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没有注意到肢体动作的发展?孩子的发展是有一些个体差异的,有早有晚。只要在正常发展范围内,就没有问题。那么,父母知道宝宝的发育指标吗?
肢体运动发育是什么意思?
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育指标。家长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判断孩子的发育情况,做一些辅助工作,让宝宝健康成长。那么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呢?学龄前(3-6岁)儿童的身体发育比3岁以前要慢。但还是比后来的发展快很多。3-6岁时,儿童身高每年增加4-7厘米,体重每年增加4公斤。在此期间,由于儿童各项生理发育迅速,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但由于机体生物机能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硬度较小,但弹性很大,可塑性比较强。所以一些舞蹈、体操、武术等项目的训练都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为此,如果孩子长期姿势不正确或遭受外伤,会造成骨骼变形或骨折。
现在,肌肉发育还处于不平衡阶段。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不完善,肌肉力量差,所以特别脆弱。这个阶段肌肉发育的特点是:跑跳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手还是很笨拙,一些精细的动作还不能顺利完成。
此时儿童皮肤非常娇嫩,特别容易受伤或感染,体温调节功能比成人差。因此,当外界温度突然变化时,孩子容易感冒或中暑,需要及时增减衣物。
所以,随着宝宝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宝宝的肢体动作逐渐开始发育。
婴儿肢体运动发展的指标
宝宝肢体动作发育的指标有哪些?让我们来看看。
一个月之内:第一周,他的胳膊和腿没有完全伸直,蜷缩着身体,当他感觉到很大的噪音或突然的动作时,他会自动弓起背,伸出胳膊和腿,但这些动作大多是无意识的,不协调的;一个星期后,宝宝会伸展四肢,表现出一些特定的肢体反射动作,并具有抓手的能力。当大人将手指放入宝宝的手掌时,会立即产生回握反应;观察他睡觉时手是否会自发握紧张开。
2个月:2个月时,宝宝仰卧时能支撑30秒左右,面部与床呈45度。因为先天反射还没消失,所以会经常挣拳头。宝宝俯卧,双手放在头两侧,大人拿着玩具在前面逗他,看宝宝会不会抬头。
3-4个月:3个月时,宝宝俯卧头部与创面呈90度。俯卧时可用前臂支撑,可由仰卧位改为侧卧位。他的两只小手已经可以互相握着了,他最多可以握30秒。让宝宝俯卧,双臂放在头两侧,让大人拿着玩具在前面逗宝宝;让宝宝仰卧,穿宽松的衣服。当他的手臂可以左右活动时,他的手会碰到他的胸部。4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坐着,扶着宝宝的臀部试着翻身,可以俯卧位双手托起全身。能坐十到十五分钟,头端正、稳、背挺直;当你俯卧时,你可以保持头部与平面成90度。当你仰卧时,你可以伸长脖子看你的手和脚。可以有限地弯曲腰部以下的肌肉;可以改善臀部;俯卧的时候可以从一侧滚到另一侧,也可以从俯卧滚到侧卧或者仰卧。
5-6个月:5个月时,宝宝可以站在床上或大人腿上两秒钟以上,双手放在宝宝腋下;宝宝仰卧,上方挂玩具,可以接住玩具;双手能拿两块积木。
6个月宝宝平躺时可以用手肘支撑抬胸,但腹部仍靠在床上,平躺时喜欢伸直双腿抬起。能够平衡地背靠枕头坐着,能够贴着地面爬。你可以用一只手拿东西。
7-8个月:这个阶段宝宝已经可以不用支撑坐起来了。另外,宝宝的翻身动作已经很灵敏,肢体动作也相当活跃。宝宝的平衡能力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头部运动非常灵活。用手指捏东西,拿杯子喝水,自己吃饭。能翻身,能爬,能站。家长可以把宝宝抱在腋下,看宝宝是不是上蹿下跳。看宝宝会不会拿两个东西,然后互相摸摸。观察宝宝会不会捏玩具,让大人伸开手拿着。
9个月:这个时候宝宝可以像钟表一样坐,坐得稳,坐的时候转个圈,自己站起来,然后坐下。握住宝宝的手,让他学会走路。观察宝宝坐下时能否不依靠家具站起来;大人抱着宝宝鼓励他走几步,宝宝可以走2-3步。
10-12个月:这个阶段宝宝可以自己站起来,用学步车慢慢行走;11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可以在大人单手抱着的情况下走路了;一岁的宝宝可以自己站立一会儿,不需要帮助也可以走几步。更重要的是弯腰,挥手,下蹲,然后站起来。他们开始喜欢学习走路。
一只手可以拿两个小积木,手指的灵活性增强了,双手也学会了协同工作。看宝宝扔掉玩具后能不能自己捡起来,用拇指和食指捡东西。可以打开合上书,喜欢独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手指也比较灵活。可以上下、前后活动手臂,牵着大人的手下楼梯,自己玩积木;小手正在变得灵活,可以穿珠子,扔豆子等等。
2岁:能独自上下楼,能独立金鸡;能简单写;会击球、接球、滚球;能做一些生活中的精细动作。宝宝单脚站立2秒以上;会用两只脚交替上楼下楼;能写0和1;能做一些开瓶盖、解扣子、剪纸等精细动作。
3-4岁:会骑小三轮车,能跑得快,但有时会掉,会用剪刀,会拿满水的杯子,会脱裤子,会穿没有扣子的裤子和衣服;能画直线和简单的图形和风景。
能准确地将球投进儿童篮球架的框架内;能用双脚自由地跳过障碍物;会扣自己;会折纸,会简单手工。
5-6岁:可以学写字,但是写不好;我已经会一边跑一边拍球了,还能根据纸上画的线准确地切割出图形。能从三级台阶上跳下来,平稳着陆;立定跳远80 cm以上;单脚连续跳30次以上;能拍照;会运球,会跑。擅长绘画和手工制作。
婴儿肢体运动障碍的表现
婴儿肢体发育不良有哪些表现?肢体运动障碍是指儿童的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6个月以内的宝宝,家长要多加注意,及时咨询医生,处理以下情况。
1.宝宝身体虚弱,动作明显减少,这是肌肉紧张状态下的表现,多在宝宝一个月期间;身体僵硬是肌张力过高的表现。
2.反应慢,多表现在听觉和视觉上。这是听力系统受损或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
3.脑损伤婴儿常出现异常头围,这是大脑发育的形态学指标。
4.体重增加不佳,食量减少,母乳喂养弱。
5.姿势固定多是因为脑损伤导致的肌肉紧张异常。比如弓角反转、蛙位、倒U姿势等。
6.不要笑。3个月大的宝宝会正常开始笑,动作迟缓的宝宝会停止笑或推迟笑。4个月大就不会笑了。
7、小手握拳,经常握拳能无饥饿感张开,或拇指内收,特别是一侧上肢存在,不能伸手抓东西。
8.身体扭转。3~4个月婴儿出现身体扭转,常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9.头部不稳,如4个月宝宝不能直立,坐着时不能抬头。
10、斜视,3~4个月宝宝斜视或眼球运动不良。
11.看手,6个月后依然出现;临床表现为3 ~ 4个月的婴儿不能抬头,7个月的婴儿不能坐起,1岁的婴儿不能行走。
以上现象都是运动障碍的表现,因为孩子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随着发育各种现象会有所不同。因此,为癫痫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年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宝宝遇到类似情况,要咨询医生,及时就医。
宝宝肢体发育不良怎么办?
一侧肢体发育不良怎么办?身体两侧发育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单侧肥胖,是指半侧肢体和身体逐渐肥大不对称。主要为婴幼儿,进展缓慢,青春期自行停止发育,成人发病少见。部分肥大主要侵犯软组织,表现为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毛发增多、出汗增多、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四肢和躯干可发生骨质增生和肥大。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巨指、并指、多指、脊柱侧凸、骨盆异常和足弓。这种病是自限性的,到一定程度可以自行停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先天性偏侧肥大患者腹部肿瘤风险增加,应注意定期腹部触诊和超声检查。小小年纪,父母帮助孩子多做运动,也能缓解发育的不对称。
如何保持宝宝的腿发育良好?很多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腿都有点弯。父母经常把婴儿误认为是O型腿。其实这主要是宝宝在妈妈体内的蜷缩姿势造成的,很正常。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腿自然就直了。相反,宝宝出生时,腿是直的,要小心。很有可能是先天畸形,需要尽早检查治疗。
一岁前,宝宝正在经历骨骼由软逐渐变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骨骼不要承受太大的重力。很多家长给孩子买学步车,希望孩子尽早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但是学步车的作用是帮助宝宝用脚承受重量,行走平稳。但是,如果他们过早使用学步车,坐在学步车里的孩子会绊倒,这并不危险。更重要的是,这种过大的负荷会使孩子的腿弯曲。同理,过早地告诉孩子站立和行走也是不可取的。
为了孩子强健的骨骼和美丽的双腿,我们也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养环境。坚持出生时母乳喂养。断奶后,每天要给孩子喂一定量的奶。牛奶是钙的最大来源。一生喝牛奶,一生受益。如果宝宝不能喝奶或奶量不多,也可以从吃的食物入手,如瘦肉、蛋黄等,这些食物都含有较高的钙。
钙有了之后,还需要维生素D来共同维持骨骼健康,但是要注意,没有活化的维生素D是没有用的。想要宝宝的维生素D发挥作用,户外晒太阳是关键。
如何预防宝宝肢体运动障碍?
如何预防宝宝肢体运动障碍?宝宝的肢体运动和发育有三次机会。
机会一:
0-2岁。0-2岁是儿童肢体运动智能发展的基础时期,主要在于建立各领域、各系统的基本能力,发展基本的情绪和日常生活功能。重点开发项目包括:感知中的前外侧触觉系统和动作中的反重力肌肉群。
(1)使前外侧触觉系统成熟(敏感)的常见家庭方法有:
1.每天给孩子提供多触觉按摩刺激。玩游戏,用至少两种不同厚度的质地物体(如海绵、软刺猬玩具)触摸儿童皮肤,尤其是手肘以下、背部、膝盖到脚踝、脸颊等部位。
建议在洗澡、亲子游戏互动等自然情境下进行。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饭后立即避免触觉刺激。
2.给孩子提供口腔触觉刺激,可以和口腔清洁活动同时进行。妈妈们可以使用指尖垫或柔软的指垫进行儿童专用的牙齿清洁,以轻微的压力但平稳缓慢的速度轻轻摩擦儿童的牙龈、牙齿和脸颊。
建议从门牙开始,循序渐进,随着游戏逐渐增加刺激的时间和广度。但是,妈妈要注意手指的安全。刺激时,她要用食指移动,用拇指和中指固定下颌,避免因可能的咬合反射而咬手指。同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摩擦牙龈。如果持续出血,请停止刺激,并咨询专业医务人员或牙医。
(2)家庭训练反重力肌群的常用方法有:
1.鼓励孩子爬行,增加爬行时间,尤其是7个月到1岁的孩子;对于1岁以上已经会走路的孩子,可以在双脚使用负重环(一只脚不要超过1Kg),增加训练能力和爬行意愿。对于还不会爬的宝宝,可以通过辅助定位,尽量在肢体支撑的姿势下保持姿势。
2.可以用充气弹力球做游戏,将孩子放在球上,或躺或趴,并伴有轻微的上下弹跳,以刺激孩子的运动,刺激大肌肉的收缩。
妈妈要注意把手固定在孩子的臀部。对于颈部功能不健全的宝宝,要特别注意固定,保护颈部安全。
机会:2-4岁。
2-4岁是儿童肢体-运动智能发展的转折点,主要在于各领域、各系统基本功能的成熟,开始发展更复杂的功能和基本的独立能力。重点开发项目包括:知觉中的后内侧触觉系统和动作中的粗大运动功能开发。
(3)促进后正中触觉系统成熟的常见家庭方法有:
1、通过球池或米(或豆)盒,行军识别性活动。
玩具(目标)可以放在球池或饭盒里,鼓励孩子只通过触摸而不是视觉来寻找玩具。通过控制目标物体和干扰物体的大小、形状和纹理差异,可以控制游戏的难度。
2.可以给孩子提供多种触觉质感的布书或者提供很多触觉刺激的玩具。
布书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触觉,帮助孩子认识和发展触觉辨别经验;或者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多触觉刺激的游戏或活动如泥巴、手指糊、沙画等。帮助后内侧触觉系统的发育。
(4)家庭训练粗大运动功能发展的常用方法有:
1.鼓励孩子做垫体操活动,如翻筋斗、跳跃、撑地、走平衡木等简单基础的一般动作,让孩子用肢体,认识肢体。
2.尽可能养成孩子独立行动的习惯;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己独立活动。比如能走路的,尽量不要被大人背;能站就不要靠;能坐就不要躺;如果你能自己做事情,尽量不要让别人帮你做,这样可以训练你的肢体功能,有助于你的发展。
机会三:4-7岁。
4-7岁是儿童肢体-运动智能发展的整合期,重点是各功能区的整合,以发展高技能、高复杂的高级整合功能,同时发展相当的社会功能。重点开发项目包括:前庭感知系统、运动精细运动功能开发、感觉统合功能整合与bas
婴儿非常善于用整个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童年和童年时期用双手熟练地制作或改造事物。家长要注意培养宝宝的肢体运动能力,关注宝宝各个阶段的肢体发育指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宝宝!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