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是以双侧肾小球疾病为主的原发性肾脏疾病。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女性,妊娠期肾脏负担加重,影响肾功能。
怀孕并发慢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治疗一种疾病,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发病机理是什么?妈妈,让我们告诉你。
妊娠相关性慢性肾炎是以双侧肾性肾小球肾炎为主的原发性肾脏疾病。妊娠相关性慢性肾炎大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虽然妊娠相关慢性肾炎可以从急性肾炎发展而来,但大多数妊娠相关慢性肾炎在开始时也只是这样,而不是从急性肾炎发展而来,轻症病例常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混淆,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而延误病情。
妊娠相关慢性肾炎在年轻女性中更常见。过去有急性或慢性肾炎史。症状以蛋白尿为主,或水肿、高血压,多见于孕20周以前,诊断难度不大。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检查方法
孕妈妈在发现自己患有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时,就应该开始检查,方便医生诊断病情,观察恢复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治疗。一般有以下四种检查方法。
1.尿常规检查
这种疾病常因孕前或孕20周前持续蛋白尿而被发现。妊娠晚期合并慢性肾炎,尿蛋白最多,肾小球多被破坏,但蛋白渗漏逐渐减少。所以尿蛋白少不一定说明病情好转,也不能作为引产的标准。健康的肾脏应该能够集中注意力,使尿液比重达到1.020以上。而慢性肾炎妊娠晚期,由于浓度和稀释能力下降,尿液比重往往固定在1.010左右。
2.血常规检查
妊娠相关性慢性肾炎由于蛋白质大量丢失,肾实质破坏,常伴有贫血,故常伴有贫血,属于正常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贫血较难治疗,宜多次输血。
3.肾功能测量
发病早期肾功能受影响较小,晚期各种肾功能如酚红试验、内生肌酐、尿素清除率即浓缩稀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4.眼底检查
可见出血、渗出,肾炎典型的粘液性肠炎,轻度慢性肾炎,眼底检查可正常。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治疗
因为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对胎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旦发现发病,妈妈们一定要及时治疗。延误治疗,最终影响的只会是宝宝的健康。Mama.com将简单地告诉你治疗方法。
如果孕前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压在150/100mmHg(20/13.3kPa)以上,或者有氮质血症,则不适合怀孕。一旦怀孕,就要尽早做人工流产,因为怀孕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也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对母子都非常不利。
怀孕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疲劳、感冒、感染等。提供适当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减少高血压患者钠的摄入。每周测定尿常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
如果肾功能进一步下降,或血压升至150/100mmHg(20/13.3kPa)以上,不容易控制,应考虑终止妊娠,血清肌酐含量141.4mol/L可作为终止妊娠的指标。
36周左右常出现血压突然升高,易发生胎儿死亡和肾功能恶化,必要时终止妊娠。任何需要在孕36周前终止妊娠的人,都可以使用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
预防妊娠合并慢性
很多疾病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预防方法主要有六种。请关注它们,并尝试全部做到。
1、避免感染、疲劳等加重病情的因素。
2.严格控制饮食,保证营养充足。
3.积极控制和治疗并发症。
4.慎用或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和易诱发肾损伤的药物。
5.用中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立法验方,用中药改善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6.做好孕期肾脏的相关检查。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影响
妊娠慢性肾炎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准妈妈们要足够重视,那么具体有哪些效果呢?是不是太危言耸听了?妈妈,维基百科会告诉你的。
1.对孕妇的影响。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孕妇在分娩期和产后可加重病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2.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慢性肾炎对胎儿的影响与肾炎的程度有关。如果在发病初期,孕妇只有蛋白尿,但没有高血压,血清肌酐不超过1.4 mg/dL,肾炎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病程长导致胎盘功能下降,可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导致生长迟缓甚至宫内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孕妇有高血压、氮潴留、肌酐大于1.4 mg/dL,肾功能恶化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流产、死胎、死产的几率也会增加。简而言之,血压和肌酐水平越高,母婴风险越大。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