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性”产生意识一般要到18个月以后,而在此之前一般很少或只有朦胧的意识。在这个阶段里,最重要的性教育有三个:
如何与孩子解释性知识?
家长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在适当的年龄段对我们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6岁以前的孩子,往往会遇到以下跟“性”相关的问题:
• 对妈妈产生兴趣
• 要求观摩爸爸妈妈上厕
• 对动物交配好奇
• 玩弄自己的
• 不慎撞见爸妈亲密性行为
• 好奇父母的隐私用品,如
• 小孩子之间玩互相触摸的游戏
• 和异性家长更亲近,排斥家长
• 孩子是否可以让异性父母洗澡
家长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接下来,我们就依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18个月~2岁
孩子对“性”产生意识一般要到18个月以后,而在此之前一般很少或只有朦胧的意识。在这个阶段里,最重要的性教育有三个:
1、性别教育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性别引导,告诉孩子男女有别,男生是什么样的,女生是什么样的。可以从取名、发型、着装、生活用品等方面来帮助孩子识别,例如,男生头发比较短,女生头发比较长;男生衣服偏暗一些,女生衣服偏亮一些等等,会让孩子更容易了解男生与女生的区别。
如果孩子问到为什么男生有小,女生没有,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之后,还要告诉孩子男女虽然是有别的,但男女也是平等的,男生有男生的特点,女生有女生的特点,虽然不一样,但是同等重要。
2、出生教育
很多孩子都会问到“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们也往往感到很为难,觉得自己很难从专业角度给孩子讲述出生、孕育的过程;即便讲得清楚,2岁的孩子,怎么能听得懂呢?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很诚实地给孩子讲述出生、孕育的过程。比如,给孩子讲和子时,可以用比喻的,就像小蝌蚪或小鱼会游泳,子就像一座小房子。当小蝌蚪游进小房子里面,就开始生长发育,最后就孕育出一个小宝宝。这样的语言可能更容易让孩子明白。
如果父母在讲述这一部分时感到有些为难,不妨借助一些幼儿性教育启蒙绘本,图文并茂地解决这一问题。
3、初识身体部位
孩子从2岁左右开始,需要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如头、四肢、躯体及隐私部位。隐私部位需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但对于这些隐私部位的功用可以用比喻的来解释。
2~3岁
别看两三岁的孩子年纪小,他们能想出来的问题可不少:
1、强化隐私部位
给2岁之前的孩子讲隐私部位,可能还不太懂。所以,到了2岁之后,父母还需要给孩子强化隐私部位的名称,如男生的隐私部位有、,女生的隐私部位有、等。如果孩子不明白,爸妈可以进一步用比喻的、用孩子能听懂的进行解释。
2、大小便心理疏导
2~3岁的孩子开始练习大小便,很多孩子可能会对大小便有一点恐慌,因为他不了解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有的孩子大小便没有处理好,弄得很脏的时候,家长常常会很烦恼甚至生气,敏感的孩子会捕捉到家长的情绪,误认为大小便不好,很脏,孩子一紧张,大小便就更加不听使唤,情况可能变得越来越糟。
所以,父母应该从2~3岁起开始训练孩子大小便。一些幼儿园甚至要求孩子脱掉尿布以后(也就是说,孩子能够很好地控制大小便以后)才可以进园。家长可以借助绘本教孩子学习正确的大小便。
此时的孩子还会有一个“想要观摩父母上厕所”的奇葩需求,父母不要感到奇怪,这也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一个过程,父母可以借此机会告诉孩子,上厕所、大小便是一种隐私行为。父母上厕所时需要把门关上,因此,宝宝上厕所也需要把门关上。
3、物权意识培养
在2~3岁时,孩子会有一个重要的敏感期——“物权意识”,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包括身体部位都会非常敏感。如果有人想要抢夺自己的东西例如玩具等,孩子会非常不高兴,甚至大喊大叫。有些父母会误认为孩子不愿意分享,很小气,实际上,这是孩子“物权意识”的重要表现
如果孩子没有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孩子会对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物权感,包括自己的身体,当别人侵犯自己的身体时,他也会觉得没有关系,那就非常糟糕了。
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分辨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同时,在公共场所遮盖自己的隐私部位,防范被摸,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
3~4岁
3-4岁是性教育强化的阶段,此时,父母需要做以下教育:
1、强化性别意识
带孩子去公共场所上厕所时,要让孩子学会在一个秘密的环境上厕所、换衣服,加强孩子对自己隐私部位的保护意识。
2、行为
3~4岁的孩子喜欢抚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很多家长看到这样的情况往往非常恐慌,大声斥责。实际上,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与成人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因为孩子并不存在,他们只是单纯对自己身体的好奇或探索,如果家长的行为反应过激,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不好甚至罪恶、肮脏的东西,孩子对性的意识和观念就容易变得扭曲。
家长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要大惊小怪,淡定地告诉孩子,这是一件隐私的事情,不要在公共场合这样做,同时要注意卫生。
3、父母洗澡
3岁以前异性父母给孩子洗澡是很正常的,而且也可以让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而3岁以后,最好由家长给孩子洗澡。洗澡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好机会,父母可以借机给孩子解释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宣导性知识。
4~5岁
1、对异性父母的依赖
4-5岁的孩子展现出了对异性父母的依赖关系,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性发展的生理现象,孩子需要这样一个与异性父母的情感连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了解、认识异性,这对将来孩子成年以后和异性的交往非常重要。如果3~6岁孩子能够从父亲、母亲不同的性别那里去了解、认识异性,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在成年以后与异性的关系也将变得正常、健康。
2、撞见父母性行为
我们都知道,孩子安全感的基石是爸爸妈妈爱我,其实爸爸妈妈相爱也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如果不小心撞见父母性行为,很多孩子会比较恐惧,误以为父母在打架,父母关系出现了问题。此时,父母需要及时进行疏导,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是在打架,而是在做一个非常亲密的行为,这是父母相爱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
有些孩子会在动物园看到动物交配的场景,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在动物界中,交配主要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在人类当中,主要是有情感的成分存在。
3、孩子之间的
出于对性的好奇,几个小孩子在一起会互相抚摸。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需要注意,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而应该跟孩子聊一聊,问问孩子为什么想做这样的游戏,告诉孩子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能给别人碰,自己也不应该去碰别人的隐私部位,这是一种身体界限,需要遵守。这能够帮助孩子保护自己。
5~6岁
1、性早熟
医学上对儿童性早熟的定义是: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成熟,如官发育、腋毛生长、增大、来潮等。
性早熟不仅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还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因此,父母需要提早进行防范,避免摄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药物,适当控制饮食,避免接触不良节目,熄灯睡,避免光照过度。
2、性侵防范
告诉孩子,若是不想别人触碰自己,要直接开口说出来,如果有人触摸他的身体,让他感到奇怪,一定要告诉爸妈,学会保护自己。
儿童性教育TIPS
★ 儿童性教育包括性别教育、出生教育、防性侵教育、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都属于 儿童性教育;
★ 家长要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性别观念和性观念,不认为性是肮脏的不可见人的事;
★ 不要逃避孩子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好奇 心。父母不要把责任互相推给对方;
★ 一定要用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解释,但器官名词要如实;
★ 教孩子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被触碰(比如洗澡、体检),什么情况下不能不能被触 碰。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同时尊重别人的身体;
★ 营造平等顺畅的家庭沟通氛围,即使遇到不好的情况孩子也愿意及时跟家长诉说, 使家长能很好地处理;
★ 既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又不能让他们对环境对社会产生担忧和恐惧。
单亲妈妈和青春期孩子怎么沟通?
第一法宝:学会夸奖。
其中关键在于一个“会”字。弄不好就适得其反了。所谓“会”,首先要表现得非常自然,好像是随口而说,但却发自内心。其次是找准时机。其三是恰如其分。
第二法宝:投其所好,因势利导。
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暂且承认他有理,用“但是”来转弯,说出自己要说的话,但弯子不要转得太急,需要慢慢渗透。
第三法宝:勇于在孩子面前认错,但不要失去自己的尊严。
第四法宝:学会冷“冷处理”。无论孩子有多大过失,千万不要马上说教,更不可发火。等到适当的时机再谈下文。
第五法宝: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优秀的!只是他的优势暂时没有发挥出来。这既是一种好心态,也是事实。
不讲其他了,用好这几
条法宝,百分之百成功!不信你就试一试!
怎样跟13岁的儿子加深感情交流?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怎样跟13岁的儿子加深感情交流?”,我的回答是:从做他的好妈妈,好朋友,好知己开始,爱他,懂他,关心他。让他成为你的铁杆粉丝。
13岁男孩应该是小六或初一的学生,如果是小六正面临升学压力和择校的烦恼,压力大精神紧张,甚至还要东奔西走补习课程。如果是初一的学生将面临着课程转型过渡阶段,很多孩子还不适应,特别是数学教材的过渡衔接是个难点,这些都给13岁的孩子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精神上增加了压力。
从心里层面讲,13岁男孩正是叛逆期,有点小男子汉的样子。尤其是和爱唠叨的妈妈格格不入,高兴了怎么都行?不高兴偏要反着来,你指东他往西,个别孩子还会出现不爱说话,有事闷在心里等情况,让人很难接近。
正因为如此,有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想要加深感情交流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怎样才能使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交流变得顺畅呢?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做有智慧的父母,用你的乐观、正直的心态去影响孩子,让他对你产生信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无论生活工作中出现怎样的困难,都能理性睿智的去面对解决,而不是急躁、埋怨、鲁莽、偏见、冲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给孩子带来正能量,那么当他面临这些问题时,也会模仿父母的做法处理解决。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会成为一个正直、阳光的大男孩,孩子的心态好了,沟通的障碍就没有了,那么和父母的感情交流也就顺畅了。你就成为了值得他信赖的父母。
二,做有素养的父母,为孩子的成长加分。
现在的初中生攀比心重,他们都很要面子。很在意家长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家长绝对不能减分。这就要求家长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面前,穿戴要得体,不要特别的浓妆艳抹珠光宝气,干净利落微笑就好。言行要有素质,不可高声说话,不可在人前东家长西家短,不要当老师同学面给孩子送吃的(饭食除外,性格开朗的孩子除外)他会很没面子,也不要在老师面前低三下四,举止大方得体、正常交流即可。这样他会觉得父母没有给他丢脸,没有让他难堪,就避免了产生隔阂,没有了隔阂,交流就顺畅,感情自然会加深。
三,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以安全感。
和谐的家庭氛围,会给人以快乐和幸福,会使人愉悦精神舒缓。让孩子的学习压力和烦恼得以缓解和宣泄。几句笑话,幽默小段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追求和喜爱的,他的参与会让一家人其乐融融,是亲人又似朋友,感情自然和谐,孩子就会有很强的安全感。他就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和真心话,父母就可以准确地探知他的情感世界,不好的地方就可以对症下药,不失时机的给予纠正和引导。
四,积极和孩子互动,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备受家长重视,所以很多家长会全身心的投入,把孩子向小皇帝一样服侍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其实孩子的天性决定了,他不想做个机器人,他有思想有,不愿被束缚。所以家长的服务也要恰到好处,本着既为孩子解决了温饱和需求,又充分的体现了和自由的原则。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要让他看到你的付出,知道妈妈的辛苦。“慈母多败儿”,千万不可“错位”沦落为保姆,让孩子觉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应份的。通过互动的目地是增进感情,让孩子体验父母的不容易。让他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常怀感恩之情!只有这样他才不会成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五,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让他成为你的铁杆粉丝。
孩子也是人,是人就要面对社会和现实,当孩子受了委屈或干了错事以及陷入困境,无奈、尴尬局面时,是最考验父母的。是指责抱怨,还是解围担当很关键。对孩子要信任,当孩子受了委屈,父母要向知心姐姐一样学会倾听,理解他信任他,替他排忧解难。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是冷嘲热讽看笑话,不要指责抱怨,而是耐心指出错在哪里,严肃指出错误的危害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不分青红皂白替他打抱不平,要让他心服口服,并且家长要替他处理好善后,不留后患。借机要和孩子成为铁哥们,成为患难之交,让孩子从心里佩服你敬仰你,还愁他不是你的铁杆粉丝吗?
生活是多变的,人们的交流也是多样的,谁都不能按照某个剧本去演练?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注意和孩子的交流。
而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经常旅游、会餐、读书、运动都是加深感情的好机会,好方法。只要心中充满爱,多些包容与理解,多些真诚与感恩,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世界定会像哪海洋一样深,像高山一样牢不可破!
回答完毕谢谢!
我和青春期儿子的关系很糟糕?
和青春期的儿子关系很糟,我觉得既不完全是你的问题,也不完全是儿子的问题。
青春期也通常被认为是所谓的“叛逆期”。这一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是因为大多数想法还不成熟,所以很多想法往往不被认可。
所以,孩子们通常会做出一些大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来作为反抗,以引起大人的关注,获得平等地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比较糟糕的亲子关系,主要还是双方的思维不一样。大人觉得孩子想法和做法不成熟,就会想当然地忽略他,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孩子。那孩子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用青春期孩子的思维和沟通去和孩子交流,把他看做一个有思想独立的个体,应该可以缓和一下目前的状况!
怎么和一个青春期的儿子沟通?
谢谢邀请。
青春期是一个特别的时期:一方面,孩子的生理上从不成熟转化为成熟,出现第二性征;另一方面,心理上也在发生转化,从儿童期心理转化到青少年心理。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来说,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身心都面临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走向独立,一方面对未知也充满不确定的怀疑,如有不慎,就走入弯路,因此特别需要家长的关心关注和正确引导。 由此,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1.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帮助孩子为青春期做好准备
如果从小亲子关系挺不错,可以跟孩子聊一聊,帮孩子解决一些疑问和实际问题,孩子也会主动跟家长寻求探讨。如果孩子不太愿意跟父母聊,那么可以默默送给孩子一本书,有很多青春期男孩必备,女孩必备类似的书籍,选一本适合孩子的。
当然父母自己也要先学习了解清楚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为顺畅有效的沟通做好准备。
2.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要先学会倾听
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内心,更要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表达即治愈。孩子的想法跟我们有不同的,也不要急于批判,强加自己的意见给孩子。想想我们自己在青春期那个年龄下会如何想,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能跟父母倾诉,那么父母应该非常高兴才对,这说明孩子跟父母还亲近,对父母还信任。在这种心态下,比较容易倾听。
如果孩子已经不愿意跟父母倾诉了,还是尽量做做自我省察,看看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够好,总结一下,看书学习一下。
3.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方法: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多倾听多关怀,少讲道理少唠叨,尊重孩子意愿,允许孩子表达申辩。
父母唠叨,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是叛逆。尤其是不同年龄的心理水平和思想层次都不同的情况下,孩子不能自由表达的东西,会压抑内在的情绪,转化为焦虑不安,或者愤怒,甚至抑郁,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鼓励和接纳,也需要在青春期得到尊重和自由的空间,得到表达情绪的出口。
青春期孩子渴望自由,摆脱父母的束缚。如果父母不给孩子束缚,孩子在父母身边已经得到自由,父母的爱和关怀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给孩子内在注入力量,让孩子有勇气敢闯敢拼,即便遇到挫折也会充满力量,不会轻易挫败。
孩子价值观、社会观建立的时期,还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因为观点形成阶段,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不同价值观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肯定也不同,就要允许孩子表达。看到想法的差异,尊重想法可以不同的自由和权力。
尊重孩子,除了满足孩子的内在需要,还要做到尊重孩子隐私,不做强势的父母。像防贼一样防范孩子结交不好的朋友、早恋、出问题,其结果就促进了孩子走向担心的那个方向。
要信任孩子有能力管理自己,有能力把握自己,在此前提下,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建立好自我同一性。
父母情绪平和,不吼不叫,与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也是给孩子树立一个解决问题而非情绪压制的榜样。
当孩子拥有话语自由,拥有适度的掌控权,就可以体会到自身的掌控力、价值感,也会体会到归属感。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也祝愿每一位家长都能跟孩子一起成长,享受这种陪伴的收获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