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计算仅仅是通过身高这个物理数据,用公式判断体重数值是否理想。从健康角度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的身体脂肪率,综合来判断是否在理想数值之内。
体重多少才算标准?
我们从这位朋友报出的身高数据,仅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计算一下应该在多少体重范围,属于理想数值。
国际上通用的公式为:身高-100=理想体重
160-100=60(kg)
我们国家通常采用改良公式:身高-105=理想体重
160-105=55(kg)
我们认为在理想体重的±10%之内均可视为正常。
如果是健身锻炼人群,我们建议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数值±5%之内。
以上计算仅仅是通过身高这个物理数据,用公式判断体重数值是否理想。从健康角度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的身体脂肪率,综合来判断是否在理想数值之内。
小贴士:
体脂肪含量,男士在10%~20%,女士在20%~30%之内为佳。
作者简介:张鹏,自行车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营养师,致力于推广普及以自行车运动为主的多种健康生活。
14岁女生正常身高体重是多少?
女孩14岁,正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会进入快速期,个体差异也会逐渐拉大,平均每年增长大约7-10cm。14岁的女孩身高在158.6cm左右,体重在47.83Kg左右。身高体重受遗传的影响,青春期发育早的女孩,身高也会比同龄的女孩要高一些。这个时期的孩子,生长发育的比较快,要适当补充钙质。
女性正常身高?
女性平均身高是155.8cm,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175高的女生三围是多少?
男性标准三围 男士健美三围标准,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 胸围=身高 X 0.61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胸围=175cm X 0.61=106.7cm ) 腰围=身高 X 0.42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腰围=175cm X 0.42=73.5cm) 臀围=身高 X 0.64(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臀围=175cm X 0.64=112cm) 男性标准三围 胸 身高*0.48 腰 身高*0.47 臀 身高*0.51 东方男性标准体型参数 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怎么样知道自己的体脂多少?
经过健身教练和营养专家们
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普及,
身体质量指数(BMI)概念
已经很深入人心了:
看一个人是胖是瘦,不能只看体重,
还要看你的BMI。
如果你BMI只有18,
那你就肯定是个瘦子了。
如果BMI超过了30,
就是妥妥的肥胖。
但是BMI是有局限性的
用BMI衡量肥胖,
并不是最准确的方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制定的分级标准,
BMI超过30就算进入了肥胖行列。
不过这套标准不太适合亚洲人群。
所以还存在亚洲标准和标准:
三种标准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有时候也叫肥胖前期)和肥胖的BMI范围。
其实肥胖主要是看你的脂肪量,
而我们BMI其实依据的不仅仅是脂肪量。
人体的质量构成分为两大部分:
脂肪质量和瘦体质量。
脂肪自成一派,称为脂肪质量;
其他所有成一派,称为瘦体质量。
如果只看体重来判断肥胖,
就等于将脂肪质量和瘦体质量混为一谈。
那是不是说BMI就没有用了呢?
不是的~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
为什么要用BMI来衡量肥胖呢?
有没有更准确的指标呢?
答案很简单
在简单易行和精确可靠之间,
找到平衡点。
更准确的指标当然存在,
就是体脂率!
即脂肪质量占体重的比率。
不过,
相比计算简易的BMI,
体脂率测起来就复杂多了。
什么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水下称重法、
太空舱气体置换法、
X射线断层扫描、
最精确的是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
等等等...
反正是非常复杂,
而且价格不菲...
生活中,
最容易测量的身体指标就是身高和体重。
如何利用身高和体重设计出新的指标,
来估计一个人的肥胖状态呢?
这需要满足两点要求:
①制定的指标不受身高影响
(因为要考虑体重),
②这个指标和体脂率密切相关。
经过几番折腾,
BMI成了最终胜出的指标。
BMI是怎么升级打怪,最终加冕的?
你以为是某个健身教练或是营养专家么?
因为他们要区分不同健康风险的人群,
所以1959年时候,
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
(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发现,
体重身高比(即体重/身高)
是人均预期寿命的一个决定因素。
不得不说行行出状元
到了1972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
安塞尔·基斯教授(Ancel Keys)
用人群数据证明,
凯特勒指数比其他指标
(体重身高比、体格指数等)
更符合之前提到的要求:
①与身高弱相关,
②与体脂率强相关。
他将其重新命名为身体质量指数,
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BMI。
但直到1995年,
WHO正式采用BMI作为
肥胖指标来研究死亡率以后,
这个指标才真正开始流行起来,
一直到现在。
BMI好用,但也有失灵的时候
作为肥胖的替代指标,
在多数情况下,BMI还是好用的。
但是,
BMI和体脂率的关联再强,
也不能100%替代体脂率。
首先,
BMI将脂肪质量和瘦体质量混为一谈。
肌肉发达的运动员肌肉组织质量更高,
BMI会高估他们的体脂率。
然后想我们办公室特别容易水肿的小仙女
身体组织液体的质量相对就会高
BMI也会高估了肥胖水平。
还有就是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人的肌肉组织减少会比脂肪组织减少要多,
所以BMI会低估老年人的肥胖水平。
另外,
BMI难以区分脂肪的分布。
脂肪堆积的部位不同,
所造成的健康影响也不同。
皮褶厚度测量的是皮下脂肪;
围绕在内脏周围的脂肪称为内脏脂肪,
主要堆积在腹部,
表现为苹果形身材(中心性肥胖)。
在BMI不太高的人群中,
腹部脂肪增加更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比BMI,腰围和腰臀比更能体现腹部脂肪的含量。
有些肌肉男按BMI的标准来看是超重的,
但他们体脂率可能很低。
也有研究发现在极端肥胖的人群中,
BMI仍然是肥胖的良好指标,
因为体重增加很大时,
内脏脂肪的增加肯定是显著的,
其带来的健康危害也是明显的。
就算BMI落在正常范围内,
也要注意自己的腰围。
所以,BMI的初衷是,
在测量和计算有限的情况下,
近似估计一个人的肥胖程度。
但确实不能过分依赖BMI来判断肥胖,
这里要分享基斯教授的一句话:
不要管我们用什么指标来测量肥胖,
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肥胖,
脱了衣服照照镜子,你就知道。
哈哈,自己胖不胖,
自己心里还没有点逼数吗?
如果有更多问题,可以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