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Q1:中国“海龙11000”完成第一次海试了吗?
正在西太平洋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的“大洋一号”科考船,30日完成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龙11000”万米级无人潜水器首次海试,潜水深度410米。北京时间30日下午16时45分,海试作业区域海况良好,“海龙11000”从母船缓缓入水;10分钟后,浮球加挂完成,潜水器开始下潜;到达410米深度后,科考队对潜水器的监控系统、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定位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检测。随后,“海龙11000”开始回收,于18时25分回到甲板。据“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初凤友介绍,海试期间,“海龙11000”水下功能正常,所有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他介绍,“海龙11000”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葛彤团队研制的万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设计最大工作深度为1.1万米。其系统方案、总体方案、控制方案突破了传统缆控无人潜水器模式,大量采用创新技术。其中,可加工浮力材料、多芯贯穿件等部件均为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3月20日从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开始执行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的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在“海龙11000”进行海试之前,“大洋一号”综合海试航次还对6000米级无人潜水器“海龙Ⅲ”分别完成了400米级和2000米级的海试。据了解,中国大洋协会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对“海龙11000”的1.1万米级海试和验收。
Q2:“海龙11000”首次海试完成了吗?
正在西太平洋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的“大洋一号”科考船,30日完成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龙11000”万米级无人潜水器首次海试,潜水深度410米。16时45分,“海龙11000”从母船缓缓入水;到达410米深度后,科考队对潜水器的监控系统、动力系统、推进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检测。18时25分,“海龙11000”回到甲板。海试期间,其水下功能正常,所有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海龙11000”突破了传统缆控无人潜水器模式,大量采用创新技术。其中,可加工浮力材料、多芯贯穿件等部件均为我国自主创新成果。
Q3:中国海龙11000潜水器取得了什么海试成功?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龙11000”万米级无人潜水器1日通过2000米级深水试验,潜深2605米。北京时间10时30分,“海龙11000”由正在西太平洋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的“大洋一号”母船入水,加挂浮球后开始下潜,12时15分抵达2000米深度。作业人员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状态检查与功能测试,随后“海龙11000”继续下潜。潜至2605米深度后,“海龙11000”开始回收,于14时15分顺利返回甲板。“海龙11000”作业监督崔运璐介绍,海试过程中,“海龙11000”运行稳定。科考队将在海况合适时进行“海龙11000”的6000米级海试。“海龙11000”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葛彤团队研制的万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设计最大工作深度为1.1万米。3月30日,“海龙11000”刚刚完成首次海试,潜水深度410米。“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3月20日从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开始执行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的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在“海龙11000”海试之前,“大洋一号”综合海试航次还对6000米级无人潜水器“海龙Ⅲ”分别完成了400米级和2000米级的海试。
Q4:海龙11000潜水器2000米级海试如何?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龙11000”万米无人潜航器1日通过2000米深水试验,深度2605米。北京时间10时30分,“海龙11000”号由正在西太平洋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的“大洋一号”母船下水。加上浮球后,开始下潜,12点15分到达2000米深度。操作员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状态检查和功能测试,然后海龙11000继续下潜。下潜至2605米深度后,“海龙11000”开始回收,14时15分顺利返回甲板。海龙11000运行监督崔云录介绍,海龙11000在海试期间运行稳定。科研团队将在海况适宜时进行“海龙11000”6000米海试。海龙11000最大工作深度设计为11000米。3月30日,“海龙11000”号刚刚完成首次试航,下潜深度410米。
Q5:潜龙号海龙号与船载装备同时作业是首次吗?
“大洋一号”轮在30日试航完成全部作业后,正在返回青岛的途中。航行中,4500米无人无缆潜航器海龙-3和无人无缆潜航器乾隆-3均完成了海上试验,实现了无人无缆潜航器与船载地质采样设备在国内首次同时作业。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深海设备投入使用,正在改变中国的海洋调查模式。同类型潜水器集群作业、不同类型潜水器协同作业、潜水器与船上常规设备复合作业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深海海洋调查作业中。无人无缆潜水器和船载地质取样设备首次同时运行。4月26日12时,看起来像小丑鱼的“乾隆三号”静静地呆在“大洋一号”科研船的甲板上。半个多小时后,“大洋一号”到达南海多金属结核试验矿区潜水位置,科研团队拉紧防摆绳。船上巨大的红色a字架把“乾隆三号”高高吊起,放在船舷外,慢慢放入水中。从绳索和摆动绳索上“挣脱”的潜水器开始下潜,并于13: 10到达海底航行。同时,考察队开始使用箱式采样器和多管采样器进行地质采样。在“乾隆三号”海底作业期间,科研团队在5个站点进行了地质采样——3个站点进行了箱式采样,2个站点进行了多管采样,并从海底取回了多金属结核和沉积物样品。“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无人无缆潜水器与船载地质采样设备同时作业,有效节省了船舶时间,提高了航行综合效率。是对我国潜水器研发技术的肯定,也开创了综合考察的复合作业新模式。”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科研团队成员、高级工程师高伟说。和集群作业,提高海洋调查效率。“海龙三号”和“乾隆三号”在本次航行中先后完成海试,在未来的海洋调查中将有机会乘坐科研船同时出海,开展协同作战。据了解,我国已经尝试了两种潜水器进行合作。2017年7月,科考船“科学”号搭载无人无缆潜水器“发现号”和无人无缆潜水器“发现号4500”在南海协同作业,标志着深海探测由单一设备单独作业向协同作业迈出了一步。潜水器一般分为载人潜水器、无人无缆潜水器和无人无缆潜水器。前两种潜水器适用于定点或小面积精细作业。无人无缆潜水器的活动范围更广,利用无人无缆潜水器进行定点精细化调查,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水平。同时,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潜水器同时出海,在海洋考察时分组作业,也能大大提高效率。据海洋一号综合海试B段首席科学家蔡威介绍,2015年,向阳红10号科研船同时搭载乾隆一号和乾隆二号出海,试图用一艘大船支撑两艘潜水器。国外潜水器合作作业和集群作业的经验值得借鉴。深海科研调查由大型科研船进行,船舶时间成本高。如何提高船舶时间利用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已成为深海科学考察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潜水器研究多年的该段科研团队成员陈云赛表示,国际上一些海洋强国在开展合作作业和集群作业、提高深海调查效率方面所做的探索,值得我国潜水器合作作业和集群作业未来发展借鉴。陈云赛说,在科考船亚特兰蒂斯号上,美国科学家很早就利用unmanne实现了全天候深潜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拥有“深海6500”载人潜水器和若干无人无缆和无缆潜水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潜水器被用于几次航行中的合作作业。陈云赛表示,水下多平台协同技术是目前水下技术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水下航行器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仍在寻求突破。中国迎来了协同海洋调查的新时代,进入了没有深海设备的深海。专家认为,随着更多高科技深海装备投入使用,我国海洋调查模式正在发生新变化,复合作业、集群作业、协同作业将成为我国海洋调查的新模式。中国海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表示,随着海龙三号、乾隆三号的成功海试,以小龙、海龙、乾隆为代表的中国“三龙”深海装备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龙”系列将扩大,未来的工作模式将是多潜水器集群作业和不同类型潜水器协同作业。“乾隆三号”总设计师刘健表示,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乾隆”系列在未来的应用中将有更多的集群运行机会,有理由相信“乾隆”系列在未来的远洋航行应用中能够为我国的资源勘探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业内人士指出,从2019年开始,一艘同时乘坐“海龙”号和“乾隆”号出海的航次安排将经常出现。“蛟龙”等新型深海科研平台一旦投入使用,我国就能实现“三龙”全天候协同作业,提高航行综合效益,构建任务导向的协同作业和互助机制。
Q6:中国潜龙号首次下水能下潜多少米?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2015年1月14日,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执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这也是其在这个航段的第9次下潜。 3月17日,搭乘“向阳红09”船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正式安家青岛。2016年5月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57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