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的连锁为什么可以不同,基因识别

文章 3年前 (2021) admin
0

Q1: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的连锁为什么可以不同?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连锁不同,这主要与不同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不同及基因分布不同有关,如同样是AaBb,可能AB连锁也可能Ab连锁,也有可能因为互换导致连锁不同。

Q2: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基因的连锁可以不同吗?

可以啊,就比如你画的这种情况

Q3:为什么每个人的基因都不同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大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指染色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都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或R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座位,每个基因都有自己特定的座位。凡是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基因都称为等位基因。在自然群体中往往有一种占多数的(因此常被视为正常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基因;同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产生,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称它们为突变型基因。在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内有两个同源染色体,所以每一个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么就这个基因座位来讲,这种细胞或个体称为纯合体;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称为杂合体。在杂合体中,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状,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则称为隐性基因。在二倍体的生物群体中等位基因往往不止两个,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不过有一部分早期认为是属于复等位基因的基因,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等位,而是在功能上密切相关、在位置上又邻接的几个基因,所以把它们另称为拟等位基因。某些表型效应差异极少的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很容易被忽视,通过特殊的遗传学分析可以分辨出存在于野生群体中的几个等位基因。这种从性状上难以区分的复等位基因称为同等位基因。许多编码同工酶的基因也是同等位基因。属于同一染色体的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见连锁和交换)。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般并不反映它们在生理功能上的性质和关系,但它们的位置和排列也不完全是随机的。在细菌中编码同一生物合成途径中有关酶的一系列基因常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操纵子(见基因调控);在人、果蝇和小鼠等不同的生物中,也常发现在作用上有关的几个基因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基因复合体或基因簇或者称为一个拟等位基因系列或复合基因。

Q4:(生物)关于遗传定律的一个问题,帮帮忙啊!^_^

高考完,我来回答吧。你说得没错,确实是根据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所谓测交,就是与隐性纯合子(aabb)进行杂交,所以后代的基因型里面一定会有一个小a基因和一个小b基因。aaBb,Aabb为大多数,证明基因型为AbBb的植物体产生的配子中aB和Ab居多,也就是说,小a基因和大B基因是在一条染色单体上面的(那么大A基因和小b基因就在另外一条染色单体上),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总是连在一起,不能自由组合,这就产生了基因的连琐。至于产生的基因型AaBb,aabb的后代,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为极少数。

Q5: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分离法则豌豆具有一些稳定且易于区分的性状,符合孟德尔的实验要求。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状、结构、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在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所谓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色的红花和白花,种子形状的圆粒和皱粒等。为了分析的方便和好处,他首先研究了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然后一起观察了多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这种分析方法是孟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1.众所周知,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孟德尔的论文有着33,360,010-30,000的惊人标题,所以他的实验方法主要是“杂交实验”。他以纯种高茎豌豆和短茎豌豆为亲本(亲本用P表示),在它们不同的植株间进行异花授粉。图2-4为高、矮茎豌豆异花授粉示意图。结果表明,它们杂交产生的第一代植株(简称“第一代”,简称F1)无论是以高茎为母本,还是以短茎为父本,以高茎为父本,以短茎为母本,均表现出高茎。也就是说,就这一对相对性状而言,F1植株的性状只能表现出一个亲本的——高茎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短茎的性状在F1中完全没有表现出来。例如,当纯红豌豆和白豌豆杂交时,无论是正交还是回交,F1植株都是红豌豆。正因如此,孟德尔把F1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红花等称为显性性状,而F1未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如短茎、白花等,则称为隐性性状。孟德尔在豌豆的其他五对相对性状上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即它们都有易于区分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2.分离现象和分离比例在上面提到的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由于只有一个相对性状——占优势,那么另一个相对性状——是否消失了呢?你能展示一下吗?带着这样的疑惑,孟德尔继续他的杂交实验。孟德尔通过自花传粉的方式对上述F1的高茎豌豆进行授粉,然后在第二年播种F2豌豆的种子,从而获得杂种F2的豌豆植株。结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高茎豌豆(显性性状),另一种是短茎豌豆(隐性性状),即一对相关性状——的两种不同表现,高茎和短茎性状。孟德尔的问题被解除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分离。不仅如此,孟德尔还从F2代高茎和矮茎豌豆的统计中发现:在1064粒豌豆中,高茎787粒,矮茎277粒,两者的比例约为3: 1。如图2-4A所示。孟德尔用同样的实验方法,通过F1自花授粉给红花豌豆授粉。杂种F2中也有两种类型的豌豆植株:一种是红豌豆(显性性状),另一种是白豌豆(隐性性状)。统计结果表明,929粒豌豆中,红豌豆705粒,白豌豆224粒,二者比例也接近31。孟德尔还对另外5对相对性状做了同样的杂交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结果,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1)1)F1的所有植株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显性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被暂时覆盖而没有表现出来(隐性性状)。(2)在F2代,杂交亲本——的显性和隐性相关性状再次出现,这就是性状分离现象。因此,隐性性状在F1中并未消失,只是暂时被掩盖,未能表现出来。
(3)在F2群体中,显性性状的植株数和隐性性状的植株数往往呈现一定的分离比例,比例约为31。3.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对上述七个豌豆杂交实验结果中反映出的三个明显的规律性现象感到惊讶。事实上,他已经意识到这绝对不是某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普遍的遗传规律,但他仍然对3: 1的分离比例感到困惑。经过一番创造性的思考,提出了遗传因素分离的假说。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生物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遗传因素后来被称为基因)。(2)遗传因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成员来自父本,另一个成员来自母本,分别由精子细胞带入。当配子体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相互分离,各自进入一个配子。这样,每个配子只包含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成员,该成员可能来自父本,也可能来自母本。(3)在杂种F1的体细胞中,两个遗传因子的成员不同,处于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状态,但它们在性状发育中的作用明显不同,即一个对另一个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有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其次是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4)F1杂种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数量相等,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不同类型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为了更好地证明分离现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其假说都用一对遗传因子来说明,如图2-5所示。我们用大写字母D表示决定高茎豌豆的显性遗传因子,小写字母D表示短茎豌豆的隐性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在生物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因此,在高茎纯豌豆体细胞中存在一对决定高茎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dd和一对决定短茎纯豌豆体细胞中短茎性状的隐性遗传因子DD。在杂交产生的F1体细胞中,D和D结合形成D。因为D(高茎)对D(短茎)占优势,所有F1植株都是高茎豌豆。当F1进行减数分裂时,其配对的遗传因子D和D必须相互分离,最终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个是含有遗传因子D的配子,另一个是含有遗传因子D的配子,两个配子数量相等,各占1/2。因此,上述两种雌雄配子的结合产生了三种组合:d。D、Dd和dd,它们之间的比接近于1∶2∶1,而在性状表现上则接近于3(高)∶1(矮)。 因此,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使得豌豆杂交试验所得到的相似结果有了科学的、圆满的解释。 基因型与表现型我们已经看到,在上述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分析中,遗传下来的和最终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如当遗传结构为DD型时,其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高茎豌豆,而遗传结构为Dd型时,其表现出来的也是高茎豌豆。像这样,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形特征和生理特性叫做表现型,如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而生物个体或其某一性状的遗传基础,则被称为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由相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叫做纯合体,如DD和dd的植株;凡是由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则称为杂合体,如Dd。 基因型是生物个体内部的遗传物质结构,因此,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例如,含有显性遗传因子D的豌豆植株(DD和Dd)都表现为高茎,无显性遗传因子的豌豆植株(dd)都表现为矮茎。由此可见,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由以上分析我们还可知道,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却并不一定相同。例如,DD和Dd的表现型都是高茎,但其基因型并不相同,并且它们的下一代有差别:DD的下一代都是高茎的,而Dd的下一代则有分离现象——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4.分离规律的验证 前面讲到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仅仅建立在一种假说基础之上,他本人也十分清楚这一点。假说毕竟只是假说,不能用来代替真理,要使这个假说上升为科学真理,单凭其能清楚地解释他所得到的试验结果,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这一假说。下面介绍孟德尔设计的第一种验证方法,也是他用得最多的测交法。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按照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杂种子一代F1(Dd)一定会产生带有遗传因子D和d的两种配子,并且两者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类型(dd)只能产生一种带有隐性遗传因子d的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1中遗传因子的作用。所以,测交产生的后代应当一半是高茎(Dd)的,一半是矮茎(dd)的,即两种性状之比为1∶1。如图2-6所示测交实验的方法。 孟德尔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相交,得到的后代共64株,其中高茎的30株,矮茎的34株,即性状分离比接近1∶1,实验结果符合预先设想。对其他几对相对性状的测交试验,也无一例外地得到了近似于1∶1的分离比。 孟德尔的测交结果,雄辩地证明了他自己提出的遗传因子分离假说是正确的,是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 5.分离规律的实质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用他自己所设计的测交等一系列试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亦被后人无数次的试验所证实,现已被世人所公认,并被尊称为孟德尔的分离规律。那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呢? 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孟德尔在揭示了由一对遗传因子(或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之后,这位才思敏捷的科学工作者,又接连进行了两对、三对甚至更多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试验,进而又发现了第二条重要的遗传学规律,即自由组合规律,也有人称它为独立分配规律。这里我们仅介绍他所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1.杂交试验现象的观察 孟德尔在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时,仍以豌豆为材料。他选取了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体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一个亲本是结黄色圆形种子(简称黄色圆粒),另一亲本是结绿色皱形种子(简称绿色皱粒),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所得到的F1全都是黄色圆形种子。由此可知,豌豆的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所以F1的豌豆呈现黄色圆粒性状。 如果把F1的种子播下去,让它们的植株进行自花授粉(自交),则在F2中出现了明显的形状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在共计得到的556粒F2种子中,有四种不同的表现类型. 如果以数量最少的绿色皱形种子32粒作为比例数1,那么F2的四种表现型的数字比例大约为9∶3∶3∶1。如图2-7所示豌豆种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从以上豌豆杂交试验结果看出,在F2所出现的四种类型中,有两种是亲本原有的性状组合,即黄色圆形种子和绿色皱形种子,还有两种不同于亲本类型的新组合,即黄色皱形种子和绿色圆形种子,其结果显示出不同相对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 2.杂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孟德尔在杂交试验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如果单就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而言,那么,其杂交后代的显、隐性性状之比仍然符合3∶1的近似比值。 以上性状分离比的实际情况充分表明,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是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着,其传递方式依然符合于分离规律。 此外,它还表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与另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无关,二者在遗传上是彼此独立的。 如果把这两对相对性状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那么,这个F2表现型的分离比,应该是它们各自F2表现型分离比(3∶1)的乘积:这也表明,控制黄、绿和圆、皱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既能彼此分离,又能自由组合。 3.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那么,对上述遗传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孟德尔根据上述杂交试验的结果,提出了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中自由组合的理论。 因为最初选用的一个亲本——黄色圆形的豌豆是纯合子,其基因型为YYRR,在这里,Y代表黄色,R代表圆形,由于它们都是显性,故用大写字母表示。而选用的另一亲本——绿色皱形豌豆也是纯合子,其基因型为yyrr,这里y代表绿色,r代表皱形,由于它们都是隐性,所以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由于这两个亲本都是纯合体,所以它们都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即: YYRR——YR yyrr——yr 二者杂交,YR配子与yr配子结合,所得后代F1的基因型全为YyRr,即全为杂合体。由于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所以F1的表现型全为黄色圆形种子。杂合的F1在形成配子时,根据分离规律,即Y与y分离,R与r分离,然后每对基因中的一个成员各自进入到下一个配子中,这样,在分离了的各对基因成员之间,便会出现随机的自由组合,即: (1) Y与R组合成YR; (2)Y与r组合成Yr;(3)y与R组合成yR; (4)y与r组合成yr。 由于它们彼此间相互组合的机会均等,因此杂种F1(YyRr)能够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相等数量的配子。当杂种F1自交时,这四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便在F2中产生16种组合中的9种基因型合子。由于显隐性基因的存在,这9种基因型只能有四种表现型,即: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如图2-8所示它们之间的比例为9∶3∶3∶1。 这就是孟德尔当时提出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假说,这个假说圆满地解释了他观察到的试验结果。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遗传定律,这就是孟德尔发现的第二个遗传定律——自由组合规律,也有人称它为独立分配规律。 4.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与分离规律相类似,要将自由组合规律由假说上升为真理,同样也需要科学试验的验证。孟德尔为了证实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F1杂种,确实产生了四种数目相等的不同配子,他同样采用了测交法来验证。 把F1杂种与双隐性亲本进行杂交,由于双隐性亲本只能产生一种含有两个隐性基因的配子(yr),所以测交所产生的后代,不仅能表现出杂种配子的类型,而且还能反映出各种类型配子的比数。换句话说,当F1杂种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后,如能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的后代,而且比数相等,那么,就证实了F1杂种在形成配子时,其基因就是按照自由组合的规律彼此结合的。为此,孟德尔做了以下测交试验,如图2-9所示。 实际测交的结果,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都得到了四种数目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后代,其比数为1∶1∶1∶1,与预期的结果完全符合。这就证实了雌雄杂种F1在形成配子时,确实产生了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从而验证了自由组合规律的正确性。 5.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根据前面所讲的可以知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孟德尔遗传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后来发现的许多遗传学规律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并建立起来的,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近代遗传学发展的前途。 1.理论应用 从理论上讲,自由组合规律为解释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大家知道,导致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却是出现生物性状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比如说,一对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这可以说明现在世界生物种类为何如此繁多。当然,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在后面还要讲到。 分离规律还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由于有些遗传疾病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些遗传病在通常情况下很少会出现,但是在近亲结婚(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从而使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必须禁止,这在我国婚姻法中已有明文规定。 2.实践应用 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植物的杂交育种上。在杂交育种的实践中,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再经过自交,不断进行纯化和选择,从而得到一种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比方说,有这样两个品种的番茄:一个是抗病、黄果肉品种,另一个是易感病、红果肉品种,现在需要培育出一个既能稳定遗传,又能抗病,而且还是红果肉的新品种。你就可以让这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在F2中就会出现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型品种。用它作种子繁殖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能稳定遗传的番茄新品种。

Q6:基因型相同个体表现型不相同,这个是为啥你,,求解释

个体表现是由基因和外在环境共同决定的,比如后天成长的营养条件等,所以如果环境不同,表现型一般不同,有时即使环境相同也不一定表现型相同。书本上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大千世界不是书本能概况的。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1年10月24日 上午4:43。
转载请注明: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的连锁为什么可以不同,基因识别 | 热豆腐网址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