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对高考关注,是否已经变味,你怎么看
高考季的随想又到了高考的日子。看那考无数父母,爷爷奶奶,各个亲友团望子成龙期待的眼光,那一考定命运的梦想,成龙或成虫的一赌,还有。。。。。太多太复杂的想法。再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考完出来后的各种表情,我的心情是酸甜苦辣咸,不知从何说起,毕竟自己是过来人,体验过这过程,觉得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而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他们自己,更多的是来自父母,亲友团,社会的压力。他们小小的肩膀,压着整个家族的荣誉,金钱地位的梦想以及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攀比虚荣的多重压力。。。全部都在这高考一博了。于是,高考成了一种产业,孩子们从进入娘胎,就开始接受胎教,然后就是学前班,幼儿园,小学,中学,期间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奥利匹克班。。。。大人们巴不得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地球超人,聪明像比尔盖兹,容貌天仙叹不如,力量胜阿童木,特长超007,财富比马云多。。。可能吗?重压之下,会影响孩子们的发挥,孩子们太辛苦了。大人们你不妨想想,你们自己有多聪明呢?自己办不到的事要孩子们超额完成,如果考得不好,那就是你们大人们基因出问题了,不能怪孩子们。回忆起那年我高考的日子,那是一九七八年,我上山下乡当知青已经五年,我们是一边种地一边自学,晚上是十九点供电,二十二点就没电,必须点煤油灯看书,那年别说有复习资料,就是课本都难找全,更没有老师辅导,我们七三届高中毕业,读的书基本与高考内容都不沾边,因为我们根本就没看过那些东西,也就是根本就没读过。全部靠自学。高考三天,我们一群知青是踩单车到八公里外的葵潭中学考试,中午自己带饭吃,考完回农场,也没什么营养品,午饭是把饭包在一个破棉袄里面保温。考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看不到父母亲人的影子,也没人去理你。说实话,真正一考定命运就是那个年代,因为在那个年代,有关系的人都走出大山了,或者参军,或者当工人,或者不用考试报送去读书,要走出大山谋一份工作,没有关系是根本不可能的,你想都不用想。于是,我们这些剩下来没关系的知青,要找一份工作,甚至一份临时工都无法找到,除了高考,绝无出路。以至现在,看到那年代的文学作品或影视,都会身如其景,泪流满面。比如路遥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有北风那个吹,芳华等等,那就是那代人的写生。一切已成历史,已随风而去,那一代人的芳华也已褪色而步入夕阳之年,并继续承担保姆,保伯的角色至蜡烛燃尽。同样,高考也完全改变了,人们的三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孩子们也承受着比大人们更大的压力,开始人生一个新的轮回。我觉得,我们包括整个社会,必须重新正确及理性去定义高考,那些过份的宣传,性的鼓动,都是对整个社会,每个人,都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考生,他们刚刚成人,肩膀仅仅能挑上百斤,而我们就给他们压上了几百斤甚至几千斤的担子,吃得消吗?该是我们思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