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护理措施)

亲子生活 3年前 (2022) wanzi
0

【导读】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对新生儿的危害极其严重。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所以这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颅内出血(ICH)又称出血性脑血管病或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溢出到颅腔内而引起的。根据出血部位,颅内出血可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大同小异,但其预后因病因不同而差异很大,诊治是否及时也是直接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来看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意识形态、眼部症状、囟门张力、呼吸、肌张力、瞳孔变化等。仔细观察惊厥的时间和部位,以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保持绝对静止以减少噪音,所有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操作都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留置针最好保持静脉穿刺,减少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3.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给氧,并注意给氧的方式和浓度。当情况好转时停止使用。

4.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吸吮喂养,保证热量供应。

5.按时药,保证疗效。

6.保持稳定的体温。体温过高时,要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应采用远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操作后避免松开袋子。

7.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物体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8.健康教育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有后遗症时,教家长对孩子进行功能训练,增强孩子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异常分娩引起的产伤和窒息。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对新生儿来说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因此必须尽早发现颅内出血并给予最有效的治疗。这是一种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方法。

1.一般疗法

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走动。如果病童因特殊情况(急诊检查、手术治疗等)需要转院。),头部要保持固定。昏迷儿童应置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高热时,应及时降温。如果头痛或烦躁,可以给予适当的镇静剂。注意水电解质的酸碱平衡和充足的热量供应。对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应注意纠正低血压,并将血压升至适当水平。

2.病因疗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引起血小板减少,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或新血;对于血友病,应输注因子或;当感染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较低时,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和抗纤溶药物。对于维生素K缺乏,应输注维生素K和凝血因子复合物或新血。

3.对症治疗

严重症状应及时处理,如积极抗惊厥,控制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氯硝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是常用的抗惊厥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可静脉注射脱水剂或利尿剂。

4.腰椎穿刺

脑脊液反复腰穿适用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和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但如果孩子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极度烦躁甚至脑疝的早期体征,则应禁忌腰椎穿刺,以免诱发脑疝。

对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通常每次可放入3 ~ 14 ml脑脊液。刚开始可以每天做一次腰椎穿刺。当脑部CT或b超显示脑室明显缩小或每次腰穿流出3 ~ 5ml脑脊液时,可改为隔日一次或间隔较长时间,直至脑室恢复正常大小。总疗程通常为2周至1个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超声进行动态监测。

5.硬膜下穿刺

适用于大脑半球凸面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尤其是前囟未闭时。穿刺成功后,液体应该会自动流出,而不是用空针吸。每次流出的液体量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15ml),否则可能诱发再出血,甚至导致死亡。穿刺间隔视硬膜下出血量或颅内压而定,可每天或隔天穿刺一次。双侧硬膜下血肿患者,每天只穿刺一侧,交替进行。

6.外科疗法

如有大量出血、严重脑实质症状或脑疝等危险症状,应早期手术清除血肿。一般情况下,应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脑血管造影和手术,包括清除血肿和治疗局部畸形血管,一般在发病后2周左右进行。对于脑凸性脑桥静脉出血引起的硬膜下出血,多数可通过反复硬膜下穿刺引流治愈,少数需手术治疗。对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主张反复穿刺腰部放入适量脑脊液或加用乙酰唑胺、呋塞米或甘油等药物减少脑脊液的产生,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饮食与保健

许多血液病、脑血管发育不良等颅内外疾病都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可由单一原因引起,也可由多种原因联合引起。颅内出血常由颅脑外伤、新生儿产伤、缺氧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脑肿瘤、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常引起颅内出血。当新生儿出现颅内出血症状时,除了必要的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

对于乳母:为了防止新生儿颅内出血,孕期要多吃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

对于经常腹泻而服用抗生素者,应给予维生素K 50 ~ 100g/天或每月注射维生素K1mg。

对于梗阻性黄疸或婴儿肝炎患者,应适当给予维生素K1,补充新生儿所需的营养元素。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对新生儿危害严重。因此,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本病的发生。那么,新生儿颅内出血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1、做好产妇保健,避免早产。

对于可能早产的孕妇,应在分娩前3天内应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成熟,降低患呼吸窒息综合征的概率。

2.防止出血倾向:

孕妇:分娩前10小时,缓慢静脉注射巴芬50毫克,分娩前4 ~ 15小时一次性服用维生素K 15 ~ 30毫克。100 g未成熟儿:出生后6小时内可使用苯巴比妥,降低脑代谢率,清除自由基,减少脑血流量,抑制血压急剧上升。

3.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

P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

版权声明:wanzi 发表于 2022年2月26日 上午11:04。
转载请注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护理措施) | 热豆腐网址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