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黄体是育龄妇女卵巢周期性变化的产物。在每个月经期的中期,卵泡成熟。排卵后卵泡塌陷出血,形成血块。留在卵泡内的颗粒细胞肥大增生,内含黄色脂质,称为“黄体细胞”,逐渐形成黄体。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 ~ 30岁的年轻女性。
黄体破裂
黄体是育龄妇女卵巢周期性变化的产物。在每个月经期的中期,卵泡成熟。排卵后卵泡塌陷出血,形成血块。留在卵泡内的颗粒细胞肥大增生,内含黄色脂质,称为“黄体细胞”,逐渐形成黄体。黄体在排卵后一周达到高峰,直径1.3cm,内层毛细血管丰富。此时如果卵子受精,这个一般的黄体就变成了妊娠黄体,可以继续维持到妊娠46个月才开始退化。如果未受精,黄体开始退化,逐渐形成白体,直至消失。46天后,一个新的卵泡开始在月经后的卵巢中发育。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 ~ 30岁的年轻女性。但黄体破裂对人的危害因人而异,不必过于担心。
主要症状:
1.小腹一侧突发但轻微疼痛,破裂的黄体内毛细血管自行愈合,少量流出的血自行吸收,无后遗症。
2.还有的可能会出现剧烈的、难以忍受的腹痛,这是黄体内血管破裂继发的,血液流向腹腔,引起持续性腹痛。严重者可出现出汗、头晕、头痛、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症状,还可能因此出现失血性休克。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黄体破裂的原因
黄体破裂听起来像是受到重创后才会出现的现象,其实不然。黄体破裂有三个原因:
1.第一种是自然破裂。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过多,可能会增加黄体内的压力,导致自发性破裂。一般认为,在黄体化期间,如果血管功能不全,黄体内容易发生毛细血管出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
2.外力,也就是所谓的“冲击”。当小腹受到撞击,或剧烈运动、剧烈咳嗽或排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能导致成熟的黄体破裂。另外,性生活时,男性行为粗暴,女性的小腹也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导致黄体破裂。
3.性交原因: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当达到高潮时,肌肉组织可能会痉挛性收缩,这会增加黄体的张力。另外,男性的粗暴,打女性腹部可能会造成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怎么办?
因为黄体破裂的情况比较多,所以治疗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黄体破裂的治疗方法和宫外孕基本相同。有两种方法:保守和手术。如果反复出血的几率较小,且经腹腔镜确诊病情,那么病情稳定后,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成功的可能性仍然较大,不需要手术。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应该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通常是剖腹止血,破裂的黄体往往需要切除后再缝合。手术的同时将积血清除,新鲜出血自行回输,节约血源。
另外,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患者在月经后期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诱发因素,包括一些剧烈运动。黄体破裂会在一个月经期后逐渐凝固止血,复发的可能性很小,此时不需要手术。但在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严重、内出血过多或宫外孕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减少失血。
黄体破裂影响生育吗?
黄体破裂是许多妇女关心的问题。黄体破裂对女性健康影响很大。黄体破裂很可能导致孕酮低。很多女性月经不调都是因为孕酮低造成的。此外,黄体破裂还会容易导致内分泌不孕。
黄体破裂时,女性通常会有下腹疼痛。卵巢黄体破裂无典型症状,诊断困难。常发生在右侧,易与急性阑尾炎混淆。
黄体破裂时间与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关系。卵巢黄体破裂通常发生在排卵后,也常发生在成熟卵泡破裂时。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一般无卵巢功能障碍史,大多有排卵周期,可结合月经史作出诊断。
卵巢充血、肿胀、腹部脂肪过多、盆腔炎等。都会导致卵巢充血。如果卵巢受到外力或间接外力作用,会导致经前期充血,排便用力或剧烈活动因素导致黄体破裂。
所以女性在经期后期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如果要适度运动,不要负重物;咳嗽、习惯性便秘等疾病要及时治疗,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黄体破裂,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诊治。
黄体和黄体酮的区别
关于黄体酮大家都听说了很多,可能大家对黄体破裂也有所了解,但是黄体和黄体酮真的是两码事,下面由边肖来解释。
黄体主要是由排卵后的卵泡迅速转化而成的富含血管的腺样结构。如果未受精,称为月经黄体;如果是受精,就是妊娠黄体。
孕酮由卵巢黄体分泌。孕酮是一种天然孕激素,对体内雌激素刺激的子宫内膜有显著的形态学作用,是维持妊娠的必需物质。
黄体功能不全是因为排卵前雌激素分泌不足,导致黄体发育不良过早萎缩。如果黄体没有发育完全,分泌功能就会差,导致黄体酮,也就是黄体酮分泌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和流产。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