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培源就12年前抄袭公开道歉 欠的债终究是要还的
【作家林培源就12年前抄袭公开道歉】两年前,曾是80后青春文学作家标识性人物的郭敬明,通过网络向作家庄羽进行了迟到15年的道歉,了结了一桩文坛悬案。如今又有一位80后作家,通过网络向他抄袭的对象道歉,引发文学圈和文学读者瞩目。
13年后,他道歉了:
“为当年草率、轻浮、虚荣而做出如此愚蠢和错误的行为表示悔过”
2022年3月20日晚,出生于1987年的青年作家、文学博士林培源,在其个人微博账号上发表《一封迟来的道歉信》,称这几天网上关于他2009年发表的《黑暗之光》涉嫌抄袭默音《人字旁》的批评和质疑,让他身心饱受煎熬。“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这篇小说一直是我的一个耻辱。由于我本人的懦弱和缺乏勇气,十余年来没有对此事做公开回应。对这件事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给默音老师带来的困扰和伤害,我深表歉意。我也为当年草率、轻浮、虚荣而做出如此愚蠢和错误的行为表示悔过……我想再次对默音老师说:这么多年我没有就此事公开回应和表态,对不起!请您原谅我!”
在此之前3天(3月17日),作家默音在网上转发了其12年前发布的《作者声明:〈人字旁〉被山寨了》,称2009年12月《最小说·三周年特刊》中林培源的《黑暗之光》“山寨”了她同年8月在《鲤·因爱之名》上发表的《人字旁》。默音写道,“那时我初涉纯文学,写了第一篇小说《人字旁》发表在《鲤》,被林培源改头换面抄在《最小说》,发布声明后,不见回应。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该信息引发众多网友关切,纷纷在网上@林培源,催促其道歉。
林培源,1987年生,广东汕头人,清华大学文学博士、暨南大学博士后。小说见于《花城》《大家》《青年文学》《小说界》等刊物,曾获第二届“《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出版有小说集《小镇生活指南》和《神童与录音机》等。
被抄袭者“默音”谈感受:
“被抄袭让人气愤和恶心,并且有无法弥合的丧失感”
2009年被指抄袭之后,林培源没有公开回应。13年来,这件事几乎不再有人提起。只有在2011年时,出版人彭伦曾在微博上关于林培源与默音的话题时提到:“写作者不能永远背负着抄袭的包袱长久写作的,这种包袱对写作是一种慢性毒药。向原作者道歉没那么困难。”
作家韩松也在微博上向抄袭者喊话:“默音是一个上海的作家,十六岁开始在《科幻世界》发表小说,她发表出版了《月光花》《人字旁》《姨婆的春夏秋冬》《甲马》《星在深渊中》等科幻奇幻和纯文学小说,她还是学日语的,翻译日本小说。这根刺在她心中十年了。道个歉会死人吗?”
13年后,旧事重提,被抄袭者默音在微博上这样解释原委:“今天把十多年前就《人字旁》被抄袭一事做的声明重新拎出来转发,起因是最近被抄袭的友邻接连不断,学术风格的日记被抄去做论文,等等。我也有过类似经历,当然感同身受。被抄袭让人气愤和恶心,并且有无法弥合的丧失感。那时我初涉纯文学,写了第一篇小说《人字旁》发表在《鲤》,被林培源改头换面抄在《最小说》,发布声明后,不见回应。我从十六七岁就开始写小说,但直到二十八九岁才懂得自己要写什么,《人字旁》就是最初的尝试。受此打击,我当时差点有种冲动,想要放弃写作。好在,我咬牙坚持下来了。如今,我虽然不是畅销作家,但一直在努力用文字创造自己心中的世界。”
抄袭者反思自我:
曾因青春文学大赛成名被冲昏了头脑
林培源在道歉信中回忆了他这次抄袭或者山寨他人小说的原委。他称,写作《黑暗之光》的时候,他22岁,读大学三年级,彼时他通过第一届“文学之新”选拔赛成为一名签约作者,顺利出版长篇小说《薄暮》。“当时深圳本地的报纸做了采访和报道,对出版处女作的文学新人来说,是一种荣耀,但这种荣耀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我冲昏了头脑。”
被冲昏了头脑的林培源,将他在《鲤》杂志(2009年8月出版)上看到的默音的小说《人字旁》,受其启发,并将其情节进行改写,从而写成自己的小说《黑暗之光》。小说《黑暗之光》发表后不久,默音在豆瓣上发布了题为《作者声明:〈人字旁〉被山寨了》的文章。
林培源在道歉信中解释13年前为何没有回应:当时他想过要写一个公开信,澄清这件事,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疏忽。但“身边得知此事的朋友劝我不要回应。我一向胆小怕事,很怕引起争吵和纷争,尤其是在网络上,于是就听从建议,沉默了”。
13年过去后,如今已经反省自己的林培源说,“当时22岁的自己太过年轻,也太过虚荣和浮躁,文学观非常不成熟,对故事原创性的认知不清晰。因此,才有了《黑暗之光》这样一篇拙劣的模仿之作和山寨货。这篇作品未收入我的任何一部作品集,没有带来任何文学奖项和版税收入。”
“青春写作的那些成绩、愚蠢和过错,都应该告别”
曾几何时,青春文学大赛层出不穷,助推出不少“青春文学”写手,制造出不少畅销书作者。如今这股风潮已渐渐谢幕。曾红极一时的写手们,要么转型严肃文学写作,要么从写作圈销声匿迹。
在道歉信中,林培源提到,自己的错误,也跟当时存在着曾风靡一时的“文学造星现象”带来不健康的风气有关。
2008年,林培源参加了由《最小说》杂志主办的“文学之新”大赛,是全国12强选手之一。然后,2009年到2012年,身为签约作者的他,共出了四部长篇小说。林培源说,“文学选秀”乘着网络的东风,加上青春图书市场的蓬勃发展,成了一种造星产业,“作者不过是产业链上的生产和输出者——这时候,再有文学雄心和野心,都只能以一种扭曲、不协调的方式表现在文本里。文学偶像的崛起,读者的追捧,口碑和市场的双重丰收,这些都是当时存在的真实境况。我的写作,也被某种看不见的惯性牵引着——读者的期待,自我的期许,都让我觉得我不得不写,不能因此停下笔。但如此高强度和密集的写作,是种巨大消耗。那时,身处青春文学这个巨大市场中的我无法看清,也没法意识到,这种写作迟早会将人送进死胡同,耗光一个人的才情。”
林培源说,自己当年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却被一下子推到了青春作家的位置,“心智不成熟,同时写作也存在很多困境。我日后也一直反思当年自己当年急于成名的功利心态和青春写作存在的弊端。最大的愧疚,是这件事对默音老师造成的困扰和伤害,我一直没有勇气去直面。”
意识到青春文学创作的浮躁风气之后,林培源说,自己从2012年开始,再没有在青春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了,开始朝严肃文学的道路转型。十余年间,他读完本科,读研,后来读博,也一直在写作、发表小说、出版作品。小说观和文学观也逐渐成熟,找到了自身的写作根据地。这样的创作,已与大学时代的青春文学有了本质不同。
林培源说,“青春写作的那些成绩、愚蠢和过错,都应该告别。我反对抄袭,从今以后我将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会继续从事严肃文学的创作。”
林培源透露,除了公开道歉,他也会私下和默音取得联系,争取她的原谅。他同时恳请部分网友,“停止对我和我的家人的恶意打击和网络暴力。”林培源同时称,“如果因为一个人年轻时候犯下的这个过错,就全盘否定这个人十余年的创作和劳动成果。对我来说,是极不公正也不公平的,也是我本人无法承受的。”在道歉信的最后,他也表明自己“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要真诚及时的悔改。林培源的道歉,是迟到了13年。但终究还是道歉了。毕竟,欠的债终究是要还的。对于被抄袭者来说,是被还一个公道,对于道歉者来说,意义其实更大:是心债的偿还,也是成长的契机。
如果迟迟不肯道歉,其实反而证明了内心的孱弱和不自信。而且,一个人如果不肯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则永远无法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文学家。
责任编辑:张丹洁