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脓肿的治疗时间
有许多不同的病原体可以导致盆腔脓肿。早期一般选择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后仍有较大的残留肿块,则需要手术切除,以避免可能的肿块破裂。一旦破裂,脓液流入盆腔,危及生命,所以盆腔脓肿的治疗时间要尽早。致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盆腔生殖器官和组织。
1.盆腔结核有很多血源性感染,肺部等器官的结合病灶相对容易感染这种致病性结核,血液也是一个主要途径。卵巢疾病也可由罕见的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这种病毒也是通过血液传播的,特别是血源性感染引起的不良结果,是血吸虫幼卵沉积在人体输卵管内引起的。
2.淋巴传播:如果患者有宫颈炎症或更严重的宫颈癌,极有可能通过淋巴感染盆腔结缔组织。如果炎症是由宫颈和阴道损伤引起的,还会引起盆腔结缔组织感染。
3.直接传播:这种感染是指盆腔和腹腔器官的炎症,如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腹膜炎、阑尾炎等。如果经历过妇科手术,可能会造成结肠损伤和感染,还会造成严重的盆腔感染。
盆腔脓肿的治疗
盆腔脓肿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炎症疾病,但有许多对症治疗方法。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1.扶持性疗法
应该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补充维生素。食物应以流质食物为主,注意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恢复酸碱平衡。患者出现高热症状时应进行物理降温,如出现腹胀应及时进行胃肠减压。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炎症治疗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有几个原则,包括及时给药、个体化、经验性和广谱性。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但是在实验室结果出来之前要及时给抗生素,所以我们一般是通过初级治疗的经验来选择抗生素。并且要注意药物的组合。
3.外科疗法
如果抗生素使用后效果不好,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如下:
卵巢脓肿药物治疗后无效果,或盆腔脓肿药物治疗后无效果。48-72小时后,患者体温仍不下降,且随着中毒症状的加重,应及时手术,防止脓肿破裂引起大感染。
事实上,即使药物治疗后脓肿好转,也需要手术治疗。在炎症控制2-3周左右,如果脓肿包块还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得到控制,那么就要选择手术切除,彻底切除包块,避免以后急性发作。
手术的另一个指征是当脓肿失控发展到末期,患者在体检时突然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恶心、高热、寒战、腹痛甚至休克症状。然后怀疑脓肿破裂,会造成盆腔大面积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因此,如有脓肿破裂,应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和剖腹探查。
盆腔脓肿症状
盆腔脓肿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下症状,要担心是盆腔脓肿,及时就医。
1.盆腔肿块
在患者既往无盆腔包块的基础上,出现盆腔包块,形态不规则,囊状或囊状,活动度差,受压时有压痛。
2.下腹部压痛
一个明显的症状是下腹部压痛。去医院做直肠指检,会发现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饱满,摸一下会有波动感。患者有大量脓液、血便和脓尿,女性会有大量脓液的阴道分泌物。
3.排尿问题
患者会出现腹胀、尿频、尿急等排尿问题。还会出现直肠刺激症状,如大便次数增多、尿急、沉重等。
4.脓肿表现
可出现松弛型高热,患者腹膜刺激症状更明显。排便、排尿时有明显疼痛,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5.体温和脉搏状态
盆腔脓肿引起的急性腹膜炎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脉搏变快。
6.子宫粘连
因为子宫在盆腔,女性患盆腔脓肿会引起盆腔炎症,使子宫粘连在一起。
盆腔脓肿的危害
盆腔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盆腔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危及生命。
1.脓毒败血症:盆腔脓肿会引起脓毒败血症。脓毒症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脉搏加快的症状,皮肤和黏膜会出现多个出血点。严重者可导致意识不清至昏迷,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身体其他部位脓肿。
2.肾病:如果患了急性盆腔炎没有及时治疗。炎症会扩散到输卵管、盆腔腹膜等盆腔内的其他器官,从而引起盆腔脓肿,甚至上行到肾脏,引起肾周囊肿。
3.弥漫性腹膜炎:炎症不仅会向上扩散,还会扩散到子宫最外层。浆膜层与子宫外的其他器官分离。所以炎症可以从这里导致盆腔腹膜炎,引起中毒、高烧等全身症状。
4.感染性休克:最严重的情况下,细菌会分泌大量内毒素,随血液扩散到全身各个部位,引起急性感染性休克。
盆腔脓肿的预防
虽然盆腔脓肿发病突然且严重,但不要被他吓到,只要做好疾病预防,是可以挡在体外的。那么,如何预防盆腔脓肿呢?
1.日常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增加高能饮食。如果已经患病,必要时会进行输液、输血,提高身体的防御功能,增加自身免疫力。
2.外阴是比较易感的部位,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外阴卫生,每天用清水冲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远离一切可能的感染途径。
3.因为盆腔脓肿症状明显,如果大便有尿急、沉重感,大便中有脓液,就要注意盆腔脓肿是否破肠壁,及时去医院就诊。
4.多运动,增强体质,在饮食中补充营养,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运动。
5.女性经期宫颈松弛。此时容易有细菌进入,阴道内会有少量积血,更容易造成向上感染。所以经期要特别注意外阴卫生。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