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Q1:ftp限速参数
你可以这样,如果服务器端系统级不能修改你可以在你本地端使用iptables等约束你自己对外的带宽不就可以了么?
Q2:FTP实验报告。。求帮忙完成
其中客户端软件命名为myftp,服务器软件命名为ftpserver。具体功能需求如下。(一) 服务器1) 启动方式。执行ftpserver [IP地址] port启动FTP服务。其中IP地址为可选项。若不提供服务器IP地址,FTP服务将自动绑定到本地网络的IP。2) 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为FTP客户提供基于用户名/密码认证的服务模式,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访问FTP服务。与此同时,对文件/目录的访问,也实现基于授权的访问机制,即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对指定文件进行读写操作。用户只有在具备写权限操作的目录上才能上传文件。(可直接集成Linux服务器系统的用户管理)3) 并行执行功能。为提高系统性能,服务器将采用多进程/线程技术响应客户请求。当客户通过身份验证后,服务器将创建一个新的进程/线程来响应用户请求,提供服务。4) 服务器支持的客户文件操作。登录成功后,客户可在服务器执行以下操作:创建/删除目录(mkdir/rmdir)、显示当前路径(pwd)、切换目录(cd)、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ls)、上传单个/多个文件(put/mput)、下载单个/多个文件(get/mget)。5) 服务传输模式。支持二进制(默认)及ASCII传输模式。用户可通过执行binary/ascii命令切换传输模式。6) 站点计数与用户管理功能。统计服务器站点的当前活动用户数及自运行以来的访客总数。系统管理员可在服务器软件运行终端窗口执行以下命令:A)count current:当前活动用户数B) count all:显示系统访客总数C) list:显示当前在线的所有用户的用户名D)kill username:强制删除某个用户。E) quit:关闭ftp服务器软件。7) 其他功能。对用户错误输入提供容错保护,即当用户输入错误命令时,需向客户端返回出错提示信息。8) 可选功能(加分)。A)在服务器端为访问频率最高的文件建立缓冲区(可采用共享内存技术),以便提高服务器端的性能。 B) 实现断点续传功能。(二) 客户端1、 登录管理。客户端在shell中输入myftp username:passwd@ftp-server-ip:ftp-server-port登录ftpserver。若通过身份验证,服务器将向客户回显"you are client #."(#为第几位用户)并显示ftp命令输入提示符myftp>;否则显示"username doesn't exist or password is error!"。2、 文件操作命令。在客户端执行基本文件操作:创建/删除目录(lmkdir/lrmdir)、显示当前路径(lpwd)、切换目录(lcd)、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dir)、上传单个/多个文件(put/mput)、下载单个/多个文件(get/mget)。3、 退出系统。用户执行”quit”断开连接,结束当前FTP会话。(三) 作业提交要求1、 将客户端源码和服务器源码分别放入命名为ftpclient和ftpserver文件夹中,连同试验报告打包,命名格式为:学号1#学号2...。2、 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学期第一周的周五。 四、设计思路和流程图(包括主要数据结构及其说明、测试数据的设计及测试结果分析) 五、实验体会(包括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产生的错误及原因分析) 六、程序清单(包括源程序、makefile、readme)
Q3:代理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网络节点,它会改变通过它的数据包,屏蔽其IP地址并使其看起来像是在代理系统中发起的数据包。代理服务器可能是您网络体系结构的自然组成部分,也可能是为其用户提供匿名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器。可以打开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抵御一系列安全威胁。一般说来,代理服务器具有以下的功能: 1.通过缓存增加访问速度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带宽变得越来越宝贵。所以为了提高访问速度,好多ISP都提供代理服务器,通过代理服务器的缓存功能来加快网络的访问速度。一般来说,大多数代理服务器都支持HTTP缓存,但也有一些代理服务器支持FTP缓存。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选择代理服务器时,只需要HTTP缓存功能就足以了。 通常,缓存有主动缓存被动缓存之分。所谓被动缓存,是指代理服务器只在客户端要求数据时缓存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如果数据过期,客户端要求相同的数据,代理服务器必须重新启动新的数据请求,并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数据时进行新的缓存。所谓主动缓存,就是代理服务器不断检查缓存中的数据。一旦数据过期,代理服务器会主动发起新的数据请求来更新数据。这样,当客户端要求数据时,响应时间将大大缩短。另外,对于数据中的认证信息,大多数代理服务器不会缓存。 2.提供用私有IP访问Internet的方法如果你只有一个有限的IP地址,但需要为整个组织提供因特网接入能力,IP地址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那么你可以通过使用IPIDEA代理服务器来实现。 3.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显然,如果内部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互联网,那么代理服务器将成为进入互联网的唯一渠道。相反,代理服务器也是互联网访问内部网络的唯一渠道。如果你不做反向代理,对于互联网上的主机来说,只有代理服务器才能看到你的整个内部网络,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Q4:急求WORD电子报
<<Word电子报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一、课例描述信息技术课课例《制作一份电子报》是《高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二”所涉及的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学习的相关五个任务),基本掌握了Word 2000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组织该项活动旨在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分析《高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二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 2000操作的内容。教材中未介绍电子报设计要点和制作。但Word文档制作是云南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必考且占分最重的中一个项目。学生不但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子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拟达到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Word 2000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初中时未接触和学习过信息技术,对计算机知识与操作认识有限和掌握不够。读高中后,经过第一个学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现已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和进一步的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需要学生有相应的汉字录入能力,我们在此之前组织了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已能进行一般的汉字录入,能够完成本项活动的任务。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五、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采用基于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协作学习小组形式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在教师引导下,由邻近机器的学生自愿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每组2-4人。各协作学习小组在选择课题后,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并创建各小组文件夹实现信息资料的有效管理。六、教学准备主要设计了以下信息资源: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了大量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压缩为文件,上传服务器发布到局域网中。授课过程中,告知学生服务器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3、广泛资源:课外时间,学生自己运用“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或是直接登录本校“中学学科教学网/信息技术课”,上面组织了大量相关的媒体素材供学生制作使用。七、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包括如下内容: (1)从老师提供的3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Word 2000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报; 强调:电子报应该含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 (2)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计划、电子报制作过程说明、各成员的分工、完成进度以及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二)通过展示优秀的电子报,解释电子报的设计要点:(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有吸引力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三)引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制作电子报。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 (1)步入信息时代 可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介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等。等等。 (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我的多媒体作品 可介绍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骤、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赏析多媒体作品等。(四)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1)本地资源:在局域网中,只要输入ftp://A-teacher这个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在Internet中,运用“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并把相关资料下载。 (五)指导小组内部分工: 完成“电子报”制作需要经过以下环节: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电子报的设计、电子报的制作、成果汇报。在不同的环节,各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但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 (1)在信息资料收集环节,擅长信息收集的成员要发挥主导作用; (2)在信息整理环节,擅长文字组织的成员要发挥主导作用; (3)在板报设计环节,擅长美术的成员要发挥主导作用; (4)在电子报刊制作环节,擅长计算机的成员要发挥主导作用; (5)在成果汇报环节,擅长语言表达的成员要发挥主导作用; (6)在所有环节,小组长要负责组织、协调各成员进行学习; (六)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成员分配任务等。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3、学生制作电子报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报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时,三个主题的确定又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表达。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八、板书设计(略)九、教学过程流程图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资源整合(课前)—任务导引—小组学习—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十、教学反思
Q5:ftp客户端 论文摘要怎么写啊!!急
FTP服务器的编程及应用(jsj139)完成一个简单FTP服务器的编程及应用。实现的功能包括:上传、下载、选择数据传输模式、改变目录等,并给出相应的提示。目 录引言······································1正文······································2第一章 FTP协议分析·······························21.1FTP工作原理·································21.1.1基本名词································· 21.1.2 FTP的工作原理图····························· 31.2FTP标准命令································ 41.3FTP标准回答································ 5第二章 FTP程序设计·······························62.1任务要求·································· 62.1.1设计题目································· 62.1.2设计目的································· 62.2程序模块化设计································62.2.1程序设计思想································62.2.2重叠模型································· 62.2.3程序流程图································ 9第三章 详细设计································ 103.1main( )函数································ 103.2工作线程函数设计······························ 143.2.1工作线程程序流程图···························· 143.2.2工作线程具体设计····························· 153.3命令处理函数设计······························ 173.4其他函数·································· 25第四章 结论·································· 26参考文献····································27附录······································28致谢······································62摘 要本程序主要用于简单服务器的管理,包括文件的上传、下载、列出目录、改变目录、改变传输方式等功能。通过该程序的开发,基本上实现了一个FTP服务器的功能,能够解释一般的FTP命令,并且符合RFC959规范。本程序采用VC++6.0作为开发工具,设计步骤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关键词:上传、下载、列出目录、改变目录、改变传输方式、FTP服务器引 言从根本上说,FTP就是在网络中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之间按照TCP/IP协议来传输文件。FTP采用的是现在流行的Client/Server模式,由FTP客户端和FTP服务器端程序组成。通常服务器端是远程端点,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到远程的FTP服务器站点。服务器的功能是主要的。只有当FTP服务器支持各种协议和指令时,才能够开发相应的客户端程序。本程序支持最基本的FTP命令。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Q6:如何理解连接跟踪机制
连接跟踪定义很简单:用来记录和跟踪连接的状态。 为什么又需要连接跟踪功能呢?因为它是状态防火墙和NAT的实现基础。 Neftiler为了实现基于数据连接状态侦测的状态防火墙功能和NAT地址转换功能才开发出了连接跟踪这套机制。那就意思是说:如果编译内核时开启了连接跟踪选项,那么Linux系统就会为它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维持一个连接状态用于记录这条数据连接的状态。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Netfilter的连接跟踪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 之前有一副图,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用于实现连接跟踪入口的hook函数以较高的优先级分别被注册到了netfitler的NF_IP_PRE_ROUTING和NF_IP_LOCAL_OUT两个hook点上;用于实现连接跟踪出口的hook函数以非常低的优先级分别被注册到了netfilter的NF_IP_LOCAL_IN和NF_IP_POST_ROUTING两个hook点上。 其实PRE_ROUTING和LOCAL_OUT点可以看作是整个netfilter的入口,而POST_ROUTING和LOCAL_IN可以看作是其出口。在只考虑连接跟踪的情况下,一个数据包无外乎有以下三种流程可以走: 一、发送给本机的数据包 流程:PRE_ROUTING----LOCAL_IN---本地进程,如果是新的包,在PREROUTING处生成连接记录,通过POSTROUTING后加到hash表 二、需要本机转发的数据包 流程:PRE_ROUTING---FORWARD---POST_ROUTING---外出,在PREROUTING处生成连接记录,在LOCAL_IN处把生成的连接记录加到hash表 三、从本机发出的数据包 流程:LOCAL_OUT----POST_ROUTING---外出,在LOCAL_OUT处生成连接记录,在POSTROUTING处把生成的连接记录加到hash表。 我们都知道在INET层用于表示数据包的结构是大名鼎鼎的sk_buff{}(后面简称skb),如果你不幸的没听说过这个东东,那么我强烈的建议你先补一下网络协议栈的基础知识再继续阅读这篇文章。在skb中有个成员指针nfct,类型是struct nf_conntrack{},该结构定义在include/linux/skbuff.h文件中。该结构记录了连接记录被公开应用的计数,也方便其他地方对连接跟踪的引用。连接跟踪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通过强制类型转换将nfct转换成指向ip_conntrack{}类型(定义在include/linux/netfilter_ipv4/ip_conntrack.h里)来获取一个数据包所属连接跟踪的状态信息的。即:Neftilter框架用ip_conntrack{}来记录一个数据包与其连接的状态关系。 同时在include/linux/netfilter_ipv4/ip_conntrack.h文件中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接口:struct ip_conntrack *ip_conntrack_get(skb, ctinfo)用于获取一个skb的nfct指针,从而得知该数据包的连接状态和该连接状态的相关信息ctinfo。从连接跟踪的角度来看,这个ctinfo表示了每个数据包的几种连接状态: l IP_CT_ESTABLISHED Packet是一个已建连接的一部分,在其初始方向。 l IP_CT_RELATED Packet属于一个已建连接的相关连接,在其初始方向。 l IP_CT_NEW Packet试图建立新的连接 l IP_CT_ESTABLISHED+IP_CT_IS_REPLY Packet是一个已建连接的一部分,在其响应方向。 l IP_CT_RELATED+IP_CT_IS_REPLY Packet属于一个已建连接的相关连接,在其响应方向。 在连接跟踪内部,收到的每个skb首先被转换成一个ip_conntrack_tuple{}结构,也就是说ip_conntrack_tuple{}结构才是连接跟踪系统所“认识”的数据包。那么skb和ip_conntrack_tuple{}结构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与具体的协议息息相关。例如,对于TCP/UDP协议,根据“源、目的IP+源、目的端口”再加序列号就可以唯一的标识一个数据包了;对于ICMP协议,根据“源、目的IP+类型+代号”再加序列号才可以唯一确定一个ICMP报文等等。对于诸如像FTP这种应用层的“活动”协议来说情况就更复杂了。本文不试图去分析某种具体协议的连接跟踪实现,而是探究连接跟踪的设计原理和其工作流程,使大家掌握连接跟踪的精髓。因为现在Linux内核更新的太快的都到3.4.x,变化之大啊。就算是2.6.22和2.6.21在连接跟踪这块还是有些区别呢。一旦大家理解了连接跟踪的设计思想,掌握了其神韵,它再怎么也万变不离其宗,再看具体的代码实现时就不会犯迷糊了。俗话说“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我们教给大家的是方法。有了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那就成了技能,最后可以使得大家在为自己的协议开发连接跟踪功能时心里有数。这也是我写这个系列博文的初衷和目的。与君共勉。 在开始分析连接跟踪之前,我们还是站在统帅的角度来俯视一下整个连接跟踪的布局。这里我先用比较粗略的精简流程图为大家做个展示,目的是方便大家理解,好入门。当然,我的理解可能还有不太准确的地方,还请大牛们帮小弟指正。 我还是重申一下:连接跟踪分入口和出口两个点。谨记:入口时创建连接跟踪记录,出口时将该记录加入到连接跟踪表中。我们分别来看看。 入口: 整个入口的流程简述如下:对于每个到来的skb,连接跟踪都将其转换成一个tuple结构,然后用该tuple去查连接跟踪表。如果该类型的数据包没有被跟踪过,将为其在连接跟踪的hash表里建立一个连接记录项,对于已经跟踪过了的数据包则不用此操作。紧接着,调用该报文所属协议的连接跟踪模块的所提供的packet()回调函数,最后根据状态改变连接跟踪记录的状态。 出口: 整个出口的流程简述如下:对于每个即将离开Netfilter框架的数据包,如果用于处理该协议类型报文的连接跟踪模块提供了helper函数,那么该数据包首先会被helper函数处理,然后才去判断,如果该报文已经被跟踪过了,那么其所属连接的状态,决定该包是该被丢弃、或是返回协议栈继续传输,又或者将其加入到连接跟踪表中。 连接跟踪的协议管理: 我们前面曾说过,不同协议其连接跟踪的实现是不相同的。每种协议如果要开发自己的连接跟踪模块,那么它首先必须实例化一个ip_conntrack_protocol{}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对其进行必要的填充,然后调用ip_conntrack_protocol_register()函数将该结构进行注册,其实就是根据协议类型将其设置到全局数组ip_ct_protos[]中的相应位置上。 ip_ct_protos变量里保存连接跟踪系统当前可以处理的所有协议,协议号作为数组唯一的下标,如下图所示。 结构体ip_conntrack_protocol{}中的每个成员,内核源码已经做了很详细的注释了,这里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函数再具体分析。 连接跟踪的辅助模块: Netfilter的连接跟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模块:helper。该模块可以使我们以很小的代价来完成对连接跟踪功能的扩展。这种应用场景需求一般是,当一个数据包即将离开Netfilter框架之前,我们可以对数据包再做一些最后的处理。从前面的图我们也可以看出来,helper模块以较低优先级被注册到了Netfilter的LOCAL_OUT和POST_ROUTING两个hook点上。 每一个辅助模块都是一个ip_conntrack_helper{}结构体类型的对象。也就是说,如果你所开发的协议需要连接跟踪辅助模块来完成一些工作的话,那么你必须也去实例化一个ip_conntrack_helper{}对象,对其进行填充,最后调用ip_conntrack_helper_register{}函数将你的辅助模块注册到全局变量helpers里,该结构是个双向链表,里面保存了当前已经注册到连接跟踪系统里的所有协议的辅助模块。 全局helpers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在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helper.c文件中完成的。 最后,我们的helpers变量所表示的双向链表一般都是像下图所示的这样子: 由此我们基本上就可以知道,注册在Netfilter框架里LOCAL_OUT和POST_ROUTING两个hook点上ip_conntrack_help()回调函数所做的事情基本也就很清晰了:那就是通过依次遍历helpers链表,然后调用每个ip_conntrack_helper{}对象的help()函数。 期望连接: Netfilter的连接跟踪为支持诸如FTP这样的“活动”连接提供了一个叫做“期望连接”的机制。我们都知道FTP协议服务端用21端口做命令传输通道,主动模式下服务器用20端口做数据传输通道;被动模式下服务器随机开一个高于1024的端口,然后客户端来连接这个端口开始数据传输。也就是说无论主、被动,都需要两条连接:命令通道的连接和数据通道的连接。连接跟踪在处理这种应用场景时提出了一个“期望连接”的概念,即一条数据连接和另外一条数据连接是相关的,然后对于这种有“相关性”的连接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说过,本文不打算分析某种具体协议连接跟踪的实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期望连接。 每条期望连接都用一个ip_conntrack_expect{}结构体类型的对象来表示,所有的期望连接存储在由全局变量ip_conntrack_expect_list所指向的双向链表中,该链表的结构一般如下: 结构体ip_conntrack_expect{}中的成员及其意义在内核源码中也做了充分的注释,这里我就不逐一介绍了,等到需要的时候再详细探讨。 连接跟踪表: 说了半天终于到我们连接跟踪表抛头露面的时候了。连接跟踪表是一个用于记录所有数据包连接信息的hash散列表,其实连接跟踪表就是一个以数据包的hash值组成的一个双向循环链表数组,每条链表中的每个节点都是ip_conntrack_tuple_hash{}类型的一个对象。连接跟踪表是由一个全局的双向链表指针变量ip_conntrack_hash[]来表示。为了使我们更容易理解ip_conntrack_hash[]这个双向循环链表的数组,我们将前面提到的几个重要的目前还未介绍的结构ip_conntrack_tuple{}、ip_conntrack{}和ip_conntrack_tuple_hash{}分别介绍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ip_conntrack_tuple_hash{}仅仅是对ip_conntrack_tuple{}的封装而已,将其组织成了一个双向链表结构。因此,在理解层面上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在分析ip_conntrack{}结构时,我们将前面所有和其相关的数据结构都列出来,方便大家对其理解和记忆。 参考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1925862-1-1.html 该图可是说是连接跟踪部分的数据核心,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说说ip_conntrack{}结构中相关成员的意义。 l ct_general:该结构记录了连接记录被公开应用的计数,也方便其他地方对连接跟踪的引用。 l status:数据包连接的状态,是一个比特位图。 l timeout:不同协议的每条连接都有默认超时时间,如果在超过了该时间且没有属于某条连接的数据包来刷新该连接跟踪记录,那么会调用这种协议类型提供的超时函数。 l counters:该成员只有在编译内核时打开了CONFIG_IP_NF_CT_ACCT开完才会存在,代表某条连接所记录的字节数和包数。 l master:该成员指向另外一个ip_conntrack{}。一般用于期望连接场景。即如果当前连接是另外某条连接的期望连接的话,那么该成员就指向那条我们所属的主连接。 l helper:如果某种协议提供了扩展模块,就通过该成员来调用扩展模块的功能函数。 l proto:该结构是ip_conntrack_proto{}类型,和我们前面曾介绍过的用于存储不同协议连接跟踪的ip_conntrack_protocol{}结构不要混淆了。前者是个枚举类型,后者是个结构体类型。这里的proto表示不同协议为了实现其自身的连接跟踪功能而需要的一些额外参数信息。目前这个枚举类型如下: 如果将来你的协议在实现连接跟踪时也需要一些额外数据,那么可以对该结构进行扩充。 l help:该成员代表不同的应用为了实现其自身的连接跟踪功能而需要的一些额外参数信息,也是个枚举类型的ip_conntrack_help{}结构,和我们前面刚介绍过的结构体类型ip_conntrack_helpers{}容易混淆。ip_conntrack_proto{}是为协议层需要而存在的,而ip_conntrack_help{}是为应用层需要而存在。 l tuplehash:该结构是个ip_conntrack_tuple_hash{}类型的数组,大小为2。tuplehash[0]表示一条数据流“初始”方向上的连接情况,tuplehash[1]表示该数据流“应答”方向的响应情况,见上图所示。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了连接跟踪设计思想和其工作机制:连接跟踪是Netfilter提供的一套基础框架,不同的协议可以根据其自身协议的特殊性在连接跟踪机制的指导和约束下来开发本协议的连接跟踪功能,最后将其交给连接跟踪机制来统一管理。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