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梦想这个题目写一篇作文两百字以上。
我的梦想 梦想是什么?每一个梦想都是心空舞台上闪烁的一颗颗耀眼明星,而每一颗幼小童心里诞生出来的梦想更是明星中最纯真、最美好的,就像嫩笋一般清爽可人。虽然当自己实现梦想之时,人们就可以骄傲地说:“我成功了!我圆梦了!”但是天上的星星是永远也摘不完的。所以自然会有很多很多可爱的梦想不能圆满,但是它们永远是主人记忆深处一道道绚烂的七色彩虹。是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拥有着许多深爱她的子民的大国。无论是人文历史、自然风光还是名胜古迹或是丰富的特产与文化都不在少数。因此我总是很羡慕那些带着相机,不知疲倦地来往穿梭于旖旎的祖国山川之间的摄影师们。他们用无声的相机代替了在无限美景面前力不从心的语言,尽情展现有声的大千世界的丽影。让只能在书籍与网络中浏览世间美景的人们丰富了对景物的了解。让那些美景脱离苍白的文字,变得生动而精彩。假如我真的能当上摄影师,那我一定会立即背起设备,忘情地投入祖国的大好山河之间,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我会去领略被赋予了许多传奇色彩的玉龙雪山的纯净冰洁与有关殉情圣地的美妙传说,怀着敬畏的心情拍下那直插云霄的白峰,也会为客家圆楼的雄伟瑰丽所震撼,所自豪,让它永远矗立在定格的世界,我还会为恬静美丽的莫愁湖所折服,请美丽温柔的莫愁女常住在妩媚清纯的荷花丛间,我的主角甚至会是一朵刚刚绽开花瓣儿的小花,因为它代表了少年儿童的勃勃生机…… 我会将我全部的所见所闻与独特感想都让相机与胶卷代言,将优美、壮丽的景象永远停留在那难忘的刹那!用这种特殊的抒发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与对美好世界的喜爱。我还会拍下吃苦耐劳的中华儿女们在这如诗如画的黑土地上辛勤劳作,收获幸福时的点点滴滴。拍下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工作着的平凡英雄。记录下飞速进步中的中华民族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人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 人们为了实现梦想而前进,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激情。无数人的梦想就汇成了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愿梦圆满实现,愿华夏民族更加昌盛是散布全世界的人共同的,永不消逝的巨大梦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努力读书,为未来的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你和陌生人发生过哪些刺激的事
我还清晰地记得17年,6月份的时候,我之前原本是在江西上班的,日子安安稳稳的,但总觉得年轻人应该多出去闯闯,所以我不计后果的,愤然辞职,去到繁华的北京!有趣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去到北京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要干嘛?正好我有个同学在那边做房地产,搞销售的,我去他那里住了一个礼拜,在这一个礼拜的时间段里,我到处在网上发简历求职,因为本人学历不高,自己又没有特别的擅长的技能,所以就在58同城上面,申请了一个KTV服务员,他们公司跟我说的是下午两点钟开始面试,因为我对北京路线不熟悉,当时我记得好像我同学是在西城区,他们公司的是在另一个区,因为害怕迟到面试。所以我早早的就起来,7:00起床,吃完早餐8:00过左右,打开导航坐的地铁公交车一路辗转,终于到了目的地,结果才9点半多!离面试的时间还有两三个小时。我就在附近的公园等,正是这时候我就到了很有趣的,那里的公园竟然是基友基地!我当时还不知道,里面90%都是男的到处走走,也正是在这个公园里,我结识了几个朋友,我们一起还聊的挺开心的,南地北都有,然后我说我有点内急,去了趟厕所。我出来的时候有个老头看见我,对着我说:小伙子,以后没事别来这个公园,这里面的人都不[太正常]起初我也没在意,感觉蛮好的,没觉得哪里不对劲!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还在那里聊天,也顺便聊到了我来北京干嘛之前是做什么的,正好聊到快12:30了。然后我们几个就商量的一起出去吃个中午饭,顺便祝我面试成功。搞笑的是,但吃到一半了!他们当中有个人对我说,其实他们到这来也就是寻找[目标]的?其实也没多大问题,就是互相舔口水罢了,在[他们]眼中竟然觉得这样是很无所谓的事?我当时就被震惊到了,可问题是我还在吃饭?因为我特别反感这种事情,结果特么让我遇到了,还和他们一起聊天?吃饭?聊人生?当时我差点想吐的心都有了,最终还是忍住了,随便打糊就糊弄过去了!吃完饭过后,我们出来,竟然还在问我要不要同意这件事?我说等我面试出来之后再说,然后我就远远离开他们了,他们发给我我也不回,也没删,当做不存在一样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也不会理睬我了!现在想想感觉好可怕,我个人的确是比较反感的,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也正常,主要就是看我们个人的思想想法吧,毕竟不可能大多数人都能够支持像张国荣哥哥这样的!你们说是吧?
你最喜欢的漫画是什么
漫画这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人人喜爱!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讽刺类漫画!它可以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文明行为,用漫画表现出来。而且还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看了以后,在笑声中得到深思、启发、思考。讽刺类漫画一般都带有喜剧成分,就和相声、小品一样。尤其是四格漫画,最后一幅也就是相声中的抖包袱!让人看了以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这样的漫画,谁会不喜欢呢?
让你推荐十本书,你会推荐哪十本
1、三国演义2、水浒传3、红楼梦4、梅5、家 春 秋6、平凡的世界7、红与黑8、日瓦戈医生9、静静的顿河10、麦田里的守望者
你最喜欢的10本书是什么
今年只推荐一本书,《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让我们理解自身,理解所正在经历的“现代主义”。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说,要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努力,那时候讲的就是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但现代化又是什么?现代化的特点,也就是现代性又是什么?在如今的艺术、文学领域,经常会冒出来“现代的”、“后现代的”描述,这些概念,又代表了什么含义,他们从何而来,又会到哪儿去呢。我们经常自称是现代的人,那我们这种自称又有什么文化深意?带着这些疑问,《瞎看一气》会进行一个全新的尝试,用几期的内容,去深入解读一本针对现代性的书——来自于马歇尔 伯曼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 Marshall Berman)。这本书可以说是关于现代性少有的佳作,不仅分析透彻,而且笔触精彩,用简单的文字勾勒出现代性的眼花缭乱以及其背后的深刻性,同时中文翻译也非常到位,兼具文学性和理论性,同时对没有过多理论背景的读者也非常友好。如果只选择一本书去理解现代性的话,我会推荐这本。本书分为六个主要的部分导论——现代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第一章——歌德的《浮士德》:发展的悲剧第二章——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现代主义和现代化第三章——波德莱尔:大街上的现代主义第四章——彼得堡:欠发达的现代主义第五章——在象征的深林中:关于纽约现代主义的笔记本期《瞎看一气》就先从导论入手,去了解一下现代性的前生今世。《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书名源自于马克思的一段话——生产的不断革命,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确定和骚动不安,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区别于过去一切时代的特征。一切固定的冻结实了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古老的令人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扫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和他们的相互关系。I 什么是现代主义、现代性、现代化?就像出生在21世纪的年轻人会把互联网当作一种人类文化必然的组成部分,而不会有任何疑义一样,但凡如今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沉浸在被称之为“现代”的一种社会状态之下,就好像空气之于人类,海水之于鱼类一样。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出生,成长,享受现代所带来的一切美好和忧愁。但总有那么一刻,我们会突然出戏。也许会发现,自己挣扎在异常缤纷且丰富的物质世界中,被各种社会意识裹挟,却毫无自我思考的空间,想要挣脱却无力反抗;也许会发现,在为了一些莫名的目标奋斗着、奉献着,用生命去换取所谓的进步和发展,但却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会发现,自己跟大多数人一样,以一种同频的社会节律吃饭、工作、睡觉,甚至跟别人的思考也都一样。也会有那么一刻,自我的身体仿佛在夜店狂舞一夜之后躺在床上一般的疲惫,在炫目而又令人兴奋的刺激之后,一切变得索然无味,对于电子产品的期待,对于奢侈品的想象,对于一种舒适无忧生活的追求,都仿佛手中的烟蒂一般,失去了在心中的任何价值。每天我们要面对众多的矛盾,新鲜的和陈旧的,城市的和乡村的,快速的和悠然的,美丽的和丑陋的。我们的世界不仅摆满了丰富的物品,也被各种各样的观念所轰炸,发展的、增长的、现实的、未来的、心理的、进化的、历史的。这些社会观念如同我们能消费的那些物品一样,令人兴奋,也让人疲惫。这,就是一幅典型的现代画图景,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每天要面对的事情,也许我们已经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内化为身体的一部分,但偶然间爆发的社会革命、身体的不适,还有更多的诸如精神层面的焦虑、抑郁,都在提醒着还没有进化完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我们,现代性是存在的。在本书中,作者把现代主义定义为:现代的男男试图成为现代化的客体与主体、试图掌握现代世界并把它改造为自己的家的一切尝试。而现代性就是全世界的男女们都共享着的一种重要的经验——一种关于时间和空间、自我和他人、生活的各种可能和危险的经验。“所谓现代性,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摧毁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切。现代的环境和经验直接跨越了一切地理的和民族的、阶级的和国籍的、宗教的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性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但这是一个含有悖论的统一,一个不统一的统:它将我们所有人都倒进了一个不断崩溃与更新、斗争与、模棱两可与痛苦的大漩涡。所谓现代性,也就是称为一个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而在当前,式的这个大漩涡产生并使它不断变化发展的各种社会过程,被称之为“现代化”总的来说,现代化就是一种描述,是我们这个社会脱离黑暗年代不断变化发展到如今的各种社会过程的统称;而现代性就是我们努力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的一种理解的观念和在此之下的一种行动;而现代主义就是在人与现代化关系当中,对人所做出适应和改造行为的一种描述和肯定。现代化,仿佛是一辆战车,将一切刚刚形成的社会观念,刚刚建好的建筑,刚刚统一的审美,刚刚流行的时尚趋势无情的碾压过去。如果说有什么是固定的,那就是只有变化本身是固定的。现代的男男,在这种不断建立又崩塌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中,被抛来抛去。但现代主义的又给了人们固定的抓手和力量,也就是肯定人们创造的自由、发展的权力,以及努力去改造社会和自身使二者相适应,让自己在世界中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的能力。生活在现代社会,意味着一种冒险,一种随时要面临昨天走过的路明天就被改道,昨天住过的房屋明天就要被拆除,昨天相信的牛顿明天就要被爱因斯坦、量子物理所替代,昨天刚刚能接受不婚主义明天就要努力去理解婚姻的冒险。为什么人类历史中会出现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期,为什么我们要去忍受去经历它,那就要去看看现代性是从何而来。II 现代性的三个历史发展进程高速的旅行,在巴黎吃早餐,在伦敦喂鸽子;大规模的迁徙,生活在城市中,却安家在农村;上升的通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去改变生活的境况。这些在“中世纪”之前都是难以想象的,那时的社会,仿佛是一张铁幕,压在每个人身上,把每个人固定在他生长的地方,毫无变化的机会和发展的权力。从西方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自16世纪开始发生了改变。而本书作者也从哪个时期开始,给现代性定义了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进程——第一阶段,16世纪至18世纪末第二阶段,18世纪90年代的大革命浪潮第三阶段,20世纪在第一个阶段中,恰好是资本主义在西方萌芽的阶段,封建的土壤开始松动,资本主义在干涸的大地中寻找合适的土壤发芽。那时候人们刚刚开始体验现代生活,还不清楚自己受到了什么撞击,他们竭力却又是半盲目地寻找着恰当的词汇,对于能使他们共享自己的试验与希望的现代公众社会还没有什么感觉。但一波又一波的思想变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让宗教等神圣的东西在人们生活中渐渐退却。人们也从对外部的关注逐渐转向了对内心自我地寻求,在这样的寻求中,不同阶层的自由等观念越发碰撞,伴随着生产的提升,物质逐渐走向一种满足所有人需要的可能,现代性的曙光,终于在一种强烈的中爆发出来。那就是第二阶段的大革命浪潮。法国大革命和他引起各种的回响,使得一种伟大的现代公众突然戏剧性的出现在生活之中。在之前提到的现代主义观念中,强调了每一个男男都有改造这个世界并适应它的自由和权利,这在中世纪是不可想象的。但大革命却给每个人描绘出这种图景,全社会的人,特别是那些曾经在底层的人,惊奇的发现,原来当他们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公众力量之后,竟然有能力摧毁一切坚固的东西。革命的冲击仅仅是一个导火索,除了在观念上带来巨大的动荡之外,物质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内心对这种变化的反应都是一种现代性的、戏剧性的。卢梭是第一个以19实际的来使用“现代主义”的人。在他的浪漫主义小说《新爱洛绮思》中,年轻的主人公卖出探索人生的一步,从农村走到城市,在给他情人的信件中,困惑和恐惧的感受放在今天的依然不过时——“我开始感受到这种焦虑和骚乱的生活让人陷入的昏乱状态。由于眼前走马灯似的出现了如此大量的事物,我感到眩晕。在我感受到的所有事物中,没有一样能抓住我的心,但它们却扰乱了我的情感,是我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应当归属的对象。我不知道自己下一次终于会爱上谁…我仅仅看到了自己眼前的幻象,但只要我试图抓住他们,他们马上就消失了。”正是这样的感受——焦虑和骚动,心理的眩晕和混乱,各种经验可能性的扩展及道德界限与个人约束的破坏,自我放大和自我混乱,大街上及灵魂中的幻象等等——之中,诞生出现代的感受能力。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片土地上,似乎同样的剧本依旧在上演。社会的魔力吸引着无数年轻人投身其中,在扩展开自己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打开了混乱的魔盒,去追求更多可能还是被某种固定的道德束缚?是造成大部分人焦虑的一些主要因素。当代的人,一方面传承着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每天经受着不断砸碎自己观念,再凝结,再砸碎的过程。对新鲜的渴望与恐惧,反复的灼烧着原本就不够强大的内心。在每一个看似沉静的面孔之下,都隐藏着一颗躁动而又彷徨的内心。在现代性第二阶段的19世纪中,有两个貌似截然不同的人,却为现代性发出了同样的声音,他们是尼采和马克思。尼采一直认为现代历史的潮流是嘲弄的、辩证的:如教追求灵魂完整和追求意志的理想最终摧毁了教本身。带来了“上帝之死”和“虚无主义的来临”。现代人类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价值的巨大确实和空虚的境地,然而同时有发现自己处于及其丰富的各种可能性之中。在《善恶的彼岸》中——“在这里,除了一些新的里有之外别无他物,也不再有任何共用的公式;在这里,、罪恶和最字符的可怕的彼此相关,种族的精神从丰富多彩的善恶中涌现出来;在这里春天于秋田命中注定的同时出现。……危险——这一道德之母、巨大的危险——再次出现了……”在这样的时代里,个人敢于追求个性,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一系列的法则,需要自己的技能和计谋来达到自我保护、自我提高、自我觉醒、自我解放。但这样的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过于困难。尼采指出,他们解决现代生活之混乱的办法无非是——企图根本就不生活:对他们来说“成为平庸”是唯一讲得通的道理。虽然都发现了现代性中的辨证、混乱和令人无暇喘息的变化,但马克思却导向了另一个境地,他将这一切引入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党宣言中》,马克思那种响彻天地的笔法,描绘出那种资本主义的动荡“生产的不断革命,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确定和骚动不安,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区别于过去一切时代的特征”。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这样的前提下,资产阶级的形式将会消解,一种主义运动获得了权力。这种酝酿在资本主义内部的永恒变化,被马克思运用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得到了主义的理想(这部分将会在书的第二章专门讨论)。19世纪中,现代性也在经受着自身创造出来的各种价值观念的责备,人们希望明天后天的现代性将会之于今天的现代男女的伤痛,这种嘲弄的和矛盾的辨证,滋养了19世纪所有伟大的现代主义作者——从马克思到克尔凯郭尔、惠特曼、易卜生、波德莱尔、梅尔维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III 现代性的近况在作者的观察中,20世纪的现代性有平面化和想象范围收缩的趋势。“19世纪的思想家同时既是现代生活的热心支持者,优势现代生活的敌人,他们孜孜不倦地与现代生活的模棱两可和矛盾做斗争;他们的自我嘲弄和内在紧张是他们创造力的一个首要源泉。20世纪的思想家们则远比他们的先驱更加倾向于极端化和平面化。现代性或者受到盲目的不加批判的热情拥抱,或者受到一种新奥林匹亚式的冷漠和轻蔑地指责;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现代性都被麝香味一块封闭的独石,无法为现代人塑造或改变。对现代生活的开放见解被封闭的见解所取代,既是/又是被非此/即彼所取代。”作者在这里提到的那些不加批判的热情拥抱,主要是那些被称为“未来主义”的思潮,他们热烈的欢迎着现代,并打算无情的摧毁传统,一切都应该是新的,技术也是极好的,在一幅现代化的图景中,再也没有被旧思想所束缚物品或者人——现代人除了插上插头通电之外,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而在“未来主义”的另一端,一群人旗帜鲜明地反对着现代生活。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整个“现代经济秩序的庞大宇宙”被视为“一个铁笼”。韦伯对民众缺乏信任,对统治阶级更缺乏信任。他的立场是一种不断采取防御姿态的自由主义。“许多20实际的思想家采取这样的观点:在大街上国家中挤压着我们的芸芸大众与我们自己不同,他们缺乏敏感性,没有灵性或尊严;既然如此,说这些大众,不仅应当拥有统治他们自己的权利,而且由于他们人数众多而拥有统治我们的力量,这不是很荒谬吗?”大众既没有自我,也没有本我,他们的灵魂没有了内在的紧张或活力:他们的观念、他们的需要、甚至他们的梦想,都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内在的生活受到了彻底的管理,除了按照设计去产生社会系统能够予以满足的之外别无他想。人们在他们的商品中认识自己;在他们的汽车、音响、住房、厨房设备中找到自己的灵魂。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洗礼之后,60年代现代性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了三种趋势——第一种,接力避开现代生活和现代主义。由巴特在文学领域、格林伯格在视觉艺术领域中最有力的标识出来。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唯一应该关注的是自身;表达的手段就是传达的讯息或媒介即信息;现代主义与现代生活的正当关系就是没关系;现代主义就是对纯粹的、自指的艺术对象的追求。第二种,把现代主义是为反对全部现代经验的一种永不停歇的革命。它要激烈的我们一切价值观念,却又不考虑重建被它摧毁的世界;现代主义成了表示一切反叛力量的代名词;同时还倾向假定一种模范的现代社会应当是自身没有麻烦的社会;这种现代主义,除了忽略了马克思描述的那种永恒不定的动荡之外,还遗漏了“建设”这种伟大的浪漫精神。第三种,醒过来回到实际生活的“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主义。一群有时候自称为“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世界无穷尽的产生出来的大量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事物、物质和观念都采取开放的态度。持有这种观点的“波普派现代主义”创造出了很多对世界新奇和博大的看法,但缺乏把握现代的批判能力。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艺术和文学领域的知识分子都全新投入到了结构主义的世界中,现代主义似乎被历史抛到了脑后,后现代主义者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到了历史舞台。福柯对自由的否认,对于权威的摧毁,似乎给了现代主义的最后一击——在福柯看来,对人类状况所做的各种形式的探究,只不过是在求助于一个又一个学科的权威,仅仅是对得意洋洋的“权力的言说”的保护冲。任何批判听起来都是空洞的,因为批判者本人就“处于那表示全貌的及其之中,受它的制约,那是我们带给自己的东西,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它机制的一部分。”现代主义完了么?也许当前的思想家们为消解现代主义所付出的努力正证明了现代主义依然顽固的存在于我们身边,并无法被抹去的事实。IV 如何理解现代性作者在观察了现代主义发展的历程之后,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论点——过去的现代主义能够使我们重新感觉到我们自己的现代之根,这些根可以追溯到两百年之前。它们能帮助我们吧我们的生活与那些生活在数千里之外、完全不同于我们自己社会的社会里、经受着现代化的创伤的千百万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并且与上火在一个世纪或更多事件之前、经历了现代化的千百万人联系起来。他们谁能够说明那些激励并且折磨着我们的彼此矛盾的力量和需要。例如我们一方面要植根于一个稳定且一致的个人与社会,另一方面又贪婪的追求着变化与增长;一方面我们拼死效忠哥哥种族、国家、阶级和性别集团,希望他们给予我们一个牢固的身份,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却日益国际化,抹去了身份和阶级;一方面我们欲求生活所依赖的各种干净且坚固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又追求现代生活和经验的无限可能性。马克思和尼采和他们同代人体验着一个整体的现代性时,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现代。但时至今日,现代化犹如一张大网,任何人乃至世界上最远的角落里的人都无法逃脱时,我们可以从最初的现代主义者哪里学到很多东西。把昨天的各种现代性拿来为我们所用,既可以是对今天的各种现代性的批判,又可以是对明天和后天的各种现代性——以及对现代的男人女人——的信奉。结语如果说在西方的语境中,当前他们已经迈入了完全的现代化,回顾最初的现代性有助于他们理解他们目前的境况的话,那么在现在的,一如许多年前西方社会现代化火热发展的那个阶段,我们更可以通过西方最初的现代主义者在刚刚经受到现代性的时候那种强烈的反应,给我们自身在震荡于现代性矛盾中的现状找出一些相似的感受和解决的力量。也正是如此,回顾西方的现代性,可能对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的更具有重要意义。《瞎看一气》下一期将会聚焦本书的第一章,跟作者一同去结构歌德的浮士德,去体验浮士德博士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现代性光辉。最后引用一段作者在前言中的动情叙述,作为本篇的结尾——“本书完成不久,我亲爱的儿子马克离我而去了,当时他只有五岁。我将《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奉献给他。他的生与死使书中如此多的观念和主题贴近了家,例如:现代世界中那些像他一样在家中最快乐的人,最容易受到缠绕着现代社会的各种恶魔的攻击;例如,在运动场上运动、骑自行车、购物、吃喝、搞卫生、拥抱、接吻等日常活动可能不仅是无限快乐和美丽的,而且也是无限不安全和脆弱的;又例如,要维持这样的生活也许需要拼死的应用斗争,可有时候我们仍然失败了。伊凡 卡拉马佐夫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儿童的死亡更加使他想把自己的入场券还给这个世界。但是他没有还。他继续在战斗在爱着;他继续不停的继续着。”(其他章节介绍,可参见“解毒时光”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