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Q1:求:张晓慧《哭泣的圆明园》、余秋雨《废墟》、梁文道《圆明园的道德故事》 全文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蹫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时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
Q2:小学生怎么批注圆明园? 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描述了圆明园昔日无比灿烂辉煌的景象和惨遭侵略者野蛮践踏以至彻底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仇恨。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严谨的结构、颇具匠心的布局,向读者展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惨遭毁灭的悲剧。文章首尾呼应,读者的痛惜、愤怒与作者共鸣,非常好地达到了思想教育渗透于语言文字中的作用。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的“量”读音要准确,损失的不可估量恰恰说明价值的“不可估量”,让人心中对他的毁灭产生心疼、痛恨之情。】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众星拱月”突出了圆明园的主要地位,彰显了圆明园建筑风格上的美丽。众多的园林如同璀璨的群星,而圆明园就似被群星围绕的圆满无缺的月亮。如此美丽、圣洁的建筑却被无情摧毁,让人心痛。】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相映成趣,“金碧辉煌”之宏伟和“玲珑剔透”之精巧,本是不和谐的,在这里却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见建筑师构思之巧妙。】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此处注意,仅仅是“象征“,这是幻想的地方,久居皇室的人是寂寞的,他们也向往凡间的普通人生活,高高的城墙束缚了他们,不得已只好在这里再造一处。】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圆明园中可真是无奇不有,天下美景尽集于此,皇帝真够贪心的。想象一下这个建造的过程,估计也是一部血泪史。】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传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还有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武陵春色【圆明园中,不仅有各地名胜古迹,也有幻想出来的神仙福地,突出圆明园景物之神奇,更与本段结尾前后呼应。】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包罗万象】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对上面的“有”进行了总结,这两句话既是上段文字的总结,更引起人们无暇遐想:在这美丽的园林里,究竟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Q3:语文五年级上册21课圆明园的毁灭批注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描绘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和侵略者野蛮践踏、彻底破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痛恨。作者以简洁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巧妙的布局,向读者展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悲惨的毁灭。文章首尾呼应,读者的哀叹和愤怒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思想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中的功能。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的“量”的发音要准确,不可估量的损失恰恰意味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使人对他的毁灭感到痛心和痛恨。圆明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区。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此外,圆明园的东、西、南分布着许多小花园。圆明园周围有星星和月亮。【“星拱月”凸显圆明园主体地位,凸显圆明园建筑风格之美。许多花园像明亮的星星,而圆明园像一轮被星星包围的完美月亮。如此美丽神圣的建筑被无情摧毁,令人心碎。】在圆明园,有宏伟的殿堂,有精致的亭台楼阁;【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映衬。“金碧辉煌”的宏伟与“玲珑剔透”的精致并不协调,但在这里有机结合,展现了建筑师的巧妙构思。】有象征热闹市集的“商业街”,也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川村落。【注意这里,它只是一个“符号”。这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地方。长期生活在皇室的人都是孤独的。他们也向往凡间普通人的生活。高墙束缚了他们,所以他们不得不在这里建造另一个地方。】公园内的很多风景都是仿照各地的名地,比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狮子林、平湖秋月、杭州西湖雷锋夕照等。【圆明园真的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所有的美景都集中在这里。皇帝真是贪心。想象一下这个建筑过程。这也是一部血泪史。】也有很多风景是按照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比如蓬莱的瑶台。【传说海上有三座神山,一座叫蓬莱,一座叫方丈,一座叫瀛洲。根据神话传说,海上有三座神仙居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武陵春光【在圆明园,不仅有名胜古迹,还有梦幻般的神仙祝福,凸显了圆明园景色的神奇,呼应了这一段的结尾。]公园里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方景观。【包罗万象】漫步公园,犹如漫游南北,欣赏国内外景点;在此期间,仿佛置身于幻想的王国。【总结上面的“你”,这两句不仅仅是上一段的总结,更是让人无暇遐想:这个美丽的花园里还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而且保存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过渡到自然,这也是第2-4段的中心,引出以下对“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的描述。】从先秦时期(从人类历史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之前的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到唐、宋、元、明、清(1912年溥仪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结束,从先秦时期到清朝结束,2300多年间圆明园里出现了多少珍贵的古董、字画、金银珠宝等珍贵的东西)。【当之无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珍贵的物品令人眼花缭乱,奇妙的工艺令人惊叹。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入圆明园。
他们拿走了花园里所有能拿走的东西;如果你不能移动它,用手推车或牛来搬运它;如果你不能运输它,你会随意摧毁它。【从“掠夺”到“运输”再到“任意破坏和摧毁”,英法联军赤裸裸地开始了自己在中国领土上的抢劫。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合情合理合法的“取经”,是对清政府的一次震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在别人的地盘上为所欲为。有没有羞耻感?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无价的古代文物被放在其他国家的博物馆里,而中国只能从历史记录中见证它的精神。】为了毁灭犯罪证据,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入侵者奉命放火焚烧花园。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连续烧了三天”和“遮盖”说明圆明园很大,里面东西很多。即使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大火还是烧了这么久。】这个园林艺术的瑰宝,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骨灰和中国人民的尊严。这片历史遗迹默默地告诉后人: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资料:】资料1:法国作家雨果的文章: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一个民族近乎超人的想象力所创造的所有成就。圆明园不仅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杰作,更是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你可以想象一座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个梦幻般的梦是由大理石、白色大理石、青铜和瓷器制成的,雪松梁用宝石装饰,并用丝绸覆盖。祭坛、闺房、城堡分布其中,神鬼位于其中;五彩釉熠熠生辉;神奇的仙境由具有诗人气质的技艺精湛的工匠创造后,加上了充满水雾的花园、水池和喷泉,悠闲散步的天鹅,白鹳和孔雀。一句话:这是一个宫殿寺庙形式的耀眼宝洞,充满了人类神奇的幻想。这是圆明园。全世界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一座圆明园,伏尔泰至今还在提及。虽然有些人从未见过,但他们都梦想着它。这是一部让外人震惊又不为人知的杰作,就像黄昏时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美丽形象。资料二:圆明园被劫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过北京东郊,直扑圆明园。当时,桑格金钦和芮林的残余势力在城北稍作抵抗后逃跑了。法军先行,下午经过海淀。10月6日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皇宫大门。这时,有20多名圆明园内技艺高超、英勇无畏的人进出贤门。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圆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资料3:漫漫回家路150年前,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劫掠并被付之一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视为近代中国的国耻,也是国人至今无法忘却的悲惨记忆。 一个半世纪以来,大量圆明园文物依旧是在世界各地漂泊,难以踏上回家的路程…… 满目疮痍的圆明园遗址 2010年10月18日,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晚会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举行。晚会向全球发出倡议---归还圆明园流失文物,抵制拍卖、交易圆明园文物。 在圆明园修复文物展览的现场,来自新西兰的玛丽一家引起了人们的主意。他们的祖辈曾经参与了对圆明园抢劫,在大水法景区,玛丽一家通过景象复原器,第一次看到圆明园被毁之前的景象。走进满目疮痍的圆明园遗址,他们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情绪,母子三人相拥而泣。 艰难“回家”路 火烧圆明园后,据统计大约有150万件圆明园遗物散落在世界各地,多年来尽管知道去向的文物不少,但"回家"之路却极为艰难。 上世纪90年代,文物部门曾经组成圆明园文物寻访小组到海外寻宝。在挪威卑尔根人类艺术博物馆的东方展厅,很多精美的圆明园文物已经成为了这里的镇馆之宝。 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宫里有一个中国宫,这里的文物全部来自圆明园。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圆明园珍宝“有家难回”,其中包括巴黎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全景图,大英图书馆收藏的的女史箴图、四库全书图册等。 回购流失的文物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民间组织和爱国人士通过回购、回赠等方式积极追索流失文物,包括2009年为阻止拍卖而在法国发起的诉讼,但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圆明园回归文物仅有85件。 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明确反对通过回购的方式赎回文物,因为一旦采取这样的行动不仅会把圆明园文物推向天价,而且还等于默人了文物持有者的合法性,这将对以后文物追讨来带来负面效应…… 寻找的不仅仅是文物 事实上,为了让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陆续加入了一系列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口、非法转让的国际公约,与美国、印度、意大利等国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 圆明园流散文物的追讨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人们对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已经超越了这一事件本身,对它的“寻找”更多的是一种象征。
Q4:圆明园的毁灭预习资料句子批注
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批注:“众星拱月”突出了圆明园的主要地位,彰显了圆明园建筑风格上的美丽。众多的园林如同璀璨的群星,而圆明园就似被群星围绕的圆满无缺的月亮。如此美丽、圣洁的建筑却被无情摧毁,让人心痛。2、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批注: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相映成趣,“金碧辉煌”之宏伟和“玲珑剔透”之精巧,本是不和谐的,在这里却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见建筑师构思之巧妙。3、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批注:此处注意,仅仅是“象征“,这是幻想的地方,久居皇室的人是寂寞的,他们也向往凡间的普通人生活,高高的城墙束缚了他们,不得已只好在这里再造一处。4、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批注:从 “掠走”到“运走“再到”任意破坏、毁掉“,英法联军赤裸裸地在中国的地盘上开始了自己的强盗行为,在他们眼中,这是一场合理合法地光明正大地“拿取”;是对清政府的震慑,就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在别人的地盘上,这样为所欲为,还有没有一丝廉耻之心,从这一天起,中国价值连城的古代文物堂而皇之地摆在了别的国家的博物馆,而中国,却只能从历史记载中目睹它的神采。扩展资料: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户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Q5:小学语文五年级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要重点句及重点句的批注,主要意思。表达出圆明园的毁灭损失的巨大。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描绘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和侵略者野蛮践踏、彻底破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痛恨。作者以简洁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巧妙的布局,向读者展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悲惨的毁灭。文章首尾呼应,读者的哀叹和愤怒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思想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中的功能。
Q6:诗词哭泣的圆明园作者是谁?
“一直以为圆明园在哭。八国联盟蹂躏了她的身体,摧毁了她的骨骼,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余年之痛,如西楼断臂,百年风雨终存。”作者是章小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