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中学生导报历史
从福州到泉州,154公里;从泉州到厦门, 82公里;2004年,这“一线三点”的GDP总量,占了福建全省的2/3。
有趣的是,泉州到厦门的高速路旁的广告牌密度,远高于福泉高速。身处闽南——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厦门与泉州的报业一度静享着近70%的超高的毛利率,并被视为媒体发展的机会之地……
另一方面,尽管与厦门、泉州相比,福州在经济总量、人口总量上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经济辐射力有限,但福州报业仍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
特定的地缘政经结构,促使福州-泉州-厦门报业区域市场的初步形成并不断演进——从1997年起,以《福建日报》子报为代表的省会报纸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扩张之路,厦门、泉州的地市报则不断应变自强,甚至向外扩张……
变局由此而生。
1997年的初夏,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已经敲定工作,准备论文答辩后离校了。厦门大学中文系的男生宿舍里人声鼎沸,同学们在争论着要不要放弃已签约的单位,去一家新创办的报纸。创业的激情洋溢在很多人脸上。1997年10月1日创刊的4开8版的《海峡都市报》,是福建日报社创办的省内第一份都市类报纸。福建报业市场随后的很多变革都始于这张报纸的诞生。
■1997-2000年,福州,新报的诞生
创刊伊始,《海峡都市报》就奉行“全省战略”,以福州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海峡都市报》把发行范围分成A、B、C、D四个区域:A区为福州城区;B区为闽南的厦漳泉三角地区;C区是福州8个郊县;D区则是南平、三明等内陆城市。其中,A区、B区加起来的发行量占到总发行量的80%。这种“点面结合”的,为《海峡都市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250万元的开办费相比,福建日报社在《海峡都市报》初创阶段实行的一项政策显然更具战略意义——赋予《海峡都市报》独立法人的资格,允许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海峡都市报》成长轨迹与其它城市同类报纸几无二致。凭借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吸引读者眼球,凭借自办发行大力开拓早间自费市场,凭借广告全面代理制和活动策划促进广告销售。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成为《海峡都市报》腾空而起的一个个节点。譬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报纸借机扩版至16版(与晚报基本持平),大做足球文章,报纸销量很快超过6万份;当年底,《海峡都市报》实现盈亏平衡;2002年,实现广告收入8000万。
在《海峡都市报》创刊之前,福州市委机关报《福州晚报》已经营了15年,占据着福州报业市场的大半壁江山。1997年,《福州晚报》广告经营额突破5000万元,处于国内同类报纸的一流水平。
面对《海峡都市报》强劲的上升势头,《福州晚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998年5月,福州晚报印刷厂引进进口印刷设备,投产了福建省内最先进的彩色生产线。世界杯期间,也扩版推出《世界杯金页》,同时提早出报,在福州城区增设了30个报纸零售点,弥补发行时间劣势。
在竞争中,《福州晚报》开始检讨自身的不利因素:其一,报种单一,既要承担机关报职能,又需与都市报展开正面竞争;其二,下午出版,零售时间短,不利于争夺零售市场。
1998年9月1日,《福州晚报》以上午版和下午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10月1日,《福州日报》正式创刊,承担机关报职能,《福州晚报》也正式改版。
抱着在市场上一试身手的态度,在办报上,新创办的《福州日报》强调 “党报也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坚持弘扬主旋律的方针不能动摇,但表现手法应该多种多样,要按新闻规律报道市委、市活动”;用人制度方面,《福州日报》的大多数员工由社会招聘而来;经营上,单独组建发行队伍,并大力拓展房地产广告,承办福州住交会……
在《福州日报》依靠党报优势和制度创新迅速持平并赢利的同时,《福州晚报》也在采编、用人制度、发行结构等方面推行改革。譬如,实行“双向聘任”上岗,将福州八县(市)和外埠报纸发行交由邮局发行,保持市区的自办发行,集中力量覆盖城区读者。
但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惯性,《福州晚报》办报方针一度在传统机关报和都市类报纸之间游移,对《海峡都市报》重视不足且防御措施不够得力,这大大延缓了晚报品牌优势向新报纸的嫁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宝贵的无形资产。随着《海峡都市报》进一步做大和新生报纸加入战团,《福州晚报》广告出现了下滑。
2000年,《海峡都市报》的发行量已号称20万,报纸发展达到诞生后的第一个高峰。9月24日,福建海都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准备发展拓伸产业,并与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达成授信6亿元的银企合作协议,额度创全国媒体之最,一时成为轰动性新闻;此外,还计划着手将该公司包装上市。这些设想后来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但其强劲扩张的势头为福建报业市场描绘出巨大的想象空间,这让其它报纸心动不已。
2000年6月6日,《福建经济快报》成功从一家国企融资,改版走综合性都市报道路。同年8月28日,国际贸易促进会福建省分会旗下的《东南快报》创刊。
面对“群狼环伺”的局面,《福州晚报》在一年之内两次扩版。为解决扩版所带来的资金紧张问题,报社决定广告提价;这次提价后来为福建报业同行所质疑,它致使部分广告商转投其他报纸。2001年1月13日,《福州晚报》改为早间出版,加入早报市场争夺。
福州报业市场显出“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态势。
■2000-2004年,争夺福州
·《福建经济快报》出局
最初,至少从办报方针看,《福建经济快报》尝试着实行差异化竞争,它提出以主流新闻覆盖高端读者的诉求;在经营上,依靠合作方的投资,《福建经济快报》采取了强力扩张策略,报纸很快由周五刊改为日报,版面由对开4版增至8版。
但在成本扩张的同时,这些努力并没能带来广告经营的同比增长。更为致命的是积累的债务问题。
为保全资产,2003年,《福建经济快报》最大的债权人福州晚报社印刷厂(共计超过1000万元的债权),向法院提起诉讼。4月初,法院依法冻结了《福建经济快报》房产及资金账户,报社资金链就此断裂。
2003年6月6日,在创刊整整3年后,《福建经济快报》宣布休刊。这引发了福建报人的反思:究竟采取怎样的规模和速度才是合理的扩张策略。
《福建经济快报》的出局对福州报业产生了有重大影响。它的大部分读者,被《东南快报》接收。而《福州晚报》的1000多万债权也未能保全,这对于急需资金的晚报来说,打击沉重。此消彼涨间,《东南快报》赢得了机遇。
·《东南快报》挑战
2003年3月,《东南快报》成功说服《海峡都市报》发行部的数位骨干转投阵营。此事通过互联网在全国报界流传甚广,被视为福州报业竞争升级的序幕,但同样也激起了《海峡都市报》强烈警觉。
2004年元旦,经历了编辑大纲调整、激励机制改革等多方面整改后,《东南快报》扩版至日均36版,在版数上与《海峡都市报》基本持平。5月,《东南快报》挑起发行大战,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将订报促销品价格翻了一番,希望在广告投放旺季来临前把发行量推向新台阶。
同时,《东南快报》推出以“福州+厦门”为重点的发行概念,在厦门加大投入,号称拿下4万份的发行量,以此对抗《海峡都市报》以“福州+泉州”为重点的发行理念。一时间,《海峡都市报》30多位员工流失。有网友在BBS中称:“福州报业进入战争状态”。
面对挑战,《海峡都市报》在稳定队伍的同时,迅速应战。2004年3月3日,进行大规模的改扩版,强化CI设计,实行导读式头版;报纸改为分叠式,便利读者阅读……在发行上,则在5月回敬对手一个名为“初夏送清凉”的发行促销战。
在一来一往的攻守中,《海峡都市报》守住了阵地,并在经营上摆脱了2000-2002年的缓慢增长状态。福州城五区的订阅量有了明显上升,全省发行量最高号称达到40万份;同时广告增速达到了历史同比最高点。2003年,《海峡都市报》广告收入首次过亿。2004年,广告收入更是高达1.7亿元,较2003年同比增长47%(据记者的调查,全省报业广告收入总额的同比增长幅度约20%)。
而《东南快报》也扩大了战果,发行量有了明显增长。据悉,如果不计在厦门的巨额发行贴补,《东南快报》2004年应略有盈余。
在福州报业竞争最激烈的“2003-2004赛季”,人力流、资本流出现的异动,同“口水战”交织在一起,一时为全国同行所关注;同时,一号两刊、融资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为竞争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竞争指向闽南
·省报集团的闽南布局
厦门是《海峡都市报》创办初期的重要目标市场,1997年,《海峡都市报》在厦门设立了相当规模的采编、经营分支机构。1999年3月9日,福建日报社将旗下一张严重亏损的报纸移师厦门,投入400万改造经费创办《海峡导报》,接管《海峡都市报》在当地的市场份额。
《海峡都市报》随之将闽南发展的重点移至泉州,创办“泉州地方版”;2004年6月30日,有独立刊号的《海峡都市报·闽南版》面世,在泉州每周出版60余版的“闽南新闻版”,配以《海峡都市报》的“全省性”共享版面在闽南发行。
省报这种通过地理布局实现子报差异化竞争的模式,最初也许是源于被动式的、改造亏损子报的目的。但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厘清,这种举措的战略意义逐渐明晰——
首先,福州—泉州—厦门一线,城市化水平居于全国先列,但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偏小。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也不过200多万。城市容量的有限性,是异地扩张的动因。
其次,目前,福建省20个3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分别有5个在福州,2个在厦门,10个在泉州,三地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上的同一性,是异地扩张的客观条件。
2002年8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集团布局调整速度明显加快。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陈逸清坦言:属于集团松散型子报的《福建经济快报》的休刊,让他考虑了很多问题——同城报纸同质化竞争、子报如何规避风险、集团的合理发展速度、未来发展方向等等。
省报集团在福建最富裕的沿海“一线三点”谋篇布局,直观地体现在印刷厂的设立与扩张上。集团成立后,省报集团投资过亿改造福州的印务中心;同时,在厦门和泉州也分设了印厂。在经济上,三个印刷厂2004年为集团贡献了1765万元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集团子报的异地扩张积蓄了切实的物质资源,显示了集团坚定的扩张决心。
·厦门变局
作为市委机关报,2004年,《厦门日报》扩版至日均对开24版,自费订阅率高达78%,这是两个位列国内同类媒体前茅的数据。(厦门全市人口200万强,其中户籍人口130多万;而对报纸经营最具含金量的“岛内户籍人口”仅60余万,从理论上说,平均每5个“岛内户籍人口”就拥有一份《厦门日报》。)
2004年,厦门日报社旗下各报的广告总收入超过1.5亿,其中《厦门日报》约占80%,并成为全省唯一的进入纳税300强的报社(居第86位),这同样居于国内同类媒体前沿。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厦门日报》56年来积累的品牌优势。事实上,在1999年《海峡导报》创办之前,《厦门日报》几乎独享厦门这块福地……
2001年11月《海峡导报》连续刊登宣传广告,为改版、扩版造势;当月,由四开16版扩至24版。同时,对编辑方针进行微调,收缩在福州、泉州、漳州的采编、发行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原创新闻和本地新闻,力求融入并抢占厦门本地市场。当年,《海峡导报》实现了微利。
其后两年,《海峡导报》通过引入广告代理制,以分类广告及展会策划为突破口拓展广告空间;在不断扩版的过程中,通过开设“社区新闻版”等形式,策划“新闻进社区”,推广入户征订。
2004年,《海峡导报》的广告收入较上年增加2000万(同比增加60%),达到5200万的历史高位,地产等高品质广告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增加。
面对《海峡导报》的竞争,居于领先地位的《厦门日报》通过建立新闻改革的长效机制来维持自身的强势地位。2001年10月22日,《厦门日报》的社庆日,《厦门日报》在开办“读者节”的同时改扩版,引入都市报的先进理念,强化“更有活力的新闻”。迄今为止进行的五轮改扩版,有效强化了队伍的市场意识,使其自费订阅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为了增强版式视觉效果,《厦门日报》设置了版式总监,这在同类报纸中可谓“先锋”。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征订占比90%以上的发行结构,降低了《厦门日报》在零售市场上的号召力;旗下的《厦门晚报》与日报发行,二者发行重合率高达95%,同样在零售市场上作为不大;另一张子报《厦门商报》,则尚未摆脱亏损。
零售市场的空白,为《海峡导报》在1999-2001年渡过艰难的初创期,留出了市场空间。
目前,在厦门的零售市场上,《海峡导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以及泉州日报社旗下的《东南早报》,大多委托一家由《海峡导报》培植起来的队伍零售,一元钱买两份报纸的报价结构,使零售市场出现了“竞争+搭售”的局面。各报间伴生的竞争关系,互相制约却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作为挑战者和零售市场上的领先者,《海峡导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仍是扩大并稳定征订量,以获取高质量的受众群体。随着发行结构的调整,《海峡导报》在岛内的零售量占发行量的比重逐渐降低(2003年,约为50%;2004年约为30%,绝对数也有下降)。目前,按照各方提供的数据,经多方印证后可以大致推算出:在厦门岛内,报纸的零售总量只约为征订总量的1/6。
厦门的零售市场如何打破僵局,让人拭目以待。
2005年,《厦门日报》广告增长目标定为10%的增幅,考虑到其基数,这应该是相当好的业绩预期。而《海峡都市报》的增长预期是1600万。两家竞争对手的增幅预期相差并不大。但对于《厦门日报》而言,维持强势并不意味着永远取得强势。福建报业的消息人称:厦门日报社正在探索在政策框架内,在可融资的经营领域引入国有资本,改造旗下的一张子报,以此正面对抗《海峡导报》的竞争。
·《泉州晚报》正面出击
1985年创办的《泉州晚报》是泉州市委机关报。作为一份以晚报命名的党报,它一直强调做“党报、晚报”的结合体。在《海峡都市报》进入泉州之前,《泉州晚报》的利润率一度高达70%左右。
2000年8月15日,《泉州晚报》推出《东南早报》,力求打造一份“立足泉州,闽南概念”的区域性都市报,通过“做强母报,发展子报”来完善报业结构并稳定市场占有。此时,《海峡都市报》在泉州已有超过5万份的发行量。
同时,“闽南概念”让《东南早报》每年需为在厦门发行补贴700-800万元,而每年来自厦门广告收入仅100万元左右。
福建报业的许多同行质疑此举是“同质竞争”,是“把左口袋的钱拿出来放进右口袋”。但《泉州晚报》总编辑施能泉对此的回答是“《东南早报》就是要针锋相对地抢市场。如果我们实行所谓差异化竞争,就是把市场拱手相让。对整个报社而言,只要是1+1>1就好,创办《东南早报》虽然降低报社的利润率,但如果没有这张报纸去占领、巩固市场,以后《泉州晚报》能否‘守得住’就难说了。”
经过数年经营,2004年,《东南早报》实现了较快增长。版数由年初的四开32版扩为年末的56—64版,发行量增长60%以上,广告全年实收3928万元,基本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而《泉州晚报》当年的广告实收额也达到7308万元,整个报社的利润3000万元。
但业内人士分析,《东南早报》让泉州晚报社至少损失了1000万元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与《东南快报》在2003-2004年的争夺,使《海峡都市报》在泉州的采编力量流失了20多人,到今年3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当地新闻版数才逐渐恢复正常,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在泉州的拓展速度,客观上为《东南早报》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空间。
即便如此,《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在泉州也号称拥有14万份的发行量,拥有不俗的影响力。作为省报集团的一个新生儿,《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投入规模、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尚未定型;除此之外,省报集团在泉州还有一份《石狮日报》虎视眈眈……
(2012•营口)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教育导报》记者就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教师每年阅读书籍数量的统计图(不完整)
(1)38÷19%=200(人).
(2)D组的频数为:200-38-74-48=40,统计图如图.
(3)360°×
40 |
200 |
=72°.…(3分)
解放前,汉口的“双钉血案”是怎么一回事
汉口“双钉血案”现在已经几乎无人知晓,但是在1947年案发后,确实是一起轰动了全国的大案件,全国的媒体都争相报道。这起案件手段之残忍,引起的民愤之大,确实都较为罕见。最主要的是,凶手一家曾想通过的,保住凶手一命,但武汉国民党警察碍于民愤过大,并没有同意,凶手最终被枪毙。“双钉血案”的凶手名叫刘佑方,是武汉首富的儿子,典型的公子哥儿,纨绔子弟。他的父亲是当时武汉最大的药店——刘有余药店的掌柜,主要以销售饮片,以及膏丹丸散和人参燕窝为主。这些都是价格高昂的保健品,利润极大。此外,刘家还有工厂、房产以及银号等多家企业。由于刘佑方从小锦衣玉食,虽然父亲对他期望甚高,从小给他请名师,让他好好学习。但是,刘佑方对学习毫无兴趣。父亲花钱让他去上海的复旦大学念书,但他在上海每天辗转于十里洋场,吃喝嫖赌,与厮混,大把花钱。大学毕业后,父亲让他去经营宜丰银号,希望通过对他进行历练,让他以后接班。问题是27岁的刘佑方毫无兴趣,虽然已经娶了一妻一妾,但仍旧每天吃喝嫖赌。由于花钱太多,又不敢跟父亲索要,竟然动起了银行里储户们的存款。不到两年,银行的钱就被他用空了。他父亲大怒,解除了他的职务。刘佑方诓骗父亲,讹了一大笔钱,又被自己挥霍刘佑方没有了收入来源,但是恶习不改,还想去。因此,他就开始打起了歪主意。他找到自己的父亲,向父亲表示,自己打算痛改前非,希望父亲仍旧能让他继续参与公司的经营。其实,刘佑方这是迂回之计,逃出父亲的管控,只要能参与生意,就仍旧能拿到钱出去挥霍。刘佑方的父亲果然被骗了,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成立万兴企业公司。万兴企业公司其实就是一个空壳公司,每天做的是投机倒把的生意。刘佑方哪有经商的能力,不久之后,父亲给的一大笔钱就被他挥霍空了。半年之后,刘佑方的父亲派人来查账。刘佑方慌了,如此大的亏空怎么办?如果被父亲发现,自己可能又要被父亲解职,回家反省。于是,他找到了公司的会计,同样是个浪荡公子的杜国正。两个人打算谋财害命,弄一笔钱堵住亏空。他看上了当时36岁的汉口荣丰纱号的经理汪绍伯。在武汉,他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企业家,大富豪。而且,为人忠厚老实,经商也以仁义为本。刘佑方认为,他比较好骗,于是就找到了汪绍伯,对他说自己手头有一大批棉纱,希望卖给汪绍伯合作。1947年,正是国共内战时期,物资上涨得厉害,钞票也一直在贬值。汪绍伯一听,自然应允,认为自己可以大赚一笔。汪绍伯当即给刘佑方开出了5亿4千万法币的支票,然后让刘佑方给他支取棉纱的纱单。刘佑方说,现在这兵荒马乱的,纱单没带在身上,锁在了公司的保险柜里,希望汪绍伯跟自己一起去拿。汪绍伯同意了,就这样,在1947年11月3日上午,刘佑方、会计杜国正和汪绍伯坐车,前往刘佑方早已安排好的现场。在路上,刘佑方对杜国正说,你先去我家里准备酒菜,等我们办完事,要好好庆祝一下。其实,这是让杜国正事先到现场进行安排。随后,刘佑方和汪绍伯来到了汉口北平路23号(今天北京路武汉新闻出版局)刘佑方的家,杜国正早在家门口迎候。汪绍伯有点犹豫,不是去公司么,怎么来到自己家里了。刘佑方说,我们公司就在家里办公。随后,又把汪绍伯往自家地下室引,刘佑方说,为了防止家中进贼,只好把公司设在了地下室里。汪绍伯说,这是个好办法,即使盗贼进来了,也找不到藏钱的地方。没想到的是,两个人刚到地下室,杜国正就拿出了一支手枪指着汪绍伯。汪绍伯吓得魂飞魄散。刘佑方让杜国正拿出了一条麻绳,绑住了汪绍伯,抢走了汪绍伯身上的支票和各种财物。刘佑方用钉子钉进了汪绍伯的太阳穴刘佑方觉得,不能放过汪绍伯,防止他报警。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将其杀害。刘佑方从抽屉里拿出了几根三寸长的铁钉,照着汪绍伯的太阳穴就扎了进去,只扎了两根,汪绍伯就断了气。杀死了汪绍伯,刘佑方和杜国正决定立即处理掉尸体。他们将汪绍伯的尸体用被子包好,随后两个人喊来了刘家的车夫杨行正。刘佑方说,这是杜国正的同学,忽然害了病,要赶紧将他送回家。结果,人力车走到半路,刘佑方对杨行正说,忽然想起老爷要用车,让他赶紧回去,自己再叫辆车。刘佑方是害怕杨行正知道自己的秘密。就这样,刘佑方和杜国正来到了一个叫姑嫂树的荒郊野岭,打算将尸体扔进水塘。这俩人运气也是够背的,还没扔,就被在这里挖藕的老百姓看到。老百姓们见他们在毁尸灭迹,立即赶上前来,要捉住他们二人。杜国正,立即逃回了家。最终,他们将刘佑方抓住了。老百姓们立即报警。警察和法医前来勘查,让法医大惑不解的是,尸体身上没有血迹,他们是怎么将其害死的呢?那个时候的人,根本不会想到,他们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段。直到警察审问,他们才知道了的,纷纷表示震惊。随后,警察立即出动,在杜国正家中将其逮捕。杜国正本打算回家收拾财物逃跑,根本没想到警察来得那么快。就这样,这场“双钉血案”从案发到侦破,用了不到十个小时。“双钉血案”因作案过于残忍,纷纷被当地报纸甚至全国报纸争相报道。有些小报还添油加醋,说成了一起因争夺而起的凶杀案,情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些电影公司,甚至想将其拍成电影。让人们最不能理解的是,作为武汉首富的儿子,为什么会为了钱财谋财害命。大家纷纷对此进行猜测。刘佑方的父亲听说后,大为震惊。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最主要的是,如果这个案件被做实,会影响自己企业的形象。于是,打算用钱收买警察局、警备司令部和法院刑庭庭长。刘家希望可以让法院配合作伪证,让刘佑方口供,说成是汪绍伯调戏自己的老婆,刘佑方随后与其打斗。汪绍伯先用砚台砸了自己额头,自己气不过,正当防卫,才用酒瓶打死了他。此外,刘家还买通了很多报纸,让他们诋毁汪绍伯,说成是一起桃色新闻。但是,由于这起案件在全国影响太坏,全国都予以关注。武汉警察局和法院都不敢擅自作伪证。最主要的是,这起案件还惊动了武汉行辕主任程潜。最终,刘佑方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杜国正被判处无期徒刑。最可怜的是那个车夫杨行正,稀里糊涂成了同谋,被关押了半个月才释放。1947年11月19日,案发仅仅半个月之后,刘佑方就被五花大绑压上囚车,奔赴新华路刑场行刑。当天,街道上围了很多老百姓,大家纷纷对刘佑方进行咒骂,士兵不停鸣枪才开出了一条路。就这样,这个作恶多端的富二代公子哥刘佑方一命呜呼。这起案件,在当时已经透顶的国民党统治下,算是少有的维持了正义的判决。可以说是大快人心。
请问金融行业方面有哪些权威杂志期刊,推荐12本即...
<!--
--> 《金融经济》《现代商业》《商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