要多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Tips:早产儿营养需求。热量:一般认为早产儿比足月儿需要更多的热量,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10~150千卡热量。因为早产儿的安静代谢率(肺呼吸所做的功)比足月儿高,但吸收能力比足月儿低,所以最好从热能供应低一点开始。根据情况逐渐增加。
蛋白质:足月母乳中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婴儿。
氨基酸:足月儿必需氨基酸有9种,早产儿必需氨基酸有11种。因为早产儿缺乏相关的转化酶,无法将蛋氨酸转化为胱氨酸,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所以这些必须从母乳或配方奶中摄取。
无机盐:早产儿比足月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比如钙、磷、铁,不到一个月的早产儿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早产儿缺乏维生素E,容易发生溶血性贫血。早期宝宝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足月宝宝,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听音乐能帮助早产儿增重吗?
这一发现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杂志《儿科学》(儿科)上。以色列特拉维夫Solas Kay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以20名健康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研究莫扎特音乐对他们休息时新陈代谢的影响。
研究人员让早产儿连续两天听30分钟莫扎特音乐,然后连续两天不听音乐。对比结果显示,早产儿听音乐时的新陈代谢比不听音乐时慢13%。研究人员罗尼卢贝茨基表示,这一发现表明音乐可能有助于早产儿增重,因为新陈代谢缓慢有助于他们增重。不过,研究人员表示,音乐疗法能否用于护理早产儿尚无定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明。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