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因为宝宝的腹壁肌肉没有发育好,脐环没有完全锁紧。如果腹压增高,肠管会从脐环突出,形成脐疝。新生儿脐疝怎么办?这是所有父母都会担心的问题。下面小编介绍新生儿脐疝怎么处理,新生儿脐疝的原因,新生儿脐疝的症状,新生儿脐疝的鉴别,新生儿脐疝注意事项的详细信息!
新生儿脐疝怎么办?
无论什么病,患者都希望寻求一种痛苦最小、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脆弱的宝宝,家长更要照顾。新生儿脐疝怎么办?
1.如果宝宝患有脐疝,应注意尽量减少腹压升高的机会,如不要让宝宝大声啼哭;
2.调整宝宝的饮食,不要腹胀、便秘;
3.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可在2岁内随腹壁发育自行愈合。鉴于婴儿脐疝嵌顿很少发生,可先给予非手术治疗,可采用胶布疗法,即用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牵引粘贴于腹部正中线上,防止疝块突出,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脐孔可逐渐愈合并堵塞。每周更换一次胶带。如果有胶带皮炎,可以用腹带适当压迫。
4.如果宝宝脐疝比较严重,但范围不大,可以用布包好的一元硬币缝上,再缝上宽松紧带。硬币部分贴在肚脐上,整体绑在婴儿身上。如果你坚持腰带,你会康复的。这是我的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的。
5.或者可以去药店买个脐疝带,比较好看。
6.如果孩子2岁以上,脐疝还没有自行愈合,就要做手术。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 ~ 2 cm处做相应弧形切口,游离皮瓣,显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部白线和疝囊,如果没有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收回肠管,取出疝囊,缝合疝环处的腹膜切口。水平缝合腹横筋膜,然后垂直缝合腹白线,闭合脐环,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原位缝合带脐孔的皮瓣。
新生儿脐疝的病因
新生儿脐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新生儿脐疝的原因是什么?
脐带脱落后,脐瘢痕是一种先天性的弱点,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没有闭合,留下缺损,形成脐疝的条件。腹内压升高的各种原因,如咳嗽、腹泻、哭闹过度等。可促进脐疝的发生。
脐带是腹腔最后闭合的部分,胎儿的脐带就位于此处。脐静脉在脐带的顶端,穿过腹壁,向内移动到镰状韧带的下缘。出生后,脐区附近的一段脐静脉成为肝圆韧带。出生时,两条脐动脉位于腹横筋膜和腹膜之间,在脐带两侧下部进入脐带,出生后退化为纤维索,称为脐外侧韧带。胎儿脐尿管位于下腹部中线,腹壁与腹膜之间,出生后退化为脐中韧带。出生时脐带被结扎剪断,横截面疤痕形成。上述韧带内充满疏松的结缔组织,成为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脐环在肚脐周围坚韧,由腹直肌前后筋膜和腹横肌筋膜融合而成。
出生时脐环较大,生长过程中逐渐缩小,最后消失。脐环较大时,韧带间隙增大,带腹膜的腹腔脏器通过b间隙
脐疝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脐区形成一个向外突出的肿块,多为半球形或圆柱形,肿块顶部有一个小疤痕,即为脐疤痕。一般肿瘤直径很少超过4 cm。肿瘤的特点是可逆性,即在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瘤饱满、增大,摸上去肿瘤坚挺。当儿童安静或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瘤缩小或退回腹腔,并伴有肠鸣音。肿瘤缩小或接受后,出现一些松弛的皮肤皱纹,这是典型的脐疝。有时肿瘤较大,特别是孩子哭闹、腹压增大时,外面的皮肤显得较薄,所以有些家长担心会不会脐疝破裂。事实上,由于皮肤的弹性和韧性,不存在破裂的可能,除非是外伤造成的。
大多数父母都非常关心脐疝肿块的大小。他们认为肿块越大,病情越严重,而医生更关注脐环的直径。当脐疝肿块被接受时,你可以用食指轻轻探入脐部中心。这时可以摸到腹壁上的一个缺损,通常只能让指尖通过(直径小于1厘米)。如果脐环太大,愈合时间就晚了。较小的脐环有利于早期恢复,但增加了脐疝嵌顿的几率。
与腹股沟斜疝不同的是,大多数脐疝婴儿没有其他不适,偶尔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肠痉挛,但只有少数会出现疝嵌顿,即疝出的肠管卡在脐环内。此时,突出的肿块变得坚硬、触痛和阻塞。生病的孩子突然大哭,经常呕吐,腹部x光显示有肠梗阻的迹象。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防止卡肠绞窄坏死。
仍有少数不典型脐疝病例,脐上或脐下有膨出的肿块,甚至在原脐旁。
新生儿脐疝的诊断与鉴别
脐疝多发生于新生儿,部分婴儿在婴儿期仍存在,也是婴儿的常见病。脐疝的发生是因为宝宝肚脐没有闭合好,导致一部分肠子凸出宝宝肚脐外。一般来说,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功能较弱,比其他足月儿更容易得脐疝。那么,新生儿脐疝是怎么鉴定的呢?
婴儿脐疝的鉴别:一般情况下,婴儿脐疝可根据以下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诊断。
1.宝宝出生后,肚脐呈半圆形隆起,大部分为拇指头大小,柔软,肿瘤下半部可见脐痕;
2.孩子哭闹或用力时肿瘤增大,安静休息或用手挤压时肿瘤缩小或消失;
3.用手接疝内容物后可以摸到疝环,疝环直径小于2.0cm。
成人脐疝的诊断相对容易。一般在详细询问症状和仔细查体后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疑难诊断也可选择超声检查。
新生儿脐疝的注意事项
顾名思义,脐疝是由于肚脐闭合不好,一部分肠子从肚脐向外膨出而引起的疝,多发生于新生婴儿。一般来说,早产儿因为身体机能不健全,比足月儿更容易患脐疝。新生儿脐疝有哪些注意事项?
1.宝宝哭闹时,首先要安抚,判断哭闹是不是脐疝引起的。虽然脐疝是一种良性症状,但家长还是需要注意脐疝的情况。与腹股沟疝不同,脐疝大多会自行恢复,几乎不需要手术,但几乎所有的腹股沟疝都需要手术来改善症状。
2.妈妈不用天天按肚脐看肠子是不是跑出来了。平时注意观察就行了。比如给宝宝换尿布或者睡觉的时候,顺便观察肚脐的样子。当宝宝比较放松平静的时候,肚脐里的小包会微微下沉,就像膨胀的气球微微放气,表皮变皱一样。但是,当宝宝开始活动或哭闹时,肚脐里的小包又会变得更满。
3.有的妈妈用硬币直接按压凸出的肚脐,希望通过压力来改善情况。但陈佩涛医生特别提示,无论是用硬币按压,还是用胶带、衣服缠绕,对脐疝都没有实质性作用,反而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尤其是夏天,由于闷热更容易发生痒疹。
4.如果是正常的脐疝,往下压的时候,触感就像戳一个没有完全充气的气球,中间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就能顺利压下去。
5.穿衣服换尿布的时候,不需要刻意避开有脐疝的部位,只要注意护理工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即可。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