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思维是理性的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人类智能中包含着丰富的心里内涵和实践智慧,人类的情感、信念、意志、创造性思维等,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无法被还原为数据信息及其基本算法。人工智能的情感模拟并不能取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真情实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人们决策,但不能代替人们以知情意统一为基础的整体决策。
人工智能是不是走错了方向
人工智能的发展要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开始,到今天才65年历史,这与汽车、飞机等技术与产业相比,还是很短暂的。学术界开始重视人工智能是2012年,Alexnet赢得了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而民间对人工智能热情高涨则始于2016年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那不过是几百个GPU与人脑存储与处理速度的较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然而,人工智能真的走对了路或者成为颠覆性技术了吗?我看下结论为时尚早!掀起这两次波澜的都是深度学习,然而深度学习可解释性差、计算量消耗大、硬件要求高,并不一定适合工业现场设备。五花八门的网络模型,层出不穷的CVPR和PAMI论文,究竟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其实很少!比如,磨削轧辊的表面缺陷检测,全世界没有一家机器视觉公司能够解决,没有什么AI算法可以替代工人的眼睛和大脑!问题出在哪里?一是出在AI技术的推广性,机器学习里叫泛化性,模型这里能用,识别对象、环境条件变一下,就没效果或大打折扣。类似控制领域的鲁棒性。人工智能方向在哪里?没有答案,至少脑认知研究还是初级阶段,或者还要十年二十年看到一些方向。友友们别着急![呲牙][呲牙]
决策更棒生产力更高,人工智能会如何重塑职场
很多机械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将来的工作会越来越难找,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纠结![我想静静]
决策树在人工智能上的运用
人工智能算法中有一类方法叫决策树,也是依据多维特征空间中划分对象的方法。通常这类方法的应用有以下4个条件:1.多维特征空间中包括非数值特征;2.有部分特征可能对划分没有用处;3.有部分特征可能只对部分对象有效;4.特征测试的代价高昂,只有少量样本。识别树算法包括了ID3、C4.5、CART算法,前两个都采用了信息熵,而后者采用了基尼系数作为集合划分结果进行评价。
商务决策系统属于人工智能吗
不属于。人工智能是技术。商务智能是业务。结合一起就是,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解决商务范畴上的应用问题。人工智能已经是一个大技术概念了,而商务场景更是无处不在且迭代不断。实际从就业时的匹配来说,这种技术加商业的组合能搭边的应该会非常多,但同时也可能因为太范范而不够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