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黄疸指数是多少?
早产儿黄恒指数是指早产儿因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导致皮肤、黏膜等组织变黄的一种疾病值。早产儿的黄衡指数与足月儿不同。早产儿正常黄疸是15mg/100ml血,即100ml血中胆红素水平小于15mg。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为12.9 mg/100ml,即100ml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小于12.9 mg。如果发现身体躯干部分的黄疸指数在七到八左右,如果膝盖以下的皮肤也有黄疸,指数就会超过十二到十五,所以家长和孩子要高度重视。
正常足月宝宝,2-4天内出现黄疸,平均4-5天达到高峰,一周到两周内消失。早产儿的黄疸会持续更久,黄疸指数会高一点。黄疸的颜色不要太深(黄疸的深浅可以通过医生或者验血来确定)。胆色素的平均值约为11至12毫克。如果早产儿黄疸指数过高,要考虑是否是病理性黄疸。
早产儿黄疸指数的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60%的足月新生儿和8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皮肤发黄。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医学上把生理性黄疸的数值作为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那么早产儿黄疸指数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与足月儿不同。通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15mg/100ml血,即100ml血中胆红素水平小于15mg。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为12.9 mg/100ml,即100ml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小于12.9 mg。当宝宝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长于足月儿并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或黄疸消退又出现时,说明早产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有病理性黄疸,家长和孩子应引起注意。
黄疸指数高的早产儿怎么办?
早产儿黄恒指数实际上是指由于早产儿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而导致皮肤、黏膜等组织变黄的一个疾病值。在常见病中,黄疸是一种高发疾病,尤其是新生儿和早产儿,但真正了解和认识黄疸的人还是少数。早产儿黄疸指数过高怎么办?
1.光疗: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降低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方法。将新生儿置于光疗箱中,用黑色眼罩保护其眼睛,避免损伤视网膜,用尿布覆盖其会阴和肛门,其余部分暴露。当胆红素降至7 mg/dl以下时,用单向光或双向光照射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即可停止治疗。
2.输血治疗:输血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替代致敏红细胞,减少贫血。但输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也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3.药物治疗:补充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早产儿黄疸指数高的原因
早产儿黄疸是由于婴儿体内胆红素代谢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的现象。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可能发生在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但这种现象在足月儿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逐渐消退,2周内完全消退。但早产儿上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最终消退时间可能在3-4周。有些早产儿的黄恒指数会很高。早产儿黄疸指数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始于第2 ~ 3天,此时皮肤呈淡黄色,巩膜(白眼球)以蓝色为主,略带黄色,尿液略黄但不沾尿布,第4 ~ 5天最黄,第10 ~ 14天足月儿消退。检查肝功能是否正常,血清游离胆红素是否升高。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的更早,指数更高,持续时间长,可延迟至3 ~ 4周。
2.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现的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抑制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代谢排出体外。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早产儿皮肤、巩膜黄染,也是早产儿黄疸指数高的原因之一。
3.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ABO溶血,是母胎血型不合引起的。母亲的血型是O型,胎儿的血型是A型或B型,这种情况最常见,并引起严重的黄疸,常导致早产儿黄疸指数高。
早产儿如何预防黄疸
黄恒是婴儿健康的晴雨表,尤其是早产儿更需要来自父亲的亲子生活关怀。虽然早产儿黄疸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早产儿黄疸指数过高,就要考虑是不是病理性黄疸了。如果早产儿得了黄恒,父亲的亲子生活难免受到惊吓,那么如何预防早产儿得黄恒呢?
1.如果女性生下了胎儿发黄的宝宝,要做好预防措施,按时服用中药。
2.早产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肝脏大小的变化,早期防治心力衰竭。还应密切观察巩膜黄疸,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的颜色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展和消退。
3.需要换血治疗的早产儿,要及时消毒病房空气,准备好血液和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另外,大人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肚脐、臀部不受损伤和感染。
4.注意观察胎黄早产儿的全身症状,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吸奶困难、神经过敏、斜视、四肢僵直或抽搐等症状。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重症患儿。
5.胎黄常受孕妈妈湿热侵袭,导致早产儿出生后出现胎黄。因此,孕妈妈在孕期要注意饮食,但要吃凉的,但要饿,忌酒和热的产品,以防损伤脾胃。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