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一体化建设含义
思政教育一体化,即从学科结构、教学内容、目标设定、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明确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思政教育不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利”,而是所有教师的责任,鼓励“盘活资源、活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形成“人人重视、全员参与、全科落实”的思政教育新体系,逐步构建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思政教育新格局。
全面推进思政工作的主要思路是
1、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2、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重要作用的同时,用好隐性教育渠道,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3、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既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建立包括内容体系、教学体系和工作体系在内的一整套课程思政建设育人体系,也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 4、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一方面及时总结各地各高校典型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通过选树典型,以“点”带“面”,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意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青少年政治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意识观念的核心课程,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政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体现,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满意教育的重要支撑。统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是国家的要求。当前,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采取有力措施,思政课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各学段思政课还存在课程内容融通性不足、连贯性不强,课程设计缺乏整体安排、衔接性不够,课程教学相互独立、合作性不高,课程评价单一、应试倾向明显等诸多问题。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思政课课题有哪些
小学爱国主义思政课课题题目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政治作业建设实践研究 2、在教学整合重建中培养善学反思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3、时事政治教育对提升小学生文化自信力价值的研究 4、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 5、导学案在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6、贴近生活原则在思想政治理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课例研究 8、思想品德课培育学生健康人生的行动研究 9、信息技术条件下道德与法治“三化”教学实践研究 10、新高考背景下的政治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11、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研完 12、思想政治课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研究 13、活动课堂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研究
深化教育改革十条措施
一、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党委每年安排专题调研和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协调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把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和市大督查机制。二、加强德育思政工作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打造“一校一品”德育品牌。创新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整体规划课程目标,统筹课程推进。按要求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和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每3年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至少进行1次集中脱产培训,每次培训时长不少于5日,并纳入在职 (岗)培训学时记录。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校际合作,市本级和各县(市、区)优质校加强与省内外名校结对共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进省市级示范校(园)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市财政每年安排 180万元用于全市中小学质量监测活动,强化监测结果运用。做好培优培尖,建立全市奥赛基地,开展奥赛优秀学生选拔和培训。市财政每年安排60万元经费用于开展全市高中相关学科竞赛工作。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队伍管理,完善校长和教师考核评价,侧重师德师风和教学质量考评,建立队伍选拔培养、激励约束等机制,实施校长“513”培养工程和教师“131”培 养工程。强化班主任队伍管理,市属中小学(含幼儿园)发放班主任津贴,每名班主任按照2021年3000元/年、2022 年4000元/年、2023年5000元/年的标准,并列入市级财政预算,每年表扬一批师德表现优异和教学效果突出的班主任。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开展教学比武,市、县两级教育部门每年组织1次教学比武,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5万元用于开展全市教学比武。坚持示范引领,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课堂教学研讨,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教育进校园, 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新模式,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六、大力引进教育人才引进优秀人才,面向全国引进学科教育领军人才、骨干教育人才、编外教育人才,增加我市教育人才存量,简化招聘程序,优化购房补贴、职称聘用、子女就学等政策保障,打造一支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推动南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 展。对编外引进的退休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由市委、市给予精神鼓励,具体管理办法由市教育局制订。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