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厉害的文化是祭祖,在我的印象中一年之中祭祖的日子大概有三至四次,采用形式也多种多种样的,地域祭祖也是有区别的,但本质上都是求祖先保佑,这种祭祀,西方都是求上帝保佑的。
请问最厉害的文化是什么?
最厉害的文化是祭祖,在我的印象中一年之中祭祖的日子大概有三至四次,采用形式也多种多种样的,地域祭祖也是有区别的,但本质上都是求祖先保佑,这种祭祀,西方都是求上帝保佑的。
这种文化传承的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及灵魂,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五千年延绵至今的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进化产生的基因,在社会历史延革中,在腥风血雨、世代繁华中不断得到突变和升华,成为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智慧源泉,从而了产生能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为已所用的中华精英集团党,以地球上从未没有的三十几年速度,正在或很快从落后贫穷的,建设成为世界强国。
我认为,这种崇拜祖先的文化铁定是大自然运行的最基本的形态,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为此先烈们前赴后继,先辈们忍辱负重,一代一代的先辈用他们的肩膀为下一代甘当垫脚石,无怨无悔,因为先辈们知道,人类就好比长江黄河涛涛江河水,后浪推前浪,才能到达无敌天下的大海。这是天道,也是人道,更是世道,也奔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
崇拜祖先,让我们在世的每一个,都有意识的用身教于言教的思维,用良好的家风,用家国情怀,影响着我们的祖国的每一代,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魂魄在民族的基因中在血脉中万代流淌。滋润华夏大地,浇灌未来的辉煌。
难道这不是世界最厉害的文化又是什么。
五角大楼和白宫有什么区别?
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是地方,象的和新华门,而五角大楼是国防部办公大楼,象的大楼。
一版币值得收藏吗?
“一版币”肯定是值得收藏的,它不仅收藏价值是这几套钱币中最高的,而且钱币种类和面值也是最多的一版,图案设计风格也是非常独特,深受钱币爱好者的喜欢,如果想要收藏的话,可以去“邮卡币市场”和古玩市场看看行情,多了解一下市场。
前言
“一版币”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停止流通的时间在1955年5月10日,它发行的面值一共有12个,每个面值又有好几个版式,据统计“一版币”共发行了62种不同版别的纸币,因此收藏种类也是非常丰富的。
解析
“一版币”由于发行时间比较早,很多70后和80后的朋友也是很少见到,对于现在的小朋友来说,那就更无从说起了,这套纸钱币由于银行回收时间早,市面上留存至今的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一些流通磨损过的纸币,但收藏价值也是非常可观的。
“一版币”发行的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等,其中100元纸币的版式最多,一共有10种之多,根据存世量少的版式,它的价值也在不断的提升。
其中被誉为钱币收藏界的:“绝品四珍”和“十二珍品”,市面上留存稀少,收藏价值都在几十万至上百万左右,家里如果有的,那真是“喜从天降”,幸福生活也就从现在开始了。
其中5元水牛版、20元打场版、100元帆船版、500元瞻德城版、1000元马饮水版、5000元牧羊版、5000元渭河桥版、5000元蒙古包版、10000元骆驼队版、10000元牧马版、50000元新华门版、50000元收割机版,被誉为钱币中的“十二珍品”。
结语
“一版币”的收藏价值非常高,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收藏这类钱币不仅要一定的鉴别能力,而且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家里有的可以适当收藏,如果想花高价钱去收藏,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谨慎选择,以及理性对待,这类收藏品的水很深,凡事不要操之过急!
收藏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传承!
理性收藏,切勿上头……
如何评价奇人章太炎?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一位在国学上多方面深有造诣的著名学者。名炳麟,字枚叔,一作梅叔,因仰慕顾炎武(原名绛)、黄宗羲(字太冲)的为人,改为绛,别号太炎,还有“西狩”、“蓟汉阁主”等十余个笔名。1869年1月12日(清同治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浙江余杭县东乡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家世,在曾祖父一辈,有资财百万,称巨富;到他的父辈,经太平军兵,家境已中落。
一、孜孜求学的年代
章太炎自九岁始,在家里跟随外祖父朱有虔习诵儒家经典。朱老先生授课之暇,常给外孙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事迹。太炎又自读蒋良骐《东华录》,获知吕留良、曾静等案,因此,“夷夏之防”印入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反清民族主义的种子。十三岁时,外祖父归养海盐,章太炎跟着父亲章溶学习。十六岁那年,受父命赴县应童子试,患眩厥症,没有去成,此后即绝意科举,除研读经书外,还涉猎史传,浏览老庄二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太炎便离家来到西湖边上的“诂经精舍”从俞樾受业。
俞樾,字荫圃,号曲园,是从顾炎武、戴震、王念孙父子一脉相承的朴学大师,负盛名,治学深邃,对要求十分严格。太炎在这里首尾七年,精研古训,博考事迹,长进很快,时有创获,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打下了结实的根底。
在这段时间里,太炎还向名儒高学治、谭献请教经学和文辞法度,向深通“三礼”的黄以周、精通《周礼》和《墨子》的孙诒让、钻研佛学的宋衡问过学,结识了夏曾佑、杨誉龙等朋友。这些师友,对他的学术造诣都有一定影响。
二、走出书房探索救国之道
1894年,甲午战起,大败。翌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把章太炎从宁静的书斋里驱赶到资产阶级变法图强的热潮中来。他钦佩康有为等举人的“公车上书”,赞赏康设立强学会,并从杭州寄会费银十六元报名入会。1896年,梁启超、汪康年、夏曾佑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邀章入社。章遂于1897年春天离杭赴沪,担任《时务报》撰述,开始投入了政治活动。
那时,章太炎赞同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主张,思想上却有分歧。因为康有为打出孔丘的旗号,倡言“托古改制”,太炎不同意神化孔丘、建立孔教,对于把康有为捧为“教皇——南海圣人”,极端不满,加上学术上一个是古文经学派,一个是今文经学派,门户之见,辄如冰炭。后来他在《自订年谱》中说:“春时在上海,梁卓如倡言孔教,余甚非之。”
还说:“康氏之门,又多持《明夷待访录》,予常持船山《黄书》角之。以为不去满洲,则改法为虚语。”为此,在《时务报》馆,章太炎与康有为的梁启超、麦孟华等时常争吵,几经动武。勉强工作了几个月,他就愤而离去,往返沪杭间,参与《经世报》、《实学报》、《译书公会报》笔政。
是时,继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后,沙俄舰队又侵入旅顺口,帝国主义列强竞相效尤,“瓜分之形,皖如泰山”。1898年1月,章太炎上书李鸿章,祈求他联日抗欧,挽此危局。不久,章太炎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请,来到武昌。
张之洞是继起的洋务派头目,在改良主义运动高涨的时刻,他趋附维新,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撰写《劝学篇》,筹备出版《正学报》。他延揽章太炎人报馆,是想利用章在学术上的成就,增强自己的声誉,章太炎则以为借助张之洞这样大权在握的汉族官僚,或可推动变法,所以欣然。两者趋向既异,矛盾很快就暴露出来。
张之洞请章太炎商讨《劝学篇》,章对书中侈谈的要忠于清王朝的“忠君”说教十分反感,认为所谓“忠”,无非是“上思利民”、“朋友善道”和“憔悴事君”三项,现在清王朝蹂躏汉族二百多年,“视民如雉兔”,早已无“忠”可言,要谈“忠爱”,等到革命以后。这些话,吓坏了张之洞及其幕僚,他们便把章太炎逐出报馆。
章太炎离鄂返沪。不久,《时务报》馆排走梁启超,由汪康年经理改名《昌言报》,仍聘章太炎参加笔政。这年9月,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在北京发动,囚禁光绪皇帝,杀害谭嗣同等“维新六贤”,并到处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
12月初,章太炎也因遭受通缉,应日本友人之召,避地,任《台北日报》记者。次年春天,他着手把自己的以及关于经学、史学、哲学、文学、音韵等方面的论著,辑订为《馗书》。夏天,来到日本,寄寓梁启超在横滨所设立的《清议报》馆。经梁启超介绍,他认识了。9月返回上海,参加《亚东日报》编务。是年冬,《馗书》木刻本付梓。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清的帝国主义走狗面目暴露无遗。本来,戊戌变法的失败,已激起章太炎对改良主义道路的深深怀疑,而义和团群众的反帝斗争和清的残民媚外,更促使了他的觉醒。
是年7月,康有为的、谭嗣同的同学唐才常,秉承老师的意图,在上海发起“张园国会”,创设自立会,组织自立军。到会者有容闳、严复、章太炎等八十余人,推举容闳为会长,严复为副会长,唐自任总干事。
会布的宗旨是:
一、保全自,创造新自立军;二、决定不承认清朝有统治之权;三、请光绪皇帝复辟。对于会议宗旨,章太炎坚决反对,认为“不当一面排满,一面勤王,既不承认满清,又称拥护光绪皇帝,实属大相矛盾,决无成事之理”。
三、奋起革命
为表示反清的革命决心,他当场“宣言脱社,割辫与绝”,脱下国服,换上西装,后来还写了《解辫发》一文以明志。断发易服,标志着章太炎与改良主义决裂,从此踏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征途。
8月,唐才常等人在长江流域组织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唐被捕杀。
章太炎尽管宣言脱离自立会,仍然逃不了黑名单的指名追捕,他只好悄悄地回浙江老家度岁。就在春节那天,他听说捕卒跟踪而至,便躲进一所和尚寺里,十天以后,估计无事,复出上海。这时,他辫发已剪,出入很不方便。恰值美国教会在苏州设立的东吴大学需求教员,经朋友推荐,得赴苏州任教。章太炎曾回“诂经精舍”看望老师俞樾。谁知俞一见到他,就很不高兴,疾言厉色地呵斥,说他从事革命是“不忠不孝,非人类也”,要鸣鼓而攻之。章太炎对老师一向很尊敬,这次却难以忍受,当即反唇相讥,并写了《谢本师》,声明与俞樾绝断师生之谊。
章太炎少小时就说过“明亡于满清,不如亡于李自成”那样惊世骇俗的话,在苏州又以《李自成、胡林翼论》为学生命题作文,闻者怪异,被官府发觉,再次下令缉拿。1902年春,他再次逃亡日本,寄住东京的留日学生宿舍,删润译稿,勉强度日。他与住在横滨的经常来往。借用会党内部结盟仪式,在中和堂设宴奏乐,与章正式订交。
孙、章一起谈了许多问题,包括的土地、赋税及革命成功后的政制和建都等问题,章颇受鼓舞。农历三月十九日,是崇祯皇帝忌日,为了借此宣传反对清朝的民族革命思想,章太炎和革命党人秦力山等人,在的支持下,在东京发起“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章手撰大会宣言,号召留日学生“雪涕来会,以志亡国”,努力奋斗,清朝。留学生报名赴会者数百人,学界为之震动。清公使蔡钧闻讯,极为恐慌,亲访日本外务省,要求解散此会。日徇其请,开会前一日,警察署传讯章太炎等大会发起人。
警长问章为清国何省人,章答,“余等皆人,非清国人”;问属何阶级,答日“遗民”。尽管章等据理力争,大会仍被禁止。预定开会之日,许多赴会者被驱散。章等只得约集一部分人,以聚餐为名,举行了纪念会的仪式,给的革命派机关报《日报》发了一条消息。
章太炎在日本旅居三个月,返回上海,旋归乡里,重订《尨书》。是年秋,蔡元培在上海的租界里创设“爱国学社”,招章太炎任教。章又于1903年春来到上海。
“爱国学社”是一所为资产阶级革命播种的新型学校。它除了讲授一些基础课外,每周有一次讲演会,讲演会的主讲人大都是倡导或倾向革命的知识分子,太炎也常到会慷慨陈词。这些讲演稿多在《苏报》上发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
章太炎到爱国学社后,青年革命家邹容也来到这里。邹久慕章的大名,相见恨晚。章也很喜欢这位英姿勃发的青年,不久二人结为兄弟。章大邹十八岁,互以大哥小弟相称。邹写了题为《革命军》的小册子,章太炎看了以后,认为要唤醒民众的觉醒,就需要这样的“雷霆之声”,亲为作序,称之为“义师先声”。《革命军》问世后,《苏报》又发表多篇介绍文章。这样,《革命军》不胫而走,风行国内外。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击中了清朝统治者的要害,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和仇视。两江总督魏光焘以“四川邹容所作《革命军》一书,章炳麟为之序,尤肆无忌惮”,又以《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的“犯上”字句为口实,命令上海道袁树勋查封爱国学社和苏报馆,密拿有关人员还特派南京候补道俞明震赶往上海,协同办理。
就在《苏报》发表《驳康》书节录的那天,上海道和工部局勾结好了,工部局巡捕和警探到苏报馆捉人。第二天,又闯入爱国学社,指名要捉蔡元培、章太炎、邹容等人。蔡事前闻讯,已避地青岛,余人均逃散,独章太炎不肯逃,说革命就要流血,怕什么,清朝要捉我如今已经是第七次了。
巡捕和警察来到门口,章迎上去,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余人都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他便被扣上手铐,捉进巡捕房。邹容得章太炎自捕房来信,不愿让章独自受苦,自动投案。这就是震动全国的“苏报案”。
章、邹被囚禁后,清朝的代表袁树勋、俞明震等向工部局和各国领事多方活动,请求引渡,想将章、邹押解南京,加以杀害。由于帝国主义者要维护他们统治租界的绝对权威,不答应引渡。清便延请律师,向租界的会审公廨控告章太炎和邹容。
7月15日,会审公廨组织额外公堂,对章、邹进行公开审讯。在租界的公堂上,清作为原告,章太炎、邹容作为被告,闹出了国家与本国打官司的怪事。
官司打了十个月,最后判处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监禁期满逐出租界。
在狱中,章太炎被罚做苦工,因眼睛近视,动作缓慢,常遭狱卒拳打脚踢,甚至用锤子捶他的胸部。章毫不示弱,以拳对打,或夺其锤,并曾绝食七天以示。他常与邹容吟诗唱和,互相砥砺。他别无书看,只得晨夜研诵佛经,把哲理引进了他的思想体系。章太炎仍然十分关心铁窗外面的斗争。一次蔡元培来探监,他们研究并决定组织革命团体。
1904年冬,光复会成立,章是发起人之一。1905年4月,邹容病逝狱中,章太炎手抚其尸,口张目视,哀恸不能出声。
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刑满出狱,同盟会特地从东京派人来沪迎接,当晚便乘船东渡日本,这是章太炎第三次来到日本,到达东京时,受到留日学生的热烈欢迎。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章太炎于当年11月18日返回。回国后,曾鼓吹“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要求解散同盟会,并从事组织中华联合会的活动。次年1月,中华联合会在上海成立章任会长,出版《大共和日报》,章为社长。任临时大总统后,函聘章太炎为总统府枢密顾问。3月,中华联合会改为统一党,章为理事。1月14日,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在上海被陈其美指使派人,因光复会与有隙,章太炎以为系孙所为,所以,孙要他做顾问,他只是挂个名而已。
四、拥袁到反袁
章太炎认为,清朝被以后,应当由一个有能力有实力的式的人物来统治。他遍察政治舞台,选中了袁世凯,倒向了他,统一党也成了袁的工具。与袁世凯在建都问题上发生争执,章太炎以统一党领袖的身份,通电拥护建都北京的主张。他自己也赶到北京,在北京设立了统一党党部。在这几个月中,章太炎发表的许多言论,大都不利于革命,而有利于立宪派官僚,好事者为之辑印成册,题曰《太炎最近文录》。
袁世凯当了总统,委任章太炎为总统府高等顾问。章起初对袁充满希望,相处不久,慢慢察觉袁不能容人,始萌去意。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于上海,袁世凯野心家的面目彻底暴露。章太炎闻讯,匆匆离开东北,托事南行,找昔日的老朋友商量对付袁世凯的办法。他觉得对付袁这样手握重兵、爪牙遍布的军阀,须有实力,这一次他看中了黎元洪。恰巧黎此时有事召章,章遂前往武汉与黎商量。黎虽身为副总统,又握有一点,但他害怕宋教仁的下场降临到自己头上,不敢惹袁。章无可奈何,又来到北京。
7月,南方革命党人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很快就被袁世凯下去,袁的气焰更加嚣张。8月,袁要共和党党部急电黎元洪、章太炎来京议事。共和党是原统一党与民社党等合并而成的,黎元洪是理事长,章太炎副之。章太炎冒危入京,准备与袁斗争。他一到北京,住进共和党党部,就被袁世凯软禁。
软禁期间,章太炎拒绝袁世凯的收买,几次逃跑都没有成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唾骂中死去,章太炎得到释放,25日离京,7月1日抵沪。
袁死后,他的党羽秉政,互相争夺。为了寻找反对北洋军阀的力量,章太炎奔波于南方军阀之间,一度到南洋群岛活动,想在华侨中寻找力量。1917年,段祺瑞怂恿张勋拥清帝复辟,赶走黎元洪,解散国会,然后以“反复辟”名义赶走张勋,以再造者自居,把制订的《临时约法》完全废弃,继续军阀的统治。
9月,在广州成立军,自任大元帅,章太炎被委任为军秘书长。章往来于、广州、云南、贵州等地,想争取军阀支持。后见军内部钩心斗角,矛盾重重,遂丧失信心,一路观山玩景,出云南,经四川,过湖北,沿长江东下,已有“见说兴亡事,拿舟望五湖”之慨,于1918年10月到达上海。
五、曾经的斗士成了寓公
此后,章太炎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在五四运动开始的时代激流中他日趋保守。以前,他曾多次公开批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认为孔丘最多算个史学家,根本不是什么圣人。
这时,急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孔家店的浪潮,他竟斥之为离经叛道,1922年,他还在报上公开刊文,对自己先前的批孔表示悔恨。晚年,更鼓吹“尊孔读经有千利而无一弊”。以前,他的文章虽然文笔古奥,索解为难,但在与清朝统治者及改良派的斗争中,为了宣传革命,他也写过一些通俗诗文,这时却极力反对白话文,反对新文化运动。
以前,他为反对军阀统治到处奔走游说,1920年却提出了“联省自治,虚置”,拥护军阀割据,他自己为一些军阀撰写寿序碑文,。他攻击俄国的十月革命,反对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4年,公开撰稿领衔,反对国共合作。
但到1931年“”发生,懔于民族危急,年老的章太炎又投袂而起,主张坚决抵本侵略,强烈谴责东三省的罪行。继“”之后,1932年“一二八”,日本帝国主义又南侵上海,守卫上海的十九路军爱国将士奋起反抗,予敌重创。
章太炎听到这一消息十分兴奋,立即向十九路军通电致敬,并写了《书十九路军御日本事》,高度评价了这一仗,认为是自光绪以来,与日本三次大战中从未有过的大捷。后来他又与其他爱国人士发起迁墓,将十九路军阵亡将士从上海迁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墓附近,欲借此表彰忠烈,鼓舞人心,并手撰《十九路军死难将士墓表》,刻石纪念。
“一二八”之后,章太炎曾拖着老病之躯,北上见张学良,策动,并在燕京大学演讲,号召青年拯救国家危亡。1933年,他与马相伯发表了“二老宣言”,又与马相伯、沈恩孚发表“三老宣言”,呼吁抵本侵略,收复失地。与此同时,章太炎更强烈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935年,“一二九”爱国运动发生,宋哲元进行,章太炎致电宋哲元,认为:“学生,事出公诚。纵有加入共党者,但问今之主张何如,何论其平素?”
晚年,章太炎卜居上海,“卖文字以为活,文则每篇千元,字则另有润格”,并与陈衍发行《国学商兑》学刊。继而迁居苏州,设立国学讲习会,出版《制言》杂志,以肩荷民族文化为己任,“粹然成为儒宗”。逝世前十天,他还带病讲授《说文部首》。因气喘病发作,于1936年6月14日逝世于苏州。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为何仍执意坐死亡专列?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发表了离京返奉的通电:“本为救国而来,今救国志愿未偿,诀不忍穷兵黩武,爰整顿所部退出京师……惟望中祚,不自我而斩……”
他为什么要离京返奉呢?得知日本人的计划后,他又为什么执意坐上那辆“死亡列车”呢?
今天,三悟和大家一起回顾那段匪夷所思的故事。
张作霖离京反奉,一方面是受日本人的逼迫,日本人要求他赶回奉天,保住东三省,从而保住日本人在东北的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张作霖对杨宇霆和吴俊升不放心,担心他们在自己的大后方与日本人勾结,对自己造成损坏;因此,他不得不赶回奉天。
至于,得知了日本人的计划,张作霖执意要做慈禧太后的花车,还有5个深层次的原因。
一、“我兵工厂里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咱怕啥子日本人”
当时,奉军在东三省有一座产能非常强劲的兵工厂,它的存在是张作霖引以为傲的事情。
这从张作霖与张学良的一段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次北伐战争期间,奉军节节败退,形势十分不利,有一天,张学良急匆匆地从保定前线下来,找到张作霖,劝道:“如果我们败北,我担心日本人会抄我们的后路,那样的话,我们会吃大亏的。”
张作霖听后,大为震怒,只听“啪”的一声,他拍起了桌子,嚷道:“我就是不信你的话,我们兵工厂有二三十万条好枪,还有上千门迫击炮,有飞机,有大炮,我就是不怕日本人;把我惹急了,我召集南满铁路沿线的各县县长、公安局长开个会,一夜之间就能把铁路全部给扒了;随后,让咱们30多万东北军去占领旅顺、大连等城市,如此一来,他们1万多日本人就交代了,咱怕他干啥?”
瞧瞧,这就是魄力,这就是张作霖执意坐“死亡列车”的底气。
二、张预测张作霖可以回奉天,坚定了张作霖坐火车的底气,殊不知,张还有一句话没有告诉张作霖
有些人在,喜欢寻找一些心灵寄托或者心里安慰,高高在上的东北王张作霖也不例外。
当时,有一位精通周易、善于推算八字的人,号称张,这是张作霖的老熟人。
是走?是留?张作霖不置可否,迟迟拿不定主意,忽然,他想起了这位友人张,于是,立即安排校尉处少将温守善前去邀请张来官邸为自己解疑释惑。
两人见面后,张作霖便向张谈起了自己的想法:“北京并不是我的栖身之地,我想回奉天。虽然东北是我们的大后方,但是,我对吴俊升和杨宇霆两人不怎么放心,如果他们私心太重,与日本人偷偷摸摸的合作,对我将会不利,您看回奉天怎么样?”
“大帅,您言之有理,离开东北,乃是无根之树,随时会有大厦倾倒的那一天,那时的你,纵然有回天之术,也难以为继”,张说道。
说罢,张根据张作霖的八字算定了离京返奉的时间为6月3日卯时。
张如此说来,显然是同意张作霖离京返奉的,这让张作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忽然,他又想起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拍来得密电:日军在皇姑屯三洞桥附近已经戒严,严禁一切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过。
这让张作霖感到非常担心,他预感会有不祥之兆。
只见他在纸上写了一个字,递给张,请张为自己预测一番。
张接过来看后,心中大吃一惊,原来张作霖写的是一个“張”字,这个字左半部分是“弓”字,“弓”乃是弔客当头;右半部分是“長”字,“長”乃丧之门,丧门在右,右为东也,离京返奉即是东行,东行也就是意味着有杀身之祸。
再看“長”字的上半部,乃是半个“王”字,代表王心已偏,这就意味着张作霖气数已尽,且性命难保。
张思忖半刻,不敢泄露天机,只是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这时,温守善送张来到大门外,只听张嘱咐道:“离京返奉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帅的安危,在此一举”。
可惜,这句话,大家不知其意。
三、更改启程时间,虚张声势,自以为能瞒住日本人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发表了离京返奉的通电,当天下午,他安排下属加强防卫,在新华门到前门火车站一带加强戒备,那一晚,街面两侧的店铺陆续打烊、停业,道路两侧岗哨林立,不准任何闲杂人等通行,以防刺客藏匿。
到了晚上7点,一列专车开进前门火车站,但是坐车的并不是张作霖,而是五姨太张寿懿和一些杂役,在离京返奉的,张作霖让五夫人探探路,看看各方人马的反应。
就在五夫人走后,张作霖收到了一份令他紧张而又震惊的情报----离京返奉的时间已经被泄露。
张作霖离京返奉的时间可是绝密啊,恐怕他身边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消息,没想到这一绝密消息已经本人获取。
同时,张作霖还得知日本人会在山海关一带偷袭他的列车,这让他感到非常担心。
但是,山不向我来,我便向山走去。
张作霖顾不上什么吉日良辰了,他决定提前3个小时启程,他认为,这样能瞒住日本人。
四、“你偷袭,我设防”,张作霖自认自己的安保工作做得天衣无缝
其实,张作霖原本打算坐汽车回奉天的,但是,当时的交通环境不比今日,落后得很。
当时的公路坑坑洼洼,甚至不是水泥路,也不是沥青路,坐汽车不仅速度慢,而且一路上颠沛流离,令人非常劳累。
同时,安全保卫工作也不容易开展,在半路上很容易遭到袭击。
碍于此,张作霖没有选择汽车,而是选择了相对舒适和安全的火车。
他命令“铁杆兄弟”张作相负责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安全防卫工作,张作相当即表示自己会做到万无一失;然后,他又安排“大舌头”吴俊升负责山海关到奉天沿线的安保工作,保证在这一段路程不出意外;同时,他还安排十几万奉军在铁路沿线站岗放哨,把起精神,抓好安全。
如此安排,看上去确实是万无一失,这让张作霖感到自信满满,所以,他依然选择已经泄露目标的“死亡列车”,可是,事与愿违,他没有想到还有一个词叫“百密一疏”。
五、“五夫人先走,六夫人留下为我化险为夷”,在张作霖眼里,六夫人是一颗福星
前面,我们介绍了张作霖安排自己的五夫人先行一步,让六夫人马岳清留下来陪着自己,在他眼里,他认为六夫人就是一颗幸运星,可以让自己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所以,这也是张作霖选择执意乘坐“死亡列车”的原因之一,只不过不是决定性因素。
看似张作霖做好了一切妥善的安排,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还是败在了日本人的阴谋诡计之下。
1928年凌晨5点23分,随着皇姑屯三洞桥一声巨响,张作霖的专列被炸,“好兄弟”吴俊升当场死亡,“幸运星”六夫人被炸伤一个脚趾头,张作霖身受重伤于当日上午9点去世,年仅54岁。
这个后人留下了一段无比沉重的历史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