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毁车的几种行为你知道几个
我们打开各种网站,在上面输入“毁车”两个字,会搜到各种各样的文章,有些文章还用耸人听闻的标题,让人看完之后不寒而栗,感觉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毁车啊!其实汽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日常正常操作,是完全不会对汽车造成伤害的。所谓的毁车,其实都是想象出来的。不过下面这些行为,却是实实在在的加速毁坏你的爱车。
驾驶模式是什么
怎么样?经过汽车维修网小编的一番讲解知道这些汽车模式的作用了吧?
车身刚性好是什么意思
车身刚性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车身强度,是车身承受外力而发生的形变程度,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车身刚性越好车越结实,特定情况下也会显得更“耐撞”,相比汽车的外观、配置等方面,属于看不到的地方,因此在判断一辆车好坏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但是对汽车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驾驶感受,所以也被称之为一辆车的“隐藏属性”车身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覆盖件,也就是一眼所能看到的各种钣金,第二就是被包裹起来的车身框架,平时更喜欢叫做车架子,这对整车的刚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在很多人喜欢通过用手来按压钣金、敲敲发动机盖车门,从而得出一辆车的安全性如何、结不结实等,直接说这种方法不合适可能有的人还不理解,所以先来看第二部分车身的框架结构,看完以后这种观点可能就会发生改变。早期由于材料制造工艺水平有限,一辆车想要达到更高强度,那就得用更多的材料,也就是对应的框架结构加粗加厚,但这样也增了整车重量,就相应的增加油耗降低了动力,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出现了高强度钢,即屈服强度大于210MPa的钢材,超过550MPa叫做超高强度钢,还有通过950℃高温加热成型后迅速降,屈服强度可以超过1000MPa的热成型钢,这些相比普通钢材同等强度下更薄更轻,于是轻量化车身的概念应运而生,用的材料看起来少了车也变轻了,但是车架的强度却提高了,显然成为了汽车发展一个很好的方向,到现在已经被广泛普及,只是不同车型根据价格所用材料的多少不一样,但也不是说价格高的车型就可以全都采用高强度钢了,因为这其中关系到一个缓冲问题。如果整车框架为超高强度钢一体的,先不说成本问题,这辆车的确结实了,可一旦出现碰撞能量得不到缓冲,那就会作用到人身上,结果就是车辆看起来很完整,但把驾乘人员弄的难受,因此整体的框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一些普通家用车而言,价格摆在那里所能运用的热成型钢、超高强度钢有限,所以具体用在哪里很重要,这就得考研每个厂家设计人员的水平了,如果设计合理、材料数量也够,那整车的刚性起码不会太差,同时还能有着相应的缓冲。高强度钢主要应用在汽车A柱到C柱之间,主要是为了保护驾驶和乘坐空间不发生变形,前后部分就是相应的缓冲区了,设计和用料到位的情况下,不是看发动机舱损坏严重车内也如此,安全性主要还是看人而不是车辆损坏程度如何,即使对于豪车而言也是这样,就比如F1赛车,有时会出现各种配件乱飞,车轮到处跑,但最重要的驾驶室却保持完整,是造的不够“结实”吗?显然不是,目的为了让车身来承受更多的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还有尽量减少能量传递到车内,比如一个车轮收到撞击后,车轴及时断开舍弃车轮能量也就无法传输了,这能说不安全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看到这里对上面所说的,用手按钣金来判断是否安全并不恰当就很好理解了,钣金对于提高整车强度的作用很小,况且同级别车型薄厚之间也差不出几毫米,当然在一些小刮蹭中厚的可能相对会好些,但这是对车而言,这也不是说薄了就安全,只是厚薄与安全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太大关系,除此以外,车身刚性还会影响到驾驶感受。说到这里就得提到另一个概念“扭转刚度”,与“抗扭强度”是一个意思,单位是Nm/度,指汽车车身以及相关零部件能承受形变的能力,紧凑型车一般在15000-20000Nm/度之间,能超过两万的就很不错了,基本呈现一种车越贵越高的趋势,比如劳斯莱斯幻影为40000,布加迪威龙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0000,数越大说明整车刚性越好,在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也会对驾驶感受产生一定影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减震调校、前后配重等因素,车身前后所受到的冲击力是不相同的,尤其是走一些不平路面、过减速带时更加明显,此时车身扭转刚度越高、车架设计合理,整车越不容易出现形变,整体性表现会更好,不会有那种前后起伏不一样的感觉,还有在快速变道、过弯时,前后受到的张力会有极为短暂的延迟,车身刚性好了很难感觉出来,反之就容易出现那种前重后轻不一致的感觉,当然操控性更多的还是汽车整体调校,车身刚性所起的作用不算很大,只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总结:车身刚性好是指整车框架强度更高,取决于使用的高强度钢数量和具体设计,能对提高整车的被动安全起到很大作用,具体安全性如何还得看其他方面的安全配置,对驾驶感受会有一定影响,车身刚性高能提升汽车整体性、操控性,是整车非常重要的一项参数。
汽车发动机怎样的动力才算够用
看完了您的问题描述,其中举例了起步、高速120千米、功率、扭矩等要求,事实上起步与跑高速120KM巡航是两个概念,小马拉大车满载开空调实现高速120KM巡航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高速靠“悠”,没劲慢慢悠也可以实现高速120KM巡航,而起步时对扭矩,尤其就是“低转速下的扭矩”要求的比较高了。本人开过很多车,事实上很少遇到动力不够用的车,或许是因为大部分是涡轮车的缘故,低扭足。唯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款肉车就是上一代的君威2.0L自吸版本,1.6吨的车重,150马力,在加上那款6AT变速箱顿挫的离谱,整体的感觉很不好,动力绝对不够用,油耗也高的离谱,典型的“小马拉大车”。满载5人,再开空调表现不理想,可即使这样跑高速120千米巡航也不是问题,可在市内起步、超车真心有些吃力。单说功率、马力大小也是有些局限性的,其中应细分出“涡轮、自吸”的不同特性,就说起步本人试过3.7L自吸满载并没有2.0T满载来的顺畅,这就是由于“自吸”的特性,“低转速扭矩”不足,而扭矩释放吃转速,不像涡轮机头1千多转就来劲了,所以在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下,说什么是够用多少都有些不准确,尤其每个不同的车友对动力的够不够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单单判断够不够用不好说,如果判断一辆车是否是“小马拉大车”相对容易些,有个不成文的算法,就是用“马力/自重”如果结果是大于100匹马力/吨,那么基本可以判定该车不是“小马拉大车”。还是用上面的那个例子“2.0L自吸君威”,马力150、车重1.6吨,马力/自重的结果显而易见,肯定小于100匹,而实际上它的表现也确实吃力,我想这就是不够用的表现吧。举几个小马经典的例子,现代ix25 1.6L,车重1.3吨,马力125匹。标志2008 1.6L,车重1.2吨,马力110匹。再者便是经典的27霸道,2吨左右的车重,只有163马力,当然霸道的领域并不是加速方面,但日常市内驾驶时加速表现确实一般。由上面几个例子我们能分析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评价一款车的动力够不够用,并不单单只看动力,车子的自重一样很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一款车只有100匹马力,但车重只有0.7吨,马力的确很小,但是谁能说它动力弱?所以车重在动力是否够用中的关系很重要,现在很多朋友看车只看动力有多高,却忽视了“车重”,结果购买后发现动力明明很高,加速表现却不理想,尤其如题主所说,车子本身就很重,再满载空调,动力自然就吃紧了。还是上面那个例子100匹、0.7吨,只有司机一人时,这就是“性能车”,动力强劲,满载5人之后,它的动力就相对一般了,肥胖人群多,满载5人至少也得0.3吨,这样车重就变成1吨左右了,该车的动力表现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呢,在判断动力够不够用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看动力参数而不看“自重”,我们完全可以好利用“马力/自重”的进行判断,只不过需要改进成“马力/(车重+满载人重)”,如果比值依然大于100匹/吨,那么这款车的动力肯定够用,就比如某车轮上马力320匹、1.7吨自重、满载5人0.3吨、实际重量2吨,320匹/2吨得出结果160匹/吨,这款车的动力就是非常强大的,远胜于够用。但该车满载起步时的表现却赶不上某2.0T、211匹、1.7吨的车子来的顺畅,但速度拉起来2.0T的劣势就明显了。正常来看一款2.0T的轿车的动力就是绝对够用的典范,当然目前很多C级车也采用2T机头,车重虽然增加了,但2T机头的马力也可以轻松提高马力,只是拼高速差了些,但日常起步完全够用。写了这么多我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大体的意思就在于说动力够不够用包含的点很多“涡轮自吸的不同特性、功率、车重、应用场景(市内还是高速)、不格的人群”等,所以真没法太精细的划分什么是够用,什么是不够用。总之,马力/满载质量大于100匹/吨的车基本上都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