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这个时候天气舒服,温度也不是特别高。属于秋高气爽的季节。因为每年的天气气候都不一样,所以秋天的时间也有早有晚。根据今年的天气,今年秋天预计会来得更早。
今年秋天来得早还是晚
预计今年秋天早些时候会到来。
北半球的秋天是9月到11月,南半球的秋天是3月到5月。秋季,又称秋天,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也是夏季向冬季过渡的季节。天文学是从秋分到冬至。气象学家研究的物候标准是,高温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进入秋季;气温低于10度,秋天就结束了。
秋分是一个代表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时,太阳位于黄经180度,太阳几乎直射赤道。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差不多。此时南方气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感冒。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导致降雨量和气温一再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当当天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时,已经可以看到漫天飞舞的絮状物和大地银装素裹的壮丽雪景。
今年秋天比去年来得早
今年秋天预计会比去年来得早。从三伏天开始,今年的三伏天结束于8月20日,而去年的三伏天结束于8月24日,所以这个夏天比去年结束得早,也就是说,这个秋天比去年结束得早。
根据平均气温的季节划分标准,当平均气温低于22时,秋季必须是五天。按照这个标准,江淮地区一般在9月中旬和秋季进入秋季。入秋后,虽然酷暑一时难以散去,还有“秋老虎”的余力,但总的趋势是天气转凉。气温日较差逐渐明显。白天通常很热,但是晚上比较凉爽。
秋天的意思其实是指庄稼即将成熟。入秋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晚稻出现拔节、孕穗期、棉铃裂铃期、吐絮期。中稻和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期。在华南东部和西部,抗旱抗洪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中国南方,初秋过后,虽然季节还是盛夏,但一个金色的“秋天”即将到来。
如何在秋天保持健康
1.调理脾胃
即使到了秋天,很多地方还是很热,秋老虎的力气也不小。然而,秋天毕竟不是盛夏。即使中午还热,早晚明显变冷。这个时候一定要减少寒性食物的摄入,尤其是生吃水果蔬菜的习惯也要调整。特别注意脾胃虚寒。这个时间适合少吃多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果不注意饮食,肠胃疾病很容易找上你。
2.适时补药
秋天特别适合进补的季节。炎热干燥的夏天过后,秋天可以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总是气短运动,就会出汗,食欲不振,属于气虚体质。可以将黄芪、党参、西洋参泡水或煲汤作为滋补品。夜间面色苍白,多汗,属于血虚体质。可以用一些当归、红枣、何首乌煮粥。脸颊潮红、口干、咽干、大便分泌多为阴虚。可以多吃山药和百合。补充也要适量。不要吃消化不良。
3.调整你的情绪
秋天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的季节。这是因为炎热的夏季过后,人们摄入过多,缺乏营养和水分。进入秋季后,秋季容易干燥。特别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情。我们也可以多吃一些干燥润肺的食物,如梨、甘蔗、百合等。
4.加强锻炼
俗话说,“春天去秋来”。虽然秋天天气变冷,要多加衣服,但是不建议一次穿太多。这个时候其实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可以穿合适的衣服,做一些运动,比如晨练,慢跑。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还可以促进营养的吸收。要知道进补的关键是吸收。如果我们不吸收,吃多少都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