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Q1:大清历史说三帆撤帆1这是什么意思?
三藩是吴三桂、耿仲晶和尚可喜所辖领土的名称2清朝初期,由于清军常年生活在东北,无法统治或适应南方的生活,于是将南方的部分地区交给了为统一南方做出巨大贡献的吴三桂、耿、尚可喜三位将军3为了颁奖,清朝任命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和贵州4尚可喜是平南王,镇守广东;耿钟鸣是靖难王,镇守福建5他死后,他的儿子耿仲晶继承了王位6上述三方的缓冲区部队称为旧金山7旧金山手握大权,控制着当地军队、文化和税收的方方面面,拥有绝对的权力8起初,清政府想利用旧金山平定混乱的南方9因为旧金山对朝廷的贡献最大,他们也了解当地人,所以他们被命名为当地的藩王10旧金山将在西南和东南地区重兵驻扎,其军事实力加起来几乎占全国军事实力的一半11事实上,旧金山拥有独立的军事和经济权力,甚至司法权,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割据政权的皇帝难免会担心12康熙皇帝决定从旧金山撤军13早在顺治死后,吴三桂为祭祀北上作战,兵马拦住去路,居民避之不及14清廷怕吴三桂性命不保,改朝换代,遂命他在城外搭帐饮酒15执政数年的康熙皇帝,深知朝廷在国内外的利益,以及昔日藩镇的得失16他曾说:“自从我听了政府的话,三藩之乱、河务、漕运就成了三大问题,这本书就挂在皇宫的柱子上17”康熙六年,吴三桂要求解除云贵两省事务,掌管自己的病情,以试探形势18康熙皇帝命令吴三桂交出他所掌管的一切事务,并命令云南、贵州两省的省长管理这些事务19云贵总督卞三原、提督张国柱、李本深请求仍由平西王掌管云贵事务20康熙皇帝拒绝照顾吴三桂的健康211673年3月(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回老辽东,留下儿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22经过户部、军部和国务大臣王贝勒的讨论,认为尚之信如果有军队留在广东,很难控制他的霸气,于是康熙皇帝命令他撤出整个藩市23而吴三桂得知他们不可能安全,并于同年7月先后要求退兵,以试探朝廷的意图24经户部、军部确认,吴三桂及其53名助手官兵家属应全部搬迁25在讨论王与的会面时,大学生索鄂图和认为三藩不能动26只有刑部尚书莫罗,兵部尚书米汉斯,兵部尚书珀尔等27康熙皇帝再一次命令大臣王贝勒和九清科道商议此事,并画了一出戏28国王们在下面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仍然持有两种观点29康熙皇帝考虑到藩镇长期全副武装,对国家没有好处30我以为吴三桂的儿子和耿的兄弟都留在京城,所以我肯定吴和耿不会发动兵变31他命令旧金山撤出山海关32吴三桂、耿请迁藩,其实是形势所迫,并非本意33吴希望朝廷能安慰他,以此作为明朝沐英镇守云南的先例34而撤藩生活,既愕然又失望,遂与心腹合谋,秘密部署兵马,禁止邮政传输,只准进不准出,并与外省旧部勾结,与耿联系,以应对和准备叛乱35康熙十二年八月,清廷命礼部侍郎哲尔肯前往云南
假扮拥立“先帝三王公”,升任明朝,保存头发,换衣服,把消息传得远近皆知36他给平南、靖南等地的老将军们发了一封信,搬到了台湾省的郑经,请他回信37云南提督、贵州巡抚曹、提督李本深等38与吴三桂为敌http://redoufu.com/。云贵总督甘文坤听说贵州的变化,告诉川湖总督蔡玉荣,他急忙赶到镇远,被蒋易中尉的士兵包围了40甘文坤自杀,导致了旧金山的混乱41从1673年11月21日(康熙十二年)开始,吴三桂就造反了421681年10月29日(康熙二十年),吴世璠自杀,清军入昆43旧金山的混乱持续了八年44
Q2:吴三桂反清复明起兵谋反,朱国治痛骂他一顿,被他拿来斩首祭旗!
Q3:康熙王朝吴三桂反是哪集
第二十集45第二十集剧情简介:康熙怀疑杨其龙有一个卧底党,于是故意抽打太监的小俄罗斯,让他混入卧底党46吴三桂的部队趴在朱国治身上,封锁隘口,准备起义47钦差朱国治请去北京向康熙报告吴三桂起义的事,他不肯逃出云南48钦差假扮猴帮,潜出云南49朱国志在家中与妻子的讨论,显示了他为国捐躯的决心50朱国治夫人自缢殉国,朱国治杀了一对儿女51她冲进吴三桂军营,怒斥吴三桂,被血刃献祭52吴三桂正式揭竿而起反清,杨其龙则在北方遥相呼应53康熙遇到了紫云,紫云被安置在另一个地方54在杨其龙卧底成功的太监很快回来,说紫云想毒死康熙55延伸资料:梗概:公元1644年,以满族为主体的东北少数民族政权清朝,在明朝大将吴三桂的率领下,大举入关,攻占了北京(今中国北京)的都城56清朝的首都是北京57明末清初战争结束后,中国大地急需和平安宁58然而,顺治十八年,天花这种恶疾袭击了皇宫,皇帝的爱妃东娥公主去世了59顺治皇帝苦不堪言,她决定逃入空网60危难之际,孝庄皇后力挽狂澜,命人改朱批,立蓝批61与此同时,她发布了一道圣旨:清朝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玉龙回到了天堂62公元1661年,在萧庄太后的支持下,年仅八岁、天花痊愈的爱新觉罗叶璇登上了清皇帝的龙椅,被封为康熙皇帝63次年改为康熙64康熙皇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省时,蒙古准格尔汗噶尔丹也在日益扩张,向蒙古诸王投降,与西藏达赖喇嘛结成同盟,与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同流合污65其最终目的是统一全国和中原,与清朝争夺天下,严重威胁了清朝的皇权66俄罗斯骚扰中国东北,夺取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中国东北的其他地方67康熙调走施琅,带领精锐士兵助推福建平定台湾省68一方面,彭纯将军率领东北边防军积极参战,在jaxa取得了巨大胜利,中俄签订了3336万-3万的中俄边界划定书69台湾省和东北地区的问题解决后,康熙出兵蒙古草原,率领20万运动员亲征加尔丹70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后,噶尔丹逐渐走到了尽头71在一场决定命运的对决中,康熙赢了,加尔丹死了,蒙古草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72班师大捷回京途中,萧庄太后病逝,胤禛太子与索头结党,欲篡政谋反,提前即位,勾结反清势力夜袭皇帝,未果73康熙注意到并废除太子胤宁后,引发了对官职的争夺74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11月13日,康熙提了一个无偿的请求,在左龙突然去世75圣旨随风而落,谁也不知道它的秘密76康熙皇帝以圣父之名葬于景陵,享年69岁77人物介绍:178(陈;李楠(青年);陈韦辰(小)饰演配音:爱新觉罗叶璇,张震康熙皇帝,作为一个皇帝,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圣人和大师,所以难怪他被称为千古一帝,而且他特别擅长运用政治,斗智斗勇,知道如何将善良和权力结合起来,这是他取胜的法宝79康熙在位期间,勤政苦干,肃清朝纲80他年纪轻轻就能匿名考中进士,并坚持学习了几十年81康熙平三藩,收复台湾省,招兵买马,这些都足以载入史册822.萧庄太后(斯琴高娃)配音:严玄寂,萧庄太后
他能说会道,灵活圆滑,珠儿确实聪明能干,办事能力强,但总觉得少了点正直,骨子里有一点小人的气息83最后,他也面临着节日迟到的危险844.梭头(薛)配音:齐克俭的大学生索尼之子,康熙时期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决策和活动85康熙继位之初,鳌拜擅离职守,索额图协助攻下鳌拜86而他的党羽也被网住了,所以他深得信任87康熙中期,中俄代表清廷签订《尼布楚条约》88后来,他因参与王储之争而被终身监禁89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康熙王朝90
Q4:朱国治到底是什么人,为何吴三桂造反要拿此人祭旗呢?
吴三桂是明清时期的人91从大明卑微的马前卒,爬到了连长的位置92又从大明总兵,跪拜大顺山海关守将93再次从大顺山海关守将,打开城门,成为清朝武士94然后他带领军队进入缅甸,奋力杀敌李咏皇帝95最终,他成为清朝三个诸侯王的首领,他坐在云南96说起他当时的崛起,他首先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97至于为什么要先杀他,那是朱国治的原因98这个朱国治作为一个官员是软弱无能腐败的99在被调往云南之前,朱国治曾担任江苏巡抚100顺治时期,士绅被大肆屠杀101后来他被查出,朝廷专门以政令处罚朱国治,免去他的官职,并规定以后绝不录用他102但是自古以来,官员真的太多了,只有正直善良的官员才会听皇帝的话103这个朱国志自然不是一个老实人104被革职后,他四处奔走,寻找皇宫里的贵族和太监105最终,上帝帮助了帮助他的人,他被任命为云南省长106于是朱国志带着拿回旧钱赚大钱的想法去了云南107云南是一天之王108如果你想赚钱,当然要和他做好安排109最起码不能阻止自己创收110所以,在新到的行李还没安顿好的时候,这个朱国治就去了平西宫,向吴三桂鞠了一躬,令他极为谄媚111也愿意放下自己钦差的身份,为吴三桂打扫庭院112可以说是不要脸,当然也吸引了人们看了纷纷嘲笑113但可惜的是,巡抚朱国治放低身段讨好吴三桂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114看到他如此无耻,吴三桂心里已经鄙视他几十万次了115自然,他不会正眼瞧他116因此,当朱国治想要从吴三桂那里得到什么东西时,吴三桂要么直接拒绝,要么拖延117简而言之,他不会为他做任何事118吴三桂的内情缺失,激起了清代云南巡抚朱国治的血性119吴三桂既然如此不知好歹,就不会对他有丝毫的好意120可是说不得,自己这样的文官除了手下的几个巡逻队之外,他和吴三桂又怎么可能在攻守线上?如果你做不清楚,那就来找黑暗吧121朱国治当即上书朝廷,指责吴三桂种种过失,只是说吴三桂要造反,要当皇帝122不仅如此,他不仅下诏攻打吴三桂,而且朱国治还和时任云南巡抚的甘一起,在皇帝面前下诏告诉吴三桂123后来有一天,天气晴朗美丽124甘周游列国,来到云南125到了云南后,平西王吴三桂当然设宴款待云南巡抚甘文坤,并召见云南巡抚朱国治126酒桌上半醉时,吴三桂看了气氛,开始说:“我们藩王兢兢业业守卫云南,总是胆小怕事,得罪不得人127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人在皇帝面前造谣,肆意诽谤,损害了我的名誉128”甘、朱国之听后,皆曰:“主公镇守云南,乃清代南疆之柱129谁敢造谣?不想要头吗?肯定没有这回事,所以别听人瞎说130”吴三桂答道:“你们两个大人不信?”说话间,他拿出儿子吴从京都寄来的奏章,撕下自己的名字,拿给他们看:“你们不信?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可以想象,大家表面上吃了一顿饭,最后却以泪洗面131省长甘文坤当天乘车返回贵州132之后吴三桂与甘文坤的隔阂和不信任更深,与朱国治的嫌隙当然更大133只是我怎么也没想到,吴三桂曾经杀了巡抚朱国治,引起了沸沸扬扬的天下大乱134
Q5:朱国治忠于清朝,被吴三桂杀死,康熙帝为何不给予褒奖?
正史中的朱国治与《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相比,可谓是大相径庭135不少朋友对于朱国治的印象起始于电视剧《康熙王朝》,而这部影视作品中的朱国治的形象绝对算得上是“高大光辉”136在云南任职期间,朱国治因不满平西王吴三桂横行一方、横征暴敛、扩充军备,进而不畏强权,甚至不顾性命之忧,向康熙皇帝上疏参奏吴三桂137尽管上至朝堂,下至地方,甚至吴三桂本人都希望康熙皇帝以“诬陷”的罪名,将朱国治处死,可是朱国治仍然表现的大义凌然,誓死不想吴三桂屈服138 对于朱国治的这份刚正与泰然,康熙皇帝也是深受感动,不仅没有对其进行处罚,而是将其任命为云南巡抚139此时的康熙皇帝,对吴三桂已经有着诸多不满,并且对吴三桂也起了疑心,于是他将朱国治放在云南便是为了监视吴三桂的动向,毕竟,康熙坚信朱国治能够忠于自己,不为吴三桂权势所震慑,更不会为其所收买140康熙这是在牵制吴三桂的同时,也为了给吴三桂提醒,让其尽到人臣的本分141不过最终,吴三桂还是反了142在得知吴三桂造反的消息后,朱国治杀掉了全部家人,来到吴三桂面前,大骂吴三桂,被吴三桂斩首祭旗,悲壮收场143之后康熙皇帝更是将其同自己的老师魏承谟并列,称其为忠于大清王朝的汉人144 当然,这仅仅是影视作品的演绎罢了,历史上真实的朱国治,完全就是一介彻头彻尾的贪官和酷吏145顺治十六年(1659年),朱国治出任江宁巡抚146从到任开始,朱国治就对江南地区的士绅和百姓进行了残酷盘剥与横征暴敛,同时他贪婪无度,腐败至极,从民间掠夺了大量的财富,江南百姓更是称其为“朱白地”,意为朱国治所到之处,几乎所有东西都会遭到他的掠夺,朱国治也就此开始“臭名昭著”147实际上,由于江南地区在清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抵抗异常激烈,在这之后,抗清起义更是此起彼伏,这使得清朝的朝廷对于江南地区的士大夫以及百姓有着巨大的偏见,并且经常性的采取苛政和重典来对其进行压迫148朱国治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朝廷的想法,因而尽管民间怨声载道,但是朱国治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149 与此同时,伴随着“江南三大案”,即“奏销案”、“通海案”和“哭庙案”的爆发,朱国治的酷吏形象尽显无疑150顺治十六年(1659年),刚刚上任江宁巡抚的朱国治接到了朝廷的政策,要他借由江南士绅、百姓“抗粮少钱”,对江南地区的地主士大夫阶层进行镇压和打击,这便是“奏销案”151面对朝廷的高压态势,朱国治表现的尤为积极,将苏州 、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全部黜革,现行官吏全部降两级处理,前后牵连士绅和官员人数达到了一万三千人,使得江南地区的士大夫精英阶层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并且在此后的十年进行了持续性的压迫,直到“三藩之乱”时,这一状态才得到改善152而朱国治盲目的上纲上限,扩大打击对象,无疑要为这场“灾难”承担主要责任153 而这一时期,由于“禁海令”打击面开始持续扩大化,不少人开始利用此进行徇私报复,产生了一大批冤家错案,这其中就包括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通海案”154当时金坛县令任体坤等人为了开拓责任,诬陷蔡默、于厚、周生等众多儒生,其中还有一些他的仇人,将其打入大狱155负责审理此案的朱国治,简单粗暴的要“欲行杀戮以示威”,引得了江南百姓额巨大不满,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抗议156于是“哭庙案”也就此爆发,由于此前清朝的一系列高压政策的实施,加上朱国治等一众贪官酷吏的迫害,致使江南地区的百姓对于朱国治以及清朝的统治是怨声载道,于是借着顺治皇帝去世,依照当地习俗,行“哭庙”之事157鉴于朱国治实在是不得人心,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金圣叹为首的一众知识分子,对朱国治进行了批评和控诉,随即遭到了朱国治的镇压,包括金圣叹在内的众多参与者,甚至包括一些与此事并不相关的人士,遭到了朱国治的迫害,最后全部被处死158根据《辛丑纪闻》的记载:“至辰刻,狱卒于狱中取出罪人,反接,背插招旌,口塞栗木,挟走如飞159亲人观者稍近,则披甲者枪柄刀背乱打160俄尔炮声一震,一百二十一人皆毙死161披甲者乱驰,群官皆散162法场之上,惟血腥触鼻,身首异处而已163”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康熙王朝》中那个刚正不阿,有着一身胆气和傲骨的朱国治所迷惑,这才是历史上的朱国治,在当时也是出了名的贪官加酷吏般的存在164 吴三桂叛乱,朱国治慷慨赴死,保全了最后的名节165就在“江南三大案”发生之后,朱国治也被彻底推上了风口浪尖,其暴戾的做法引得天怒人怨166此时已经进入了康熙初年,正处于“四大臣辅政”时期,朝廷对于朱国治的做法也颇有微词,于是准备对朱国治进行惩治,谁知朱国治却先下手为强,杀死两百余口,以掩盖自己的罪责,甚至出现了擅离职守的严重事件167在这之后,终于朱国治被削职为民168 然而,伴随着康熙皇帝在康熙八年(1669年)智擒鳌拜,正式掌握大权,康熙皇帝将重点放在了处理“三藩问题”上,而朱国治也进入了康熙皇帝的视线169就这样,康熙十年(1772年),朱国治被康熙皇帝任命为云南巡抚,加太子太保兼少保衔170康熙皇帝希望朱国治能够监视吴三桂的举动,同时利用他的严苛对吴三桂进行牵制171只不过,到了云南的朱国治“贪腐”的老毛病又犯了,不仅向当地官员和士绅索贿,甚至还可口军饷,致使军中哗变,就连康熙交给他的监视吴三桂的任务也没有很好的完成,使得康熙皇帝安排他前往云南的意义全无,反而弄得民间又一次的怨声载道172 康熙十一年(1773年),吴三桂在云南昆明正式起兵,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发动了叛乱,“三藩之乱”就此打响173此时的吴三桂对朱国治展开了劝降的工作,尽管朱国治又贪又腐,并且残酷暴虐,但是出身于汉军正黄旗的他,对于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任凭吴三桂如何规劝,朱国治宁死不从174最终,如同《康熙王朝》中所演绎的那样,朱国治为吴三桂斩首祭旗了175 朱国治被杀,康熙皇帝并没有进行追赠,直到多年后才被重新提及176朱国治被杀的消息传到北京,也有部分官员为朱国治上疏,请求康熙对其进行褒奖并赠予谥号177但是这样的提议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严词拒绝:“赠官予谥原以旌人品行,必名实相符,方可给与178朱国治死难情虽可怜,但居官秽迹昭著179”在康熙皇帝看来,朱国治的品行广为诟病,弄得天怒人怨,民间记恨,对于这样的人,康熙皇帝自然不会追赠谥号,尽管他死的方式还算英勇,也算是为国捐躯,但这依然无法弥补其此前犯下的一系列的罪行180所以,这个时候的朱国治,并没有为康熙皇帝所褒奖181 与之相对应的是,还有一位地方督抚,也是在“三藩之乱”被杀,但是他享受的待遇则是完全不同的,他便是范承谟182范承谟,就是《康熙王朝》中魏承谟的历史原型183历史上的范承谟出身名门,是“清初第一汉臣”范文程的儿子184康熙十三年(1674年),范承谟正在担任福建总督,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叛乱,并且将范承谟予以逮捕,并对其进行规劝185然而范承谟不为所动,不肯投降,甚至用绝食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186终于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亲王杰书即将攻破仙霞关,攻入福建境内,耿精忠准备投降187而他担心范承谟不仅会揭发其罪行,更担心与其为敌日后遭到打击报复,于是将范承谟处死188对于范承谟的死康熙皇帝表达的极大叹惋,并且给予了极高的礼仪189康熙十六年(1677年),范承谟的遗骸送往北京, 康熙帝命内大臣侍卫出迎,追赠他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赐谥忠贞,并亲自书写碑文赏赐给他的家眷190 康熙皇帝之所以如此对待范承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宁死不屈的人臣气节,更是与范承谟此前的官德官品密切相关191范承谟很好的继承了他父亲范文程的能力,并且品行出众,可以说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地方百姓的爱戴192他在被耿精忠囚禁期间,由于其名望和声望颇高,就连耿精忠都担心将其处死会引发民变,故一直不敢对其动手193而在“三藩之乱”平定后,耿精忠遭到了清算,而福建百姓也重新对范承谟进行祭奠活动,并请求为范承谟建造祠堂,康熙皇帝更是亲自书写“忠贞炳日”的匾额194由此可见,品行以及对待百姓态度上的差距,最终导致了朱国治和范承谟截然不同的结局195尽管没有对其进行褒奖和赠谥,但是康熙皇帝还是对于朱国治宁死不屈的气节和身死殉国的行为予以了肯定,在“三藩之乱”结束后,将其列入了“忠义臣子”的序列中196之后朱国治又被编入了《清史稿》的“忠义传”中,对他来说也算是莫大的幸运了197
Q6:吴三桂饮马长江,辛辛苦苦攻下大清半壁江山,为何还是失败?
康熙十二年,康熙下定决心退出三藩,于是吴三桂知道康熙想对付自己,于是杀了康熙派往云南的巡抚朱国治,立自己为兵马大元帅,从而开启了自己的谋反之路198吴三桂一路从云南到贵州,占领湖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响应吴三桂,加入反清行列199吴三桂占领湖南后,吴三桂下令停止进攻200当时他想和清朝讲和201此时吴三桂已经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清朝正式陷入了多方位作战的困境202这种情况可以说对吴三桂非常有利203只要经营得当,吴三桂至少可以拥有半个国家204然而,最终,吴三桂被打败,并在清朝的反击下失去了所有的领土205很多人觉得吴三桂的失败不可思议206毕竟当时吴三桂已经占据了优势207其实吴三桂的失败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208第一个方面,吴三桂向无名小卒学习209虽然吴三桂现在打着反清复辟的旗号,但是在明朝,他杀了李咏皇帝,可以说是一辈子都没有被冲走过210当时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吴三桂是汉奸,得不到人民的支持211第二个方面,吴三桂的话不算他的话212吴三桂起兵的时候打着反清的旗号,但是他起兵之后,吴三桂就靠自己成为了周天子213当他的军队最强大的时候,吴三桂想裂土求和,但不想对抗清朝214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他甚至称帝215当吴三桂屡次食言时,他怎么能让他的人民团结一致呢?第三,吴三桂太老了216吴三桂参军时已经61岁了,但在古代,这个年龄已经太大了,吴三桂原本的野心早已化为乌有217因此,即使吴三桂想走得更远,他的身体也不允许,所以他放弃了最初的目标,而是想裂土称王,这给了清朝反击吴三桂的时间,最终导致了吴三桂的失败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