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活这一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享受那些快乐。从孩子的健康开始,就要特别重视。但孩子往往是抵抗力最弱的一个群体,各种疾病也喜欢纠缠。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治疗?下面,妈妈网百科给你详细解答~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大家肯定听说过,但我不太了解。家里的孩子往往更喜欢得手足口病,家长也能从医生口中听到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常见的轻度传染病,感染程度较高,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易发病。发病发生在夏秋之交,9月为高峰期。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类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儿身上。大多数孩子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出现皮疹或疱疹。
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可导致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由于病情进展较快,容易死亡。
大多数儿童和成人感染后不会生病,但可以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和埃可病毒中的一些血清型。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分布在很多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是高发期。手足口病通常在爆发后出现。疫情期间,幼儿园、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可能发生聚集性疾病。那么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呢?
1.潜伏期3-5天,出现低烧、全身不适、腹痛等症状。
2.1-2天内,口腔、咽部、软腭、颊粘膜、舌、牙龈出现小米至绿豆大小的疼痛性水疱,周围红肿,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他们经常流涎,拒绝进食。
3.同时手脚也出现皮疹。在手和脚的背侧、手指(脚趾)的背侧边缘、指甲周围和掌跖处有数量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在臀部、肛门附近也可见,躯干、四肢偶有。过几天就干了,消退了,皮疹也不痒不痛了。
4.个别患儿可出现全身性丘疹、水疱,伴有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一般病程较好,全程约5 ~ 10天,大多可自愈,预后良好。
5.有些病例仅出现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整个病程约5-10天,大部分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不仅喜欢“骚扰”孩子,而且有流行趋势。而且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疫情。这样很不好,那么手足口病怎么治疗呢?
普通病例治疗
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饮食清淡,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和处理。
3.病因治疗:选择病毒唑等。
重症病例的治疗
1.涉及神经系统的病例:
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抗休克(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
控制颅内压增高:限制剂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为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g/kg*2次或2g/kg*1次;
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 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严重者可用短期大剂量颗粒治疗:甲泼尼龙15-30 mg/(kgd),3天后减为小剂量;
呼吸衰竭患者应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2.涉及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病例: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检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饱和度;如发生呼吸衰竭,应及时做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并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整。
手足口病的护理
除了去医院治疗,父母照顾宝宝同样重要。一旦发现感染手足口病,宝宝要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那么手足口病的护理是怎样的呢?
1.环境调节:
一旦发现感染手足口病,宝宝要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不适合浸泡的物品可以放在阳光下暴晒。宝宝的房间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和适宜的温度。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每天使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进出婴儿室的人数,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染,避免二次感染。
2.饮食和营养:
如果在夏天生病,宝宝很容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的补水和营养。宝宝要卧床1周,多喝温水。因为发烧和口腔疱疹,孩子胃口不好,不愿意吃饭。给宝宝吃清淡、温热、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忌食寒、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为口腔疼痛而拒绝进食、流涎、哭闹、睡眠。保持婴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宝宝,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维生素B2粉可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或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进糜烂尽快愈合,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的衣服和被褥要干净,衣服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将宝宝的指甲剪短,必要时包裹宝宝的双手,防止抓挠皮疹;臀部有红疹的宝宝要经常清洗尿液,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0.5%碘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不需要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即可。对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进行降温、喝温水、洗温水澡等物理降温。
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几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婴儿。病毒通过感染者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或者排出的粪便通过口或手传播。疫情期间,家长要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同时养成洗手的习惯。下面是手足口病的具体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儿童接触,托幼机构发现患者,要采取隔离措施;有相关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正在家里接受治疗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孩子。家长要及时晾晒或消毒衣物,及时消毒粪便。
3.轻症患儿无需住院,应在家治疗和休息,减少交叉感染。
4.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调理脾胃,尽早治疗消化不良。
5.污染
6.饭前饭后和出门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避免与生病的孩子接触。
7.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疫情期间,不宜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清洁,保持室内经常通风,经常晾晒衣物和被子。
8.注意婴儿的营养和休息,避免日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身体抵抗力。
9.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要通风良好。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要每天清洗消毒。清洁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并在清洁后立即洗手。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