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音频,如何让孩子在家认真学习

文章 1年前 (2023) admin
0

如何让孩子在家认真学习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cff1077d2e1f42e2adab4012950e11a9~noop.image?x-expires=1993235945&x-signature=yyatmvpOYWJYpAIGa4hvXBKwgbI%3D", "thumb_width": 512, "vid": "v020167d0000bpj3o1nvrnhq4pcr63r0", "vu": "v020167d0000bpj3o1nvrnhq4pcr63r0", "duration": 86.34, "thumb_url": "tos-cn-i-0022/cff1077d2e1f42e2adab4012950e11a9", "thumb_uri": "tos-cn-i-0022/cff1077d2e1f42e2adab4012950e11a9",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86.34, "h": 288, "w": 512}, "ultra": {"duration": 86.34, "h": 288, "w": 512}, "normal": {"duration": 86.34, "h": 288, "w": 512}}} --}

5岁的孩子画画、听故事都很专注,但一背唐诗却哈欠连连,该怎么办

孩子喜欢看电视是因为电视的五彩流动的画面对孩子的感官有刺激作用,被动地接受,如顺水行舟;古诗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还需要费脑力去记忆,所以,最好的做法还是尽量少让孩子看动画片或者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间。或者阅读或者画画等,慢慢把注意力回归到这些上面,毕竟,他将来面临的是激烈竞争的人生。

禁止教师带手机进课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个人认为,禁止教师带手机进课堂,是利大于弊。首先,如果教师带手机进课堂,在讲授课过程中打或者接听,肯定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教授课的质量。其次,教师带手机进课堂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示范效应,教师可以带手机进课堂,学生为什么不能?如果师生都可以带手机进课堂,此起彼伏的打或者接听,岂不乱套了,还怎么上课教学? 另外,禁止教师带手机进课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本身就不严谨或不确切。试想,若教师进课堂前将手机关机或者调到静音,装进口袋里再进课堂,对教学没有任何影响。倘若将手机拿在手上进课堂,并放在讲台上,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然,现在手机的功能不仅仅是打个,还可以录音、录像和拍照,听歌、唱歌和听音乐,还可以作为工具书计算、查字典和查资料等等。如果教师欲利用这些功能,而不是为了打,那么,禁止教师带手机进课堂,可能就是弊大于利了。

四年级的孩子背诵高中古诗文,难度较大,还要继续坚持吗

不是要不要坚持,而是能坚持多久?这个问题我还是有切身体会的。我孩子也是在四年级时开始接触古文,而且不是唐诗宋词这类古诗文,而是清一色的先秦文学,除了《史记》。我记得娃四年级时读完了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诗经、左传,还有部分楚辞,离骚可以背诵前九段;五年级又读完了史记、战国策等。两年多,大概阅读了快接近百万文言吧。不用多说,难度系数很大,因为大部分内容高中才会学习。和他同学相比,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小学时读三国演义,就如读白话文一样。再有一个,他现在七年级,我发现应试题目大多是虚词、诗词以及词类活用,于是就买了本高考的文言文练习册给他做,就发现那些例句大部分摘自史记,因此就理解这块,对他来说毫无难度可言,他需要做的仅是熟悉和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技巧。而这方面居然与英语语法又有惊人的相似,怎么说呢?看来无论中外,古人还是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学习很容易,不过坚持却很难,特别是男孩子。娃六年级的时候,我忙于头条写作,疏忽了对他的监督,于是娃就开始放飞自我,不要说读文言了,整日沉迷于游戏。一年后,那个能写出文言短篇的小子,除了还能看懂古文,功率已大不如从前。所以,古诗文难懂并不可怕,还能难过诗经与左传吗?关键在于坚持。不过,娃上初中后,我也几乎不写文章了,陪着他一起学习,语数外自己亲自上阵辅导,因此对初中学习也有一点心得和体会。就拿语文来说,古诗文无非就是背诵与理解,背诵是为了应付默写题,理解是为了应付古诗文阅读题。但是,记忆并非是恒久的,你会发现一段时间过后,那些背过的诗篇又忘记了,因此理解方为上策。如果想在小学时候提前学习,可以背诵古诗文,不过我认为不如去了解那些诗人的生平、所处的社会背景,这样很容易理解诗人创作的初衷。比如,唐玄宗时期、宋仁宗时期都是诗人辈出的时代,而两个时代背景各异,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而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却活在了文人最好的年代,他们又为何仍旧对现实感慨万千呢?读懂了时代背景,便也读懂了他们的人生,包括他们的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功课内容的不断增加,可利用的时间不断减少,逻辑记忆终将取代小时候的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将成为过去时,而培养他们的理解性记忆才是正确的打开吧?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年3月4日 上午4:39。
转载请注明:爱莲说音频,如何让孩子在家认真学习 | 热豆腐网址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