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爱莲说的课释人教版,
水陆草木之花【①】,可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独爱菊【③】.自李唐来【④】,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濯清涟而不妖【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⑦】,香远益清【⑧】,亭亭【⑨】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①①】也;牡丹【①②】,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①③】者也.噫【①④】!菊之爱【①⑤】,陶后鲜有闻【①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①⑦】众矣.
注释
【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⑨】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①①】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①⑤】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①⑥】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①⑦】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只喜爱莲花的出淤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是贯通的但外形却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到远处使人更加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爱莲说问题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
(10)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1)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赏析]:周敦颐,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他的这种高洁的人品,诚如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所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而他的传世散文佳作《爱莲说》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怀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炼,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人教版8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和爱莲说的课释发一下
词语:骇 掠 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 孤孀 交卸 奔丧 狼藉 簌簌 典质 赋闲 颓唐
琐屑 凹凼 尴尬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 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焦灼 伎俩 颠沛 文邹邹 长途跋涉 穷困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福祸
《陋室铭》《爱莲说》所有字词解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1】,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4】,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5】而不染【6】,濯清涟而不妖【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8】,香远益清【9】,亭亭【10】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1】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12】也;牡丹【13】,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14】者也.噫【15】!菊之爱【16】,陶后鲜有闻【1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18】众矣.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染:沾染.
【7】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8】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9】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更加.
【10】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11】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12】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者:~~的花.
【1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4】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富有真气的人.
【15】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6】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7】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8】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编辑本段译文
水中、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受人喜爱者特别的繁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我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莲花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得幽香;笔直地挺立在那里,只可以在远处看,而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编辑本段赏析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己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爱莲说译文50字左右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句注释 可:值得。 蕃:通“繁”,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独,只,唯独。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自,(自)从。盛,很,十分,一作“甚”。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美丽而不端庄。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通,空。直,挺立。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远,形容词作动词, 遥远,空间距离大。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可:可以。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当,这里与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众,多。[2] [3] 译文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