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宝宝发烧。
如何辨别宝宝是否发烧?临床上,宝宝口腔温度37、5以上,耳朵温度37、5以上,腋下温度37以上,背部温度36、8或肛门温度38以上,可以判断宝宝处于发热状态。5个月宝宝发烧的原因是什么?亲子生活网为你总结了几个常见的原因。
1.穿太多,室内温度太高。
宝宝穿的太多或者室内温度过高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的,并不危险,但也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问题。
2.感冒
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都是婴儿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是可能的。
3.耳朵、鼻子和喉咙发炎
耳鼻喉科的问题一般都有炎症,所以会有红肿,这是病毒感染。症状多变,如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红(婴儿通常不想吃东西)等。
4.接种疫苗
有很多宝宝因为接种疫苗而出现轻微发热,但通常是在接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后,才会出现明显的发热。所以,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或者感冒了,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混淆症状。
5.尿道感染
5个月宝宝发烧也可能是尿路感染引起的。女婴通常被粪便和尿布污染;男婴是由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的。除了容易发烧385以上,症状也不容易察觉。
6.脑炎和脑膜炎
6个月到3岁的婴儿是该病最常见的年龄,5个月大的婴儿也有机会患病。最典型、威胁最大的症状是容易出现39以上的高烧,并伴有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不振,甚至痉挛。
5个月大婴儿的发烧症状
5个月宝宝发烧往往不是病,它只是身体的一个预警信号,告诉爸爸宝宝的身体在亲子生活中出了问题。当宝宝发烧时,不要惊慌。只有了解了宝宝的发烧症状,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根据发烧的程度,发烧可分为四种类型:
低热:体温在37.5-38之间;
中度发热:体温38.1~ 39;
高热:体温在39.1-40.4之间;
超高热:体温在40.5以上。
发烧初期,宝宝脸发红,额头发热,手脚冰凉,精神差。除此之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的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的腹痛、呕吐、腹泻,尿路感染的尿频、尿痛、腰痛,而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只有厌食、吐奶、腹泻。
5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处理?
一般发烧38.5度以下的宝宝不需要退热治疗,而是用物理降温。体温38.5度以上要采取相应的退热措施。
1.洗个温水澡,用毛巾蘸温水(水温不要太热)擦拭颈部、腋窝、大腿根部5 ~ 10分钟。也可以用市售的退热贴(或家用冰袋)贴在额头上,帮助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烧药。
2.多喝水,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和水分。
3.通风良好,注意散热,衣着宽大,避免裹被子。夏天可以开空调,室温要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在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一种退烧药不要吃太久,如果持续发热超过两天最好换另一种药。每天服用不超过4次,间隔至少4小时。
美林,泰诺林,高烧不退更好。如果孩子发烧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烧更快,38-38.5度之间泰诺更好。如果是低烧,两种都不用,用普通退烧药就行。一般的婴儿感冒药如酚、黄、那敏也有退热作用。
5个月的宝宝发烧可以吃药吗?
发烧5个月的宝宝可以吃药吗?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关心的问题。毕竟医学是三分毒。如果发烧就吃药,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担心这个,但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5个月大的宝宝是可以吃退烧药的!
5个月的宝宝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吃药?如果宝宝发烧,物理降温得不到效果,家长和孩子应该考虑用药物降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要盲目服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退烧药每天服用次数不要超过4次,间隔时间至少4小时。像美林、泰诺这样的退烧药比较好。如果孩子发烧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烧更快,38-38.5度之间泰诺更好。如果是低烧,两种都不用,用普通退烧药就行。一般的婴儿感冒药如酚、黄、那敏也有退热作用。
妈妈百科:虽然宝宝可以吃退烧药,但还是要建议家长,一旦宝宝发烧,要及时送到医院,让医生检查,对症下药。不要擅自服药,以免对宝宝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护理5个月发热婴儿的注意事项
1.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冒、扁桃体炎;也可能是肺炎、麻疹、脑膜炎等严重疾病。退烧药只能改善症状,没有抗菌抗病毒能力。所以在使用退烧药之前要先找出病因,以免影响诊断,延误治疗。
2.退烧药种类很多,有单味药,也有各种复方制剂,但主要活性成分相同或相近,不宜同时使用几种药物。有些家长一听说某些药物安全,就喜欢给孩子加大剂量,希望增加疗效。这种认识应该改变。
3.退烧药剂量过大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退热作用过度会导致出汗过多,体温骤降会导致虚脱。
4.特别是婴幼儿发烧,要按照有经验的儿科医生的处方服药。有报道称,应该给婴儿滴几滴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来退烧,但父母根据儿童的剂量给了一茶匙,这给婴儿造成了严重的肝损伤。
5.使用退烧药后适当多喝水,不仅是孩子新陈代谢的需要,也有利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