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读后感,为什么动物和植物“难舍难分”

文章 2年前 (2023) admin
0

为什么动物和植物“难舍难分”

食草动物必须依靠植物来维持生命.假设某一种植物灭绝了,那么,依靠它为生的食草动物也会相继灭绝,那么,某些依靠此类食草动物为生的食草动物由于没有食物也会相继灭绝,最终会导致整个生物链的混乱.

观察土壤的心得体会,马上就要,明天要交!

土壤孕育植物,植物又产生氧气供生物呼吸,植物还是生物的食物,所以可以说是土壤孕育了生命.

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之处呢

相同,它们都需要阳光,水,泥土,空气.不同,小草很细,大树很粗

请举出一个生命短暂而又精彩的动物例子来!就像《蝉》一样

瞪羚
蜉蝣 身体细长,头部能自由转动,翅膀两对,前翅发达,后翅很小;腹部细长,有一对比身体还长的丝状尾毛.成虫寿命依种类而定,有些极短只有数小时,最长的可达八~廿一日,通常为二~三日.所以成语中「朝生暮死」指的是蜉蝣由稚虫变成成虫后的生命.蜉蝣交尾后即产于水中,通常一~二周即孵化,稚虫长得很像「衣鱼」,也有的很像「蝌蚪」;腹部有气管鳃,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微生物及植物组织碎片为生.幼生期很长,有的要脱皮二十余次才成虫.
你也许以为昙花是寿命最短的花吧?不是.南美洲亚马逊河的王莲花,在清晨的时候露一下脸,半个小时就萎谢了.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是小麦的花,它只开五分钟到三十分钟就谢了.
“朝生暮死”的虫
初夏的黄昏时分,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体长不到1厘米的小虫,成群地在空中飞舞,这些小虫就是蜉蝣.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人就已经发现它“朝生暮死”,寿命极为短促,因此,古人常在文学作品中提到它,感叹生命的短暂,告诫人们珍惜时间.
古人的看法对不对呢?昆虫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既对也不对.如果将蜉蝣的寿命从成虫算起的话,古人的观察是正确的,神经质确是个短命鬼.蜉蝣从它变为成虫时起,到它生命结束止,最多的活不到一天,少的仅仅只有几小时.在昆虫世界里,成虫寿命最短的就数它了.不过,蜉蝣的寿命要是从幼虫算起的话,古人的看法就不对了.蜉蝣变成成虫以前,要在水中度过1-3年漫长的时光呢!这样长的寿命,在昆虫世界里,不但不能算是“短命鬼”,而且,还应该说是长寿者哩.
蜉蝣的一生是这样的:它的产在水里,一般经过7-14天便孵化成小幼虫.蜉蝣幼虫在水中靠植物、藻类和小虫为生.在1-3年的漫长时光里,它还要蜕20多次皮,身体才能逐渐长大,直到长出翅芽,变为亚成虫的时候,它才顺着水草爬出水面,在水边的草丛或石块上蜕去暗淡的“旧衣”,换上洁白透明的“新装”,变成成虫,展翅飞到空中.古人没有细致地观察到蜉蝣的一生,不知道它幼虫阶段的生活经历,只看到它生命历程的最后一段,所以才把它错认为“短命鬼”.
由于蜉蝣成虫的寿命十分短促,它们十分珍惜这短暂的时光.它们变为成虫后,既不吃,也不喝,急忙忙飞聚到一起择偶婚配、产,直到完成了繁衍后代的大事,才力竭死去.
寿命最短的植物:
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里,有一种叫短命菊的菊科植物,它才是世界上最短命的植物,生命只有几个星期.在干旱的沙漠里,雨水十分稀少,只要有一点点雨滴的湿润,短命菊的种子就会马上发芽生长,赶在大旱来到之前,匆忙地完成它的生命周期,发芽、生根、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的全过程.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年2月11日 下午11:57。
转载请注明: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读后感,为什么动物和植物“难舍难分” | 热豆腐网址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