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免费咨询,本人高三,认为自己有明显的抑郁和严重焦虑的情况,想去看心理医生但家人不理解,我该怎么办

文章 2年前 (2023) admin
0

本人高三,认为自己有明显的抑郁和严重焦虑的情况,想去看心理医生但家人不理解,我该怎么办

孩子,我家也有个和你一样上高三的儿子。听你这样说,很是担心你。陌生阿姨建议你,一定要跟父母好好沟通,让他们带你去看下医生。另外,自己也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比如每天抽出点时间去运动,或者听听音乐等等。总之,要给自己喘息的空间。高考虽然重要,但不是你人生的全部,不用太焦虑。往后的路还很长,最重要的是健康的活着。

为什么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不愿意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呢

题主所说的可能是针对国人。在国外,以美国为例,每年约有8000万美国人求助于门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约37%的人定期看心理医生,83%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在美国,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是很普遍的。相比之下,国人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没有这么高的比率,这跟我国心理健康方面起步较晚有关系,但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改善,就我们咨询中心来做咨询的咨客的年龄结构来看,小到3、4岁,大到50、60岁的都有,而且80后、90后占多数;职业分布从饭馆员工到500强企业管理人员都有囊括,国人对心理健康、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是能深切感受到的。造成部分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没有主动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熟悉这种就医。人传统就医习惯是告诉医生症状,然后医生给开药,患者拿着药回家,一天两次或三次服药,过一段时间症状缓解了或者消失了,这就算治愈了。心理咨询跟传统就医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多数时候不拿药。付了钱看病,回家的时候两手空空,这让国人很不习惯,有点“只出不进”的感觉,亏得慌。跟着就会想,这能治好吗?二是自己还得使劲儿。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患者自己还要做出努力在认知模式、行为模式、性格等方面做出改变,相当于自己“革自己的命”,这跟传统就医“等靠要”形成鲜明的对比,人都是有惰性的,几十年形成的惯性的东西要改变起来确实需要勇气和毅力。这两条加起来,就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觉得还可以忍。国人的民族个性是隐忍的。不仅看心理疾病如此,身体出了问题,很多人也会选择拖、扛:一般的伤风感冒被拖扛是常有的事。有些人身体有了不明的疼痛也拖,最后查出来是癌症晚期,这也屡见不鲜。心理疾病更是如此,只要自己还没有焦虑抑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还没有强迫性洗手、强迫性检查门锁到被外人发现、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都会选择忍着不去治,不去看心理咨询师。只算了小账。确实有这样的来访者,打来询问心理咨询的事,问了价格以及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周期以后,会说:“我再考虑考虑。”很明显,他觉得贵了。但是专业人士以及通过专业心理咨询从心理问题中走出来的来访者知道,这些人算的是小账,是眼前的帐。没有看到或者估算过通过心理咨询使他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性格等改变之后,给他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质的变化所创造的价值。有个高三的女孩子,因为抑郁症休学在家一年,一年时间足不出户,如果不是她妈妈看了媒体对我机构的报道后极力催促就医,这样的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心理咨询半年多,女孩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女孩近期的反馈对生活是满意的。当时治疗的投入确实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如果她的家人只算小账,这个女孩可能还在家里待着呢,她的未来会怎样真是不容乐观。但经过治疗,她可以工作、结婚、生子......过正常的生活,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对孩子最起码的祈盼。如果这个女孩不治疗这些既不敢想也不敢去做。而且如果真要算小账,还是来访者取了大头。想想看,几十年里多少个日日夜夜积攒起来的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调整改善解决了,折合每天花了多少钱?这么一算你心里就亮堂了。所以,有了心理疾病要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需要相信:心理科学是造福人的;早治疗早解决;多一份投入早一天开启新的好生活。

你看过最好的心理学书籍是什么

后来,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业余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后,更感受到了这本书的不同凡响。《生命的重建》于2008年在我国出版,一经上市,即受追捧。那时,我并没有考取心理咨询师证,每天也会被生活中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生活压力很大,却无法排解,时常感到身心疲惫,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母亲的早逝,我无法走出失去她的无限哀伤,心里充满了许多愧疚;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莫名其妙地不见痊愈……这些如影相随的状况,无法改变,像被捆住了手脚一样,我时常陷入无助之中。忽然,某天,在报纸的荐书专栏,看到了毕淑敏老师推荐了《生命的重建》(You Can Heal Your Life),文章中她称已多次公开推荐。那时,网上购物还没有如今便捷,我赶紧打给卖书的朋友,第二天,她就帮我带来了这本书,从此,它成了我的枕边书。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本书,并深深佩服它的作者,为她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生命的重建》的作者路易斯·海(Louise L. Hay),“是美国最具盛名的心理咨询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的作家和演讲家。”作者58岁时出版本书,截至2005年,已被译成25种文字,在3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总销量在5000万册以上,英文版被重印了71次。路易期拥有不幸的童年、破裂的婚姻,后来又罹患癌症,最后却战胜这些困境,帮助千千万万的人重塑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被世界各地的媒体亲切地称为“最接近圣人的人”。书中这样介绍她:露易丝的个人思想是在她痛苦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她的童年在飘摇与穷困度过,自幼父母离异,5岁时遭,少年时代一直受到和。她后来逃到纽约,历经坎坷,成为一名时装模特,并和一个富商结婚,但14年后她又被丈夫所遗弃。1970年,露易丝在纽约开始了她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1976年她的作《治愈你的身体》出版,奠定了她在这一领域的专家地位。不久,露易丝被确诊患有癌症,她开始在自己身上实践整体康复的思想。6个月后,她克服癌症。1984年,露易丝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出版,很快就译为25种文字,在3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截止到2002年,英文版已71次印刷,销量2000万册。至今,《生命的重建》仍在世界各地热销不衰。1985年,露易丝创建了名为“海瑞德”的艾滋病救援组织。她还建立了“Hay基金会”和“露易丝·海慈善基会”,帮助和支持艾滋病患者,待妇女和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一个被困难浸泡,经历累累疼痛、穿越重重苦难、却能重生的人,是可以仰视的,因为她会有超乎常人的感受与思考,这些也汇集成了本书的亮点——本书列举了人容易出现的408种身体疾病,她认为这些疾病的出现,都有着我们难以识别的负向情绪及心理。如果能用新的情绪、思维及心理置换掉那些负向的情绪及心理,身体就可以神奇地自愈。比如:“呼吸系统的疾病,是因为害怕或拒绝完全参与生活,感觉不到参与权乃至生存权。”如果能够用新情绪与思维模式去置换:“自由的生活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值得被爱,我现在选择完整的生活”,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改善。比如湿疹问题,是因为“惊人的敌对,思想问题爆发”。则可以换成,“和谐与宁静,爱与快乐存在于我的内心里,也存在于我的周围,我是安全的。”当新旧情绪与观念置换后,身体就可以神奇地进行自愈。作者本人也正是通过改善了自己的信念系统,癌症得以完全康复。路易斯指出:无论我们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一定是来自于我们的情绪、认知与思维。有研究证明,实际上75%的疾病都是由情绪引起,并非是器质性的病变。而那些藏在我们体内的情绪,找不到出口又无法宣泄,就会一点一滴攻击我们的器官,最终形成疾病。也有心理学家称:“癌症是没有流出的眼泪”,同样的道理。《生命的重建》这本书陪伴我近14多年,尤其是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哪怕是皮肤上长出了痘痘,我都会根据书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读,去调整心理。每当自己或亲友遇到了困惑、身体出了问题时候,我都会对照书中的列表,建立积极的情绪与心理模式,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操作起来确实简单可行。不仅如此,这本书还分享了作者的人生处世哲学,让我们习得一份新的认知——这本书列出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每一则都可以用来指导人生,也经得起细细品味——令人欣喜的是,如果我们无法做到的这些,作者都贴心地附上了练习,帮助我们重建新的人生信条。比如: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未来。最富有力量的是“当下”,而不是过去或将来。每个人都受到自我憎恨和内疚的伤害。每个人最后的防线都是“我不够好。”这只是一个念头,它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创造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称为“疾病”的东西。怨恨、批评和内疚是最具有害的心理模式。丢弃怨恨甚至能够化解癌症。我们必须原谅过去并宽恕每一个人。我们必须愿意开始学着去爱我们自己。现在就开始赞同和接受自己,是积极改变的关键。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会运转正常。尽管生活不断变化,在这无限的生活中,一切都是完美无缺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只有物质和经验持续不断地循环、再循环。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我具有创造我自己的特殊力量,这种力量给予我创造自己环境的能力。我欣喜地知道我有力量按照自己选择的任何使用我的头脑。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是我们弃旧迎新的起点。让我们就从“当下”做一个全新的开始吧。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哪怕是在疲惫的时候,读读这些句子,都会感觉思想上的轻盈,思想放松,压力缓解。《生命的重建》这本书已陪伴了我14年,遇到困惑时,就会拿出来翻翻,用以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但愿您能读到这本书,但愿在你遇到困惑的时候,这本书也可以真正帮助到您。阅读一本好书,收获一段美好。愿生命中有好书相伴,与美好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