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与曾国藩同为晚清四大名臣,二人也同为湖南人,此二人在长达18年的时间内相互攻击,这应当说是一半真,一半演戏。左宗棠与曾国藩是两种不同的性格、两种不同的人生;
左宗棠跟曾国藩交恶是真的还是演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左宗棠与曾国藩同为晚清四大名臣,二人也同为湖南人,此二人在长达18年的时间内相互攻击,这应当说是一半真,一半演戏。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两种不同的性格、两种不同的人生;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一年之后,左宗棠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两位同龄人,又是老乡,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和人生。
曾国藩小时候并不特别聪明,但是却有非常坚韧的性格,有很强的毅力与专注力;左宗棠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曾经在应长沙府试,考上了第二名。应当说若按照人生的正常的轨迹走,左宗棠可能早早就能成名,但是人生总是起起伏伏。在左宗棠15岁的时候,母亲去世,1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虽然历史没有说明父母早逝对左宗棠造成了什么影响,但左宗棠却一直没有考中进士,只能以“师爷”的身份做为官员的参谋。
曾国藩的命运则完全不同,他在27岁的时候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曾国藩早年天资平平,但却异常顺利,最终成为朝廷的二品大员;而左宗棠天资聪慧,却坎坷不断,没有考中进士,无法进入仕途,这也许就是命运给此二人开的玩笑吧。
左宗棠与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是真矛盾;
天有难测风云,曾国藩28岁的时候道光帝去世,咸丰帝登基,而咸丰第一个打到的对象就是穆彰阿,作为穆彰阿得意门生的曾国藩自然也受到了咸丰帝的冷眼。得知仕途危机的曾国藩利用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创办湘军。
建军就需要银子,而当时湖南整个都不支持曾国藩,曾国藩怎么办。据王闿运的《湘军志》记载:“曾国藩初治湘军,慨然欲抑豪强,摧兼并,令故总督陶澍家倡输万金,以率先乡人。澍子诉于巡抚,借其田产文券送藩司,官士大哗,遂以得免。”
说白了就是“抑豪强,摧兼并”,找一下有钱人要钱,这一下“抑豪强”,就抑到了左宗棠的女婿陶桄家里,要求他家上交一万两银子,但是陶家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他只好找到自己的老丈人帮忙。左宗棠深知陶家的经济情况,也知道他们拿不出钱,就到曾国藩家里,希望曾国藩能看在自己的“薄面”上宽限一下,不料,曾国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一气之下,左宗棠让自己的女婿拿着田契、房契一类不动产证明上藩司衙门呈控,以据理力争、公事公办。最后这件事转到了湖南巡抚骆秉章的手中,左宗棠是他想聘用的高参,此时他当然利用这个机会帮助了左宗棠一把,将曾国藩的逼捐给驳斥了。
曾国藩大大地丢了一回面子,以致十多年以后依然愤愤不平地对心腹幕僚赵烈文说:“起义之初,群疑众谤,左季高以吾劝陶少云家捐资,缓颊未允,以致仇隙。骆吁门从而和之。泊舟廓外,骆拜客至邻舟,而惜跬步不见过。”(《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七月十九日)
后来太平天国进攻湖南,左宗棠协助骆秉章很好的守卫了长沙,当时大家对左宗棠评价是“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但是同为抗击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却在靖港之战,大败而归,为此,曾国藩羞愤至极,舟至铜官渡,一头跳下水去,被章寿麟救起。
曾国藩回到湖南后心情备受低落,左宗棠在这种情况下来到曾国藩的船上,看到曾国藩这副模样,便猛烈抨击他打算轻生的举动,极尽讥笑、怒骂,然后才缓缓劝说道:事尚可为,速死非义。左宗棠一方面确实骂曾国藩,因为曾国藩不懂军事,但同时也想骂醒曾国藩,让他不要寻死。
应当说在湖南的这段时期,曾国藩与左宗棠的矛盾是货真价实的矛盾,两人都有相互看不上眼的地方。
左宗棠出山做官,曾国藩感悟人生:
曾国藩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逐渐走向开悟。当时他在湖南举办湘军的时候,湖南没有一个官员支持他,他只有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最夸张的时候,有一次湘军缺饷,湘勇冲到曾国藩的府邸一阵大闹,曾国藩从小门逃跑,而仅仅一墙之隔的湖南巡抚却视若罔闻,就当没啥事发生。
靖港之战,曾国藩大败而归,自己都想,当他回到长沙的时候,从省城前去湘江迎来送往的官员们,竟然好像没看见一样,即使从旁边路过也不去打个招呼,更有人主张向朝廷曾国藩,裁撤湘军。
这些种种经历,让曾国藩明白了一点,自己的真正的对手从来就不是太平天国,不是李玉成,也不是洪秀全。明白这一点的曾国藩算是开悟了,他开始处理自己与朝廷的关系,处理自己与同僚的关系,最终完成了自己的锐变。
曾国藩的开悟帮助他成功纳入左宗棠,1860年初,左宗棠离开湖南巡抚衙门,结束了他长达八年的幕府生涯。来到安徽湘军大营,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办理军务。
从此,左宗棠得到曾国藩的大力提携,仕途开始一帆风顺起来。曾国藩先是向朝廷推荐左宗棠独当一面督办浙江军务,继而把驻扎在赣浙边界的湘军统归左宗棠节制,而且给了他征收地方税收的财权。第二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清廷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曾国藩开悟是曾国藩走向成功重要的标志,也是曾国藩为后世膜拜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曾国藩就有了全新的境界,这种境界让他超越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左宗棠。而左宗棠在此时进入官场,深刻感受官场的不容易,也对曾国藩多了一分理解。
左宗棠与曾国藩再度交恶,演戏为多;
1864年6月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俩一起攻克金陵,平洪秀全的年幼的儿子趁着金陵城被攻破,趁机逃走了。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俩认为,一个小孩子,在乱军中存活的可能性很小,就向朝廷报告说,洪秀全的儿子已经自尽了。
而实际上洪秀全的年幼的儿子在太平天国的残部的保护下,逃出了湘军的包围,他们路过浙江的时候,被当地的官兵发现了,左宗棠便将此事报告了朝廷。左宗棠本属于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制约,但是左宗棠没有告诉曾国藩此事,就越级上报,让曾国藩显得很被动。
这也就成为了二次第二次矛盾的爆发点,从此之后二人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互喷生涯。他们的矛盾真的很大吗?当然不是,其中演戏的成分大于真实的成分。太平天国覆灭前夕,左宗棠还问曾国藩有无“问鼎”之意,被曾国藩拒绝,而在此功成名就之际,左宗棠进入抓着小事不放,并且明显有放大的意思。
左宗棠此举应该是明哲保身之举,因为当时湘军、楚军、淮军的力量太大,内部的关系有盘根错节,更关键统军的三人都是汉人,且相互关系深厚,若联合必然对清廷有极大威胁。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左宗棠、曾国藩当然了解其中的危害,所以两人互喷十几年,实际上是打消朝廷的戒备之心。
左宗棠西北平乱时,由于西北贫瘠之地,饷源缺乏,必须依赖其它省份,两江总督曾国藩辖下的富庶之地江苏,正是西征军费的重要来源。曾国藩、左宗棠在此次中却极为配合,曾国藩将两江担负的军饷源源不断地输入到西征大军中,同时将自己得力的部下,湘军大将刘松山交由左宗棠指挥。而刘松山战功卓著,直至战死沙场,给了左宗棠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曾国藩与左宗棠晚年的争斗,实际上是做给朝廷看,也是眼自保的,两位聪明人很默契的演了一出戏。而曾国藩在开悟之后,其境界也的确非常人所及,他就曾要求自己的亲朋好友不要回击左宗棠的批评,尽量相处好彼此关系。
1872年3月,曾国藩在两江总督府西花圃散步,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62岁。当时左宗棠身在西北战场,也派人送来了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你若喜欢,请帮忙转发,谢谢。
为什么日本还在坚持呢?
1945年5月7日,凌晨2点41分,二战中曾经横扫了大半个欧洲的德国人宣布:无条件投降了。这样一来,欧洲的战事基本上就结束了,此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就剩下了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垂死挣扎了。
德国人投降的时候,太平洋战场上的硫磺岛战役已经结束了;冲绳战役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不过日本此时却一点没有投降的意义,而是号称要坚持到底、还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德国人投降并不代表日本一定要投降的。日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一开始就没有捡到德国多少便宜,最重要的是:战争还在继续,日本还是一个岛国——易守难攻、另外日本当时举国上下战斗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说句实话,当时对于日本来说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
很多人会说,冲绳战役打完了之后,日本的外岛已经被完全占领、海军也基本被打完了,那么日本还能指望什么呢?
如果站在一个旁观人的角度来看的话:日本选择早一点投降还能减少损失,还能混一个好点的结局等等。
不过这都是我们后来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当时的局势,如果你站在日本高层的角度来思考的话——确实根本没有选择立即投降的必要。
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当时不选择投降的主要理由或者原因吧:
原因一:日本是一个岛国易守难攻,这是选择不投降的最大资本
硫磺岛战役以及后来的冲绳战役,虽然日本人战败了,可是给美军造成了数十万人的巨大伤亡。不得不说,这两场战役日本人打得还是不错的,也让日本高层重新找回了信心。
在冲绳战役打完,美国人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日本的回应很简单:我准备搞决战本土的一亿玉碎计划。
这个计划的意思很简单:有本事你就来登陆我的本岛完全占领我,日本当时号称准备了“一亿战士”,就是拿竹竿子战斗也要把美国人赶下海去。
日本人当时看出了美国人战斗中最大的问题所在:美国人打仗对物资、军事装备的消耗可以完全无视,但是对自身的伤亡数字却是非常在意的。
当时日本之所以不投降,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准备凭着自己岛国的地利优势,赌美国人不敢发起直接登陆战。
不得不说,日本人的判断没错,美国人当时预计直接登陆日本本岛占领日本,最少需要付出100万军人死伤的代价。
最终日本人确实没有等来美军的生死登陆战;可比较无语的是:却等来了两颗。说白了,当时日本人认为美军不敢登陆自己的本土,所以完全可以打下去没必要投降。
原因二:投降的代价是当时日本无法承受的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为啥日本在二战中的战斗力如此强悍呢?战后的统计可以发现,日本在各个参战大国里面投降的士兵人数绝对是比较少的,往往到了最后的时刻日军也是以或者同归于尽来了结自己的生命。
二战日军之所以战斗力如此强悍,除了日军心中有忠于天皇的执念以外。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宣传的问题:一直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普通的日本人还是坚定的以为自己能够战胜盟军的。
没办法,当时整个日本社会已经疯狂了,根本不相信、不知道,也不愿意相信自己已经处于失败的边缘了。
试想一下,一个还能继续战斗的日本、普通民众还以为继续在取得胜利的日本。如果日本高层突然宣布投降的话,会是一种什么后果呢?估计这些人的小命一定会不保了、天皇的威严也就彻底坍塌了。
这也是日本当时不投降的一个核心原因,那就是:日本整个民族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失败了,日本高层也不敢宣布失败。
原因三:日本的高层们认为自己坚持得越久、谈判的筹码就越多,要价就会越高
日本如果在德国投降以后就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话,会给美国人、盟军一种日本很容易战胜的感觉了。不得不说,一个国家在战争中坚持得越久、越难打往后谈判的筹码才越多。
其实在美国人用攻击日本以前,盟军已经多次让日本无条件投降了。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就对日本发出了波斯坦公告,这也是给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了。
不过日本高层认为:日本完全还可以继续坚持本土决战的,完全没有必要无条件投降的。日本当时给盟军开出的投降条件是:
一是,日本自行处理战犯;不得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还要保留日本的国体;
二是,自主地解除武装;三是,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
这也就是说,日本不会无条件投降起码也是要有条件投降。
说到底就是:当时日本高层认为自己战斗得越久、盟军取得胜利的难度越大,那么往后投降的条件就会对自己越有利。
原因四:日本在等待机会,因为他看到了美、苏之间的
1945年2月2日,美、苏、英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开了一个会。这个会议其中一项核心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对日宣战的问题。
其实早在1941年4月13日,在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前的两个半月,苏联和日本就签署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了。当时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人要求苏联:在德国投降后的两个月之内对日宣战。
可是当德国人在1945年5月投降以后,欧洲战场的主要矛盾就发生了变化了,已经变成了——美、苏抢地盘的问题。日本人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当时认为盟军内部会,这样日本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了。
不得不说,日本人并没有看错,德国投降了以后:苏联方面是迟迟不愿意对日宣战的。一直到美国人在日本投下了以后,日本快要无条件投降之时——苏联方面才匆匆对日宣战,出兵东北的。
总之一句话,德国人投降以后,依据当时的形势和情况来看的话:日本确实没有必要急匆匆地宣布无条件投降。
毕竟日本还有本土的天然地理优势,外加上国内的战争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另外就是:战争拖得越久、美国人的伤亡越大,日本人可以谈的条件就越多了。
不过后来的剧本没有按照日本人预期的演下去,也许日本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美国人居然搞出了这个大杀器。当美国人先后在长崎和广岛丢下两颗之后,日本人也彻底失去了顽抗到底的决心了。
最后我想说,反过来看看,日本人当时的选择其实也是有点道理的。往后日本在50—70年代发生了什么,大家都是看得到的;往后日本的战后重建也比较迅速、后来居然还再一次混成了发达国家。
和没教养的人一起吃饭能讨厌到什么程度?
想了解一个人,就和他吃顿饭吧!不管在哪个国家,人们对“吃”可谓是情有独钟,看到美食的瞬间,往往能让人心情愉悦,甚至忘乎所以,很多细节都会暴露最真实的自己。想要了解一个人,就从和他吃饭开始。一个人对吃饭的态度,反映了家庭的教养。
我身边有个人是这样的,每次别人请吃饭,她都先要问吃什么,如果是她不喜欢吃的,她就说:哎呀,那个我不能吃,我就不来了,你们吃吧!
请客的人肯定都要客套:那你喜欢吃啥,我换。她又说不用不用,我来就是。
吃饭时,她老是说这样不好吃,那样我吃了肚子会不舒服的,结果她比任何人吃得都多。喝酒时,如果是一般的酒,她就表示自己滴酒不沾,如果遇上好酒,洋酒,她就会千杯不醉。
因为她每次都吃得很多,所以回去后,就闹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然后就生气地责怪请客的人怎么请吃TM那玩意儿啊,又说那饭菜肯定卫生有问题。
下次,谁请客,她依然先问吃什么,然后依然是说好嘛我来。最后依然是比谁吃得都多,回去后依然要责怪请客的人,咒骂那饭菜有问题!
她还有一个癖好,就是谁请客,都必须在中午,要是晚上的话,她会要求别人改到中午请。原因是晚上吃了大餐会长胖。要是请客的人,说其它朋友中午没空,她会说,那就往后延吧,让其他人尽量把事放晚上,中午抽空来吃饭。
有那说话不留情的直接怼她,是你请客还是别人请客?你怕晚上长胖你可以少吃或不吃啊!为这话,她和那位好几个月都没说话。但是她依然我行我素。
前段时间,因为,我们一帮子人“报复性”聚会,一天接着一天地约饭局。一天晚上,有个美女在群里邀约大家第二天中午吃饭,就是因为考虑她的原因。群里人都答应了,而她硬要请客美女改在下个月请,因为这月她已经吃得胖变了型。
这次,请客的人没依她的,第二天中午大家都准时赴约,而她破天荒地没来,听说在家就因吃饭的事和老公吵了架。
林清玄曾说: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从小细节看出大智慧,吃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正是这件简单的事情却呈现着多种态度,可能不经意间,你的教养就暴露无遗。
有人说七十岁是老年人衰老的最快阶段?
可能是吧!本人马上奔七十了,想到匆匆而过的岁月,既感伤又
[流泪]。劝接近老年的人,少缅怀往事,活在当下,往前看!最好把自己的年龄想象成少了十岁。也看到很多很多到了七十岁的男男,已经显现出了老态!行动老态,说话举止老态!一是心理年龄,二是老气横秋,看不惯家里晚辈!反正我立下决心,找事做,开心乐观。有一个向上的心态!适当运动!不忌口,不挑食。每天读几页书!看电视上有趣的节目!关心家人,关爱晚辈!更要避免油腻!搞好个人的卫生,尽量做到比年轻人更讲卫生!
你知道了哪些圆滑的世故和禁忌?
1、千万别上错床。
2、再婚要谨慎,累又力不从心。
3、千万别迷恋烟花巷陌。
4、自己的积蓄和工资卡不要交给子女,手里没钱,做什么事都不方便。
5、再喜欢,也不能跟风尘女子有染。
6、对子女要一碗水端平,别厚此薄彼。
7、千万别欺负朋友之妻。
8、借出去的钱,赶紧要回来,年龄越大,越不好收钱。
9、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10、主动靠近自己的女人要远离,别犯傻。
11、人多的地方,切记慎言。
12、生活上不要太节俭,尤其是隔夜的剩菜剩饭最好不要吃。
13、赚钱的秘密通道,千万不要外泄。
14、烟要戒掉,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酒能少喝就少喝。
15、寡妇门前,一刻也不能停留。
16、不要和年轻的异性开玩笑,否则你就是为老不尊。
17、不回应,就是拒绝,别再打第二通了。
18、子女成家之后,就不要再插手他们的生活。
19、有人来借车,就说车子有点小毛病要去修。
20、不要再喝碳酸饮料了,要多喝开水。
21、有人来借钱,就说要准备买车或买房。
22、不要把保健品当作药,没有那么神奇的效果。
23、别在妻子面前说岳父岳母的不是。
24、不要一与老婆吵架就摔东西,甚至打人,如此耗钱行为,真的别做。
25、不要在外人面前说妻子的短处。
26、不要沾染黄赌毒,既经不起折腾,又背了臭名。
27、家里的存款不要外泄。
28、不要得罪小人,不要与闲人、烂人纠缠。
29、看破不说破,心知肚明就行。
30、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31、炫富,就是自找麻烦。
32、不要太过轻信别人,别把别人的漂亮话当真。
33、别吐槽家里的事儿。
34、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不要议论是非,不要随便评论别人。
35、不要因为美推销,就买她的保健品,纯属浪费钱。
36、别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
37、遇到美食佳肴,不要暴饮暴食,这是自讨苦吃。
38、能用钱解决的小事,绝不要欠人情。
39、不要再贷款买房。
40、信守承诺,越小的承诺,越要守信,哪怕是脱口而出的一个小小的约定。
41、能走路就不开车,每天保持运动。
42、朋友之间要做到不亲不疏,不卑不亢,不偏不倚。
43、工作上不再逞强好胜,机会懂得留给年轻人。
44、亲朋好友的宴请,要是不去,要提前告诉对方,人不去礼金一定要给。
45、对自己的人生着手做减法,不需要的物件、没必要再联系的人、影响心情的事,都会慢慢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