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职慕课答案,九江在历史上出过多少个名人

文章 1年前 (2023) admin
0

九江在历史上出过多少个名人

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九江的山水不仅哺育出了陶渊明、黄庭坚、江万里、陈三立、李烈钧、许德衍等一代代成就卓著的家乡儿女,而且也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康有为等诗文巨擘,同时还陶冶了释慧远、陆修静、吕洞宾、虚云法师等高士名僧。一、先说说古代:陶侃、陶渊明(九江县)、黄庭坚(修水县)、江万里、王韶、余玠、雷发达、余庆鳌、蒋干、宋应星。二、近代、现代名人1,,陈三立(1853-1937)  南昌府义宁州(江西修水县)人。清光绪进士。戊戌变法期间,其父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在长沙办时务学堂,主荐梁启超为总教习,父子共襄新政。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等被合称为“四公子”。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后终身不仕,致力于诗文写作。26年(1937年)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悲愤病发,拒不服药,绝食五日而死。陈三立为同光体诗人的首领。著有《散原精舍诗集》上下卷,《续集》上中下3卷,《别集》1卷,《散原精舍文集》17卷。2,李盛铎(1859——1935)  一名椒微,字嶬樵,号木斋,别号师子庵旧主人,师庵居士等。晚号麂嘉居士。德化县(今九江市)谭家畈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编修。国史馆协修、京师大学堂总办、江南道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大学士、山西布政使、山西巡抚等职,清末先后出使日本比利时等国。年间,曾任大总统政治顾问、参议院参政,农商总长、参议院议和等职。喜藏书,有木犀轩藏书室。  李盛铎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书香门第,代传藏书家风。继承父辈嗜好,从小乐于搜集名家著述,数十年如一日,成为近代最负盛名的藏书家。他不仅是藏书家,又是校勤家、版本家、目录学家,对所藏善本,皆逐一批订,或考证著者平生,或品译著述旨趣,或叙述得书经过、收藏源流及版本价值。所写“题要”、“题识”共一千五百多条,约十五万字,著有《樨轩藏书题证及书录》,编有十多种版本的藏书目录、藏书人表。他死前对藏书进行了初步整理,自编了《木犀轩收藏旧本书目》、《木犀轩宋本书目》、《木犀轩无板书目》。死后,其子李滂等于1940年把父辈藏书全部卖给了北京大学。赵万里等著名版本学家,据此编成《北京大学图书馆李氏书目》,从中可知李盛铎所藏之书,共有9087种,8385册,其中名贵罕见本约占三分之一以上。曾纂修了一部家乡县志——《德化县备考》,今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其稿本。3,刘廷琛 (1867-1932)  字幼云,号潜楼,江西德化(九江), 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在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提学使、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宣统三年(1911)冬任袁世凯内阁学部副大臣。辛亥革命后,参与谋划帝制复辟。1917年张勋复辟时,被授为内阁议政大臣。复辟失败,退出政界蛰居青岛,专于著述,著有《潜楼文集》四卷,工诗善文,精书法。4,陈衡恪(1876-1923)  字师曾,号朽者,号所居曰槐堂,曰唐石移,曰染仓室,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祖宝箴湖南巡抚;父三立进士,工诗,世称散原先生。慧绝,十岁能为擘窠书,涂抹云烟,工诗文,世以奇童目之。既冠赴日本习博物,归任南通、长沙等校教师,继任教育部编审,北京高师、北京美专教授。工篆刻,熔铸秦汉,古拙纯朴,毫无霸悍之气。中年因病早逝.书法则篆、籀、隶、魏、其、行诸体无不工,笔力苍劲,风神秀逸,独具一格。画山水得力于沈周、道济、髡残、石溪、蓝瑛,不使一笔入四王,故生辣坚强,钩多皴少,尤不耐渲染,瘦骨嶙嶙,笔笔有力。花卉,则综合陈淳、徐渭、华昆、李鱓参以吴昌硕,挺拔俊逸,不取怪态,以习博物,故形态逼真。偶作人物,亦时写生,所作京华风俗图,有金农、罗聘遗意。平生唯不擅作翎毛,故常与王梦白(云)合作。性行纯笃,喜奖掖後进,齐白石得其助甚多。一九二三年夏以继母俞夫人病,驰赴南京,母死而以哀悴发疾卒於南京,年仅四十八。著有《染仓室印存》、《陈师曾先生遗墨》、《槐堂诗钞》等。5,李烈钧(1882-1946)  原名烈训,字协和。江西武宁人。1902年(清光绪二)考入江西武备学堂。1904年被选送日本,先后入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1907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秋毕业回国,任江西暂编陆军第27混成协第54标第1营管带。1909年(宣统元年)春赴云南,任云南讲武堂教官、云南陆军小学堂总办等职。1911年10月回赣参加武装起义,任九江军政分府参谋长。11月中旬,应安徽同盟会员请求,率部往援安庆革命军,被推为安徽都督。嗣后,清军武昌,又率部往援武昌革命军。1912年被江西省议会选为江西都督。1913年因通电反对袁世凯和善后大借款,6月被袁免去赣督职务。7月在江西湖口率先宣布独立,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指挥所部与袁军作战月余,失败后逃往日本。1915年底回昆明参与组织发动护国战争,任护第2军总司令,率部入桂,在桂军支援下,击败受袁指使企图攻滇的粤军龙觐光部。1917年任广州革命参谋总长,协助制订军作战方略。旋任讨龙(济光)军总指挥,率部在广东阳江、化州等地,采用四面包围、侧翼突破等战法击败龙军。1921~1930年,历任广州革命参谋长、江西省、南京国民常务委员、委员等职。其间曾率部参与桂系军阀和平定陈炯明叛乱等作战。1931年“”后,力主,反对《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拒绝为劝说冯玉祥取消察哈尔民众同盟军的要求,还极力阻止蒋派兵福建。1936年12月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次年2月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与宋庆龄、冯玉祥等联名提出恢复三大政策案,主张团结一切力量抵御外侮。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带病参加救亡宣传活动。有《武宁文牍》等,后人编有《李烈钧集》。6,黄远生(1885-1915)  名为基,字远庸,又字远生。江西九江人。1885年1月15日生。1904年考中进士。赴日留学,在中央大学专攻法律。回国后,历任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公余从事报业活动。辛亥革命后,辞去官职,专心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少年》、《庸言》、《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所写《官迷论》、《三日观天记》、《外交部之厨子》、《北京之新年》等通讯,对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袁世凯筹备称帝期间,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坚辞不就,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以示决绝。1915年12月27日,避匿于美国的黄远生还是被革命党人以袁党人罪名枪杀于住宅内。黄远生以“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的“四能”记者自勉,文字流利、畅达、幽默,深受读者欢迎。是历史上第1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所写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以新闻通讯为主,兼收、译文等,于1919年出版,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7,汪辟疆(1887—1966)  名国垣,号辟疆,晚号方湖,江西彭泽人。1909年入北京京师大学堂,1912年毕业,1918年任江西心远大学教授。1927年起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授。其间曾任监察院委员、国史馆纂修。汪专经学、文学、目录学。著有《光宣诗坛点将录》、《近代诗人述评》,均为近代诗学的重要著作。又《唐人小说》为收唐人小说之重要之作,贵在校订和考释。其诗作辑有《方湖类稿》,其他论著还有《目录学研究》、《汉魏六朝目录考略》等,出版《汪辟疆文集》。8,陈寅恪(1890-1969)  史学家。义宁(今修水)人。1910年后曾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并从事研究,专攻比较语言学。192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研究所导师、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士,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协常委。通晓英、法、德、日、拉丁、希腊文及蒙古文、满文、西夏文、梵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对中古史、经典和元稹、白居易诗的研究尤有成就,学识渊博,在中外史学界备受推崇。著有《唐代政治史述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9,徐宝璜(1894-1930)  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字伯轩,江西九江人。生于1894年,19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考取官费留美,于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新闻学。1916年回国,先任北京《晨报》编辑,继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心文学研究会,被推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并代蔡元培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  1920年后,相继任教于北平、朝阳、、平民等四所大学,讲授新闻和经济方面的课程。1930年6月1日,因患风寒痰症逝世,终年仅36岁。遗著有《新闻学》一书。《新闻学》经四次修改于19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全书共十四章,六万字左右。主要从新闻学定义,到报纸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兼及报纸的编辑、采访、评论、发行诸方面,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著名新闻学家邵飘萍在当时《京报》上评价为:“无此书,人且不知新闻为学,新闻要学。”而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则称徐宝璜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10,查夷平(1895-1976)  字镇湖,号阜西,古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江西修水人。毕业于烟军学校,广东航空学校。早年曾加入中华革命党,后任欧亚航空公司副总经理。1949年11月在参与和组织中央=航空公司起义。后任民航局业务处处长、民航总局顾问,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自幼酪爱音乐,很小就学会,十三岁学弹古琴,此后还尝试打谱、作曲及学唱昆曲,并研究民族音乐的律学。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发起组织“今虞琴社”,解放后发起组织“北京古琴研究会”,开展古琴音乐的学术探讨和演奏实践。他演奏的琴曲深沉、细腻,演唱的琴歌古朴、典雅。1945年应邀到美国几所大学作有关古琴的学术讲演,并在美国图书馆查到一些珍贵的古代琴谱。1958年以古典音乐顾问的身份,随歌舞团去日本访问演出,以后又应邀出席在苏联召开的国际五声音阶学术会议。曾任音乐家协会副、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东系主任等。编有《存见古琴曲谱缉览》、《古琴初阶》,主编《琴曲集成》等巨著。11,陈礼江(1895—1984)  字逸民,江西九江人。早年就读于美国教会办的“九江南伟烈大学”,后任九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教员。1922年留学美国帝堡大学、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学、心理学,获硕士学位。由于毕业论文才华出众,校方拟留校任教,被陈婉谢。1925年回国,任武昌师大任教务长、教授。武昌师大经陈悉心筹措,制度大备,教学迅速走上正轨,在国内颇有影响。1927 年江西省欲谋有声望的学者主持全省教育,经许德珩举荐,陈礼江返赣任省府委员、教育厅长。陈任职期间,先后发表《论地方教育》、《论民众教育》、《论师范教育》、《论社会教育》等一系列富有现实意义的论文,旨在阐明各类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力求社会及各界关注支持教育事业;请准从盐税项下拨教育经费,从而解决了教育经费独立的难题,使全省从教人员的工薪得以按月发放;先后创设了五所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培养了大批乡村小学教员;在厅内增设了教材编审处,聘请专家,编译了一批新教材;厅里还附设了智力测量所,首次在全省范围内举行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智力测验,奖励优秀,同时还为筹备创办江西大学做了许多工作。陈任厅长为时不过三年,开创了江西教育新局面,被时人誉为“办学有方、治学有术”。  1930 年陈礼江任广东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1932 年任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务主任兼教授,创设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所,创办了民众教育实验区,进行亦工亦农亦学综合教育,成效显著,引起海内外学者注目。1936 年任国民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兼参事,大力推行电化教育和扫盲工作。请准在部并各省市设社会教育督导员,随后开办督导员训练班;主持、颁发了大、中、小学兼办社会教育课程,促使多方出力兴办社会教育;主编《教育通讯》。1937年,日寇侵入,教育部迁重庆,陈在四川各县设民众教育馆,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抗战救亡宣传活动。  1941 年创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并兼首任院长。院内设教育行政、社会教育行政、图书博物馆、新闻学、电化教学、社会艺术教育、国语专修等系科;聘揽名师:许德珩、俞颂华、汪长炳、许杰、马萌良、杜佐周、童润芝等赴院讲学;还设了研究部、实验社会教育工作站,开辟了社会教育、国民教育两个实验区;成立教育电影编委会与推广委员会等,致力于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批社会教育专业人才,是当时国内唯一较完备的成人教育最高学府,在国难当头之秋,名噪一时。对我国社会教育事业作了富有成效的有意探索和贡献。任院长时把校训定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社会因教育而光明”。1949 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美考察社会教育。1950 年回国。解放前夕,国民党曾密令该院迁台,陈礼江拒之不从,把学院完整的保留并移交给。  解放后,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陈礼江曾在长时期内未得到公正的待遇,在故乡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礼江的问题获得全面解决并得到彻底,1981 年被选为九江市政协委员。1984年,因病逝世,享年88岁。12,许德珩(1890-1990)  政治活动家。九江人。字楚生。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早年参加少年学会。五四运动中起草《五四宣言》,任《全国学联日刊》总编辑,是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回国。先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代主任、秘书长。1927年后,任暨南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并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后,参加救亡运动。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4年在重庆发起组织科学座谈会。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1949年参加筹备并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水产部部长,九三学社第二至七届中央、名誉,黄埔同学会顾问。是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3,陶博吾(1900--1996)  江西彭泽人。名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栗里后人。自幼喜习书画诗文。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从黄宾虹、王一亭、潘天寿、诸闻韵、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生性谈泊名利,不求闻达。艺术上极为推崇吴昌硕,一生受其影响至深。诗、书、画造诣皆深,书法绘画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诗文情感真挚、意境超远。著述颇丰,主要有《习篆一径》、《石鼓文集联》、《散氏盘集联》、《博吾诗存》、《博吾词存》、《博吾联存》、《题画诗抄》、《博吾随笔》等。14,魏道明(1901-1978)  字伯聪。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早年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律师事务。1927年任国民秘书 。同年冬任次长 、 代理部长兼 建议委 员会常务委员。1928年任司法行政部部长。1930年任南京特别市市长。1935年任《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总经理。战争爆发后,任行政院秘书长。1941年任驻法国大使。1942年任驻美国大使。战争胜利后,任国民立法院副院长。1947年任国民党“ 省 ”首任 。后赴南美洲和美国等地进行考察。1954年回。1963年任驻日本“大使”。1966年任“外交部”部长。1978年5月18日在台北病逝。15,蒋彝(1903-1977)  字仲雅,又作重哑,笔名哑行者。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化学系。曾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任安徽省芜湖县长;1929年调涂县任县长;1930年任江西省九江县长。皆因要求改革县政不容于时政,1933年赴英国寻求出路。原意为研究炸药,科学救国,但未能如愿,改以绘画、书法、著书从事中西文化交流,被称为诗、书、画三绝。他于英、美各居住22年,1977年病故于北京,实现叶落归根的夙愿。1935年出版第一本英文写的《绘画》(The Chinese Eye--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1937年出版《湖区画记》。接着以“哑行者”笔名写了伦敦、战时伦敦、约克夏谷(北英)、牛津、爱丁堡、都柏林、巴黎、纽约、波士顿、三藩市、日本共十二本画记,被题名为《哑行者丛书》。每一本书中,都有几十或上百幅他自己画的插图。还有以书法真、草、隶、篆书写的他自己的诗词。1938年出版的《书法》影响极大,至今仍为西方一些大学讲授书法的教科书。由于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受到西方人的尊敬,在英国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收入五十年代英国编纂的《世界名人辞典》;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先后获美国赫复斯大学、长岛大学、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被选为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16,蔡若虹(1910-2002)  原名蔡雍,笔名雷蒙、雷萌,江西九江人。1923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同年参加上海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开始创作讽刺画,揭露帝国主义和国内派的侵略与,并多方描写中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战争爆发后,在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上发表新诗。1938年潜离上海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后兼系主任。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随鲁艺到华北解放区,并于1946年国共和谈时到北平,任《解放三日刊》美术编辑。报刊被查封后撤退解放区,参加《晋察冀日报》编辑工作。在此期间,根据农民诉苦材料,创作出版了组画《苦从何来》。1949年后,为《》编辑画刊。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当选为文联委员、美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同年9月调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后任艺术局副局长,致力于年画的“推陈出新”工作,并筹建大众图画出版社,从事新连环画的编绘与出版事业。率先改编的《鹅毛信》,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文学脚本一等奖。1953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时当选美术家协会副,主持全国美协工作,为画的“推陈出新”,组织画家旅行写生探索经验。1962年发表《方向已定,道路必广》论文。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代表。1978年以来,连续当选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第三至五届全国美代会上连续当选美协副。1980年担任画研究院副院长。出版有《若虹诗画》、《蔡若虹美术论文集》、《蔡若虹文集》、《理想的美比实际生活更美》,诗集《灵犀小唱》,回忆录《上海亭子间时代风习》及《赤脚天堂》。17,杜宣(1914-2004)  剧作家,散文家,江西九江人。1932年加入党。1933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系。1938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战地服务团秘书,《戏剧春秋》杂志编委,新剧社社长,《群报》总编辑,大千出版社社长,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作家协会派驻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书记处书记,上海艺术剧院编剧,《文学报》总编辑,上海大学教授。戏剧家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上海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及第九、十届代表,上海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及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老年书画会会长。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作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上海战歌》、《彼岸》、《杜宣剧作选》、《抗美援朝大活报》(执笔)、《欧洲纪事》、《梦迢迢》、《世纪的悲剧》、《沧海还珠》,散文集《西非日记》、《五月鹃》、《杜宣散文选》、《飞絮·浪花·岁月》、《芳草梦》、《桂叶草堂漫笔》,电影文学剧本《兰兰和冬冬》、《长虹号起义》、《先驱》等。话剧剧本《彼岸》(已公演)获1978年国家文化部创作二等奖。/九江档案整理自网络

世界上哪国中的女兵最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女兵比率最高的当然是了。是唯一 规定女人必须服兵役的国家。其余,比如韩国这些全民兵役国家,女人也不需要进入的。要求适龄女人都进入服役2年,实属无奈之举。人口只有800多万,其中犹太人只有500多万。而附近的阿拉伯国家总人口超过1.5亿。就人口和兵力来说,双方可能相差30倍。同时,的国家很小,从东到西开车只需要45分钟。从战略上来说,很容易被敌人突袭导致亡国。这种情况下,只能全民皆兵,并且连妇女也编入部队。大家也许不了解犹太妇女,他们很多人比男人还厉害。传统犹太妇女因受到宗教束缚,同穆斯林一样不太喜欢随便抛头露面,但仍然是家里贤内助,在外面也能独当一面。犹太人复国以后,新犹太复国主义彻底改变了女人的面貌。今天犹太女人不但丝毫不亚于男人,甚至还能保护男人。根据国家法律,所有犹太年轻女孩都必须进入服役2年,完成全部军事训练。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犹太女孩的训练绝对是象征性的,也不是让他们作为后勤人员,大部分直接作为野战军人训练的。这些训练和男兵大同小异,残酷又严格,必须通过。萨沙在街上看到的执勤小分队,几个男兵中必然有一个女兵。这些女兵和男兵一样全副武装,拿着自动步枪,穿着防弹衣。女兵带着各种装备,目测有几十公斤,看起来非常臃肿,很肥胖。但打仗时候,就是这样的,说明女兵时刻准备作战。而且,诸位可以去街头看看这些执勤女兵,个个都像男人一样,脸晒得很黑(长期训练),脸上皮肤也很差(不允许化妆),但脸上都有一种杀气,而且有一股男性的刚硬。这种女兵,绝对能够打仗的。当然,也有天生丽质的女兵。有一天,萨沙和一群大姐夜游耶路撒冷老城,回来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两个身材绝佳的犹太女孩。大姐们都很惊叹,说她们身材怎么这么好,追上去看。结果看了一眼,大姐们转身就走了。为啥?萨沙走过去才看到,这两个犹太姐们,每人在胸前挎着一支短。

军校出来前途怎么样

谢邀,对于军校,说说自己的切身感悟,很实在,很实际,供参考。一、基本情况军校的最高学府是国防大学,该校着重培养部队高级将领(不招地方应届生)。从这里走出去的高级指挥官们,将是未来战争的引领者与最高指挥者。比较著名的军校如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航天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军校每年从部队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军人待遇,在校期间一切学习生活费用由国家支付。平时着军装,佩带学员肩章(一杠)。专科三年毕业后一般授少尉正排军衔(很少,),本科四年毕业后授中尉副连军衔。顺利毕业后将获得书与学士学位,工作根据专业、军兵种和各大战区需要分配(少部分学员可以考研考博,各院校具体政策有所不同),去向涉及海陆空火、战支部队以及武警等。本文主要说的是每年地方高考直接考入军校的情况。二、好的方面一是学费全免,入学即入伍,每月有津贴,能够为家庭节省开支。二是管理严格,能够培养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雷厉风行的执行能力(当然也分人,少数混子也是有的)。三是毕业包分配,不存在失业的问题。三、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是心理落差。很多学子深受一些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憧憬着激情澎湃的军旅生活,而现实“一定和你想得不一样”。绝大部分毕业学员都会到基层一线部队任职(当然,有强大背景的除外),而基层生活更多的是xs主义的枯燥、工作训练的艰辛、前途无望的迷茫。二是异地婚恋。这个不用多解释,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决定了大多军人都得接受异地婚恋,热恋期爱得死去活来,但随着时间流逝,激情慢慢淡去,异地生活所带来的生活矛盾便会接踵而至,比如老人赡养、子女教育、长期分居等等。异地婚恋需要双方更加认真沟通、更加用心经营。三是二次就业。传统的观念认为包分配就是铁饭碗,但要知道,是金字塔结构,绝大部分干部都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只有极少数能干到退休。当前改革还未完成,大方向是职业化,转业安置未来不是主流的安置,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随着年龄增大,离开部队还能不能适应社会的生活,没有军地通用的技能又怎能在越来越专业化的各行各业立足?四是思维格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虽然网络时代为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封闭的环境决定了思维受限的宿命,尤其是山沟沟里的部队,呆的时间太久了,就会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许三多试图回归社会的种种言行就是最好的阐释,即便有点夸张,但这种思维格局上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五是价值实现。进入军校的门槛较高,大部分军校录取分数都在一本以上,甚至更高,除此之外,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毕业后,很多当年的高材生们分配到基层工作后,心理落差较大,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具体政策不明,我的未来在哪里?随着年龄增大还敢不敢回归社会?现在的工作有多少是有意义的,有多少是有益成长的……这些问题充分反映了年轻干部的迷茫,体现出对于未来方向不确定的焦虑和自身的本领恐慌。而很多老同志又不敢走不愿走,造成了“年轻的想走走不了,老的不想走赶着走”的现象,这也是军改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四、意见建议总得来说,适不适合军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果你有一个军旅梦,想做一辈子军人,保家卫国,军校当然是个好选择,随着改革政策的落地,部队各方面待遇会越来越好,坚持下去,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军校还比较适合两类人:家里人脉资源强大和家庭经济比较拮据。无需啰嗦。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约束、向往自由的人,建议慎重选择;如果没有打算长期服役,只是为了锻炼自己、体验军旅,以后还是要到地方发展,建议选择军地通用的技术类专业,比如通信、计算机、法律等。五、写在最后总之,是个大熔炉,是个炼金锻钢的地方,如果选择了,就不要后悔,青春是自己的,要始终保持一颗奋斗向上的心,美好的事情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祝愿每一名准军校生和曾经的军校生一路壮丽凯歌!即便有一天戎装褪去,热血不凉!(更多信息欢迎私信咨询)

美军作战的动力来自于什么

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后来查阅资料发现有两点。我变直接复制过来了第一篇,我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军心得体会:最近,我军一重要代表团访问美军时,作了一些实地考察,有一个很深的感受,美军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工作不但有,而且还搞得有声有色。这是他们的访问心得。  价值观教育  一说到思想教育,不少人可能以为像美军这样的资产阶级是典型不讲精神作用的“唯武器论”者,或者以为就是靠牧师传经布道,祈求“上帝保佑”。其实不然。美军的确是把牧师作为满足军人宗教精神生活、调节官兵心理、疏导部队思想情绪的一支重要力量,随 军牧师一直编配到陆军的营、海军的舰艇、空军的基地和联队,仅陆军就有1500名具有军衔的神职人员。而且还专门设有一所全军随军牧师学校,该校仅在1999财政年度就培训了随军牧师554名,随军牧师助手507名。但同时美军也非常重视思想教育,重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灌输。就拿“价值观教育”来说,这一提法对中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可在美国,同样叫得非常响亮。忠于国家、无私服务、牺牲奉献、诚实正直、团结友爱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居然在美军营内随处可见。  我们访问的美陆军训练中心司令小雷蒙·D·巴雷特少将介绍,“价值观教育”是美陆军部队尤其是新兵训练的重要内容。新兵基本战斗训练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3周,依次称为“红段”、“白段”和“蓝段”。各阶段训练内容中,“价值观训练”这一课目都占很大比重。在“红段”中,叫“基础价值观训练”,在“白段”中叫“价值观训练”,在“蓝段”中,叫“价值观教育”,体现出随着新兵成熟程度的变化,这一教育内容和要求的不同。  美陆、海、空三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有各自的“价值观”,表述虽有差别,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美陆军价值观的表述很简明,共七条:“忠诚、职责、尊敬、无私奉献、荣誉、正直、个人勇气”。每句话都有简短的注释:“忠诚———对美国宪法、陆军、所在部队和战友怀有真实信念与忠诚”;“责任———履行你的义务”;“尊重———待人有礼”;“无私服务———将国家、陆军和下属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荣誉———遵守陆军全部的价值观”;“正直———行为端正,遵纪守法,遵守道德”;“个人勇气———勇敢面对恐惧、危险和精神或上的不幸”。  巴雷特少将具体介绍了“价值观教育”的做法。价值观训练的基本要求包括:干部以身作则体现价值观;在训练中重点展示体现在士兵身上的价值观;每日开展强化价值观的活动,如背诵《士兵守则》,高唱国歌、军歌等。  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价值观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在新兵入伍训练的第一周,先由营长概括介绍陆军价值观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主要由带兵的营连指挥官(军官)和排长、教官(均为士官)以“个人的力量”体现价值观。从第二周开始,分别采用图文介绍、观看价值观电影、士官教练介绍个人经历、每周作训总结回顾和教官解答新兵提问等进行系统的价值观教育训练。在红、白、蓝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价值观学习考核。结合其他课目的测验,对成绩差的,实施“第二次机会”训练计划,再不合格的予以淘汰。  美陆军如此重视价值观教育,空军同样也不含糊。美空军把自己的价值观叫做“核心价值观”,内容是三句话:“诚实与正直第一,先公后私,工作优异。”我们访问位于夏威夷的美空军第15联队军士学校时,学兵们正在上价值观课,每人桌面上放着一本教材,书名就是《美国空军核心价值观》,又叫“小蓝皮书”。书的“前言”中说,“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空军核心价值观都是你的基本指南”,“价值观远不是最低标准。它提醒我们怎样去完成任务,激励我们竭尽全力。它是我们所有武装部队人员的共同誓言,是统一部队并把我们同昔日伟大勇士和公务人员联系在一起的粘合剂”,“我们所有的人都要去学习、理解、爱护它,并把它融入实践之中”。小册子中还详尽阐释了空军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内容、重要性和贯彻核心价值观的策略方法等。美空军要求,“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从初级训练学校到高级职业军事教育学校教育和训练的主题,必须融入教育和训练中去”,且“需要连续不断地讲授”,“要自始至终地向所有空军人员传授并实施核心价值观”。  “小蓝皮书”明确,在美空军的军校教学中,价值观教育采用“学校‘编织’”法,即“通过与下述三件事情妥善结合,将核心价值观编织到现有的课程中:①开设一个短期的、介绍性的课程,解释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并讲解其对空军的重要性。②在课程讲授中刻意安排机会,将学生最容易遇到的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安排到课程计划中去。③充分利用讲授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机会,来讨论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培养、形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仅靠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教育训练、日常养成、一日生活等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美军对此非常清楚,十分注重把它融入部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中讲授的东西,在训练场上也要讲授并付诸实践;在训练场完成的内容也要在更高级的教育和训练中重新讲授和强调”。  在杰克逊堡美陆军训练中心,“陆军价值观”的七条被制成标牌、宣传画,广泛张贴、悬挂。办公楼走廊里挂的是这七条,通往训练场道路两旁插的是这七条,连队宿舍墙柱上的宣传画印的也是这七条,就连士兵餐厅的房梁下面钉的还是这七条,使军人随时随地都处在“陆军价值观”的环境氛围里,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访问中,还有两件事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一件是,各个训练场地旁边都立有一块牌子,2米多高,近1米宽,上面红底白字,在绿树掩映的环境里格外醒目。该中心军官介绍说,这叫“价值牌”,每块上面写有一名体现陆军价值观的“英模人物”的事迹。每天训练之前,士兵们由教官带领,在相应训练场地的“价值牌”前面集体朗读牌上的文字,然后开始训练。我们见到的两块牌子,都是反映越南战争时期的“英模事迹”,一名当时任上尉连长,现在美联邦缉毒署任职,一名是四级军士。  另一件事,就是每名士兵都随身携带着两个制作精美的塑料牌。一个约3×5厘米大小,上面印有“陆军价值观”的七条,用金属链串起像挂十字架一样挂在士兵贴身胸前;另一个比名片稍大一点,两面印刷,正面是“陆军价值观”的七条及注释,背面是《士兵守则》并有签名,放于士兵的钱夹之中,用意非常明确:每当你享用纳税人的劳动成果时,首先要重温你的职责!都说美国人不拘小节,作风粗疏,这种事情却做得如此精细,真令人刮目相看。  在五角大楼,美国防部介绍情况时谈到,美军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有爱国主义教育、军人道德节操教育、时事形势教育、部队传统荣誉教育等,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军人价值观教育。美军认为,军人价值观是军人的精神支柱,无论是在复杂的战斗环境还是在普通的日常工作中,都包括着道德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许多无形因素,如领导艺术、军人性格、部队凝聚力、军人行为等,无一不受到军人价值观的支配;“要想在未来战争中取得胜利,仅仅有九大军事原则还不够,还必须确立军人价值观”。美训练中心司令巴雷特少将在介绍情况结束时引用了前陆军参谋长埃立克·辛瑟基上将的一段话:“我们今天是而且永远是建立在价值观上的队伍……这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的基石和将来成功的基石。”很能代表美军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所以麦克阿瑟1962年5月12日在西点军校接受“森林神”奖章时的演讲中提出“责任、荣誉、国家”六个字后,便得到了美军政当局的赞赏和上下的认同,不仅作为西点军校的校训一直延用至今,而且被美各军兵种奉为军人价值观的核心,当作共同的座右铭,广为推崇。  “提高积极性计划”  美陆军训练中心在介绍新兵训练情况时,提到“提高积极性计划”和“端正态度计划”,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美方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对任何事物都习惯于作量化分析的美国人,在兵员的招募和质量控制上也是这么做的。据他们分析统计,全美国每年可能兵源总数(17—21岁)约为1000万,除去已在役或曾服役的(5%)、上大学的(15%)、肄业生或低智力者(41%)、身体条件差或道德不好的(23%)、监禁中的(2%)等,适合服役的占14%,约140万人。由于近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许多高素质青年不愿意到里来,美陆海空三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各大中城市设有常年募兵站,有的募兵站一个月连一个新兵也招不到。招来的新兵社会背景多种多样,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美陆军训练中心对该部训练的新兵作了测试,平均智商为105,其中有2%的低于此智商水平。实际训练中,总有部分新兵达不到阶段性指标要求,对这些人,美军方不是简单地予以淘汰,而是区分情况,帮、教、训、管相结合,尽可能使他们赶上队伍。  美陆军训练中心的军官介绍说,他们认为“每个士兵都是有价值的人,他们有不同的技能和能力”,“请你证明你可以成为陆军中的好兵,我们就让你参军”。投入训练后,“成功并不容易,可是我们会手把手地教你学会一切”。在教官帮助下,大部分人经过努力可以顺利学完课程,还有的人需要帮助,“如果他们不是自暴自弃,我们不会放弃他们。我们有持久计划帮助有决心的人达到目的,成为合格战士”。  具体怎么做呢?在入伍第一周的新兵接收营期间,有82.9%的新兵通过测验可以进入基本战斗训练,2.7%的人直接被淘汰,还有15%左右的人要分别实施“第二次机会”训练计划。体能差的实施“体格评估计划”,英语水平低的实施“英语学习计划”,其他条件尚不足的实施“预备训练计划”,而对属于思想方面问题的则要实施“提高积极性计划”。在基本战斗训练的9周里,同样分阶段对一些人实施“第二次机会”训练计划,只不过“提高积极性计划”的名称在这里叫作“端正态度计划”。  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训练和教育引导是密不可分的。美军看来深谙此道。他们提出,随着士兵成熟的过程,需要施加一系列外部影响,依次是:全面控制,行为塑造,提出要求,赋予责任,给予特权等,这样才能逐步使新兵由“没纪律的自由个体”,进步为“受纪律约束的团队成员”,再成熟为“自我约束的团队战士”,由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的“服从”,最后到自觉“献身”。  具体教育方法上,美军注意“因人施教”。他们特意用一张图表来加以说明。大体意思是,围绕“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积极进取,身体健壮,恪守陆军价值准则,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这一基本战斗训练的标准,对“愿意且有能力者”,采用“教练”的;对“愿意但力者”,采用“循序善诱”的;对“不愿意但有能力者”,采用“严加管束”的;对“不愿意且力者”,则采用“监狱管教”。  听到上述情况,我们想这不就是美军的思想工作吗?事实上,美军不仅有思想工作的内容,而且也有“思想工作”这一明确的称谓。美陆军训练中心为我们提供的新兵作息时间表里,就有“思想工作”的时间划分。写到这里,想起一件往事。1987年秋,美空军部长奥尔德里奇访华,随行的美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在北京南苑机场作了飞行表演。当晚空军司令员王海在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欢迎宴会,奥尔德里奇在答谢讲话中讲了中美两国空军交流的意义等内容之后,话锋一转,讲到,今天“雷鸟”的飞行员们作了精彩的表演,他们精湛的技艺大家已经观赏到了,我要特别提出表扬的是另外两个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今天的完美表演是不可能做到的。他们就是……奥尔德里奇点名的竟是两名地勤机械师!正巧笔者与这二人同一餐桌,他俩根本没有想到空军部长会在这么隆重的场合表扬自己,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俩人激动得满脸通红,赶忙起立,敬礼致谢。熟悉空军的人都知道,在航空兵部队特别是飞行表演队这种单位,风光无限的是飞行员们,默默无闻的地勤人员往往总在人们欣羡和敬佩的视线之外。当时觉得美国空军部长这种精神激励的做法真是有点别具一格,联系到这次访问了解的美军的诸多做法,感到美军也还是重视人的因素,重视部队思想工作的。  美国防部向我们作情况介绍时讲了一段话:“我们最重要的资源不是坦克、飞机或舰艇,而是具有必胜精神的人。”看来此言不仅仅是说给我们听的。第二篇,是一篇论文,题目是《美军军人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工作中的法律保障》美军军人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是通过对军人的理想信念、政治观点、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规范等内容的教育,培养出符合美军思想道德素质标准的官兵。出于历史承袭的“依法治军”传统,美军军人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中处处可以看到法治的踪迹,通过的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来保障军人思想道德素质达标是美军军人素质培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一、立法明确价值观、道德观,确立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 思想道德素质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道德观问题。在倡导“多元化”和个性自由的美国,为实现美军新世纪的目标,丝毫没有放松对官兵世界观的统一再造,并以立法形式确立起一整套价值观、道德观,以打牢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基础。 陆军野战条令中确立价值观与道德观。陆军野战条令FM22-100明确提出陆军的价值观为:责任感、勇气、忠诚、尊重、无私奉献、荣誉感,指出陆军职业伦理由忠诚、责任感、无私奉献、正直四个部分组成。陆军野战条令FM100-1对军人品德和陆军职业道德用了以下几个词作高度概括:勇敢、称职、献身、坦诚和同情心,以引导军人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西点军校学员旅规章》中体现道德观与价值观。规章总则第106条通过责任和性格的界定对学员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了概括性的要求。责任就是尽责任和需要的时候,以奉献精神主动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是义务感驱使你尽力而为地去做应该做的事。忠于国家、正直与尊重,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和美军陆军一切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军官的就职誓言是国家赋予它的军官特别的信任,因此,国家和此种信任要求她的军官们具有最高标准的人格和性格。 军校《荣誉准则》细化价值观、道德观。荣誉观是价值观的体现。几乎每个军校都有自己的《荣誉准则》。美空军军官学校的《荣誉准则》除了把美空军的“核心价值观”:“正直第一,服务至上,事事争优”写入准则外,还把生活细节中涉及的荣誉问题都作了规定。例如:公正公平,不允许欺骗,对其他同学宽容但不能容忍其他学员违反准则的行为。荣誉准则也是切实予以实施的。根据《荣誉准则》的规定,每一位被告学员在有充分的合理证据证明他违反了准则之前都是高尚的。对每一个违反准则的行为都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主要惩罚就是从军校开除或留校察看。该校的学员联队队长马修·琼斯这样写道:“如果要问我美国空军军官学校和其他优秀大学的区别,我认为区别就在于荣誉准则、核心课程和我结交的终生朋友。荣誉准则对于外界简直难以想象,但对于这里的学员来说它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① 实质上,美军的军人素质培育工作中存在着一大:一方面是美国法律体系对思想多元化的包容,对公民全面、细致的保护;而另一方面是里严厉的军事纪律和规则对军人事无巨细的限制,对军人牺牲的要求。因此,美军认为,只有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树立起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帮助官兵正确认识、处理这一,做好美军军人素质培育工作。美军通过军事立法宣扬其特有的价值观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独立于地方的法律制度,从法律上避免了的发生。另外,以法律形式明确价值观、道德观达标的具体表现,可以使官兵有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的行为规范去遵循。这样,利用法律语言的精确、完整、简洁和可行的表述,美军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有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法律教材。 二、日常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规范化、法律化 美军的日常训练、人事工作、行政管理中,处处渗透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这当然与思想道德素质本身同文化、专业、身心素质的密切联系有关。但美军日常训练、人事工作和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法律化,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被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1.军事行政管理法律制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美陆军《士兵操典》这样概括士兵、和国家的关系:a.我是一名美国士兵,世界上最伟大国家的保卫者——发誓要维护美国宪法的尊严。我将永远忠于职守,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并要努力展示每一个士兵应当具有的精神和体力上的勇敢。在当兵和以后的年代里,我视责任高于一切。我说话算话。b.我将不失尊严和尊重地对待他人,同时期望他人也这样做。我不能容忍因为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或民族等原因而使士兵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发现影响本单位良好秩序和纪律的情况,我要向指挥系统报告。c.我要通过执行陆军价值标准,做到忠于我的国家、陆军、我的部队和我的士兵伙伴。我要服从上级合法的命令,维护领导制定的标准。d.不管处于怎样的形势,我决不会为了享乐、赢利或个人安危而做对不起我的制服、部队或祖国的事。e.我希望领导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惩罚我,而在我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时表扬我。我要依靠领导在本单位创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我作为一个个人能够学习和成长。最后,我为我的祖国和国旗而骄傲,我希望在回顾在陆军的那段日子,并且说,我为曾作为一名士兵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而骄傲。 陆军第12017号行政命令规定了美国武装部队成员在战斗中被俘后的行为准则。这一准则体现了美军对武装部队成员战时和被俘后思想道德素质上的要求,并把这种素质要求转化为行动上的具体对策:“我是美国人,为保卫我的国家和我们的生活在部队里作战。我准备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我绝不放弃我自己的自由意志。如果担任指挥职务,只要我所指挥的部队还有办法进行抵抗,我就绝不让他们投降。如果我被俘,我将千方百计继续反抗。我将竭尽全力逃脱,并帮助他人逃脱。我绝不接受敌人所要求的宣誓后释放,也不接受敌人给予的特殊恩惠。如果我当了战俘,我将恪守对兄弟战俘的信用。我绝不提供任何可能伤害战友的情况,或参加任何这样的活动。如果我的职务高,我将担负指挥责任。否则,我将服从比我职务高的人的合法命令,并想方设法支持他们。如果我成为战俘后受到审问,我只能说出我的姓名、军衔、服役编号和出生日期。我将尽力回避回答更多的问题。我绝不发表任何背叛我的祖国及其盟国或损害其事业的口头或书面声明。我绝不忘记我是美国人,为自由而战,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献身于使我的国家获得自由的原则。我将信仰上帝和美利坚合众国。”② 美军还通过军规军纪主张公平和反歧视、反性骚扰。美陆军条例规定,对所有军人都要给予相同的机会和待遇,不论其性别、种族、肤色或原国籍。这对工作中与工作外的情况同样适用,包括营区住房、运输、设施、上学等事项。为了克服、减少不公正和歧视的行为,美国陆军条例AR600-20第4-4《士兵操行》规定,确保士兵的行为正当是指挥官的一项指挥职能。陆军部第350-20号手册《部队同等机会训练指南》中表4-7和表6-1列举了性骚扰行为以及根据《军事司法统一法典》的规定属于违反“同等机会”的行为。同样,在《美国西点军校学员旅规章》第一编第二章“学员行为准则”204条“肤色、性别、民族、宗教歧视、性骚扰”中,规定了公平的定义,即“上级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有责任做到最高标准的公平合理。学员要主动养成良好的服从领导和处理同事关系的意识,包括有关不同文化、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问题。学员不得以肤色、性别、民族或宗教为理由歧视别人。”规定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性骚扰,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还指出了对付歧视的办法。如果违反本条,将受到学校的违纪处分,甚至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 2.军事训练法律制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军校规章对学员日常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评估。《西点军校学员旅规章》第三编“学员领导能力的培养和评估”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第一章第105条提出,领导能力诸素质是通过强调与其有关的态度、价值观、信仰、知识和技能来培养学员。这种能力中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内容和评估标准分为职业动机、军人举止、团队精神、影响他人、关心他人、职业道德六条,每条在陈述总体要求外,设达标和优秀两个等级,以增强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美陆军野战条令FM22-102对军人团体精神的培养作了详细的规定。该野战条令规定了有助于形成凝聚力的训练原则: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训练;以战时任务为目标进行训练;对成绩加以赞扬;对训练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评估。其附录一提供评定士兵之间当前凝聚力程度的工具,以帮助领导确定其部队是否朝着价值观、标准、任务目标、训练的正确方向发展。附录二列出优秀部队士兵和优秀部队的品质,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条令将军事单位和家庭单位等同起来,陈述为“每一个单位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士兵彼此之间非常熟悉——熟悉他们喜爱和厌恶的东西,缺点和优点,信仰和思想……营和营以上军事单位的战斗力依靠最小集体中的这些‘家庭’形成。” 3.军事人事法规以思想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官兵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根据陆军条例AR623-105制定的军官考核报告表中,有多项有关思想道德素质的鉴定:首先是陆军价值观鉴定,对下列7项内容做出是或否的评价:荣誉,是否坚持陆军公开宣称的价值标准;正直,是否道德高尚、言行一致;勇气,表现出勇敢的精神和行为;忠诚,真正忠诚于美国宪法、陆军、所属部队和士兵;尊重,提倡尊严、关心、公正与公平;无私奉献,陆军的利益高于一切;职责,履行专业的、法律的和道德义务。其次是领导者品质/技能/行为鉴定,有关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包括:精神,是否积极进取、意志坚定、有主动精神和严格的纪律性;感情,表现出自控力,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创造,花费时间和资源提高团队、集体和单位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风范。根据陆军条例AR623-205,士官晋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价值观的考核,由考核员对任职人员就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将陆军和国家的目标与任务置于个人福利之上;在部队中具有并表现出自豪感,以团体中的一员工作;接受执行具有法律效果的命令的精神;言行老实可靠;在岗和不在岗都保持个人品德的高标准;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克服恐惧的能力,能坚持并履行正确的东西;支持机会均等。根据陆军条例AR600-200,美士有可能会因为“不胜任”而被降衔,不胜任的定义是:“军人的素质表明他不能履行其军衔和军职专业规定的义务与职责。”例如,士兵可因长期不偿还其未做正当努力以偿还的个人债务而受到降衔。很显然,这种赖账表现不符合美军对军人素质的要求。 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一旦写入法律,就变成了权利与义务,权利——法律给予救济和保障,义务——军人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使培育内容更加具有强制力,其实施结果是:符合培育要求的,必须给予鼓励和褒奖,不符合培育要求的,上级乃至同级都有权、也有义务必须给予纠正和处罚。这实际上也给予了奖励者和施罚者理直气壮的精神支持,形成一种良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环境。另外,把思想道德素质培育融入行政、训练、人事管理法律制度,等于通过法律责任给它注入了有力的意志支持和物质支援,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变得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三、利用刑事法规对思想品德素质的最低限度进行保障所以说,不要简单地认为“资产阶级”都是剥削阶级的鹰犬,是和剥削的帮凶,是没有思想和灵魂的“武器”和“工具”。我们的是应该蔑视这种,但是永远不要轻视这样一支。相反,我们要研究它,了解它,在必要的时候,和被它和剥削的广大美利坚一起联起手来反制和摧毁它!

河北张家口有哪些历史人物

张家口的名人很多,今天介绍几位为共和国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以此来缅怀他们。柴书林:开国少将柴书林(1913——1995),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人。1935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经济系,1938年徒步40天到延安,入延安抗大学习。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营教导员、冀热察军区分区参谋长、皖南军区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平津、渡江等战役。新成立后,曾任华东军区工程兵部副主任,工程兵副主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晋为少将。罗平:开国少将罗平(1917——2003),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人。抗战时期,曾任东北挺进军先锋队中队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北岳军区察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部部长,华北军区第70军209师政治部主任等职。新成立后,曾任空军师政治部主任,空军师政治委员,空军学院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董存瑞: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11岁当儿童团长,13岁掩护区委书记,被誉为小英雄。16岁参加八路军,曾任副班长、班长。曾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荣获1枚奖章,3枚勇敢奖章。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舍身炸碉堡,英勇牺牲,时年未满19岁。是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党员,解放军的6位经典英烈之一,“100位为新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马宝玉(1920——1941),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狼牙山五壮士之首。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曾任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班长。1938年9月,在阻击日军进攻中英勇杀敌。1941年9月24日,日军3000多人进攻狼牙山,晋察冀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一团星夜转移线,只留七连六班牵制敌人。25日,他率六班战士打退敌人4次冲锋,为拖住敌人,与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5人,将敌人引上山顶绝路,最后在用光,可搬动的石头也用完后,率4人跳下悬崖。3人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武士敏(1892——1941),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人。1927年后,曾任西北军旅长、师长、潼关警备司令等职。 “七七”后,他率部奔赴娘子关前线,阻击日军南进西犯,协同八路军129师在正太路沿线重创日军,与东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协调作战,粉碎敌人“九路围攻”、“八次包剿”。在子洪口、天神山两次伏击战,大败日军109师团,后晋升为98军军长。1941年9月29日,日军3万余人将98军包围在沁水县东峪、西峪,他亲临前线指挥,多次组织突围受挫,突围中壮烈殉国。武士敏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你知道的张家口历史人物还有谁?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年3月15日 上午12:25。
转载请注明:军职慕课答案,九江在历史上出过多少个名人 | 热豆腐网址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