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奶粉被认为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食物,但有时一些宝宝喝了奶粉后会出现湿疹、腹泻甚至呕吐的症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需要考虑宝宝是否对奶粉过敏。婴儿奶粉过敏的具体症状有哪些?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及早治疗,才能减轻宝宝的痛苦。另外,宝宝对奶粉过敏怎么办?如何预防?更多详情我们来看一下全文。
婴儿奶粉过敏的症状
奶粉是宝宝营养的关键食物。当宝宝对奶粉过敏时,宝宝的身体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奶粉过敏是指婴儿对蛋白质的分解能力差,因此牛奶中的大分子难以被儿童肠道吸收,从而引起蛋白质过敏反应。
婴儿奶粉过敏的症状有哪些?
1.腹泻
虽然腹泻是宝宝身体的常见症状,但如果腹泻频繁且持续,就要考虑是否是宝宝奶粉过敏引起的。
2.呕吐
如果宝宝在正常用餐时间之外也呕吐,你要注意是否是宝宝奶粉过敏引起的。
3、皮疹
这种症状很容易判断,只要出现就可以认为是过敏,但是要注意,出疹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奶粉。但如果皮疹同时出现腹泻和呕吐,基本可以断定宝宝对奶粉过敏。
4.过度哭泣
这也是宝宝奶粉过敏的可能症状之一,所以如果宝宝哭闹时间长,安慰无效,就要注意了。
5.体重没有增加
甚至有所下降。此外,宝宝体内气体较多,也被认为是宝宝奶粉过敏的症状。
婴儿奶粉过敏的原因
宝宝的奶粉过敏会对其产生不良反应,表现出各种过敏症状。宝宝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所以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宝宝更容易过敏。
宝宝奶粉过敏是什么原因?宝宝之所以过敏,往往和他本身的过敏体质有关,有些可能和家族遗传特征有关。同时,也可能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1.如果宝宝奶粉过敏的症状是腹泻,可能是身体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所致。
2.如果宝宝奶粉过敏的症状是皮疹、湿疹等过敏症状,也可能伴有腹泻,主要是宝宝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引起的。蛋白质过敏是婴儿湿疹的重要原因。当各种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果同样的抗原再次进入体内,就会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即免疫反应。
婴儿奶粉过敏怎么办?
宝宝对奶粉过敏怎么办?相信这个问题一定困扰着很多新手父母。那我该怎么办?妈妈百科指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避免和应对宝宝的奶粉过敏:
1.坚持母乳喂养。一般情况下,母乳不会引起过敏。
2.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过敏源。这种做法被认为是预防婴儿奶粉过敏的最佳方法。
3.正确选择配方。如果确诊宝宝奶粉过敏症状,应及时更换抗过敏配方奶粉。
4.母乳喂养期间,妈妈要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主要是防止过敏蛋白传染给宝宝。
5.适当补充益生菌也有利于避免过敏,所以宝宝可以适当服用益生菌。
如何预防婴儿奶粉过敏?
婴儿容易对外界未知物质产生过敏症状,自身抵抗力也较差。一旦出了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好转。在没有奶粉过敏之前,家长如何提前预防宝宝的奶粉过敏?
1.注意奶粉的奶源
它是奶粉的来源,也是婴儿奶粉最重要的原料。如果奶源质量不好,无论用什么方法和技术,都无法补偿。天然纯净的牧场、水源、优质的奶牛是生产优质奶粉的关键。有的品牌在奶粉中添加香精,迎合宝宝口味;有些品牌还使用转基因原料;有些厂家自己不养牛。他们完全从外面进口奶源,买的都是大块奶粉,营养卫生指标自己也不能100%控制。所以,妈妈们最好选择优质奶源基地、信誉高的正规企业生产的奶粉。
2.购买奶粉前注意包装标签。
标准奶粉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商标、净含量、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和食用方法。以上任何一项缺失,最好不要买。有些妈妈习惯通过海运购买奶粉。建议购买前仔细查看奶粉的配方表,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宝宝。
3.根据宝宝的年龄买奶粉。
0 ~ 6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一个阶段的婴幼儿配方奶粉;6 ~ 12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两个阶段的婴幼儿配方奶粉;12个月到3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选择3个阶段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促进奶粉。
抗过敏奶粉有哪些?
很多宝宝都发生过奶粉过敏事故,很多时候家长根本不知道宝宝对什么奶粉过敏。所以很多家长想直接买抗过敏奶粉,却不知道什么是抗过敏奶粉。
目前市面上很多婴幼儿奶粉品牌都推出了专为过敏宝宝设计的抗过敏奶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氨基酸:代表产品:美赞臣安迎乐婴儿配方奶粉、美赞臣安迎乐婴儿配方奶粉。
高度水解配方奶粉:指大分子乳蛋白在不致敏的情况下转化为短肽和氨基酸结构。蛋白质蛋白质经水解后分子量小于1500,一般作为食疗食品,减少宝宝对乳蛋白的过敏。该抗过敏奶粉可用于治疗和预防过敏,以避免牛奶蛋白过敏。但高度水解配方奶粉有苦味,孩子很难接受,价格高也是其缺点之一。
部分水解奶粉:蛋白质水解后的蛋白质分子量大于3500,主要适用于乳蛋白过敏及其他食物诱发过敏的预防性饮食。一般来说,部分水解配方奶粉的价格比高度水解配方奶粉便宜,口感更好,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但是这种抗过敏配方奶粉的乳蛋白还是有残留的抗原性,所以还是不适合治疗乳蛋白过敏。
关注【Mama.com】微信,获取更多关于母婴的精彩资讯和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找到【Mama.com】或【妈妈_ cn】。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