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榴莲是宝,营养价值高,素食!孕妇可以吃榴莲吗?多克托姆告诉你不要吃东西!虽然孕妇可以吃榴莲,但是不要把榴莲当补品,榴莲吃多了,小心生出巨胎!榴莲性温,吃多了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症状,可能引起孕妇胎热,损害新生儿健康。孕妇吃榴莲容易上火,草莓、黄豆、西红柿、番茄有助于去火。对于孕妇来说,吃肉喝牛奶可以代替榴莲!
孕妇可以吃榴莲吗?
在怀孕期间,很多孕妈妈需要更加注意饮食,因为她们可以像以前一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且孕妈妈吸收的营养与胎儿密切相关。孕妇可以吃榴莲吗?
其实孕妇可以吃榴莲,只是要注意量,不宜多吃。榴莲的营养价值很高。其果肉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香味独特,有“水果之王”的美誉。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是很好的水果营养来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孕妈妈当然可以吃榴莲。
但是,我们都知道,水果一般都含糖,所以才甜。榴莲含糖量和热量都很高。如果孕妈妈把榴莲当补品,经常吃,容易导致孕妈妈血糖升高,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另外,榴莲富含纤维素,但会吸水,在胃里会膨胀。吃多了会堵塞肠道,引起便秘,加重容易便秘的孕妇的负担!最后不得不说,榴莲性温,吃多了容易上火,还可能引起咽痛、烦躁、失眠,孕妇可能会出现胎热,对胎儿不好。
所以,从以上综合因素来看,即使你很爱吃榴莲,也要有所限制。真的不能多吃了。如果要吃榴莲,限制在不超过一个橙子的大小,也就是不超过100g g。
孕妇吃榴莲的食谱
民间有“一个榴莲三只鸡”的形象比喻,这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榴莲有很大的滋补作用。如果孕妈妈贪吃,可以适当吃。除了直接当水果吃,还可以做成好吃的菜!那么,我们来看看可以为孕妈妈做些什么?
我榴莲壳排骨汤
材料:排骨500克,带壳榴莲半个,盐适量。
练习:
1.排骨用开水洗净,捞起凉水备用;
2.用刀将榴莲壳上的白色果肉切开,切成小块;
3.将排骨放入砂锅中,倒水,最好不过排骨;
4.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汤汁变白,排骨飘香;
5.倒入榴莲块,一起煮;
6.直到榴莲片完全煮熟,加盐调味。
小贴士:这碗汤不一定要加酒,但酒会冲淡汤里的榴莲香。汤呈乳白色,略带榴莲味。
二、榴莲炖鸡
原料:鸡肉1000克,榴莲肉80克,鸡爪50克,排骨50克,瘦猪肉50克,榴莲壳30克,枸杞5克,大枣6枚。
练习:
1.先将鸡肉切成大块,用开水洗净;
2.清洗所有配件,沥干水分;
3.将所有原料放入砂锅中,同时注入1500g矿泉水,盖上盖子,用砂纸封口,放入蒸锅蒸4小时;
4.取出盐调好味,然后封口,入蒸锅蒸1小时。
温馨提示:榴莲味甘温,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可以健脾益气,补肾壮阳,温补身体。特别适合胃寒的孕妇。
孕妇吃榴莲的好处
众所周知,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因为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适当食用对孕妈妈也有好处!那么,有什么好处呢?
1.榴莲含有丰富的蛋白蛋和脂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是很好的水果营养来源,孕妈妈也会对身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2.榴莲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有开胃、刺激食欲的作用。榴莲还含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我们都知道,孕妈妈的胃口比普通人差,这恰好对孕妈妈有用。
3.榴莲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磷等。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孕妇和产后妈妈。
4.榴莲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榴莲中含有的维生素A是促进人体生长的必需元素。
5.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所以,孕妈妈适当饮食也是有好处的。正是因为各种营养价值,榴莲被称为水果之王,很好的补品!
孕妇吃榴莲对胎儿好吗?
从上面我们都知道,孕妈妈要适当吃榴莲,多吃对身体不好。那么,如果孕妈妈吃榴莲,会对胎儿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榴莲是一种很好的水果,但是适当的吃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如果准妈妈经常用榴莲作为滋补品,就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宝宝体重过重,会增加日后分娩巨大胎儿的几率,也会给孕妈妈的分娩造成很大困难。我们也要清楚,胎儿越大越胖并不是最健康的。
还有,榴莲是一种温热的水果。榴莲吃多了,它就容易上火。如果吃了榴莲后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症状,就说明引起了孕妇的胎热,也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所以,对贪吃的孕妈妈来说,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宝宝的健康,即使真的想吃榴莲,也要控制好吃的量。喜欢,可以放肆;但是爱,要克制!
孕妇吃榴莲要注意什么?
众所周知,孕妈妈不适合吃太多榴莲。况且,孕妈妈吃榴莲,还是需要一些小细节的,这样才能真正吃的安全,吃的开心。孕妈妈,吃榴莲要注意什么?
1.榴莲味道比较浓,容易堆积在肠道里。喝开水可以帮助消化。
2.有些食物是不能一起吃的,所以吃榴莲的时候,酒、山竹、牛羊肉、牛奶、可乐、茄子、螃蟹等都不能和榴莲一起吃。
3.一般成熟后有自然裂纹的榴莲不能存放太久。当它闻到一般的酒精味时,一定是变质了。不买也不吃。
4.榴莲的热量和糖分都很高。如果是肥胖,孕妇要少吃。
只有各方面都重视,才能真正吃得安全健康。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