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很多家庭教育里还一直保留着“母系氏族”这个阶段,都是母亲在家里“一统天下”,负责照顾孩子的所有事务。
男人教育儿子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其实在很多家庭教育里还一直保留着“母系氏族”这个阶段,都是母亲在家里“一统天下”,负责照顾孩子的所有事务。
而父亲在外面拼搏厉害,回到家里照顾孩子却是笨手笨脚的,可有可无的角色。
在家庭教育上,父亲在扮演的角色真的就这么无足轻重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当中,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都有义务去为孩子付出,让他在充满父爱和母爱的环境中欢乐成长。
以前很火热的《爸爸去哪儿》,每一季开播的时候都可以在镜头里看出的孩子刚开始对爸爸都是那么的陌生,有距离感,很多孩子也哭着要回到妈妈的身边。
这个节目就可以折射出爸爸平时在生活中对孩子的关爱是多么的少,也是为了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加多的孩子和爸爸培养感情,更加的亲近,更多的是让爸爸知道孩子因为有你在身边是多么的重要。
而且,母亲和父亲在教育上是不一样的。
母亲是感性的,母亲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会更加的担心孩子,怕孩子受伤,小心翼翼的,很多事情都不让他去干,充满着温柔,细腻的感情。
而爸爸则是充当着一个勇敢,坚强,坚韧,刚毅的性格。爸爸是理性的,在孩子的培育过程中,爸爸妈妈都有着不可代替的特点,对孩子的影响不一样。
所以爸爸们请不要忽略对孩子的爱。
很多人可能会讲,爸爸要工作,很忙,回到家里已经很累了,根本抽不出时间来陪孩子,其实这都是给自己找理由,如果一个父亲真的爱孩子,会抽不出时间吗?
很多做爸爸的,在教育儿子时,动辄打骂,过于严厉。
这样教出来的男孩只会形成两种性格,
一种是比较顽劣,离经叛道。
另一种则是
胆小懦弱,
过分顺从依赖,
缺乏主见的个性。
做父亲的,到底该怎么教育好儿子,经营好父子关系呢?
1、爸爸多陪伴儿子,树立榜样
父亲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男性,会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形成巨大的影响。
但很多爸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只是震慑,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
爸爸不要局限于“严父”,而是要多陪陪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正确的引导。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俗话说,越早独立的男孩越有出息。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及早放手,不断地让孩子做各种选择,比如,让他选择今天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等。同时,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的能力,比如,做饭、画画等。这样一来,孩子不仅有主见,还很独立。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男孩和女孩不同,天生多了些许叛逆,如若不能从小培养他的责任心,将是父母的失职。平时,如若孩子做错事情了,必须让他自己道歉、解决,父母不能代替,让孩子意识到他应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4、父子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不要打骂孩子。
送给还在一直忙着工作而抽不出时间来陪孩子的爸爸,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抽点时间陪陪身边的爱人和孩子,他们才是你努力工作的动力,他们才是你的最爱!
是不是儿子打得越多?
今非昔比了!旧社会的戒尺是私塾先生用来管教儿童的工具。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时至今日,戒尺只能作文物放到博物馆了。
鲁迅儿童时因迟到也挨过戒尺
您说人才出于棍棒,儿子越打越有出息,我认为这是最愚蠢、最的教育。
说说我自己吧。小时候没少挨父亲打。跪柈子膝盖都出血了,挨棍棒打无计其数,我心里诸多委屈无处诉,在外面挨欺负,回家还要挨一顿打。我曾经几次想寻短见,思来想去,因为妈妈待我好,才打消念头。
后来我是怎样自觉学习了呢?我上同学家看了许多书,特别喜欢看名人传记。鲁迅先生、居里夫人、高尔基、等,他们的成才故事为我开了窍。我学习有了奋斗目标,不用扬鞭自奋蹄。由此得知,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自身愿意,绝不是棍棒打出来的。
我大学毕业教学生没有体罚过学生,更不用说打骂学生了,他们照样考上了清华北大。然而,对自己家孩子打骂,我是不遗余力的。看着自己教的学生一届又一届那么多孩子考上大学,反观自己的孩子相差悬殊,受虚荣心驱使,平时没空辅导孩子,期末考试打孩子成绩不好就是一顿揍。结果呢,丝毫不起作用。后来,听女儿说,哥哥画了一张图,想投井自尽,吓得我赶紧收手,再也不打孩子了。
我一改常态,开始有计划地辅导孩子,给孩子以鼓励,负面的影响一概不做。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
如果我坚持棍棒教育,后果将不堪设想。孩子不是我们的敌人,你打孩子,会引发逆反心理。只有正确引导,不断启发,孩子慢慢会醒悟的,只不过有早晚、快慢之别。
一个父亲没有责任心?
如果一个父亲没有责任心,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非常失望的,非常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
父亲这个角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形象,是后盾一般的存在,父亲会保护我们,会安慰我们,会开导我们,会教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肩膀是非常宽厚的,可以随时让我依靠,给我安全感,只要跟父亲在一起,不管去哪里都不会害怕。
如果父亲只顾自己不管我,我会非常伤心的,但我不会坐以待毙,我会把我的想法跟他说清楚,如果我没有办法改变他,那就只能改变自己,父亲可以照顾我们一时,但不能照顾我们一辈子,我们还是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孩子长期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1.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父亲与孩子的相互交往,在与母亲-孩子交往相衬托和对比的情况下,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和态度产生理解;这方面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4岁前不与父亲一起生活的男孩在性别角色上趋于女性化,同时,早期失去父爱的女孩在女性角色的形成上也受到影响。
2.父亲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由于父亲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响孩子。他们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诸如关心别人、同情心、温和、善良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形成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3.父亲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
孩子经常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有研究发现,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数量与孩子的智商有正相关(也就是交往数量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研究还发现,早期失去父爱的男孩,在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
4.父亲对孩子社会行为的影响
父亲与孩子为伴往往能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这就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父亲引导孩子游戏,与之频繁的交往,激起孩子的积极反应和兴趣。这类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方更多以平等的、有来有往的进行,从而有助于孩子理解对方语言、体会对方感情,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期间,孩子不但学习了行为准则,而且懂得了许多社会交往技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这样说时,指的是对孩子的智性、理性、道德和性向发展方面,很少会认为在感情方面,爸爸和妈妈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母亲每每被认为是孩子主要的照顾者,孩子也往往更依恋自己的母亲。一般说来,父亲角色和在社会上承担的职业职能决定了父亲参与抚育孩子的时间少于母亲。但是,这并不表明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不重要,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父爱在婴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爱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爱综合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与母亲是否扮演了同样的角色,起到一样的作用?
不一样。母亲是孕育生命的那个人,从怀孕开始,胎儿在母亲体内成长,直到10个月后出生。出生后的婴儿与母亲有一个“共生”阶段,只有依赖母亲的奶水和照料才能生存下来。而父亲是在后面阶段慢慢加入进来的。所以说,母亲与父亲的角色有第一、第二之称。
在几个关键时期,父亲的作用尤其重要。第一个是在母子共生状态时,父亲是最早的第三者;第二个是孩子3~6岁阶段,也是俄狄浦斯情结时期,孩子完成性别认同,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崇拜,对父母的认同,也就是说,女孩学习妈妈做女人,男孩学习爸爸做男人;第三个是青春期,孩子要完成和母亲的分离,爸爸对孩子成长的支持尤为重要。
父母如何做好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1
归属法则:
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废话,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但实际上,每个家长都做到了吗?
比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任性,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有的家长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破碎的、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如果家庭变化不可避免,家长更要重视对孩子的安慰疏导,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溺爱、过分严厉等错误做法,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子女。
2
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长把这种希望都转化为了给孩子的精神压力,却没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希望。
优秀家长都懂得,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肯定,告诉他们“干得好”“太棒了”。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也要善于用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激励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总爱找差距挑毛病。有的孩子平时考试都能考98-99分,家长却非要追究为什么没考100分。这种过于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3
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前,父母有管教的责任
有的家长爱对老师说:“以后就把孩子交给你了!”还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这些都属于家长的失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无人可以替代。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会求助于家长。
因此,家长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自己的管教责任。但这种管教应该是建立在亲情之上的,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对待,简单粗暴,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4
声音法则:
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家长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想法。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而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效仿,不肯听大人的话,以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凡是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家转学、选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一定要先与孩子商量解释,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的。不然的话,家长的好心很可能没有好报。
5
榜样法则: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父母、兄姐、亲友、师长、社会关系等都对孩子产生影响。母亲对于女孩,父亲对于男孩的影响颇为重要。
除了家庭内的榜样,家长也要注意所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例如孩子崇拜的偶像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发现孩子误交损友,不要武断地阻止他们来往,而要首先了解情况,帮助孩子。孩子们都需要友谊,害怕孤独,有些孩子是因为搬家转学到新环境没有朋友,而与一些“问题学生”为伍的。
6
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纯真的孩子才敢于童言无忌。要结合“声音法则”,鼓励孩子敢于表达,正面肯定孩子的想法。当然,如果一些看法、说法脱离实际或者会引起麻烦,也要耐心地解释。
家长要尽可能理解孩子思维的特点,哪怕他们讲话词不达意,也要耐心地与他们交流。粗暴打断或嘲笑他们讲话的行为,会对孩子的表达能力造成伤害,使他们羞于在人前开口。
7
慎用惩罚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从小被暴力处罚的孩子,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暴力倾向。因此不提倡使用体罚,但当孩子犯错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做些处罚。
惩罚的前提是,必须要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下不为例。惩罚也要合理,可以采取不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比如可以罚其几天不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
千万不要把一些应该做的正面事情当作处罚。比如罚孩子写字,会让他们认为写字是坏事从而产生厌恶情绪,一做这些事就会有被处罚的感觉,造成心理阴影。
8
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连成人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
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9
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家长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
但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建议家长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帮助孩子明确什么事是不合乎道德和法律,必须避免的,让孩子从小懂得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0
独立性法则: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心照顾孩子,孩子却觉得你控制得太严。
家长也应允许孩子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当然,家长还是要在孩子附近注视着,当好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管教,应注重大的方面,注重原则性,而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年龄小的孩子,还需要家长给予一些生活学业上的帮助和指导,但也要适当给他们机会锻炼独立性。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就不要管得太细,力所能及的事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干,家长只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即使孩子犯错了,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