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曾向中大咨询咨询过“十四五规划”的问题,当时谈到,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为全面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国家提供可靠的规划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税收提出的新要求,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进行了全面性、结构性的改革。此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主要内容是:1.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采用33%的比例税率,规范企业所得税前列支项目和标准,取消“国营企业调节税”和向国营企业征收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2.把原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统一为个人所得税,分不同所得项目分别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规定了不同的扣除标准;3.改革旧流转税制。新流转税制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组成,在工业生产领域和批发零售商业普遍征收增值税,对特定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4.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盐税并入资源税,实行分产品从量定额计算征税的办法;5.开征土地增值税,用于调节房地产交易中的过高利润,采用四档超率累进税率;6.拟开征证券交易税、遗产和赠与税;7.调整城乡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下放屠宰税、筵席税给地方。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未能全部到位。截至2002年底,我国税制体系共有税种24个,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关税。
十四五规划,要考虑哪些方面?
十四五,2021-2025年,中国的国际环境已然发生巨变,“湍流”汹涌,形势凶险且难觅尽头,促人深思;国内环境更是一言难尽,国家施政进退左右章法难循,宏观举措理念行为不尽一致,令人踌蹴。
至于市场,全是“红海”,“蓝海”何在?即便有“蓝海”,那门槛你够得着吗?
那么,热词能否兴企?“新”与“高”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值此“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国企业需要灵魂拷问:
“新”:何为“新”?与你的企业关联点在哪里?如何“新”?
“高”:你怎么样才能“高”得上去?
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中国企业分化已成定势,时代正催生着真正的中国企业英雄。于此,中国企业必须做到如下16字方针,即:回归本真,立足自我,优势竞争,长期盈利。
回归本真。改开四十年来,中国企业几番沉浮,酸甜苦辣百味尝遍;上下求索,成功失败风雨前行。在与中国企业的共同成长中,明德战略深刻体认到:企业是经济组织,这是企业的本真。倘若认知错误,则谬之千里,恐累死三军而无功。
立足自我,包括:
淡化概念。热捧概念带不来长期经营绩效。政府是用概念来划分时代,而企业的驱动自有体系,发展自有逻辑,成长自有阶段,十四五战略规划不应是政府工作报告企业版。
谨慎跟风。潮流宜顺跟风要慎,顺应潮流不等同于跟风,跟风必然造成过剩,被放风者薅羊毛、割韭菜事小,耽误了发展事大。
优势竞争,长期盈利。依托中国,布局全球,立足核心能力,全力获取显著竞争优势,创造得到广泛认可、深入人心的价值,通过成为“难以替代者”品牌致胜,涌现一批市场竞争力突出的全球性与区域性中国品牌,以持续正现金流实现长期盈利,这才是企业的王道。
如此大势,洞察先机者生,迟钝麻木者死。十四五(2021-2025),中国企业的生死分水岭。
做十四五战略规划,找明德。与中国企业同行20年,国内很多高难度的战略规划咨询项目最终都是由明德战略完成的。美誉深具,企业信服。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网站,要考虑的东西都不一样.具体你可以咨询一下,创想商务“十四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21~2025年,现在关于十四五的规划还没有正式出台,这要等到十三五末才能进行规划。需要考虑的当然是国家层面的方方面面,每一个阶层每一个领悟都要考虑到。“十四五”规划马上就要开始,首先考虑的因素趋势。
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国际化进入分化期。
现阶段,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风险日益加深。
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
我国产业发展进入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
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顺畅接续转换。
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课题。十四五规划呢,要考虑民生,吃饱肚子的这些问题关于到十四五的相关规划,可以咨询一下相关人员
10个高频词速览十四五规划纲要,哪些词语让你印象深刻?
十个高频词分别是:“发展”“建设”“制度”“安全”“产业”“创新”“经济”“保障”“改革”“文化”。
对我来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保障”“建设”“创新”“文化”和“发展”。
“十四五”
“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明确规定为约束性目标,价值6.5亿吨,即1.3万亿斤。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意义非凡。当前的粮食产量和预期的粮食生产能力都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粮食安全的极度关注。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品种的产出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核心技术原创性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够健全。
种子产业应被视为“十四五”期间农业科技攻关的重点任务,以确保中国农作物在中国的主要用途。
除了这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外,第一次提到的是什么?我
带大家去看看吧。
第一次设立了“安全发展”。
首先,这是“十四五”计划第一次专门设立“安全发展”一章。
“安全发展”专章对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粮食、能源和金融安全作出具体安排,将“安全”提到重要高度。大纲中还设置了安全栏,以确保目标的实施得到有力支持。
发改委发展战略与规划司规划管理处处长吴沙:
这次也有新栏目。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安全专栏。包括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应急安全。对于我们来说,要尽快制定计划,保证这些安全滑板不会影响我们以后的发展。
首次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设置指标
“十四五”计划首次设定了基础研究经费指标。根据纲要,十四五期间,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经费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6.16%提高到2025年的8%以上。
此外,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高价值发明专利所有权”。
中国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穆荣平院长:我们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是世界第一,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一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一主导产品、主导业态和主导产业上仍有很大差距。
指标的调整预示着政策方向的调整,预示着经济社会环境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发明专利的发展。
首次提出“数字生态”概念
进入新时代,中国数字新技术发展迅速。如何才能不断创新发展,形成规模,实现领先?“
数字生态”的概念是在“十四五”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的。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今天的数字技术已经完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所以规划大纲只需要单列数字。
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数字化对于“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首次提出两个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所所长王金南:近年来,随着PM2.5的下降,我们也发现臭氧指数略有上升。
我们不能说这个指标下降了,但是那个指标上来了,PM2.5和臭氧,这个我们需要一起管理。
十四五规划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第一,新技术不断地在智能制造中深度应用
未来智能制造不断地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
这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AI)、3D打印等新技术的作用将尤为凸显。
在物联网、云计算方面,未来物联网与云计算将会更加广泛地部署到制造行业。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将灵活地为客户打造“透明化生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厂设施整体协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
在人工智能方面,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制造行业中。先进制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使得制造系统具备学习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增强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将提升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在离线状态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挖掘产品缺陷,形成控制规则;在在线状态下,通过增强学习技术和实时反馈,控制生产过程减少产品缺陷;同时集成专家经验,不断改进学习结果。
第二,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协同发展
智能制造的实现是一个逐级推进的复杂工程,涉及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并涉及执行装备层、控制层、管理层、企业层、云服务层、网络层等企业系统架构,需要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限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周期较长以及工艺壁垒较高等因素,单个系统解决方案商难以同时满足各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需要,智能装备制造、物流仓储、软件专业企业或服务商间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智能制造将造就全新的业态,由多个提供单一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共同构建协作系统,形成融合发展的生态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
8亿元。(三)推动农业全面升级,新农村建设成果喜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农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增长9%。粮食总产量达到200。
重点抓好机电、光伏、农产品深加工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努力扩大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升级。
质量与品牌战略取得实效,“五峰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旅游项目开发和精品景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旅游总收入实现56。4亿元,增长44%。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住房、汽车、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渐成新的消费热点。
全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五年前下降1。24和0。34个千分点。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信访、社会治安、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累计完成棚户区开发改造面积70余万平方米,3。
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0户。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培育产业集群。围绕“324”产业格局,重点建设石化、光伏、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等10大新型产业基地和30个工业园区,推进华昌光伏100MW太阳能电池、金华冶炼1000吨多晶硅、新世纪石英玻璃1000吨低成本多晶硅、日鑫硅1000吨单晶硅、天合化工1000吨氟碳醇等项目尽快达产。
8%。归集住房公积金4。8亿元,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充足资金储备。公安系统“三基”工程建设全国领先,文化育警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数字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司法科研项目成果显著。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壮大县域工业。加快黑大、沟帮子、双羊、七里河、汤河子等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培育支柱产业,做强骨干企业,打造名牌产品,形成3-5个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新增5-10个税收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一)坚持沿海发展战略,加快锦州湾整体开发加快港口开发建设,增强锦州港牵动能力。推进港口泊位及航道浚深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西部港区开发进程。
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还不是很高,对周边城市和腹地的辐射牵动作用还不够明显,与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国内知名品牌产品稀少;三是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有的县(市)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整体经济实力亟需快速增强;四是各级财政状况还没有实现根本性好转,财政保障能力有限,工资、社保等刚性支出与可支配财力之间的矛盾仍较突出;五是政府自身建设尚需不断加强,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锦州湾整体开发开放的需要,软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4%,总量是2002年的2。4倍,超过预期121。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45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0。5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
古塔“双高普九”、义县“巩固普九”和北镇、凌海、开发区“提高普九”提前完成。成功举办了笔架山海会、古玩文化节、辽宁“五点一线”城市电视晚会等大型节庆活动,顺利完成省第七届艺术节锦州主会场承办任务。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努力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抓好医疗卫生等工作。不断完善惠民医疗制度,切实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常住农业人口参合率和基金使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5%。
(九)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推进和谐锦州建设广开就业渠道,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实名制就业5。8万人,其中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50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棚户区等困难群体稳定就业率达到70%以上。
促进现有企业增资扩能,增资项目缴资占全市利用外资的31%。加大奖励、扶持和服务力度,出口创汇平稳增长。继续推行“绿色通道”、企业登记注册“并联审批制”和全程办事代理制,进一步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限。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维护公平正义,加速推进和谐锦州建设进程,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一是实现产业层次的提升。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致力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新型特色工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拉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完成村通油路345。7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油路。力争实现2。5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增加清洁能源用户1万户。实施“村企共建工程”,开展“千村整洁行动”,推进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达标升级。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工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等顺利完成。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63个,实际利用外资4。14亿美元,年均增长29。7%;出口创汇26亿美元,年均增长56。
环卫专业队伍长效管理考评机制逐步完善,环卫保洁工作不断向社区延伸。成功迁移南京路旧物市场,店外烧烤、马路市场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城市85%以上天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五)加快商贸中心建设,区域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商贸中心建设步伐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5。
6公里,3。8万户农民用上清洁能源,新农村建设收到明显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安排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95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9。4%。中国北方(锦州)农展会成为锦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到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0。5:39。9:39。6调整为13:45:42,努力形成经济运行加快、经济增长协调、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力培植财源,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互补性税源。继续实施县乡财源建设工程,做大财政收入规模,规范财税法律法规秩序,增加县乡可支配财力,推进县域财政位次前移。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加大对重点地区、企业、税种监控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避免税收流失,做到应收尽收。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规范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不断增强解读运用政策能力,切实解决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问题。
加大重点税源企业、零散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税费征管秩序进一步规范。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了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落实,保证了企业改制、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求。
加大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力度,积极引进国外知名企业入驻锦州,努力增加流通服务业经济总量。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构建新型农村流通网络和商业服务体系。加强县乡中心店和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增强配送能力,提高商品质量。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均有大幅增长,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到20家。(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外开放成效不断显现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招商活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粮食物流总量实现1650万吨。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0%。继续实施增雨工程,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工业经济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两番,年均增长30。7%,超过预期18。7个百分点;增加值年均增长28。9%,超过预期16。9个百分点。区域性商贸中心优势日益显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
积极推进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环境。巩固提高公安系统“三基”工程建设成果,加强社会治安、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依法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有效处置群体事件和突发事件,全力打造和谐平安锦州。
二是实现开放程度的提升。坚持软、硬环境建设,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加速推进锦州湾整体开发,致力构建“全方位、高水平、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到2012年,全市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年均分别增长20%和10%,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高于辽西其它各市总量的领先地位。
加速推进合成纤维厂、女纸等9户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切实搞好辽晶、包装机械厂等企业资产重组和优化,妥善做好金纸、叉车等改制企业的后续工作。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积极做好股权管理和债权追索工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
加强中蒙经贸合作,推进锦州港作为蒙古国出海口建设进程。围绕“三园一带一中心”建设,加快开发区提档升级。继续完善西海国际工业园、白马综合工业园和白沙湾行政生活区配套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华润电力两台10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切实做好锦赤铁路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一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开展创建技术创新型企业活动,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成果转化和专利技术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拓展培养、吸引、使用人才领域,加强高级研发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
圆满承办了“直通萨格勒布”世乒赛选拔赛、中超辽宁男足主场等26场全国性体育赛事。农村文体广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8%,比2002年增加13。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从27。8:29。9:42。3调整为20。5:39。9:39。6。农业结构、增长方式、经营模式全面升级。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降到5。8‰和1。81‰。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统计、档案、人防、地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九)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和谐锦州建设成效显著全力实施了以平抑物价、农村低保提标扩面、棚户区改造、城乡饮水安全、惠民医疗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十项民生工程。
五是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致力建设“环境优美宜居、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的小康社会。到2012年,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大幅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低保户和改制企业遗留供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惠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1所惠民医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投入使用。农村卫生防保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
新建、拓宽、改造城市道路293条,主城区基本消除了摸黑路,非物业住宅小区得到全面整治,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渐形成,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造县乡客运站38个,完成村通油路2097。
松山新区公用设施和9纵5横道路网基本形成。滨海公路开发区段6。4公里竣工通车,7。9公里老城区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布局,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松山新区概念性规划、小凌河和女儿河之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是实现城市品位的提升。坚持科学城市定位,高标准实施新一轮老城区改造,加速推进城市南扩,加大南站地区和白沙湾行政生活区开发建设力度,致力建设“思想观念更新、城市布局更优、文明程度更高”的滨海新锦州。
巩固双拥工作成果,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发挥民族宗教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按照“求真务实,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严细成风”要求,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西海工业区土地整理、道路建设、配套电网和输水管线等工程全部完成,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1000吨光纤及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等27个项目开工建设。白沙湾行政生活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富海街、玉山路等主要街路竣工通车,一批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工。
坚持标准落实责任,实行节能减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落实专项资金和目标责任制,坚决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依法开展违法排污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集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9%。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荣获“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等称号。——城乡环境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南扩步伐加快,渤海大道、南山绿化、市府广场、实验学校、第三医院、女儿河带状公园等十大南扩工程相继完成,城市骨架逐渐拉开。
(六)重视财税金融工作,保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加强财政对县域经济扶持力度,开展县(市)财源建设综合绩效评价,县域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利用财政贴息和税收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有效利用国外贷款,大力扶持税源型企业发展,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积极做好城镇其他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新生劳动力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普惠制培训3万人,劳务输出3万人。加快实施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被征地农民保障、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戮力同心、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三年大变样”目标的顺利实现。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实现551。9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
群众性文艺组织空前活跃,社区周末文化广场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首届“锦州文化社会办”项目推介会获得圆满成功。北镇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称号,锦州杂技团节目夺得国际杂技滑稽大赛金奖。广播电视对上报道、获奖总量、经济效益位居全省前列,感动锦州十大电视新闻人物、建设滨海新锦州十大功勋团队电视评选等大型活动受到各界好评。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行为。改善治涝面积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亩。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建设“绿化新村”100个。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4%。全年共受理行政效能投诉189起,办结率达到100%。切实加大监察、审计工作力度,监督水平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扎实推进,有效促进了阳光政府建设。深入贯彻《公务员法》,加强廉洁自律教育,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严谨认真、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积极进取的先进典型。
5%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平安锦州建设更加富有成效。六是实现行政效能的提升。坚持执政为民,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效能建设,致力打造“开拓创新、务实高效、清正廉明”的服务型政府。
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0项,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新增“三品”认证30个。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户,发展订单农业240万亩。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60个。
2亿元,增长17。4%。现代服务业日益繁荣。中兴恒和物流落户锦州,恒大、渤海、华联物流运营良好,恒大物流被评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新华广场开业运营,会展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各类专卖店连锁配送项目发展迅速。
增强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加快阳光能源、中信铁合金、商业银行等企业上市进程。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诚信锦州,吸引外资银行入驻我市。推进保险行业诚信服务和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加大攻坚力度,推进各项改革。
金融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资本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汉拿电机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成功上市,阳光能源、中信铁合金等企业上市工作有效推进。市商业银行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十大城市商业银行奖。
扩大拆墙透绿成果,完善亮化设施。深入开展创建优美住宅区活动,进一步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五)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服务业发展。加速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锦州港粮食物流二期、恒大物流及保税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物流、信息、配送、会展、中介、理财等新型服务业蓬勃发展。
实际利用外资力争突破1。8亿美元。筹备建设锦州湾口岸综合查验大楼,推进口岸查验“一站式”办公和电子化网上办公进程,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优化出口结构,扩大出口规模。用好用足政策,加大对锦州石化、沈宏、东方集装箱等出口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改变,棚室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居全省第一位,标准化畜牧小区达到508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01个,“三品”认证总量达到248个。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73户,订单农业面积发展到220万亩,粮食物流总量超过1600万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35个。
强化预算管理,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推进财税改革,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整合政府财力资源。继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狠抓增收节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财政平稳运行。
汤河子工业区建设成效明显,中信铁合金、宝钛华神等一批企业后劲不断增强。县域工业快速发展。西洋特肥、五峰米业等一批企业进一步壮大,黑山国能生物发电、北镇恒亚内燃机配件、凌海金华冶炼扩建1万吨工业硅、义县义兴铁塔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四)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构建优美宜居环境继续推进城市南扩。开工建设云飞南街小凌河桥以及2座跨小凌河步行桥,按时完成二热三期、松山新区公交场站、自来水和燃气管网铺设等工程。启动实施连通锦葫两港的锦州湾大桥工程,完成开发区段滨海路建设。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和2007年工作情况2003年以来,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开放牵动三大战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猪肉等副食品价格及物价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元,保障面扩大到4%。城镇实名制就业安置10。9万人,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困难群体稳定就业率达到70%。
通过五年的努力,着力造就一支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队伍,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各位代表,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加速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前实现“十年大振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力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9万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亩,土地开发整理9305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7。7%,耕地面积连续9年正增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
6平方米。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锦州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巨大变化,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也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向驻锦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锦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2007年是实现锦州“三年大变样”奋斗目标的决战之年,也是加速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年。
特别是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三年大变样、十年大振兴”奋斗目标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百姓腰包鼓起来、保障体系建起来、城乡环境美起来、社会治安好起来和文化氛围浓起来”的具体目标,全力实施“工业倍增、农业升级、城市南扩、建设商贸中心、打造文化名城、构建和谐锦州”六大举措,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较好完成了本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食品、药品监督检查覆盖面均达95%以上。兰花里、兴业里等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加大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农村水源工程建设力度,解决了22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大力开展扶贫开发工程,稳定脱贫人口达到2万人。
凌海沿海经济带规划日趋完善,风力发电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港区带”牵动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了与内陆县(市)区优势互补、统筹联动的大发展格局。(二)打造新型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06。
●2011年3月17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公布,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改变了过去敞开口子供应能源的发展思路
着力推进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区港联动试点申报工作。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推动凌海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快滨海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吸引投资者,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金属冶炼、海水养殖、风力发电、滨海旅游和商贸物流业,建设沿海特色产业集群。
(二)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推动工业持续发展注重质量增加效益,加快项目建设。支持锦州石化、中信铁合金、元成玉米等重点企业做强做大。全力促成宏丰6000万米印染布等59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10万吨异丙醇等146个项目开工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的起点给予我们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奋力拼搏,锐意创新,为创造锦州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8。99‰和3。85‰以内。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做好档案、人防、地震等工作,积极发挥电业、通讯、烟草等中省直单位作用。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确保群众合法利益诉求和信访群众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重点抓好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不断增强大型专业市场集散功能。整合旅游资源,加快项目开发,打造精品线路,强化宣传促销,发展壮大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促进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六)强化财税金融工作,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稳固税源基础,提升财税增收能力。
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增加水资源2。5亿立方米。建设“绿化新村”128个,新增绿化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2%。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汤河子生活垃圾填埋场和防海水入侵主体工程顺利竣工。
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工作展望和2008年工作安排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锦州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继续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和开放牵动三大战略,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联动共享资源,提升“港区带”辐射能力。探索建立“港区带”与腹地间多层次、多形式合作的新机制,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全面带动黑山、北镇、义县等县(市)区整体融入锦州湾开发开放。
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切实完善工作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努力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凌河区进入省首批“双高普九”地区。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快速提高。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和城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完成了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
基地建设顺利实施。光伏产业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占地1500亩的光伏产业园破土动工,华昌光伏100M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园三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汉拿电机扩产改造等一批项目竣工达产,占地1000亩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1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望在年内入驻园区。
5万吨。农业全面实现提档升级。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花生、杂粮、水果等优质优势农产品面积扩大到320万亩,海参养殖面积达到4万亩,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0。5%和11%。
1亿元,增长25。8%;增加值实现165。9亿元,增长2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1。5亿元,增长55。6%。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共有373个规模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其中3000万元以上132个,亿元以上25个。
3、54。1、39。6、23。7、13。6万人。养老金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低保水平、优抚标准等均有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3%,城市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4和27。
县(市)区公共服务中心网络化管理进程不断加快。口岸实现全天候通关,进出口提发货时间缩短到20小时以内。(八)加快文化名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争取到国家和省立项62项、科技资金2063万元。
加强对收入征管和财政运行的审计监督,提高税费征缴入库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经营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搞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新建、大修、拓宽南京路等主次干道21条,汉口街公铁立交桥、锦州公路客运中心站等一批工程顺利竣工。辽宁医学院图书馆工程荣获国家“鲁班奖”。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64条市管街路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与“门前三包”工作的有效对接。
2%。民营经济快速壮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3。3%。——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国企改革顺利推进,314户企业完成改制任务,铁合金、金纸、华光、新华石英等企业改制后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村土地延包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完成锦州港西、南防波堤及围堰一期工程和三港池建设,确保206散杂货泊位竣工试运营,完成209、210集装箱泊位建设前期工作,规划建设3个10万吨级和5个5万吨级煤炭专业化泊位。挖掘本地货源,开拓腹地市场,扩大国铁货运直进直出运量,确保港口吞吐量增长20%以上,争取实现设计能力。
紧紧抓住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进一步增强率先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自我加压,奋力争先,努力提高锦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在辽西沿海经济区中的首位度。——牢牢把握和谐发展这一根本。
广大干部群众中迸发出的脚踏实地负重奋进的干劲、百折不回锲而不舍的韧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2万人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21。8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保障体系趋于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4。
文化名城建设硕果累累,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剧《酒魂》等一批文化精品荣获国家级大奖,古塔庙会、笔架山海会、国际民间文化节等成为城市品牌。圆满承办了省十运会。广电改革与发展成效显著,节目质量、技术水平、产业实力大幅提升。
锦州中心渔港服务功能日趋完善。83%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新农村建设“三个一工程”稳步推进,100个示范村建设取得新成果。(四)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南扩成效显著。东湖森林公园一期、小凌河第三道橡胶坝、云飞南街女儿河桥等工程即将竣工。
锦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得到省政府批复,进港主航道浚深工程进展顺利,205十万吨级散杂货泊位竣工运营,西部港区开发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港口年吞吐量达到3500万吨,集装箱装卸45万标箱,分别增长11%和45%。
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行政能力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政府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全年办理市人大议案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49件,办复率、满意率分别达到100%和98。
按照上述要求,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做到“四个牢牢把握”,努力实现“六个提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顺应形势、把握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适时开展第四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服务体制,改进服务方式,完善群众诉求机制,不断拓宽群众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服务,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6亿元,增长37。7%。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9亿元,增长25。9%。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56。9%;实际利用域外资金55亿元,增长22。
全面落实“4050”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解决特殊困难群体就医、上学、取暖等问题,认真做好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建设工作。
切实加快老城区改造。新建、拓宽、改造凌西大街、云飞南街、宜昌路等15条主要街路。做好新一轮老城区改造规划工作。启动实施锦州石化职工住宅项目,推进兰花里、兴业里、万年里、太和里等棚户区改造进程。
国企改革成效显著。铁合金、金纸股权成功出售,华光、重型、矿山等企业资产转让顺利完成,合成纤维厂、女纸等9户企业被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企业行列。充分利用国家“减债脱困工程”政策,成功回购了13家国有流通企业资产,化解债务4。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和2007年工作情况2003年以来,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开放牵动三大战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三年大变样、十年大振兴”奋斗目标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百姓腰包鼓起来、保障体系建起来、城乡环境美起来、社会治安好起来和文化氛围浓起来”的具体目标,全力实施“工业倍增、农业升级、城市南扩、建设商贸中心、打造文化名城、构建和谐锦州”六大举措,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辽西沿海...
到201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自有可支配财力增强,政府保证政权运转、社会稳定和支持事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全市财政特别是县域财政困难状况有效缓解,“吃饭财政”的被动局面基本改变。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30%。实施国家引智项目18个、地方引智项目40个。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锦州中学与十七中、二职专与三职专合并调整和市卫生学校校舍置换工作,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全市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
4%。出口创汇9亿美元,增长3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0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5048元,增长21。2%。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十个方面工作:(一)实施沿海发展战略,锦州湾开发势头强劲深入实施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一港、一区、一带、一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平安锦州”建设取得实效,跻身全国50座最稳定城市行列。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海上搜救等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开展领导包案和信访接待日活动,全市群众来信来访件(人)次下降6%。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经过三年努力,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0亿元,提前达到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小康社会首要指标;再经过两年的奋斗,到2012年,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名副其实的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提前实现“十年大振兴”目标,努力使锦州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到2012年,努力把锦州建设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城区和亿吨大港的山水相依、城海相连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四是实现财政实力的提升。坚持税源建设,强化依法征税,深化财税改革,严格财税管理,致力形成“财源雄厚、配置高效、运行规范”的财政运行体系。
成功承办了第六届辽宁台湾周和辽宁·锦州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面向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洽谈活动卓有成效。省外经贸厅项目推进组和我市驻沈阳招商联络处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4户,汇源果汁、惠发天合等一批项目落户锦州,200万吨水泥熟料加工等一批在谈项目进展顺利。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新增水浇地10万亩、棚室5万亩,建设高标准畜牧小区100个。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到18。3:41。2:40。5,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降低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和域外资金分别增长20%和15%,出口创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物价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全面接收和改造二次供水系统70座。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开工建设5。2公里锦汤路。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发挥城市管理监督员作用,加快“门前三包”和网格化管理向街道、社区延伸。
锦州钛业3万吨钛白粉扩能改造等168个项目竣工投产,锦州石化130万吨加氢裂化等205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锦州石化10万吨异丙醇扩建和华润电力两台10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17个项目已着手前期工作,锦赤铁路等一批在谈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这一关键。充分利用我市科技、人才优势,围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合力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努力使创新发展成为锦州振兴的首要推动力量。——牢牢把握率先发展这一使命。
稳妥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加大交通、商业、粮食、文化等行业改革推进力度。拓宽招商渠道,提高引资质量。充分发挥省外经贸厅项目推进组、我市驻沈阳招商联络处及相关部门作用,巩固发展好同日韩、港台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合资合作,扎实开展好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沈阳、大连等地的招商活动。
加快教育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力促凌海“双高普九”和黑山、太和“提高普九”通过省评估验收。重视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办好笔架山海会等大型节庆活动和社区周末文化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农村消费环境明显改善。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为重点的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顺利推进,新建、改造、扩建农家店701家,北镇窟窿台和凌海唐家蔬菜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新农村网上商品购销对接活动卓有成效。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迎奥运”活动,办好各类体育赛事,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基本原则是什么?全国造
须根的死亡,起初发生在低级次的骨干根上,其后在高级次的骨干根上,以至较粗的骨干根后部几乎没有须根。5、请述刨坑的操作规范。57①坑形及位置以定植点为圆心,按规格在地面划一个圆圈、或确定种植绿篱的范围,以利于抽槽整地。
③推迟物候期,减少伤害栽植前的修剪,着重剪除病虫枝、徒长枝、折断或撕裂的枝条及根系和一些幼嫩的枝梢等,能够较好地减弱病虫危害。同时,修剪时会剪除比较饱满的顶芽,物候期也会被相应延迟。7、请述栽苗后的养护管理。
从周边向下刨坑,坑或槽周壁大体上下垂直,避免形成“上大下小”的“U"字形或“上小下大”的坛子形。②土壤堆放一般土壤上部为耕作层,疏松.、透气,营养较丰富。为便于栽植时回填土壤,刨坑时宜将上部表层土和下部底层土分开堆放。
丰富的材质、造型及组合方式,缤纷的色彩,使栽培容器的装饰性显著增强。10、请述干旱地的环境和土壤特点。96㈠干旱地的气候特点:①干旱带来高温干旱对树木的影响主要是高温和太阳辐射所带来的植物生理上的热逆境,与高蒸发、蒸腾带来的水分逆境,造成树木不适应而死亡。
(二)危害树体组织:在土壤PH居高的情况下.OH-对树体产生直接毒害。(三)滞缓营养吸收:过多的盐分使土壤物理性状恶化、肥力减低,树体摄入营养元素减慢,利用转化率也减弱。
——坚持依法治绿、制度保障的原则。完善造林绿化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造林绿化管理制度,完善政策措施,保障造林绿化健康发展。
6、请述苗木修剪的目的。60①保证成活通过修枝剪叶,降低枝叶对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量,可缓和植株地上、地下部分的水分和养分之间的矛盾,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②调整树形。均衡树势通过整形修剪,可塑造出满意的树形,同时还能刺激长势衰弱的树萌发更多枝叶,缓和生长势强劲苗木的生长。
9、请述树木进行容器栽培时,如何选择容器?88选择容器时,要注意容器规格的大小、材质以及植物的形态和特性。容器的规格耍合适,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容器的保水性,通气性与容器的材质关系极大。
由于人流践踏,尤其是市政施工的机械碾压等,造成城市土壤的坚实度高,结果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2)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城市土壤的pH值一般高于周围郊区的土壤,装物一般采用钙质基础的材料。城市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石灰及其他砖石材料遗留在土壤中,或因为建筑物表面碱性物质中的钙质经淋溶进入土壤,导致土壤碱性化增强;另外,北方城市在冬季通常以施钠盐来加速街道积雪的融化,也会直接导致路侧土壤的pH值升高。
②土壤贫瘠由于迅速的氧化作用使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严重下降。③土壤生物减少干旱条件导致土壤生物种类(细菌、线虫、蚁类、蚯蚓等)数量的减少,生物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受阻,影响树体养分的吸收。
3)开花期:需水较多而且比较严格。4)果实膨太期:含水多的瓜果类垂直绿化植物,在果实快速膨大期需水较多。5)越冬前期;—多年生藤本在越冬前应浇水,使其在整个冬季保持良好的水分状况。(2)垂直绿化植物物的灌水方法灌水的方法大致有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地下灌溉等。
碱性粉尘(如水泥粉尘)能使土壤碱化,使树木的水分和养分口及收变得困难,并引起缺素症。土壤污染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持续性,例如某些农药在土中自然分解需几十年。故难以采取大规模的消除措施。3、请述芽的异质性。
2、请述城市的土壤污染情况。28城市环境中对树木健康危害较大的是城市的土壤污染,由于有害物质沉淀堆积,以及病原微生物所造成的土壤污染,当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引起土壤系统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土壤微生物活力受抑制或破坏,肥力渐降或盐碱化,导致土壤正常功能失调,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造林绿化工技师要点1、请述城市土壤结构变化的特点。24(1)土壤结构变化市政施工常常在改变地形的同时破坏了土壤结构,因此城市土壤的垂直层次不明显,混有大量灰沙、砖残渣等建筑垃圾。土壤质地的改变,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容量,同时影响树木根系的伸展与生长。
②干旱地带降水少而且没有规律干旱地区的降水一般不超过500mm,而且常常集中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乡土植物对这种极不稳定的水分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多数园林树木则需要全年灌溉。③干旱地区常有大风与强风大风增强蒸腾与蒸发作用,并破坏土壤结构。
㈡干旱地的土壤特点:①土壤次生盐渍化当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时,不断丧失的水分使得表层土壤干燥,地下水通过毛细管的上升运动到达土表,在不断补充因蒸发而损失的水分的同时。盐碱伴随着毛管水上升,并在地表积聚,盐分含量在地表或土层某一特定部位增高,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
同时土壤污染物又向环境输出转化,使大气、水体等进一步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非常严重。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某些有毒物质,如砷、镉、过量的铜和锌等,能直接影响树体生长和发育或在体内积累。“酸雨”使土壤酸化,使氮不能转化为供树体吸收的硝酸盐或铵盐,使磷酸盐变成难溶性的沉淀,使铁转化为不溶性的铁盐,从而影响植株生长。
62植树工程按设计要求定植完毕后,为了巩困绿化成果,提高树翦苗活率。还必须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一)及时浇赴水是保证树木栽植成活的夔要条件之一。树木定植后尽量在24h内浇水。(二)设立支柱高大苗木,尤其是带土球栽植的大苗,容易因风刮、浇水、生物活动以及松软土等因素的影响而歪斜,应及时设立支柱加以支撑。
且土壤的堆放要有利于栽种操作,避免影响换土运土和行人通行等。③地下物处理刨坑时发现电缆、管道等,应停止操作,及时找有关部门配合解决。刨坑完毕后,应严格按规格、质量标准统一组织验收,对不达标者及时返工修正。
—-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原则。将改善生态作为造林绿化的首要目标,充分利用和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促进生态改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和谐。
32在同一根枝条上,由于其发育期间环境条件和内部营养状况差异的影响.造成着生在枝条不回部位的芽出现质量上的差异,表现在芽萌发后的生长势及其他特性的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4、请述根的生命周期。
8、请述垂直绿化植物的灌水。84(1)垂直绿化植物的需水时期1)苗期:应适当控水,有利根系的发育及壮苗。2)抽蔓展叶旺盛期:此时需水最多,为需水临界期,对枝蔓的生长量有很大影响,这一时期一般在夏初。
34在树木根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根系始终有局部自疏和更新的现象。丛根系生长开始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吸收根的死亡现象,吸收根逐渐木栓化,外表变为褐色,逐渐失去吸收功能;有的轴根演变成起输导作用的输导根,有的则死亡须根自身也有一个小周期,其更新速度更快:从形成到壮大直至死亡一般只有数年的寿命。
(三)-其它维护管理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看管防护。②再次复剪。苗木定植后,还需要进行补充修剪。③清理施工现场。植树工程竣工后,应将施工现场彻底清理干净,保持施工场地清洁,做到文明施工。
造林绿化工技师要点1、请述城市土壤结构变化的特点。24(1)土壤结构变化市政施工常常在改变地形的同时破坏了土壤结构,因此城市土壤的垂直层次不明显,混有大量灰沙、砖残渣等建筑垃圾。土壤质地的改变,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容量,同时影响树木根系的伸展与生长。由于人流践踏,尤其是市政施工的机械碾压等,造成城市土壤的坚实度高,结果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2)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城市土壤的pH值一般高于周围郊区的土壤,装物一般采用钙质基础的材料。城市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石灰及其他砖石材料遗留在土壤中,或因为建筑物表面碱性物质中的钙质经淋溶进入土壤,导致土壤碱性化增强;另外,北方城市在冬...
④土壤温度升高干旱造成土壤热容量减小,温差变幅加大;同时,因土壤的潜热交换减少,土壤温度升高,均不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11、请述盐碱地对树木的影响。99(一)引发生理干旱:由于盐碱土中积盐过多,土壤溶液的渗透压远高于正常值,导致树木根系吸收养分、水分非常困难,甚至会出现水分从根细胞外渗的情况,破坏了树体内正常的水分代谢,造成生理干旱,树体萎蔫、生长停止甚至全株死亡。
——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各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托重点生态工程,突出区域特色,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加大政府投人,落实部门责任,发挥部门优势;利用市场机制,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多层次、多形式推进造林绿化。——坚持科技兴林、量质并重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技进步,解决营造林难点问题;大力推广优良乡土树种,优化森林结构,培育优质森林;坚持造管并举,强化森林管护,确保营造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