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五大核心素养,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培训

文章 1年前 (2023) admin
0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培训

1、政治思想素质。总的来说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具体要求是: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主义信念理想,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始终站在的一边。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能够不为世俗所蒙蔽,不因艰难困苦而退缩妥协。⑶、建立现代意识和法制观念。与法制是两个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概念,彼此统一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中。是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法制是实现的政治保障。当代大学生应该自主增强意识,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法规,做一名合格的公民。⑷、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继续发扬,更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作为即将走入社会接受考验的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越来越成为检验一个大学生素质的试金石,成为立足社会的关键点。
2、基本品德素质。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他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大学生的基本品德素质要求是:⑴、良好的言谈举止和文明礼貌。这是知识分子的修养和风度,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也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⑵、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待人处事要有风度、风格、风貌,要严以纪己、宽以待人,能团结人,能维护与他人的和睦相处。⑶、遵守社会公德和学生道德。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中为全体成员所公认的,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主要内容是:爱祖国、爱、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而大学生的学生道德主要内容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它直接关系到以后走上各种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面貌,关系到能否赢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重要指数。
3、文化素质。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既是高级专业人才的预备队员,又是未来科学文化知识的传人和科学专业发展的开拓者。因此,要在所学知识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就必须精通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其次,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修养。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大学生应该广泛涉猎音乐、美术、历史、数学、哲学和语言文学,了解经济学、边缘学、交叉学科和自然辩证法,从而形成一个专而深、宽口径、活性大的综合性文化素养。第三、培养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代大学生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去吸取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知识,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和展露。
4、身心素质。大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一种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主要包括活泼外向、开朗大方、热忱和蔼、幽默诙谐、平易近人的个性;真诚善良、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坚定意志;情绪稳定、心态乐观、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承受挫折和痛苦的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则主要指强健的体魄,较强的耐力、反应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掌握体育运动、卫生保障基本知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而丰富多样的个人爱好。
5、劳动素质。马克思说:“劳动创造美”。通过,人们的身心得到舒展,体质得到增强,能力得到锻炼,能够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符合人类需求和享受的物质产物和精神财富。劳动素质目标主要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具有从事自我服务、社会公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经验;掌握专业劳动技能,并了解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劳动纪律,培养创造能力。
6、基本能力素质。大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善于为人处世,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实践学习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在与同学、教师的互动学习和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甚至可以挖掘出更高层次的素质——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这将是未来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重要能力,故应当引起大学生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先说必要性:
第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党的领导是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也是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
第三,这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人治”思想严重;另一方面,现实中抛弃法制观念、违法乱纪容易导致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又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
再说如何做:
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教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应当加强政治方面的公识教育,从法制、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环节入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一是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二是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通过加强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质,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标,更为理性地对待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诉求,做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
三是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道德与法治,成长的双翼;核心素养,必备的品格与能力。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16年秋期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法制建设.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新成立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体现了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是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有利于法治教育得落实,体现了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BC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排除.
故选BC.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即一个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覆盖。所以,现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人,并特别强调要优先立德树人。所以道德素养是通过具体的活动进行熏陶感染。而法治是对社会的规范治理而制定的法律法规,需要强制执行,讲不得半点情面。所以人人都得懂法,提高法治素养,免得违了法还不晓得,那就晚了,执法必严。

道德与法治学习目标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挚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 ·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